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五把长刀
  至于还刀?
  想屁吃呢?
  现在这五把刀g全家救命稻草似的。
  谁要还跟谁急!
  “草儿,你运气真好。每次都能找到好东西。”
  “是么……呵呵。”看来下次得g别人创造机会了。
  她拿了刀出来。也是看见大姨她们在费力的切树根。那菜刀都豁了不少口了。而且他们一行人除了锄头就是破菜刀。一个能打的武器都没有。
  她怎么不着急。
  现在没遇上其他人还好。但凡遇上就麻烦了。
  “是啊。草儿你真厉害。外公还夸奖你呢。”
  “呵呵,要是能经常这样运气好就好了。”
  “是啊。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南方呢……”
  小姑娘又在多愁善感了……
  最近大家吃的东西突然多了起来。
  容易干巴的藕和马蹄,老爷子让大家先吃。
  趁着有,尽快吃。每人多吃点保存体力。
  不然天天抠搜着。哪天运气不好被抢就得不偿失了。
  至于五把长刀,都被塞几个独轮车上了。
  由男人保管。遇见危险保护女人。
  这赵家人,不知不觉中给赵小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
  感觉不像普通的农家人。
  就算是,也是后来成为农家人的。
  老爷子老太太说话做事都不是泥腿子能比拟的。
  思想境界也高。
  如果说百分百祖上三代都是农家的。那就是小说作者的问题……
  可能把这赵家写的太过好了一点。
  不过这对自己也没什么不好的影响。反而让自己生活的更舒服。不然要是穿成重男轻女或者穷凶恶极的人家,自己肯定早跑了~
  还在这演什么祖孙情深?
  一晚上的逃荒路,人人心里都慌慌的。
  没办法啊!
  有五把刀的人,既然藏了。肯定还会回来找的。估计也不是什么良善的人。
  一直到天蒙蒙亮,一群人才停下。这下也能拿出刀来仔细看看。
  呦吼~
  这刀还是个塑料手柄的……
  赵小草石化。忘记了这茬。眼睛转了转主动提议道“爷爷……这个刀柄好奇怪啊……”
  “是啊。这什么东西……”
  “不知道。”
  “我看啊。咱们在地上磨擦试试。也把刀改变一下样子。这样下次如果藏刀的人发现,也不会认出来。”
  “草儿这提议好。”大姨父认同的点点头。
  “那……在石头上磨?”
  “试试。”
  刀柄上的塑料是带防滑的。石头上赵云朗磨了一会,基本没什么改变。
  “爹,拿刀砍?”
  “哥,你傻啊!砍坏了怎么办?”
  “用火试试。”大姨父道。
  又升了堆火,刀柄在火上烤一分钟不到,黑色塑料就变形了。
  “用火可以……咦,怎么好像变软了……”二姨夫刚想摸上去。被大姨父直接拉回了手。
  “烫。”
  “……对。对。”
  然后在大家的震惊中黑色塑料一点点软化拉丝掉落到地上。
  “不行不行。快别烤了。马上要掉光了。”
  “没刀柄咋办?总不能自己造个吧……”赵小草假装不懂的说了一句。
  老爷子立马拍板,让把五把刀的塑料手柄都烧了。他们用木头重新做手柄。
  这样,刀就百分百他们的了!
  赵小草在心里给老爷子点了个赞。要的就这效果~
  趁着中午太阳最强烈的时候,休息的休息,削木头的削木头。刀柄好弄,农家人基本都会简单的木工。
  弄好了,老爷子还找了破抹布条缠绕了上去。打了死结才罢休。
  看着刀的时候,老爷子眼睛都是亮的。
  看来是是真的喜欢。
  “爷,喝点水吧。大家都喝过了。”
  现在水囊已经分两个了。大姨特意拿给赵小草的,还带了点羞涩。说想男女分开。
  赵小草一听就知道是她那大姨父的主意。
  每次喝水前都会趁人不注意擦几下。赵小草看见几次了。
  分就分吧。每天的水多了。大家估计心里都慢慢有数了起来。
  再矫情下去也不是事了。
  每天就两水囊水。喝完就没。
  ……
  大白天的。赵家一行人已经在路上走了十天了。
  赵小草真的快坚持不住了。
  不仅是她。其他女眷都是如此。
  个个更加面黄肌瘦。很多人便秘的肚子都大了。
  估计是平时喝水少,干的吃的多的原因。
  赵小花肚子胀疼很久了。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能看出来一些。
  ……
  “大家都到阴凉处休息休息。吃个午膳。咱们再走。”
  老爷子看向众人道。
  两老太太真的走不动了。
  在草地上直接坐了下去。
  “爷爷……我们去周围看看。”赵木喝完水,精神头足。就提议自己去转转。
  其他几个男孩也想一起去。
  老爷子点头。
  女孩子就得粗养着,不让他们走远,就不管他们了。
  赵小草算是发现了。他们现在所属的地区绝对是在山区盆地。
  本来以为过了镇慢慢就没山了。
  好家伙,走了十天!
  还是到处是山!
  她都怀疑是不是路线走错,变成绕着原来的村子走了……
  不放心的赵小草还是摸到了老爷子跟前,随意的打听着。
  “爷……咱们怎么走这么久还没出大山啊?是不是路线又绕回去了?”
  “……”老爷子被赵小草也问住了。
  说实话,他还真不能保证有没有绕回去。
  毕竟自己也很多年没出过住的地方了。
  “老大,你说呢?”老大叫的是大姨父。三个女婿,老爷子夫妻俩都老大老二老三的叫。
  一来是显示亲切。二来方便区分。叫了十几年也叫习惯了。
  而这个大姨父是秀才出身。本来在镇上给人当掌柜的。
  要不是出了这事也不会回来。
  见的人多了。自然比他们懂的多。
  “爹,您叫我?”
  “草儿刚才这一问,我也摸不准了。你看看,咱们这是在绕路又走回去了么?
  确实是啊。十天了。还没走出大山。”
  “没有。咱们所属地确实山多。前年您记得么?
  我跟着东家去过外面一趟。不过当时咱们坐的马车走的官道,所以只要五天就出了本地。
  但是现在咱们走的小道,又是步行。
  期间还会停留。
  确实会要将近半个多月才能出去。
  方向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