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火器,我们遥遥领先
  杜度南下入侵失败,自己落了个身首异处。
  还有德格类,阿拜,塔拜等人纷纷落了个身首异处。
  满清皇帝多尔衮得知这一消息,开心的多吃了几碗米饭。
  他消灭异己的目的才刚刚开始,便已经达到了如此效果。
  这一日,多尔衮正在与布木布泰午睡。
  多尔衮的脑袋靠在布木布泰的怀中。
  享受着满蒙第一美女的怀柔乡。
  屋外的太监禀报:“皇上,豫亲王前来见驾。”
  多尔衮眼珠子一睁开,说道:“老三要干什么,这个时候来打扰朕。”
  布木布泰说道:“皇上,豫亲王前来相必有重要的时期,还是以军国大事为主。”
  “玉儿!”多尔衮抚摸着布木布泰的手,说道:“还是玉儿懂朕!朕去去就来……啊!”
  多尔衮笑呵呵的多摸了两下布木布泰,便整理了一下龙袍走了出去。
  “皇上,我大清王恭厂生产了十万把燧发枪,和十万把火绳枪。”多铎拱手说道。
  “竟然提前半年就完成朕定下的任务。不错。”多尔衮表扬道。
  “自从皇上让臣弟掌管王恭厂,臣弟隔三差五前去查看,督他他们抓紧造办。臣弟不敢懈怠。”多铎拱手说道。
  “辛苦你了!眼下只有你跟我是一条心的,王恭厂这种重要的武器制造只能由你来掌控,放给别人,朕不放心啊。”
  多尔衮双手背在身后,说道:“有了这十万把火绳枪,十万把燧发枪。朕何惧那周鉴的汉武军。”
  多铎笑呵呵的说道:“皇上,臣弟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什么好消息,快快说来。”多尔衮问道。
  “我们在楯车的基础上加装了厚实的铁板,并且将抬枪,佛朗机炮,都加装到楯车上。使得我, 的楯车具备很强的防御能力和进攻能力。”多铎说道。
  “哦!朕倒要去看看,咱们大清的武器,如何赛过周鉴他们。”
  “皇上请!”
  多铎领着一帮侍卫陪同多尔衮一同视察楯车。
  来到皇城后面的煤山,这里已经成了满清侍卫居住,训练的地方。
  同时,也是展示武器的地方。
  多尔衮在龙辇下观看眼前的一幕。
  一排排楯车排列整齐,摆放在校场上。
  果不其然,每一辆楯车前面的木质盾牌上都用铆钉打上了钢板。
  “皇上!”多铎拱手说道;“这如今可以防御一般的红衣大炮。”
  “什么?朕没听错吧?红衣大炮,都防的住?”多尔衮问道。
  “不错!我们测试过了,小型的红衣大炮,燧发枪,统统奈何不了我们的楯车。”多铎拱手说道。
  “好!朕要亲眼所见。”
  “是!臣弟这就命人展示给皇上看。”
  大校场上,几个满清鞑子吃力的推动一门红衣大炮。
  这门红衣大炮大概属于轻型红衣大炮,在距离楯车一百步外。
  只见满清鞑子兵用手中的火把点燃大炮的火门处。
  随着火门“滋滋”的冒出火花。
  “轰”的一声巨响。
  炮口处冒出滚滚浓烟和火光。
  众人只听“砰”的一声。
  非常巨大的碰撞声。
  那是实心铅球弹丸打在楯车铁板上的声音。
  只见楯车被打出一个巨大的“凹”型,但是没有击穿。
  这让多尔衮非常高兴,有了这玩意,再加上火枪的加持,他自己打败周鉴的汉武军,不是问题。
  ……
  西北王李自成命令手下也在加紧研发新式火器。
  李自成的西北军大量装备了火绳枪。
  其制造的规模已经达到十万余支,基本上做到西北军人手一把。
  因为李自成西北军使用的火绳枪是仿制日本的。
  因此又叫“铁炮”!
  只不过,李自成嫌日本倭人使用的“铁炮”管子太短,所以他命令手下要制造加长版的“铁炮”。
  李自成很想亲眼见证自己的西北军全部装备铁炮之后,军队的整体面貌。
  于是在丞相牛金星的引领下,来到大校场上,参观士卒铁炮演习。
  丞相牛金星让大将军刘宗敏操纵士卒演练给西北王欣赏。
  刘宗敏命令旗令官施令。
  随着旗令官的指挥,一排排火枪兵蹲着铁炮子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
  第一排卧姿,第二排半蹲姿,第三排站姿。
  随着旗令官的号令,一同开火。
  队伍前面全是烟雾弥漫。
  整个火枪队被烟雾笼罩,几乎看不到人影。
  巨大的子弹枪,飞射出去。
  将对面的木板打成了密密麻麻的蜂窝。
  李自成拍手叫好。
  众人见状无不震惊,也都纷纷拍手叫好!
  紧接着,三个排的火枪兵纷纷撤到后面。
  又从后面上来三个排的火枪兵。
  继续刚才的动作。
  这就是刘宗敏根据前明三段击的样子做的修改。
  其目的在于一次性增大射击杀伤面积。
  李自成听闻他们对火枪队的威力进行了多方讲解,听的李自成连连点头表示满意。
  ……
  新汉王朝,周鉴的二十万汉武军如今已经全部完成后膛填装枪的装备。
  周鉴还给这种新式火枪起了制式标准:“淮安造”!
  周鉴正在军器局视察,这时,军器局李冰来到周鉴面前:“拜见陛下。”
  “兴!”
  李冰起身,讲道:“陛下,我们军器局,前不久研发了一辆可以移动的火炮。就是按照你给的指标研发的。”
  “哦!站那里?”周鉴听到这里,脑海中浮现出后世坦克的模样。
  李冰说道:“陛下,在校场后方。不过,目前只有一辆,还属于样车。利用烧煤蒸汽作为动力。”
  周鉴随着李冰等人来到大校场上。
  眼前的一幕让周鉴等一行人感到震惊。
  巨大的王八壳子,四周全是火炮,大概有四门火炮。
  每一个方向都有火炮。
  王八壳子最上面是烟囱,因为使用的是蒸汽机。
  周鉴明白,用蒸汽做动力的炮车,类似后世的坦克。
  但是好在能自主移动,无需马拉,大大增加了作战时候的灵活性。
  可以伴随步兵移动中射击目标。
  周鉴决定给这王八壳子命名为“蒸汽炮车”!
  并且给这新汉第一辆tank的制式定为:“周式蒸汽炮车”。
  有了蒸汽做动力,比满清全靠人力推动强多了。
  这也意味着,“周式蒸汽炮车”在吨位上很大,可以轻松碾死那些受伤落单的敌人。
  而且,“周式蒸汽炮车”使用的都是汉武军淘汰下来的六磅野战炮。
  这些火炮,用来装在“周式蒸汽炮车”上最好不过。
  炮身小,降低重量,便于操作。
  就是行进的速度比较慢,不过配合步兵正好,还远远追不上骑兵的机动性。
  因此,骑兵还是有他们的作用,无法彻底被取代。
  周鉴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带领华夏大地率先进入火器时代。
  论华夏大地上的武器与西欧相比,火器、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