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警讯
  短短一个月,于文鼎的商队,就带回来五千多男女老少。
  全是分布在大同盆地周边山区的,于家家丁眷属。
  这些人变卖了房屋田产,带上不多的箱笼被褥,坐着牛车,络绎不绝地进了落雁谷。
  当然,鼎叔也遵照李易的吩咐,没有吝啬银子。
  他以略低于阳城的价格购买了上万担小麦、大米或者黑豆等杂粮。
  这些粮食看着数量巨大,也只够李易消耗四个月时间,根本坚持不到来年麦收。
  “不行,鼎叔,咱们还得加大购买力度!”
  “正好给梁光送去了第二批兵器,这五千两银子,全部用来买粮,咱们就干一票大的!”
  于文鼎愁眉苦脸地道:“不行啊,百户,大同北面,须沱河已经传来警讯,说是发现了辽国远拦子。”
  “什么?”
  于芷晴豁然起身,惊问道:“鼎叔,这可不能开玩笑,才刚进十二月呢!”
  “辽国的远拦子,要是出现在须沱河沿线,就说明大军,即将南下了啊!”
  于文鼎苦笑道:“商队护卫有限,总不能让小春北上查看吧?”
  “反正大同下面的各县,都已经加强戒备了。这粮价,也要涨啦!”
  十二月了,修了大半的蒙山堡,都下了一场小雪了。
  就别说更北面的须沱河,恐怕冰层都厚得可以跑马了吧?
  风陵渡那边的龙王河,可不是须沱河,童家河这样的支流。
  就算冰冻三尺,北地界河——龙湾河依然汹涌,甚少有结冰的时候。
  当然,如此一条大河,依然挡不住辽人南下。
  他们虽是马上民族,可一样有船有水军,只是比不过雄州的水军强大而已。
  但龙王河长达两千多里,大周水军岂能处处布防?处处守卫?
  随便找点漏洞,辽国铁骑就冲过来了!
  李易剑眉微皱。
  “鼎叔,我们还有最后一批家眷,没有转移吧?”
  “一旦大同确定警讯不假,传到阳城,风陵渡上的浮桥,多半要破坏掉了!”
  “我们,必须抓紧些!”
  “这样,明天我亲自率五十骑兵,五十步卒。带上所有的马车、牛车,咱们走最后走一趟大同!”
  于芷晴小嘴微张,本来想说些什么的。
  但最终,她还是忍住了。
  带一个百人队,就算是护卫商队,李易也比她一个女子去合适。
  “李大哥,最后一千二百多家眷就拜托你啦!”
  “放心,我会看好家里的!”
  “筑城、练兵、落雁谷的建设都不会停下的!”
  李易笑了:“芷晴,也就是你在,我才敢放心出门呐!”
  月上梢头。
  李易美美的泡了个热水澡,刚刚穿戴整齐,人小鬼大的水儿就跑进来收脏衣服了。
  “你这丫头,先放这里,明天再洗嘛!”
  刘水儿神神秘秘地凑过来嗅了嗅。
  “嗯嗯,哥哥洗得蛮干净的,一身臭汗都闻不着了!”
  “我可不是为了洗衣服而来哦!”
  “小娥姐姐说了,她身子不舒服,你懂的。今晚呢,我陪她睡!”
  李易不以为意地道:“啊?哦哦,明白了。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嘛!”
  “哥哥去书房睡就好了!”
  刘水儿小脸微红,急得跺了几下脚。
  咱这哥哥,平常看起来一副英明神武的样子,里里外外无人不服。
  可说到闺房之事,他就是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
  哎呀,人家还是个小女孩呢?
  怎么说得出口嘛?
  算了算了,谁叫我是他妹子呢。
  “哥呀,小娥姐的意思呢……就是……就是让你今晚去西厢房睡觉。你懂的哈?”
  搞什么暗语嘛。
  我懂什么呀我懂?
  你这小不点儿,说话越来越省略了。
  西厢房?
  那不是于芷晴的闺房么?
  咱俩还没有成亲呢。
  我猴急个什么劲儿?
  早晚是我李易碗里的菜了,也不急于这一时三刻吧?
  “不去,万一说出去了,让你芷晴姐姐以后怎么见人?”
  刘水儿不同意了。
  她一把扔掉脏衣服,推着李易就往前走。
  “你做官儿了,讲究忒也多了吧?”
  “当初小娥姐姐跟着你,连一碗麦饭都要分着吃。那会儿,人家小娥姐姐说啥了么?”
  “女孩子的心思,你懂不懂呀你?走吧,先去芷晴姐姐房里看一看,你就明白了!”
  呃?那时候不是连饭都吃不饱么?
  委屈了田小娥,哥哥我心里是有数的!
  不过,刘水儿的话,还是激起了李易的好奇心。
  他不由自主地来到西厢房,发现里面还亮着灯,就伸手敲了敲门。
  “谁呀?”
  这内宅里,还是晚上,能有谁敢闯进来?
  李易笑道:“是我!”
  于芷晴的声音很是温软,跟她平常说话的语调截然不同。
  “啊?李大哥?门没反锁。你……你进来吧!”
  李易推门进去。
  看到屋里的一切,他一时间,竟然惊呆了。
  两支红烛燃得正旺。
  花梨木小圆桌上,摆着几样精致的小菜。
  一壶酒,两个金色杯子。
  桌子后面的绣床上,大红的帷幔和铺盖、绣着鸳鸯的枕头……
  于芷晴一身大红的嫁衣,披着红盖头,金色的流苏垂在高耸的胸前。
  “这这……”
  完全出乎李易的预料。
  这就是洞房花烛夜好吧?
  可咱们的婚礼呢?
  闹洞房的人呢?
  怎么一个都没有?
  “芷晴,太……太仓促了吧?”
  “这身嫁衣,哪来的?”
  于芷晴含羞带怯地道:“是小娥姐托鼎叔……在大同置办的!”
  “原本按照你的意思,等咱们蒙山堡建成那一天,才能派上用场!”
  “可……可是,你明天就要带兵出门了……所以……”
  哥哥我就是去护送一下商队而已。
  在你们的眼里,就跟万里出征一般。
  既然都准备好了,李易也不好再说什么。
  他轻叹了一口气:“芷晴,我是喜欢你的。可这么仓促,哥哥……心里觉得,实在是对不起你!”
  于芷晴的臻首微微摇动,盖头如水波一般荡漾,让人心潮起伏。
  “李大哥,我是自愿的……我喜欢你,就不在乎你是贫贱,还是富贵。”
  “只要两心相知,我心足矣!”
  “就如小娥姐姐当初,于你共食一碗麦饭,就胜过红妆十里!”
  李易心下感动莫名。
  他从瓷盘里拿起一根金击子,挑开了佳人的红盖头。
  今夜的于芷晴,可能是她此生最美的时刻。
  也许只有画中,或者天上,才有这般超凡脱俗,我见犹怜的绝美丽人吧?
  “芷晴,喝完交杯酒,你就得改口啦!”
  “嗯,夫君,芷晴……惟愿同你共白头!”
  李易道:“芷晴,这辈子,为夫陪你走到天尽头,海枯石烂,白发如新!”
  “噗……娘子,我来了……”
  “夫君……还请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