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番十四:点苍之鹰(十四)
  第215章 番十四:点苍之鹰(十四)
  刀剑相交的琤瑽声响彻凉夜。
  精铁碰击出火,如一团团萤火虫在夜色下乍亮闪烁!
  喊杀声来到鼎盛,那随微风拂动的青草沾上血液的重量显得颤颤巍巍,忽上忽下,在嘀嗒嘀嗒细碎声响中,划过朦胧剪影。
  “桑苦师兄!”
  一位密教喇嘛惊慌大喊。
  那位肥头大耳的喇嘛头领,在空中喷出一口血,而后不管不顾亡命飞逃!
  “快走!”
  又操着西域话,急促传递着“有埋伏”之类的消息。
  从两边拔刀厮杀,再到西域喇嘛这边被追杀,只不过两刻钟的功夫。
  一人逃跑,其余人自然不想断后,于是跟着飞逃。
  势头一乱,这些杂乱的江湖势力组成的联盟,登时土崩瓦解。
  与商队在一起的几伙人虽然赢下厮杀,却也付出不小的代价。
  瞧着远方消失在黑暗中的影子,他们也不再去追.
  “桑苦师兄,你怎么样了?!”
  河滩下游八九里处,来时的三十多名喇嘛,此时只剩下十余人。
  领头的师兄桑苦喇嘛正在河滩边吐血。
  这可把几位师弟吓坏了!
  一位长相高大的喇嘛挤出人群,他是桑苦的师弟巴颜音,也是一位密教高手。
  见到桑苦惨状,立时从包裹中掏出一个玉瓶,接连取出五颗雪莲制作的珍贵疗伤丹丸给师兄服下。
  星月之下,吞下丹丸打坐疗伤的桑苦频频出现异状。
  他的脸上一会泛出被火灼烧的金色,一会儿苍白无比。
  “这!!”
  不止是巴颜音,周围的喇嘛见状,全都露出惊诧之色。
  “大手印神功!”
  “金火融血,真是大手印神功后劲。”
  “但这又怎么可能,师兄怎么会被大手印神功所伤?”
  巴颜音瞪大双眼:“我密教不传神功,怎会流传在江湖上。”
  桑苦听了他的话,只是摇头。
  他想开口说话却暂时做不到。
  只等他将雪莲丹丸的药力全部吸收,这才喘了一口气。
  “密教神功没有外传,我仓促之下与那小子对了一掌,没想到大手印神功递出的掌力被他圈转回来,我一时不查,这才被自己的内功所伤。”
  “都怪我大意,没想到那小子有这样的邪门武功。”
  周围的喇嘛听了他的话,都流露出悚然之色。
  大手印神功乃是密教不传宝录之一,被一个无名小子如此克制,他们岂能不心寒。
  桑苦哼了一声:
  “他虽有巧劲,但我运劲不满,又毫无提防,否则他岂能随意得手。”
  说完话后,桑苦连续咳嗽几声。
  巴颜音叫他不要说话。
  他们没找到门板,只能搀扶着喇嘛师兄,朝着远离商队的方向退走。
  一路上,密教众喇嘛心神恍惚,他们可没想到这次会失手
  另外一头。
  商队几伙人马也连夜离开方才厮杀的地方。
  但与狼狈的西域势力不同,他们没走多久,就有草原上的牧民骑马迎接上来,将简彦曾等人带到了一处帐篷连绵的牧场驻地。
  这些牧民弓马娴熟,加上熟路,夜晚奔行速度丝毫不减。
  简彦曾是盘州商会的会长,长年在此做生意。
  牧民驻地的领头人,与他是老交情。
  这五六天过去,姑苏姐弟终于到了一个抬头望不见星月的地方。
  “多谢少侠相救!”
  帐篷中,一名中年汉子又一次抱拳相谢,无比郑重。
  他正是六天前在山道旁好心劝姑苏姐弟离开草原的那人。
  “蔡大哥莫要客气,你受了一掌,可要好生养伤。”
  蔡士益应了一声。
  盯着帐篷中的少年,他脸上多生感慨之色。
  六天前,他看到这姐弟二人,以为他们与那些初入江湖的少年一样,喜欢到处凑热闹。
  却不想,一身本领竟如此高强。
  若非这少年出手相助,击伤了那个简会长也敌不过的大喇嘛,他这会儿已经毙命在对方掌下。
  不过听到外面连串的脚步声,蔡士益不再婆婆妈妈,道声“告辞”就退了出去。
  “两位少侠,打搅了~!”
