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失算
  靠近双头岭的时候,赵致礼兄弟和章程原本就落在后面。
  当第一排弩箭射来,机灵的老章就拔转马头了。
  “快跑,有埋伏!”
  赵致礼原本胆子就小,顿时吓得魂不附体。
  赵宁拉着他的马缰策马飞奔。
  身后传来降兵们凄厉的惨叫。
  可以想象是怎样一副末日景象?
  “埋伏?”
  “哪里来的埋伏啊?”
  赵致礼失魂落魄地尖叫着,好几次都差点摔下马背。
  “怎么可能啊?”
  赵宁还算清醒,连忙提醒道。
  “李易~!”
  “只有蒙山堡李易啊大人!”
  想到那个看自己一眼,都让人心里发毛的年轻人。
  赵致礼就决定了。
  一定要逃出去。
  两人有仇。
  落在辽人手里,老赵我卑躬屈膝,还有活路。
  要是被李易抓到,多半是有死无生。
  身后,如雷的马蹄声响起。
  赵致礼疯狂抽打着马儿。
  他恨不得肋生双翅,直接飞回阳城去。
  可惜,他们能买到的战马。
  哪里比得上蒙山军缴获辽人的宝马良驹?
  突兀的。
  寒芒一闪,血光迸射。
  “啊……”
  章程被人一刀劈为两半。
  李易掀开面甲,咧着白牙打招呼。
  “你好呀,赵县令?”
  赵致礼看清了那张脸。
  那不是人。
  那是微笑的死神,是索命的。
  不等他开口,李易轻舒猿臂,凌空把赵致礼提起来。
  另一边的赵宁也被于芷晴活捉了。
  那家伙还在手舞足蹈的尖叫。
  “啪!”
  于芷晴一刀背敲在他脸上。
  “闭嘴!”
  两口子带着俘虏和三匹战马回转。
  余小春从远处奔来。
  “大人,所有逃遁的骑兵都被击毙,无人漏网。”
  这么顺利?
  某些人的骑术,总比赵致礼兄弟要好得多吧?
  李易诧异地问道。
  “你确定?”
  余小春把胸膛拍的砰砰响。
  “兄弟们太猛了。”
  “害得我,都没有追逐的目标。”
  “我拿着望远镜看了,确实没跑一个。”
  不错,这小子有当指挥官的前途。
  知道没啥砍杀的机会,就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
  当一个战场观察者,这原本是李易和于芷晴的角色。
  可惜,他俩失职了。
  主要是好久没有一展身手,痒痒得很。
  开战前,李易就下了格杀令。
  不放过一个降兵,他没想过要俘虏。
  蒙山军军规森严。
  一切行动听指挥。
  官兵们严格执行了李易的命令。
  降兵们中箭倒下,轻重伤不少。
  可惜,他们迎来的不是救治。
  而是无情的屠刀。
  他们在投降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下场。
  除非,他们一辈子别碰上蒙山军。
  “我们伤亡如何?”
  于酉乐呵呵的回答道。
  “有十几个轻伤者。”
  “战马被尸体绊倒了,他们就跟着倒霉!”
  “打这种垃圾,还有阵亡的。”
  “那还是咱蒙山军勇士么?”
  看把你得意的。
  不过李易爱听这话。
  军人嘛,有狂妄的资本。
  就该有藐视一切的气势!
  “还不错!”
  “打扫战场!”
  “准备撤离!”
  于酉撇撇嘴,鄙视地道:“除了几百匹马,和那批猴版武器。”
  “其他的破铜烂铁,没必要了吧?”
  于芷晴踢了他一脚。
  “废什么话呀你?”
  “咱们不要。”
  “打发冯空那帮叫花子行不?”
  “还有几十匹马尸呢,弄回去能吃不?”
  “死人身上的银子,不搜一搜?”
  “回头要给冯空他们提供粮食、帐篷啥的。”
  “咱们不能做亏本生意吧?”
  李易乐呵呵地看着。
  这丫头越来越会过日子了。
  算盘打得叮当响。
  官兵们从山岭后拖出几十架简易雪橇。
  这是一开始,歇着那会儿就做好的。
  蒙山军早就养成习惯了。
  大雪天,也没留下马车什么的。
  万一有人负伤,躺在雪橇上总比颠簸的马背更舒服。
  当然,只要对方有骑兵。
  射死战马在所难免。
  一匹马好几百斤肉呢。
  谁舍得白白扔掉?
  城门楼子上,烧着大盆的炭火。
  达鲁花赤抓起一碗温热的烧酒,一扬脖子灌了。
  他咧着满嘴黄牙,看看西斜的月亮。
  “嗯?”
  “子时快过了?”
  “咱们的远拦子,今儿真逮着兔子啦?”
  “还没回来换班?”
  某个凑趣儿的百夫长谄媚笑道。
  “赵致礼不说了?”
  “那帮人,男女老幼近千,总有些收获吧?”
  “回程人多走的慢嘛。”
  比较警醒的那个百夫长提醒道。
  “将军,我这心里,不踏实啊!”
  “万一……末将的意思,是万一呢?”
  “李易的骑兵全体出动。”
  “截杀掉咱们上百远拦子,不是没可能吧?”
  另一位百夫长嗤笑道:“忽而图,你他么喝醉了?”
  “我军远拦子对战周人,以一当十……”
  “啪!”
  达鲁花赤一脚踢翻了地上的酒坛子。
  “完了!”
  “忽而图,李易肯定出兵了。”
  “要不然,不可能一个远拦子都不回来。”
  “他们跑的地域那么广,怎可能全部集结?”
  “快,乌尔都,你率第二个侦骑百户去看看。”
  一帮人的酒意顿时给惊醒了。
  全都站起来。
  某位小个子壮汉低头行礼道。
  “如您所愿,将军!”
  等远拦子冲出南门。
  达鲁花赤探出头去喊道。
  “走大道,别散太开。”
  散落在成小队行进。
  很可能被李易再打个埋伏,各个击破。
  十里路程,对冲刺的骑兵而言。
  来回一趟,顶多一刻钟罢了。
  很快,就有人跑回来报讯。
  说找到了降兵们的尸体,他们在双头岭中伏了。
  “撤回来!”
  达鲁花赤在城头上下了个奇怪的命令。
  “今晚,侦骑不出三里!”
  周围的军官都很是不解。
  两千多降兵都完了。
  咱们头一批远拦子,上百骑肯定也死光了。
  这损失太大了。
  可,为何自家将军不尽起大军追击呢?
  达鲁花赤解释道。
  “阳城要不要守?”
  “俘虏营要看护不?”
  “咱们能出多少轻骑?”
  “一千五,还是两千。”
  “夜战,这点兵力能对付得了李易?悬呐!”
  末了,达鲁花赤长叹道。
  “他有对抗咱们阳城驻军的资本。”
  “本将放出第二批侦骑,就是个试探。”
  “李易放弃了,再次伏击!”
  “这说明,他并不想,过度招惹我们。”
  “他手下留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