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谁干弄死谁
  罗大章扯开嗓门,在庄稼地里,捂着头,不停的闹腾着。
  正在干活的乡亲们,立刻的从4面8方跑了过来。
  “马永贵太不像话了。”
  “他这是耍官威,典型的村霸。”
  “快点给派出所打电话。”
  “这还要不要我们老百姓过日子…”
  …
  靠山屯的山脚下,立刻的闹腾起来。
  “看王正平这王8羔子怎么收场伙,呵呵,以为靠山屯的老百姓是吃素食来的…”
  刘光辉和谢方平,看到这令人带劲的1幕之后,立刻的把前脚跪下,半蹲着1个屁股,躲在1旁小声的议论着。
  “都是你们两个锤子人干的好事…”
  刘翠花在他们两人幸灾乐祸,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时候,已经移动着那1对大波浪,从他们的眼前1晃而过,屁股1晃1晃的朝王正平他们那边奔去。
  “罗大章,这都是你自找的,打死你也活该。”
  马永贵对这挑事的罗大章,就是1阵破口大骂。
  “马永贵,现在正是庄稼地里苗子正旺的时候,这些损坏的青苗怎样算,还有占的庄稼地又怎么搞?”
  罗大章在刘光辉的暗地怂恿下,当起了炮灰。
  “这些青苗值几个钱?”
  “老鸡屎,这些青苖老子的内裤都打湿了几条,才把它们给侍弄出来,你倒好,嘴巴1张,全报废了,今天不赔钱,谁他妈想要在靠山屯修公路,老子让他脑壳开花。”
  “对,不赔钱,谁干弄死谁。”
  这些不明真想的乡亲们,在罗大章的煽动下,手中的棍棍棒棒立刻的举了起来。
  “乡亲们,有话好说。”
  “说个屁,拿钱说事。”
  “正平,别理他们,天塌下来,还有老子在。”
  马永贵可不是软柿子来的,对这1伙主动挑事的乡亲。
  他1点也不害怕。
  打只能产生对立的情绪,会让矛盾更加的激化。
  王正平不想把事情弄得太大。
  要是靠山屯今天整几个倒在地上摆起,真的会让喝1壶的。
  到时候,吃亏的不只是自己,还有马永贵。
  “马书记,先歇歇。”
  王正平支会着已经跑过来的刘翠花,把马永贵给劝着,拉到了1边去。
  “老乡们,青苗钱会给你们的。”
  “怎么给?”
  “油菜5块钱1株,玉米秧8块1窝,田间的秧苗10块1窝…”
  王正平说话的时候,把抬起的头,朝着庄稼地看去。
  他1直以为,青苗费给了这么高。
  乡亲们是会满足的,也会就此的打住。
  可是,不等王正平的话说完。
  乡亲们的嘴皮子,不停的翻腾起来。
  “王书记,你这是读书读傻了吧,这些青苗要不要人工,要不要肥料,要不要管理,要不要防治病虫害…”
  别看靠山屯的乡亲们,平日里文化不多,可到了要钱的时候,这笔经济账,算的比谁都精明,只听得算盘珠子,拔得叭叭响,嘴里的唾沫星子乱飞,溅得王正平的1张俊脸上。
  王正平听着乡亲们的牢骚话,顾不得用手去擦,自己脸上的口水星子。
  这时,1张带着柠檬清香味的纸巾,从刘翠花粗实粉嫩的大白手上递到了王正平的手上。
  1个极具温柔而小声的声音,传进了王正平的耳朵。
  “你脸上的哈喇子被喷了1脸…”
  王正平有些感激的看了刘翠花1眼,赶紧的把脸上的口水擦了去。
  “小白脸,今天的青苗费,必须按照你说的翻倍,否则谈都不要谈…”
  罗大章在惹事之前,刘光辉给他算了1笔细账,暗地里告诉他,玉米16块钱1窝,秧苗20块钱1窝,油菜10块1株…
  当时,罗大章还觉得有些过分。
  没有想到的是,刘光辉对他小声的骂着,靠山屯这1辈子,就修这1回路,不趁这次修路狠狠宰1下,恐怕过了这个村,就再也没有哪个店了…
  “王正平,玉米16,油菜10块,秧苗20…”
  刘翠花1听罗大章这1狮子大开口的要求之后,挺起身子翘着屁股,右手叉在自己的丰满腰肢上。
  “罗大章,你这是敲竹杠…”
  “大奶奶,别在这里给老子讲道理,那些都是神马和浮云,没有钱你试试…”
  “刘主任,你的屁股大,波又这么挺,还是早点找个村子里的男人嫁了吧,要不找王书记当临时工也行,就别在这里闲吃萝卜淡操心啦…”
  围着的乡亲,也有对刘翠花不满的。
  他们在刘翠花骂罗大章的时候,对着她就是1阵的讥讽。
  为啥呀?
  前几年计划生育,把大家折腾的死去活来,乡亲们正愁没有地方发泄呢。
  刘翠花当年也跟着马永贵他们上窜下跳,乡亲们积怨已久的情绪,1下子的爆发起来。
  今天刘翠花站出来当炮灰挡枪子。
  乡亲们便把她给骂得1无是处,弄了个狗血喷头。
  “你们这1群煞笔。”
  “村妇女主任骂人了,跟镇里的镇长打电话…”
  乡亲们又开始闹腾起来。
  为了拿到天价的青苗赔偿费,他们几乎是与村子里除了刘光辉以外的干部,撕破了脸。
  他们当中,还真的有人掏出电话开始拔打着。
  还有人在帮忙拍视频。
  妈呀,这是明摆着把事情闹大的节奏啊。
  看来,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今天这件事情没得完。
  “就按照你们刚才开的价来赔。”
  王正平考虑着尽快的把这事给整下去,也想着农民们确实不容易。
  他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让步。
  “口说无凭,立此为据,这年头开口头支票的村官多了去。”
  罗大章没有见好就收,反而步步紧逼,威胁着王正平把青苗赔偿协议书写好,免得以后毛都捞不到1根。
  “你们真的好过分。”
  马永贵再次走过来,对着他们大声的嚷嚷着。
  “马书记,你6十多岁了,还闹腾什么呀,何不趁修公路大捞1笔,安享晚年…”
  人群中,有人说起了俏皮话。
  “老子这公路两边没有田土,也没有自留地…”
  “呵,这只怪你当年规划地的时候,尽想着拿肥沃的地,活该你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