  进帐篷中的三人中,朝前领头的是盘州商会会长简彦曾。
  落后他半步,左边一人腰间挂着长刀。
  右边那人用的是奇门兵器铁琵琶,方才对敌时抡使,此时会客,自然不会拿出来摆弄。
  三人一进门,各都拱手作揖。
  虽说年纪大了人家几轮,又各有显赫身份,但还是摆出平辈论交的姿态。
  一来这姐弟二人的本事着实了得。
  二来敬重对方出手帮忙。
  后边一条,在他们心中的分量更重一些。
  赵玉彦与赵霏也礼貌拱手,几人稍微隔了点距离,对坐在帐篷两边。
  “那密教高手手段诡异,若不是两位少侠出手将其打伤打退,其余人也不会退散,这会儿搞不好我们还在厮杀。”
  简彦曾长呼了一口气。
  又道:“请恕简某人眼拙,不知两位少侠出自哪个高门大派?”
  赵玉彦只道:
  “我们来自姑苏。”
  对坐三人颇有阅历,知道他不愿透露。
  于是也不朝这话茬再提。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赵霏忽然问:“西域宗派怎么会盯上你们?”
  姐弟二人都看向对面三人,瞧瞧他们怎么回答。
  好在,这三人足够实诚,没叫他们失望。
  简彦曾摇了摇头,苦笑一声:“不瞒两位。”
  “在下虽然痴迷武道,却也在市井中做些买卖,于盘州一地,消息还算灵通。”
  “自盘州遗刻出现后,便一直在打听。”
  “因这遗刻初初被发现的地方就在这草原上,正巧我与草原部落相熟,就探得一些消息。”
  “没想到走漏风声,被人给盯上了。”
  他说到此处,顺势介绍起两边较为寡言的中年人。
  先是左边之人,接近五十岁,面貌较为儒雅。
  “这位擅长用刀的高手是在下的好朋友,罗定州四刀门门主风寒竹,便是这位了。”
  “原来是风门主,失敬了。”
  “不敢,不敢。”
  风门主笑着朝姑苏姐弟拱手。
  简彦曾又朝右边面相粗犷一些,年纪比风门主稍大的人介绍。
  “这是与我打小一块长大的朋友韩万通,正是盘州铁骨派掌门。”
  他话罢,又是互相拱手客套。
  好在都是爽快人,没弄出太多弯弯绕绕。
  简会长继续道:
  “我自得知遗刻消息后,第一时间便通知了这两位好朋友,这才伪装行商模样,结伴上草原。”“原来如此.”
  赵玉彦盯着简彦曾,目中闪烁好奇之色:“盘州遗刻已乱云贵武林,这般珍贵的东西,寻常人在得知秘闻后,多数都要悄悄前往了。”
  “怎么”
  “嗯简会长倒是叫人另眼相看。”
  听了少年的话,简彦曾看了看风门主,又看了看韩掌门,三人忽然笑了起来。
  “少侠有所不知”
  简彦曾语气怅然:“二十多年前,简某人武艺平平,内功外功远不如此刻。当时这盘州罗定州,也没有什么四刀门、铁骨派。”
  “不错!”
  话到此处,韩掌门一脸感慨之色。
  他忍不住说道:“当年我有家传武学铁琵琶手,可从我爷爷那一代开始,就没有学成铁琵琶手的精髓。我父亲,几乎丢了这门手艺,只学到一些外功。”
  “我爷爷临死前颇为遗憾,以为这门武学要在我手中失传。”
  “哪里想到.!!”
  他说到这里,语气骤变,又忽然顿住。
  帐篷中的灯火下,他的眼睛炯炯有神。
  四刀门门主风寒竹捋须,带着激动的语气接了一句:“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是啊。”
  韩掌门微微仰头,声调高了几分:
  “二十多年前,剑神传道天下,那阳谱武学博大精深,玄妙无伦,但凡是个练武之人瞧了都要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不过.”
  “剑神他老人家的妙谛岂是好参悟的?”
  “但凡得到一点皮毛,都大有裨益,可是这一点皮毛,也难以摘取。”
  “是啊。”
  风门主道:“后来江湖人也察觉到了,这阳谱既然是剑神所传,大家何必敝帚自珍?于是不少江湖朋友在一起复原阳谱,讨论奥妙,集思广益之下,真的让不少人得有所悟。”
  “我们三人,也在这股风潮之下,受了阳谱武学洗礼。”
  “而且”
  “记得是十五年前,我们论讨武学已有数年,似是有所得,似是什么也没得到。”
  “也就是这般浑浑噩噩的时候,迎来了雁城那场盛会。”
  “剑神之师莫大先生将衡山掌门之位传下,天下大派齐聚潇湘,那是何等壮观啊!”
