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大买卖上门
  顺着龙王河往西,十里丘陵走完,就是连绵的山区了。
  此地依然是太蒙山的一部分,恰好被龙王河懒腰截断。
  只是北岸的山脉,不如南岸荒蛮险峻而已。
  山间多谷地,分为飞狐和井陉两县,各有险关据守,一直没有被辽人攻克。
  飞狐县归属于雄州,井陉县则划给了大同。
  这样的好处就在于,无论哪一方沦陷于辽国,至少大周还保有反攻基地。
  并非辽人打不下这两块飞地,无非骑兵下马步战,代价太大了而已。
  李易一路走来,只见关山重重,守卫、盘查却并不严格。
  可能,他们并没有接到大同方面的示警?
  抑或是,每年都会碰到辽人攻山,这些守关将士早就麻木了!
  众人花了两天时间,才穿过山区,出了井陉峡谷,就算是到了大同盆地的边缘了!
  鼎叔介绍道:“百户……阿不,东家,前面的百川镇,很是繁华,周围几十个村落、邬堡都以此地为集市的。”
  “我们的农具可以在此售卖,也能收购一部分粮食!”
  出门总要小心些,既然是商队,再叫百户大人,显然不合适了。
  李易道:“按照你的计划,我们应该在此地停留两、三天,剩下的眷属也将到百川镇汇合?”
  于文鼎道:“没错,不过要派出几个骑兵前往通知。”
  说话间,百川镇里冲出三骑来,远远朝着于文鼎拱手,态度极是热情。
  “哎哟,这一大早就听到喜鹊叫,武某就知道好事临门了!”
  “于掌柜率如此大队人马,这是要去州城做大买卖?”
  于文鼎连忙介绍道:“哈哈,武兄,到了百川镇,就没有瞒得过你的时候哇!”
  “东家,这位武东山武掌柜,是百川镇最大的地主。武兄,这位是我李家商行的东家李易!”
  双方热情见礼,李易却不敢小看。
  面前这个白白胖胖,笑起来跟弥勒佛一般的武东山,背后的武家堡,在大同一带名气可不小。
  单单百川镇,一半儿的店铺都姓武,盐铁、粮食、布匹、杂货,皮货……几乎无所不包。
  武家堡据说在大同盆地和山区拥有几十万亩良田。
  所以,他家的粮食买卖才是主业!
  寒暄完毕,武东山眼神闪烁地瞅着李家骑兵一身的精良装备,急切的问道:“李东家,于掌柜,上次售与我家的精铁农具,这次可有带来?”
  “你们不就是要买粮食么?何必去大同呢?”
  “这么说吧,我们这些大商家一到冬天,都会囤积粮食,大同的粮价已经涨了,哪儿买都是一样!”
  说白了,这些做粮食生意的,才不管老百姓死活呢。
  反正辽人南下,也威胁不到他们的生命安全。
  反而因为紧张的局势,他们操控粮价,一日三涨,大发战争财。
  李易心中一动,此去大同还有两日路程,来回折腾,七八天时间就浪费了!
  反正剩下的一千二百余眷属,也将在百川镇汇集,如果能在此地完成卖粮大计,他自然不愿意多跑冤枉路。
  哪怕贵上一些也无妨,时间就是生命呐!
  “哟?要精铁农具?”
  李易笑道:“这一次,我们带了足足一千把,镰刀、锄头,铁犁都有!”
  武东山眯缝的小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当即笑道:“好,我全要了!镰刀作价一两,锄头一两五,铁犁二两如何?”
  这已经是以往的零售价了,李易自无不可。
  “当然可以,武掌柜爽快。不知道粮食能提供多少?”
  于文鼎也关心地问道:“还有牛皮、牛筋,对了,皮靴我们也需要大量采购!”
  武东山掐着山羊胡子,眼中闪过一丝狡倢。
  “哈哈,老朋友了嘛,价格不是问题。上好的新麦子,作价一两二银子一担,如何?”
  “皮货嘛?你们应该是给军方采购的吧?找我武家,你们算找对人了!”
  “最好的牛脊生筋,一条能做两、三根弓弦,我家有存货三千条!单价五百文!”
  “皮靴,大小价格从一百到二百不等,我能提供一万双!”
  “牛皮?包括大小牛皮帐篷,同样包你们满意!”
  “不过,你们也知道,冰雪封路,辽人随时会南下。以上的东西都不会大批量储存在百川镇!”
  “这镇子,那年不被辽人劫掠一回?你们真要做成这单大生意,只有去我武家堡交接!”
  武东山说的是实情。
  以百川镇高不过一丈的夯土墙,哪里挡得住辽人的兵锋?
  他们每次南下打草谷,攻破的县城都十好几个,就别说小小的百川镇了!
  作为老巢的武家堡,就不同了。
  据说经过武家几代人的经营,又是依山而建,防御面相对狭小,比好多县城更容易防守。
  这么多年来,武家堡一次都没沦陷过!
  去人家的地盘交易?
  李易只是沉吟了片刻,就点头道:“没问题!”
  他拉过于文鼎附耳道:“鼎叔,我给你十个骑兵,青壮留一百,牛车五十辆,车上藏着的腰刀、复合弩,我也给你一百套。”
  “你这两天,在百川镇采购到足够的被褥布匹,接到人立刻就走,不许停留!”
  于文鼎担忧道:“东家,伍家黑白两道通吃,势力不小啊!”
  “你去他们老巢交易,这……这实在……有些危险!”
  李易拍拍他的手安慰道:“鼎叔,尽管放心!我有八十精骑在手,同等数量的辽国游骑也敢一战,还怕一群土财主?”
  “我不进他武家堡,能奈我何?再说了,人家敞开门做买卖,还不至于为了几千两银子黑吃黑,免得坏了名头!”
  不入虎穴,蔫得虎子?
  如果这笔买卖能够达成,就等于节约七八天时间呢。
  李家商队当即在百川镇外分成两批。
  武东山留下一个向导,陪着于文鼎去镇子里采购,他则亲自带着李易往西走。
  一天后,大队人马来到一处两山夹一谷的小盆地。
  迎面是高达丈五的包砖城堡,垛墙上人影绰绰,戒备森严。
  “李东家,看我武家堡如何?”
  李易倒不是恭维,而是诚恳地道:“据险而守,如果庄丁人手足够,就算上万辽人来攻,这山道里也排不开阵势!”
  武东山得意地道:“哈哈哈,上万的辽人倒是不曾遇到过!”
  “我等打退过一回三千辽骑攻堡,自此太平矣!”
  “当时,守堡的庄丁,不过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