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太岁头上动土!
  程家圩寨中。
  “我儿死了,你们为什么还活着!”
  程老爷是个威猛的老男人,脸上有着一片青色胎记,面相极丑。
  加之脾气暴躁,见面便咆哮不停,手持大刀不断砍杀前来报信的程家家丁。
  “是谁杀了我儿,老子要灭了他全家!”
  圩寨中,程家家丁人人畏惧。
  程老爷本名程开,年轻时是十里八乡最大的流氓。
  当年他手持大刀纵横沭阳县,从西关砍到东关,狼名声藉。
  后继承家业,又仗着兄长为官,逐渐成为当地最大的豪强,人称“程半城”。
  得知儿子在家门口被杀,程老爷子勃然大怒,亲自带着程家庄一众家丁打手,准备活埋对方。
  哪知道还未出门,周鉴已经带人进来了。
  “就是你杀了我儿?”
  程老爷怒目而视,提刀就上。
  猛地看到对方身后涌来上百人人,他忽然心中一突,停止了动作。
  周鉴打着披风,冷冷地看着他:“是我杀的,如何?”
  看对方如此态度,程老爷心中一突。
  程老爷平时极为蛮横,便是见了当地县官,也是毫不在意。
  他仗着堂兄是知府,还有程家寨子的高墙,倒也不怕别人打进来。
  但现在,对方已经攻入寨子了!
  身后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流民。
  稍不注意,程家庄就会被抢光!
  程老爷罕见变得十分冷静,开始为周鉴普及大明律法:“你当众杀人,你们这是要造反吗!”
  周鉴笑了。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若是自己无权无势,身后无兵无人,只怕在第一时间被对方一刀劈了。
  还会老老实实站在面前跟自己讲道理?讲律法?
  “既然你与我普法......你程家的人当众射杀百姓,这是何罪?”
  周鉴之所以当众干掉程家公子,程家为祸乡里只是其中之一。
  直接原因是程家当着他的面,射杀老百姓。
  周鉴镇守淮安,便是一方父母,岂能容忍豪强践踏自己治下百姓?
  你杀我子民,我杀你儿子,这很公平吧?
  望着眼前面色不善的年轻人,程老爷生吞其肉,但考虑到对方人多势众,当即叫道:“你是何人?胆敢聚众谋反?不知我程家背后是谁?若你就此退去......”
  “死!”
  周鉴双目冷漠无情,猛的一撩身后披风,从中掏出手铳,对着程老爷天灵盖“啪”的就是一下。
  浓厚的硝烟腾起,夹杂着血腥味,程老爷的脑袋当场开了花。
  “卡!”
  周鉴转动一下轮转打火枪,迅速扳下击锤,大步向前,对着程老爷的脑袋再补一枪。
  倒霉的程老爷,天灵盖都被击飞了,脑浆四溢,身体抽搐几下。
  “啊!!”
  周围发出阵阵尖叫,多是程家子弟。
  亲眼看到自家老爷被杀,家丁们全都愣在当场,一股寒意从脚底涌起,走不动道了。
  追随周鉴的流民们,也是个个脸色苍白,神情不可置信。
  一路走来,他们以为这位年轻公子性情温和,是个良善之辈。
  不曾想,一出手便杀了豪强父子,眼睛都不眨一下!
  相比之下,流民中的吴秀才等人稍微淡定些。
  他们知道这位周老爷是个官,手下个个如狼似虎。
  望着被枪毙的陈老爷尸体,周鉴淡淡道:“将他拉出去,挂在吊桥上示众!”
  他瞥了眼程家众人:“缴了他们的兵器,胆敢反抗者,死!”
  程家众人迎上他的目光,不寒而栗。
  他们完全将周鉴当成了大寇首领!
  程家圩寨内部不小,如同一个大的庄子。
  程家大宅位于寨子中间,被众星拱月围起来,核心建筑是三层小楼,也是整个寨子最高的屋舍。
  二楼临窗的书房中,周鉴坐在黄花梨官帽椅上,翻看着程家的账本。
  透过窗户,看到程家门前一片小广场,以及一座戏楼。
  此时小广场上摆满了大锅,炊烟袅袅,伴随着浓郁的米香味。
  吴秀才带着一帮人妇人在烧火熬粥。
  周围围满了流民,个个伸头眼巴巴的看着。
  周鉴的队伍自徐州府收容流民,一路走来已有万人。
  商队携带的粮草早已见底,为此他赶走了不少青壮,只留下老弱妇孺。
  如今占领了程家庄,周鉴第一时间下令开仓放粮,给流民们施粥。
  程家作为沭阳县最大的地主,仓库里堆满了粮食,有的甚至发霉了。
  连粮仓里的老鼠,块头都赶上猫了。
  上楼的脚步声响起,却是秀才吴大有。
  他手里拿着一摞田册账本,恭恭敬敬道:“大人,学生已经将程家庄的田地人口都整理好了。”
  周鉴嗯了一声,接过册本翻阅着。
  内中除了程家的家产分布,还有这豪强家族的发迹史。
  程家祖上本是徽州府的一个木匠,因闹灾荒举家流落到淮安府沭阳县,在河边搭棚居住。
  经当地驴贩撮合,与乡下一个聋耳瘸腿姑娘结了婚,生一子,便是程老爷的父亲,名为程聚。
  因家中穷困,没钱读书,致使程聚打小与一些青皮流氓混在一起,名声极差,被乡邻看不起。
  程聚受到刺激,便决心做生意,以求发达。
  他在城中一个酒楼前摆摊子,生意还行,因为人灵活,被酒楼老板赏识,收入麾下助业。
  后酒楼老板返回山西老家,将本地产业交给程聚看管。
  哪知那山西老板回乡不久后病逝,再也没回来过。
  程家接管酒楼后,既开槽坊,又做布店等生意。
  程家在致富上,很有手段。
  因地处黄河下游,又有淮河,当地灾害频繁。
  每到早涝荒年,附近百姓四处乞讨,程家趁机开设粥场,熬了大量稀粥以低价供百姓充饥。
  程家粥并非免费,只是价格低,便于吸引人流。
  凡来喝粥的百姓,有钱交钱。
  没钱的吃得多了,需立张字据,以土地抵帐。
  有些农民走投无路,到程家来借债,以土地抵债。
  短短几年功夫,程聚便积累丁大批钱财,拥有土地四万余亩,成为当地众人皆知的地主豪强。
  程聚有两个儿子。
  长子程泰,考取功名入仕为官,利用家族关系步步升高,便是如今的淮安知府。
  次子程开,正是被周鉴枪毙的程老爷。
  因程老爷流氓习性,加之有兄长保护,程家在其手中达到极盛,拥有巨资成为淮北之冠,被人称为\"活财神\"。
  程家占有的土地多达十六万亩,地盘横跨二百余里。
  多是程老爷通过手段,低价从百姓手中巧取豪夺而来。
  附近百姓,多是程家佃户,种着原本属于自己的地,每年还得给程家缴纳大部分粮食。
  遇到天灾,一家人连糊口的粮食都不够,但必须得先把程家那部分租子给交齐,否则就会被打死。
  “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周鉴摇了摇头。
  历朝历代太多的地主豪强,都如程氏这般发迹。
  趁着天灾人祸,大肆兼并农民土地。
  勾结官府,做强做大,为祸一方。
  可惜,他们今日踢到了铁板,还敢太岁头上动土!
  简直是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