  风门主说这话时,似是忘了今夜厮杀,满脸兴奋。
  他朝着衡阳方向拱手:
  “当年我们三人收到消息,一路马不停蹄赶到雁城,终于在盛会上,见到了剑神他老人家的真容。”
  “这天下大派,无不将宗派密录藏匿高阁。”
  “剑神他老人家的胸襟,却叫天下武人叹服。”
  “正是!”
  那韩掌门也朝衡阳方向拱手道:
  “雁城盛会,剑神与当年衡山论剑一般,又当众为一些武林人讲述武学精要,我听得沉醉,后来回到盘州,闭关一月,终于练成了铁琵琶手!”
  “我这家传之学,除了掌法之外,原来也可用奇门兵器铁琵琶来施展。”
  “尤其是那一招手挥五弦,出手看似轻飘无力,可是虚虚实实,一临近身就骈指似铁!”
  “这一精深奥妙,正是受剑神启发而学到的。”
  “后来.”
  韩掌门自信一笑:“我亦受到剑神他老人家的熏陶,于是在盘州效仿,不顾什么家传武学不对外授艺,反而招收门徒,成立铁骨门。”
  “如今十多年过去,我铁骨门虽算不上顶级大派,却也在盘州大有名气。”
  “可惜我爷爷无缘得见”
  “我家这门功夫,非但没有凋零,反而日益兴盛。”
  风门主道:“我又何尝不是?”
  “领悟四门刀精髓大鹏展翅式中的浅开深入之理后,成立了四刀门,在罗定州传下这门刀法。”
  简会长听着两位好朋友回忆过往,不禁露出感叹之色。
  他见到姑苏姐弟神色生异、目光游移,内心丝毫不觉奇怪。
  似姐弟二人的年岁,决计赶不上那等盛会。
  不管你是多么天才绝艳的少年,一谈到剑神,都会心神摇曳。
  赵玉彦看了看姐姐。
  才发现她与自己一般,沉浸别人的往事中。
  雁城盛会,他们听了好多次。
  在太湖边钓鱼的时候,在燕子坞翻看曲谱的时候.
  当他们问起时,那个温和有趣的男人,总是话语随意,从他的口中听起来,就像是一件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的事。
  可是,
  此时聆听这三人追忆二十多年前的往事,才能从他们身上深深体会到
  他们眼中那个脾气很好、温和爱笑的老爹,对这个江湖到底有多么大的影响。
  一宗一派,家传武学的兴盛。
  江湖起落凋零
  似乎都在只言片语之间。
  心觉亲切仰慕,又不愿服输,很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当然,姐弟二人此时在想什么,简会长、韩掌门与风门主,无论如何也猜不到。
  简彦曾笑道:
  “两位少侠,此时应当明白在下知晓遗刻消息,为何不藏拙,反而要喊上朋友了吧。”
  “我们年岁不算小,难言后面的二十年。”
  “高人留下的遗刻必然高深,就和当年探讨阳谱一样,三人行而有师,也许我们还能再进一步。”
  韩掌门与风门主都微微颔首。
  赵霏道:“话虽如此,但这江湖龙蛇混居,心思驳杂者众多。”
  “似三位这般共论武学,互为知己者,终究还是少数。”
  她这样说,三人也认可。
  不过,又少不了多瞧她一眼。
  这少女心思剔透,年纪虽小,却像是老江湖。
  心中对他们的来历多有猜测,却怎么也猜不准。
  简会长很干脆地说道:
  “翌日一早,我们便去那遗刻所在之地,两位少侠可以一道前往。”
  “不论遗刻有无,都不消此间恩情。”
  “不错。”韩掌门深深点头。
  那风门主也抱拳道:“两位少侠相助之恩,我四刀门绝不敢忘,他日若有差遣,只管递话到我门内。”
  讲清楚其中原委,夜深不便多扰。
  三人稍作寒暄,起身告辞。
  他们出了帐篷,赵玉彦还痴痴入神地盯着他们离开的方向看。
  “姐姐.”
  “嗯?”
  少年笑道:“爹爹真的很了不起。”
  少女嘴角微翘:“那还用你说”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