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乐在其中
  几个小娃儿原本是见大哥十几天未回家,这才特意与他分享一下自己最近的生活。
  瞧,这娃儿们如数家珍般,说着自己印象深刻的糗事。
  容九和赵氏等人不自觉地,便被逗得哈哈大笑。
  倒是沈清仁听了,却不禁皱了皱眉。
  合着几个弟弟这段时间光顾着玩了?
  吃着二奶奶夹到碗里的菜,沈清仁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几个弟弟。
  他幽幽地说,“回家之前,我可听徐老爷说了,这想要进清风书院,光有孙老先生的推荐信可不行,还得考试的,你们这段时间可光顾着玩了,到时你们觉得自己能考上吗?”
  啊这……
  大过年的,就不能不说这么沮丧的话吗?
  沈清仁话音一落,几个小娃儿纷纷垂下了头。
  连碗里头的肉吃着都不如之前香了。
  瞧着几个小娃儿这般,吃得差不多的赵氏,笑了笑。
  她放下筷子,一边从自家儿媳妇怀里接过孙子,一边道。
  “好了,阿仁,大过年的,也该让你几个弟弟松快松快了。”
  “他们几个之前都用功着呢,别家小子在堆雪人的时候,就他们几个捧着书本在看,一个考试而已,咋可能难倒他们呢?”
  “是啊,是啊,大哥,你就放心吧,我们肯定能考上。”
  听了这话,沈清玄和沈清尧,皆是一脸赞同的点点头。
  爹爹可是解元,作为他的儿子,他们自然也不会怂到哪儿去。
  怎么可能见个书院都考不上?
  相比与自信满满的两个弟弟,沈清义脸色则有些发苦。
  他在读书上本就不比练拳花的心思多,最近又因为快过年了,功课上难免有些放松。
  也不知道,到时能不能考得上?
  这般想着,沈清义不由得缩了缩脑袋,不敢看沈清仁。
  只颇有些心虚地瞄了一眼容九。
  “娘,那我到时候要是考砸了,您就直接找一武馆,把我送进去吧。”
  几个月的相处下来,沈清义对容九的态度,也越发随意了。
  从开始,上桌吃饭都战战兢兢。
  到现在,大大方方地朝她提要求。
  这变化,看得赵氏眉开眼笑。
  如今几个孩子与容九越发像亲母子了。
  大哥大嫂在地下也能安心了。
  “行啊。”闻言,容九笑了笑。
  她早知道沈清义在武艺上比读书更有天赋,因此也没拒绝。
  只摆正了脸色说,“但有一点,这考试你必须尽全力,到时你若还考不上,我便考虑送你去武馆如何?”
  “好!”得了容九的准话,沈清义笑咧了嘴。
  “娘,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考试。”
  听了这话,容九点点头。
  倒是旁边的沈清玄仿佛看穿了一切般,叹息道,“娘,你就信我二哥的鬼话吧,您都答应送他去武馆了,他会考得好才怪。”
  “对,娘,你别信我二哥的,说不准他得了定心丸,反倒给你考个最后一名回来呢!”
  沈清尧一手拎了个大鸡腿正要啃。
  听了沈清玄的话,也跟着点点头。
  瞧着这两个毫不客气地打趣自己的弟弟,沈清义顿时气乐了。
  他一伸手,将沈清尧手上的鸡腿抓到自己手里。
  得意地哼哼道,“你们给我等着吧,说不准我如今没了压力,到时考试时,文思泉涌,拿个头名也不一定呢!”
  嗤……
  听了这话,哪怕稳重如沈清仁,也忍不住笑出来。
  自己这几个弟弟,就阿义在功课上最为欠缺。
  虽说,他瞧着是比旁人努力,但也仅仅是努力。
  在天赋和悟性上,还真不如底下两个小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不被学院刷出去,他就谢天谢地了。
  头名,恐怕是难哪!
  “大哥,你笑啥?”
  沈清义难得放了一次大话,话音才落呢,便被自己最尊敬的大哥给笑了。
  小娃儿涨红了一张脸,颇有些气鼓鼓的。
  “那还能笑啥,当然是笑二哥你,大晚上的做起白日梦来了呗。”
  “对啊,对啊,子时还没到呢,二哥你这梦做得有点早。”
  “……”
  几个小娃儿你一句我一句地笑闹,容九听得一脸乐呵。
  吃过了年夜饭,她给赵氏老两口上了消食的茶水。
  便和沈红杏两个,蹲在堂屋里头整理几乎堆满了半个堂屋的礼品。
  有给酒厂工人发福利剩下的,还有徐老爷托沈清仁带来的节礼,以及村里人送的年货。
  杂七杂八的,什么东西都有。
  这要不收拾出来,哪怕再是冬天呢,都得被闷出味来。
  “这么多东西呢,家里就我们娘几个,吃上几个月也比不完啊!”
  看着堆在地上,那小山一样的东西,容九想了想。
  “二叔二婶,要不把这些东西分成两半,你们拿一半回家得了。”
  啊这……
  闻言,赵氏和沈玉林对视一眼。
  而后笑道,“行,那我就拿一部分。”
  说实话,这若换了以前,赵氏肯定不能这么轻易地拿了这些东西。
  可今时不同往日,容九家里条件好了。
  她又有心和自家走得近,才会送这些东西。
  他们若一味推拒,岂不是把人给推远了。
  瞧着容九和沈红杏两个,整理这些东西,一时半会儿也整理不清楚。
  再加上大年三十本就要守岁,赵氏闲不住,干脆把孙子往儿媳妇怀里一塞,开始炸果子。
  这果子,可不是指水果,也不是什么蜜饯。
  就是用糯米磨成粉,然后揉成一个个团状,抹上山茶油蒸熟后,再加生的糯米粉,重新揉成一团,再切成长条或其他形状,下锅炸。
  是西溪村特有的一种传统点心。
  过年时,只要有条件,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炸。
  也不仅仅是为了吃,更多的是和剪窗花贴对联一样,不过是为一个过年地氛围罢了。
  这不,等赵氏蒸好了糯米团,又加了生糯米粉揉好之后。
  几个小娃儿连着沈清仁也都加入了进来。
  此前,几个孩子没吃没喝的,所谓厨艺,也不过是煮个洗锅水。
  等容九来了,这厨房里的事儿,除了烧火,别的根本轮不上他们插手。
  因而,头一回接触这些,几个孩子有些笨手笨脚的。
  自己蹭了一脸的糯米粉不说,就连那手里的果子,也被他们捏得奇形怪状的。
  跟赵氏那一个个精致有型又好看的果子摆在一起,看着别提多磕掺了。
  偏偏几个娃儿还感觉不出来,一个个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