第401章 使臣来朝、带走宝物
  话分两头:
  在万宝塔开启,诸天骄在里面争夺、嬴休大显神威抢劫诸人时。
  外面!
  江湖虽很平静!
  但!
  朝堂却发生很多大事。
  其中!
  属海外十五国朝贡最引人注意。
  大齐历五八九年、十一月初三:
  海外十五国递交上拜帖前来大齐朝贡,大齐朝廷听此上下亢奋。
  无数文臣在朝堂上歌颂齐帝,认为当今大齐已有龙腾之相。
  齐帝很亢奋。
  毕竟:
  大齐立国将近六百载,也就前三百载有万国来朝地位,被人称为天国上邦,可谓年年来朝、岁岁上供、威震寰宇。
  可惜后续大齐国力衰弱、很多国家不再前来朝贡,乃至发动战争。
  这一打就是陆陆续续一二百年,大齐虽维持上风却无横扫威世。
  直到。
  上一任齐帝继位!
  贪图享乐、痴迷女色,甚至数十年不上朝,一切皆让外面文臣执掌。
  让大齐彻底陷入文贵武贱的地步,也从那时起再无国家前来上贡。
  一直。
  持续到今日长达上百年,很多朝臣早就差不多忘记往日辉煌。就连当今齐帝也根本不再想这些。
  然。
  今日竟有海外诸国再度上贡岂能不喜。
  据传:
  在齐帝下朝甚至没去后宫,直接去了宗祠:“祖宗们、大齐荣光从朕恢复。”
  “朕当被万世铭记,朕为大齐愿举着骨头当火把、为大齐创出一片新天地。”
  “纵死、朕无悔!”
  说完。
  十分自然回到书房继续无遮大会。
  毕竟:
  如此高兴事情自然要庆祝庆祝,外界传闻齐帝一连好几天没出书房。
  数日后!
  等其出来时,那场面可谓:
  小脸蜡黄,营养不良!
  双腿打颤,无力再战!
  嗯!
  守门太监差点就要喊护驾,以为里面妃子用什么采阳补阴功法。
  ....
  大齐历五八九年,十一月初十:
  海外十五国使臣以无比迅速速度前来朝贡,且带来诸多宝物,以及用马车拉的金银珠宝一入皇都就引起阵阵惊呼。
  百姓高呼万岁!
  使臣高呼来朝!
  所以。
  大齐礼部快速反应,按照记载高规格接待十五国使臣、几位皇子亲自接见。
  举国上下庆祝,皇城内更遍地欢声笑语、爆竹声就未停止。
  然而。
  此繁华、热闹一幕在十五国使臣去朝堂金銮殿面圣后彻底发生变化。
  并非十五国使臣做出什么惊人举动,也并非他们在朝堂上口出狂言等等。
  反而。
  因他们太礼貌、并且派人全场录制朝圣画面,说要把画面传扬四海。
  这等事情自然让无数朝臣与有荣焉,可在他们拿出朝圣礼单后则面容僵硬。
  不是礼单上礼物太少!
  而是礼单上礼物太多!
  要清楚:
  按照大齐惯例,对于这些前来朝圣小国是要给回礼的,且要比对方赠的多一到三倍,以彰显大国风范。
  可!
  大齐国库空虚的吓人,要真按照祖礼回赠怕要大出血。
  因此。
  不少老臣当场怒斥这些朝圣使者居心叵测,就是前来打秋风的。
  也有老臣建议让他们拉着这些破烂回去,大齐不接受他们的朝贡。
  更甚:
  有武将说他们根本不是什么使臣,而是乱臣贼子,打算就地格杀。
  一时间。
  大殿内争吵不断、宛若一锅乱粥!
  嘭!
  齐帝在金銮殿大发雷霆:
  “尔等放肆、给朕闭嘴!”
  “诸国来朝乃庆祝我大齐蒸蒸日上,尔等在此胡说八道什么?”
  “何况祖宗礼法就应该给回礼,给多少就按照礼法执行即可。”
  “户部尚书、礼部尚书何在?”
  “臣在!”
  户部、礼部尚书皆满脸忧愁出列。
  “朕命你从国库调遣金银,跟礼部协同,按照祖宗礼法准备回礼,不得有误。”
  “陛下、这...怕不太妥当!”
  两个尚书皆面色微微难看。
  两侧。
  多数文臣也面色焦急准备出声阻止。
  即便。
  他们本身就是大齐蛀虫,趴在大齐身上不知吸多少血,坑大齐国库多少金银,也并不在乎大齐会多惨。
  可不代表他们愿意看见大齐的银子白白流入这些他国使臣手里。
  先不说:
  仇恨他国情绪!
  就说:
  全让他给我拿走,国库空虚,他们还怎么下手?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因此。
  纷纷出列觐见:
  “陛下、不可啊!”
  “此事还有待商议!”
  “陛下...”
  见此。
  齐帝雷霆大怒:
  “反了...”
  “真是反了...”
  “尔等把朕的话当做放屁吗?朕在说最后一遍:一切按照宗族礼法回礼。”
  “两部尚书协同。”
  说着。
  直接大袖一挥转身离去。
  “退朝~~~”
  老太监奸细声音响起。
  下方。
  诸臣议论纷纷:
  “唉...这不扯淡呢吗?”
  “陛下怎能做出此等决定,难道不清楚国库什么情况,还以为是在前几代,真以为当今天下还是...”
  “慎言!”
  半炷香后。
  朝臣也只能纷纷离开,毕竟齐帝正主都不在他们留此也无用。
  事后。
  不愁执着且对大齐忠心耿耿老臣选择入宫面圣,请求陛下收回旨意。
  可惜齐帝根本就没召见他们,任由诸臣跪在宫廷之外无动于衷。
  其中:
  就包括刚刚回京任职的云伶之哥!
  可以说这位满含愤青心理青年,是跪在宫廷之外最久的,不断喊着:
  “陛下、不能让他们把金银带走啊...”
  “他们就是来打秋风的...失去这些银子,朝廷如何赈灾不说,还会被诸国认为是软柿子,可欺也...…”
  “求陛下收回圣旨。”
  “陛下,诸位先皇都在天上看着呢....”
  可惜。
  其最后被几个小太监架着扔出宫廷之外,谁让他官职低呢。
  同时:
  皇都内外也皆知晓此事,有骂那些使臣不要脸的,也有认为此乃礼法就应如此的,也有当热闹随便看的。
  最终!
  在齐帝力排众议、态度坚决下。
  礼部尚书、户部尚书也只能按圣旨准备好相应回礼,回赠给十五国使臣。
  之后。
  就在皇都无数百姓见证下。
  十五国使臣带着比来时更多马车,装着更多宝物浩浩荡荡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