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建衙
  李易家的大堂里一片沸腾。
  把蒙山堡当成一个县来治理?
  那需要多少官员?
  县令是七品吧?
  没关系,咱们李大人,马上晋升团练千户了。
  正合适!
  可县令之下呢?
  县丞、主簿、教谕、捕头,或许还要几个巡检。
  八九品小官儿可不少。
  他们还需要师爷,副手帮忙呢?
  咱们在座的,岂不是人人有机会?
  李易又敲了敲桌子。
  肃静!
  “你们的心情,本官可以理解。毕竟,每个人都想上进的嘛!”“不过,咱们蒙山堡跟普通的县又不太一样。我们是军屯,实行的也将是军管!”
  “所有民事,都将为军事提供帮助。”
  “草创阶段,一切从简。本官这里有个简单架构,你们传下去看一看!”
  “不了解的,有好的建议,都可以提出来!”
  李易结合后世的经验,又不想显得太突兀。
  他决定成立军政和民政两个部。
  暂时,部长都由他一肩挑。
  手下的挑不出合用的人才来,没有办法。
  军政部下设:作战、参训、后勤,军工四个司。
  分别由李易(兼)、于芷晴、于文鼎、李壮担任司长。
  民政部下设:政商、文教、农垦、畜牧、建设、医疗六个司。由李向平、董勇、马晨、杨太平,田大力、于文福担任司长。
  五个村的村长,抽走了四个!
  看到铁锰愣愣地坐在那里,不知所措。
  李易笑道:“老铁,你脑子灵活,胆子也大。本官这里两个工作给你选!”
  “咱们缺人,政商司实际上是政务、工商、税务三合一,以后肯定要分拆!”
  “我们重新规划了蒙山堡之后,会有很多商铺,也要征税。”“同时,我们马车很多,还跟阳城总捕头梁光,以及雄州有合作!”
  “所以,组建一只商队势在必行,以前是鼎叔负责的!”
  “你是愿意担任收税的副司长呢,还是主管商队的副司长?”
  “干得好了,你的部门,也可以单独列为一个司哦!”
  铁锰不假思索地道:“我去搞商队,我喜欢到处跑!”
  当然没问题。
  李易也希望他去干。
  这人胆子大,脑子也灵活,武力值还过得去!
  “就这样,周子木兄弟长于内政,就担任税务副司长吧!”
  其实周子柏也行。
  但李易另有安排。
  接下来,大家讨论了各个司的职权范围。
  一个多时辰就过去了。
  李易道:“咱们再说大家最关心的军队问题!”
  “目前,咱们编练了八百团练兵,远远满足不了当前的严峻形势。”
  “所以,扩军,势在必行!以后,我军改为蒙山军,必须正规化!”
  “本官准备把总兵力扩充到四千人。骑兵两千,枪盾兵一千,辅助城防步卒五百,辅助水军五百!”
  “三千正规军由六个副千户率领。”
  “每个副千户辖四个主战百户队,一个辎重百户队,计五百人!”
  “好了,现在本官宣布。”
  “骑兵副千户四位,周子桐、于小春、于奎、于酉。”
  “枪盾兵副千户,李闯、李大柱。”
  “辅助水军副千户,周子柏。”
  “辅助城防军副千户,李栓。”
  一下子选拔四千人从军?
  老天,果然是军堡才有的阵仗!
  不少在场的新官,都担心壮丁不够分。
  因为在这个时代,老年人活过五十岁,都算凤毛麟角了。
  比如鼎叔和福叔,也才四十左右。
  战乱频繁,反而壮男壮女居多。
  当然,小孩子也不少!
  铁锰突然嚷嚷道。
  “大人,这一回大扩军,我们五村的青壮,也可以从军了吧?”
  “我听说山民都是好汉子,总不能让他们把名额全占喽!”
  “大家都是蒙山堡的一员,守土护家,人人有责!”
  铁锰为啥这么积极?
  因为大伙儿看到了新军的福利。
  实在太好了!
  辅助水军和城防兵,月饷每月一两半。
  正规军,更是二两银子起步!
  队长、小旗、百户等军官连连翻倍。
  这收入。
  雄州的正规军,也远远赶不上吧?
  因为李易承诺饷,银实发到每个人!
  没有漂没,不克扣。
  军人还有专门的购物商铺,价格是外面的七折!
  这样的富贵兵。
  谁不想当?
  铁锰要是没当商队的副司长,他都想去报名了。
  什么,你说打仗会死人?
  老百姓被辽人追着砍,就不用死了?
  入了蒙山军。
  待遇高,训练好,武器装备比朝廷军队还强,还怕个鸟?
  死了,还有百两银子的抚恤呢。
  再说了。
  保卫乡梓而死。
  全家人都被高看一眼。
  光荣啊!
  于家壮丁,
  虽然是最好的兵源。
  但军队也不能太抱团。
  李易大声赞道。
  “老铁说的好!”
  “蒙山堡就是我们所有人的家!”
  “守土保家,人人有责!”
  “放心吧,这一次,山民只挑选1200人入军。”
  “五村村民和新来的移民,拥有两千个名额。”
  “从明天开始,在城西大教场,公开选拔!”
  “我的蒙山军,不要奸狡巨滑,滥竽充数之辈。”
  “我需要的是勇猛敢战,可以彼此间依为后背的兄弟!”
  于家移民,确实好用。
  但落雁谷的采矿、冶炼,和兵器制造,也占用了大量人力!
  李易的蒙山军,训练之法迥异。
  个人武艺,已经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他需要服从,绝对的服从!
  战斗力,可以慢慢训练嘛!
  多见几次血,武器物资保障到位,什么强军练不出来?
  接下来,就是挑选百户军官。
  以前的三个百户没有升职。
  但他们全都进入了正规军。
  正规军的待遇,高一点自不必说。
  打仗的机会多,升职岂不是更快?
  大家参军才多久,从一介小兵就跳到百户、千户了。
  现在不是比谁的官职大。
  官职越大,责任就越大!
  上百人,或者几百个兄弟的性命。
  交予你手。
  你能不能带领兄弟们打胜仗?
  还得控制伤亡?
  自己本事不济,战损太大的话。
  没准儿,李易一怒。
  你连个普通的小兵,都当不成。
  这一晚,大堂里的灯,亮了整整一夜。
  这些新晋的军官、民官们热情高涨。
  他们有的连字都认不全,不当官还没什么。
  现在职务到手,才觉得好多东西都不懂。
  李易等于开起了临时的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