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图像的交流
  共和国74年冬。
  天空中零散的小雨将温度再降了四五度。
  “儿子,干啥呢,赶紧过来吃饭。”
  王守阳瞪着眼往外瞅,“不是说雨加雪吗?也没看到雪啊?”
  “南京这天不能有雪,去年那场大雪还是年后下的呢!”
  王守阳唉声叹气的坐到餐桌前。
  铜火锅里咕嘟嘟冒着热气。
  “哇!好香!”
  老爸涮了根香菜,“哎呀我去,这天最适合的就是火锅!”
  “那是,我买这火锅多少天了,就等这天气呢!”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老爸摇头晃脑,举起一旁的茶杯灌了口白开水,表情比喝了酒都陶醉。
  老妈瞥了他一眼,“瞅你那样,给准备着呢!”
  王守阳就看到老妈从橱柜里掏出一大堆瓶瓶罐罐。
  “这啥?”
  王守阳站起来,扭了扭一个细细的陶器。
  “这是你爸的红泥小火炉。”
  老爸一脸的幸福,“嘿嘿,还是老婆了解我。”
  王守阳一脸的嫌弃,“哎呦喂!啧啧啧!”
  “米酒,儿子也来尝尝!”
  温酒器中很快冒起了热气,王守阳第一次见到这么神奇的东西,不由得感叹老祖宗们是真会玩。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老爸,你今天不对劲!”
  “怎么了?”
  王守阳带着审视的目光,看着挺着大肚子,戴着眼镜的老爸,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文化人,今天这一句一句的诗词吟出来,让他有些刮目相看。
  “快说说,你当年跟哪个漂亮阿姨携手洛城东的?”
  老爸指了指他,看向一旁的妻子,“还能有谁,当然是你老妈了!”
  “我跟你爸就是在洛阳上学时认识的。”
  王守阳这才了然,“所以今天这晚饭是什么庆祝日?”
  “当然是我们相恋二十周年纪念日了。”
  老妈白了老爸一眼,“别听他胡说,你老妈这是看你学习辛苦,特地慰劳慰劳。”
  “嘿嘿,我不信!”
  两人相视一笑,却岔开了话题。
  窗外雨声沙沙,屋内温暖如春。
  “听说你们班有个叫茹茹的女孩跟你关系挺好的?”
  王守阳头都没抬,正在对付碗中的羊肉。
  “我们班学习委员,对谁都不错。”
  老妈一脸的坏笑,“我可听他妈妈说,那姑娘在家老提起你。”
  王守阳这才发觉老妈的语气有些不对劲。
  “你啥时候有她妈妈的微聊了。”
  “你们班主任不是有家长群吗?我跟她妈妈聊得来,自然就有了哦。”
  王守阳脸上带着扭捏的神色,“老妈,你可别乱点鸳鸯谱,你儿子可只想着专心学习的事情呢!”
  喝了口酒的老爸,笑了笑,“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老爸,你喝多了!”
  “哈哈哈……”
  叮咚。
  一声悦耳的滴水声响起。
  王守阳掏出了自己的手机,是一个短信。
  [每日短信已传送:0\/1。
  待回复:无。
  历史偏差度:25.1%
  偏差度达50%可解锁图片短信。
  提示信息销毁倒计时:
  3
  2
  1]
  嗯!
  王守阳眼睛瞪得老大!
  我靠,政哥做了什么事情!
  不管了,先拍个照片试试!
  “老爸!老妈!咱们合个影吧!”
  “怎么回事,突然要合影。”
  “嘿嘿,炫耀炫耀!”
  咔嚓。
  烟火朦胧间,一家三口的照片定格了下来。
  ……
  秦王政二十九冬。
  外面已经下起了大雪。
  暖房中也生起了暖炉。
  在温暖环境里生长的青翠蔬果,让秦始皇舒展了多日的疲劳。
  黄瓜已经坐果。
  手指长短的一个小果让秦始皇眯起了眼睛。
  “多日劳作,总算看到成果了!”
  暖房中只有他一人。
  喃喃轻语只是说给自己听。
  “陛下,东北百族使团已进咸阳。”
  帘门被挑开,一身风雪的蒙毅走了进来。
  “将闾可随使团回咸阳了?”
  “公子自然也在其中,听说还为陛下准备了一件特别的礼物。”
  “哦?”
  秦始皇带着笑意,却没问什么礼物。
  “阳武之事如何了?”
  “贼首已伏诛,其余从党百余人,尽皆拿下。”
  秦始皇点了点头,心中松了口气。
  “将那本《六韬》送去东乡。”
  蒙毅领命,却是一笑:“陛下很看好那韩氏小子。”
  “兵家的好苗子不多。不过你们蒙氏少子,你尚青壮,就不能多添个子嗣。”
  蒙毅尴尬一笑,“陛下,您这是让臣领命,还是不领命。”
  “跟你兄长一个德行,懒得管你。”
  两人说笑间,只听得叮咚声音响起。
  秦始皇从袖中掏出手机,便看到短信处多了红点。
  点开一看,是一幅温馨图像。
  “这应该就是那后世小子一家了,倒也其乐融融!唉?这是能够发送图画了!”
  秦始皇猛然会想到王守阳告诉他的内容。
  看来历史又发生了偏差。
  朕也给你看看我的摄像技术。
  说着他对着自己拍了一张,后面是青翠的植物,身着一身常服的中年人面色温和。
  图片发送出去,良久没有收到回信。
  看来这次的制约似乎更大了。
  蒙毅没有打扰秦始皇,悄悄退出了暖房。
  外面的风雪让他打了个哆嗦,心中却想着远在异乡的兄长。
  “恐怕今年无法回来了吧!”
  会稽郡时常传来文书。
  但是蒙恬隐藏了身份,所以书信往来并不能直达蒙家手中。
  今年似乎很多人都被外派。
  会稽郡的扶苏公子,王离等人都无法回归。
  还有更多人离开了故土,奔赴远方。
  长春郡传来的消息,冬雪前,已经有近四万人到达了那里。
  “中车府令!有紧急情况。”
  一个宦官急匆匆的跑来,见到蒙毅守在暖房门口发呆,立即出言唤醒了他。
  “何事?”
  “长安商贸区来了大批商贾,为首一人自称商家之人,要见陛下!”
  “我去传报。”
  自从新一期月报发布后,大秦的粮价下跌的厉害,这群商贾吃亏之后,总算是冒头了。
  “先晾他们几天,等到东北百族进城后,在召见。”
  “陛下,需要探查这些人的底细吗?”
  “既然是百家之人,朕便给他们一些尊重。”
  商家并未有什么学问传承,可能是忙着挣钱,根本没有人提出什么治国治民的言论。
  就连那位仲父吕不韦,也是杂百家之长。
  商贾真正的传承是什么,秦始皇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