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雨后工地
  章邯得到了陛下的首肯,心中十分激动。
  上林学宫仍在挖土阶段,还没有进行陆地上的建设。
  水泥在那些河岸的固定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这让很多工匠都想试试用这东西建造房屋会如何。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他同墨甲离开了咸阳宫。
  雨后的天边露出了彩虹,路旁树荫下还有些许积水。
  原本燥热的天气变得清凉许多。
  两人在侍从的引领下朝着传舍而去,路上两人便闲聊起来。
  “如今蓝田钢铁产量如何?”
  墨甲思量了一番,便道:“最近正在改建高炉,预计可日产五百石。”
  “五百石!”
  章邯眼睛猛然瞪大,“已经这么多了!”
  不由得章邯不震惊,这个产量,放在之前恐怕得是全国的日产量,而且质量还不一定能够跟蓝田东工的相比。
  墨甲点头,“陛下对钢铁产量有限制,若放开生产,还能更高。”
  炼制金属对于蓝田大营里的工匠来说是件非常熟悉的事情。
  只不过蓝田没有煤矿,需要从外运输而来。
  好在内史已经建了数座矿场,精炼的煤炭可以直接运到蓝田。
  “那等到钟楼建起,蓝田的钢铁便可敞开生产了。”
  章邯知道秦始皇限制产量的原因,这么大的产量,对于如今的大秦来说根本消耗不完。
  如果钢混结构建造钟楼可行,那么很多大型的宫殿和基础建设便可以铺开。
  对于钢铁的需求也必将增长起来。
  墨甲却摇了摇头,“蓝田大营不是最适合炼钢的地方,师父已经打算跟陛下提议,在其他地方建造炼铁厂。”
  “确实如此,缺少原料,别处运送便增加了成本。”
  “师兄也学起了商贾,开始计较起来。”
  章邯笑了笑,“如今大秦兴起商贸,很多事情便要考虑起来,以往给陛下修建宫殿可以不计成本,但现在少府卡的很死,钱财花到哪里都要详细记录,也不由得不计较。”
  墨甲微微颔首,他在蓝田不必为这些事务操心,无论想要什么,一个提议便可以得到。
  “陛下说要给匠人封爵之事,师兄如何打算的。”
  “这是大事,需要从长计议,有时间我会去蓝田一趟,同各位师长商议一下。”
  让匠人参与到国家政事中来,对于他们这些掌握技术的人来说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以往大家都是默默听陛下的话,说在哪里建个宫殿,一群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必须把宫殿建成。
  说哪里需要水利沟渠,所有人就得破除一切险阻,也得把水利沟渠建成。
  他们这些人根本没有提供专业建议的权利。
  因为陛下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那我回去先跟师父说一下此事?”
  章邯点了点头,“先让师父和公输家、齐墨的人聊一聊,有陛下支持,这件事定然可成。”
  墨甲乘车离开了咸阳。
  章邯则又来到了上林学宫的工地。
  刚下雨,原本就泥泞的工地更加泥泞了。
  先前因为始皇帝要视察而修建的小路现在已经被车辙碾压的坑坑洼洼。
  码头上的力夫正在检查刚刚盖起来的水泥。
  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正在组织装卸的人紧张的不行。
  这一麻袋的水泥可金贵着呢,若是被雨水淋了,他可是要扣岁俸的。
  “怎样,可有损失。”
  章邯碰到此事,便过问了一下。
  “有几袋放在上面的受了些雨水。”
  那负责运输的小吏一脸苦相,他连自己的被褥都拿来盖在了这些水泥上面,仍旧还是有了些损失。
  “现将这几袋水泥就地搅拌,然后在运到西岸工地去,再过一会就凝块了。”
  那小吏一听连连道谢,“还是将作少府有办法,我这一时慌了神,咋没想到这法子。”
  这些水泥本来就是供应工地的,如今受了雨水,倒不如直接拌好,送去工地。
  这样的话虽然考绩上会被记一笔,但自己岁俸便不至于被扣了。
  “西岸工地可有什么损失。”
  章邯看着急匆匆而来的亚欧工地主事,便知道先前那场雨定然会让他们损失不小。
  亚欧工地是最先开工的地方,现在已经到了工程末尾。
  四周的湖岸的加固是分段进行的,现在已经到了西岸合拢的关键时候。
  “还好,还好,加固湖岸的工匠见西北起了乌云便立即停止了砌筑工作,那些没干的地方都盖上了草席。就是雨水来的急,冲垮了一些土岸。”
  见章邯一脸严肃,那主事连连摆手。
  章邯翻身上马,“没有伤到人吧?”
  “无人受伤,将作少府莫要慌张。”
  章邯并没有等坠在后面的主事。
  马匹带着他越过东北的土地,快速朝着西边前行。
  草原,沙漠,丘陵,在匠人们的营造下如同真的置身其中一般。
  庞大的仿真地图让路途显得有些漫长。
  二十多里路也确实不短。
  终于来到了工地,便见密密麻麻的人群正在从一旁的大坑里挑土堆砌着垮塌的湖岸。
  说是大湖,其实这里应该算是“大西洋”的位置。
  只不过这处“大洋”还没有“海水”。
  看着最深处有十几丈的大坑,章邯淡淡叹息了一声。
  还好陛下没有在意海底的地形,不然这上林学宫真正建成还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
  大量的土方工作是拖慢工地施工的最主要因素。
  “将作少府,湖岸没有损失!”
  章邯下马,便看到一群工匠围了上来,他们指着一处铺着草席的岸边,满脸的笑意。
  “辛苦你们了!”
  “嘿嘿,不辛苦不辛苦。”
  这群人连连摇头,他们可盼望着这处学宫早日建成。
  这样自家的孩子便可以在这里学习大秦最好的知识。
  不仅是他们,那些被征召来的役夫都领到了名额。
  谁都不知道那位高高在上的陛下为什么停止修建自己的陵墓。
  直到他们被调来了这片地方,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消息。
  这里修建的是一处学宫。
  所有参与建设的人,无论是奴隶还是役夫,其子女都可在这里学习。
  而且学习时期所有费用由陛下承担。
  在这个时代,学习的机会对于他们这些底层人来说是一种奢侈的愿望。
  现在这个愿望变成了可以努力获得的现实。
  他们哪能不尽心竭力。
  这不是为了高高在上的君主,也不是为了那些贵族勋贵。
  而是为了自己孩子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