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望远镜
  回程的途中,李易问起于文鼎。
  “鼎叔,咱们库房中有水晶片么?”
  这东西算奢侈品了。
  于文鼎想了想。
  “好像上次,从武家的细软中缴获了一些,不多!”
  “怎么?大人,这玩意有大用?”
  如今的玻璃窑,烧制透明玻璃费劲。
  也不知道能否制作出凹凸镜。
  但利用水晶磨制,反而容易得多。
  “有用,对于军事指挥有大用。”
  “本官需要制作一个小玩意,你们见了肯定喜欢。”
  众人对自家大人偶然间的奇思妙想,早已见惯不惊。
  反而,大家还满怀期待。
  旁边的铁锰一拍大腿。
  “哎呀呀,大人,上次在阳城,我在陈家宝器店看到十几块透明水晶呢。”
  “当时觉得太贵,就没舍得买。”
  “要不,俺老铁跑一趟阳城去?”
  开玩笑呢?
  这都啥时候了,你还去阳城?
  咱们现在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了谁都不成。
  你小子,万一有点闪失咋办?
  李易制止道:“不用去了。”
  “咱们如今需要不多,有几片先做个实验再说。”
  回到蒙山堡,于文鼎去库房找了半天,才找来四片水晶。
  李易一看,大失所望。
  这也太小了。
  等我磨成凹凸镜,再装进铜管,岂不成了袖珍型?
  比大拇指粗不了多少。
  妥妥的儿童玩具嘛。
  且不说倍率,实用性也达不到呀!
  好了,还是在透明玻璃上想办法吧。
  玻璃窑现在建了六座,规模都不大。
  蒙山堡对玻璃的需求简直没有止境。
  谁不想自家的窗户,都装上原本昂贵的玻璃?
  颜色不纯净?
  五颜六色,咱们更喜欢呢。
  于是,一帮玻璃师傅们顿时没追求了。
  顾得了数量,那还去考虑技术提升?
  当李易跑来要透明玻璃的时候。
  几个老家伙又打算劝自家大人别浪费,别瞎折腾了。
  李易不得不唬起脸。
  “这次要的白玻璃,有关军事。”
  “不许打马虎眼,否则,军法从事!”
  好家伙,军法从事?
  搞不好,岂不是要掉脑袋?
  老师傅们顿时不敢乱开玩笑了。
  一个个变得战战兢兢的有些害怕。
  技术革新呀,可不容易。
  不纯净的彩色玻璃,还是在李易的指导下搞出来的呢。
  有个老师傅最后提议道。
  “要不?大人,您抽点时间,跟咱们一起研究一下?”
  于是,李易又开始不务正业了。
  连续三四天,他一头扎进玻璃房就不出来。
  玻璃有杂色,主要还是目前的玻璃窑温度不够高。
  杂质太多,当然就是五颜六色的。
  李易决定采用坩埚,小批量的试制。
  反正大家对白玻璃,也没什么太迫切的需求。
  连续实验两炉之后,几位老师傅也掌握到了诀窍。
  温度到了,辅料添加及时,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第一炉透明玻璃液出炉的时候。大家都欢呼起来。
  不到二十斤而已。
  可掌握了技术,其他的,还难么?
  凹凸透镜不需要太大。
  望远镜的筒径决定了。
  那就制作模具,浇玻璃液好了。
  这种铁模小巧,还能长期使用,费不了多少劲。
  难度在打磨这一关。
  稍稍不注意,就会留下划痕报废。
  水磨的器具相当原始,李易亲自动手,生怕出一点差错。
  当他拿起几面晶莹的凸、凹透镜仔细打量,满意点头的时候。。
  又一个夜晚熬过去了。
  “嗯嗯,不错,能用。”
  “去个人,问问工坊实验室,本官要的伸缩式铜管制作好了么?”
  不一会儿,李壮亲自提着箱子来到李易跟前。
  “大人,十套配件,按您的图纸,已经打造完毕。”
  跟着李壮跑来的于芷晴撅着小嘴道。
  “就这几个玻璃片儿,还没窗户上的彩色玻璃好看呢。”
  “你就折腾五天?大哥,现在外面,军情紧急呢。”
  李易诧异地抬头。
  “怎么?辽人过河了?”
  于芷晴冷着脸道。
  “那倒没有。只是李成栋已经在龙王河上打起来了。”
  “今儿一早,还派那个姓周的来,要走两万支破甲箭呢!”
  李壮也满腹不忿,嚷嚷道。
  “大人,他们是不是?觉得咱们好欺负呀?”
  “上次白送,这回又不给钱!”
  原来症结在这里呀。
  难怪于芷晴不高兴。
  堂堂雄州水军,薅羊毛也不能指着蒙山堡这一头羊呀。
  你们家大业大的不在乎。
  我们蒙山堡一切靠自力更生,存点东西容易么?
  人工,材料不要钱?
  李易豪气地摆摆手。
  “给,别那般小家子气。”
  “只要李成栋那小子敢战,咱们抠抠搜搜干什么?”
  “让周子柏跟他们随时保持联系。”
  “只要不过分,要啥都给!”
  “伤兵也可以接到蒙山堡调养。”
  “他们回雄州有些远了。”
  于芷晴嘟囔道。
  “就你大方,也不知道李成栋能坚持几天?”
  她边说话,边拿起一面凸透镜凑到眼前。
  “啊呀……”
  太吓人了。
  面前的李易,忽然变成了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怪物。
  脑袋放大了嘛。
  一失手,那片凸透镜眼看就要掉到地。
  摔个稀碎。
  李易眼明手快,及时接住了。
  “毛毛糙糙干啥?”
  “你知道这面镜子,有多昂贵么?”
  “你夫君我,足足打磨了一个多时辰。”
  “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价值多少钱呀?”
  于芷晴吐吐小香舌,一向胆大的她。
  都被吓了一跳。
  怪谁呢?
  只能怪你这破镜子太神奇。
  “咋回事儿?怎么把你的脑袋,放大了好多倍?”
  李易没好气地道。
  “不放大?怎么看清远处的景物?甚至敌情?”
  “本官要做的,就叫望远镜!”
  “拿工具来!”
  这下好了,大伙儿的积极性,立马高涨起来。
  原来是起这个作用的?
  你不早说?
  先敌发现。
  对于军队的作用,就算烧窑的老师傅都能明白个大概。
  就别说于芷晴等人了。
  自家夫君一旦要熬夜干活,果然能弄出不得了的好东西来。
  上次的虎尊炮,火药。
  这次的望远镜。
  都堪称军国利器,克敌制胜的法宝。
  这仗,打起来。
  呵呵,可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