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群贤毕至浮萍起
  破损的宫殿被重新翻修。
  如今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的富丽堂皇。
  但陈胜不知道这里当年是什么模样。
  在他看来只要有一个地方能够暂时彰显自己身份便可。
  楚国的宫廷,算是能够符合自己预期。
  一个从来没有见识过荣华富贵的人,因缘际会之间,竟然成为了万人之上的人。
  他难免得意,难免妄想。
  身着华服,坐在宽大的座椅上,深深呼吸着殿中的空气。
  “将军,您要的找的人带来了。”
  侍从的声音从门外响起,陈胜睁开了眼睛。
  “快,请进来。”
  他没有由来心中紧张,看了看自己穿戴的衣物,发觉没有任何不合适的地方,便放下心来。
  侍从退出门外。
  不一会便有一个白发老者被一女子搀扶着来到殿中。
  老人神情有些紧张,面对起义大军的首领突然相请,他心中没底。
  一旁的女子挽着妇人发髻,眉头微微蹙起,低头看着地面。
  “老朽见过将军!”
  “民妇见过将军!”
  两人施礼之后,微微抬起了头。
  那老者看到上位的将军正直勾勾的看着自己身边的妇人。
  “咳咳,将军,您请老夫,有何事情要问?”
  那女子抬头,神情从茫然,变成了恨意。
  眼中忽有泪水滑落,如同当年一般。
  陈胜从呆愣中醒来,望向那老者的眼神中带上了一股杀意。
  但随即他又低下了头,缓缓开口道:“你们郑氏的田地可曾丈量清楚。”
  “回将军的话,自起义军至县中,咱们就丈量清楚了,小老儿更是遣散了家财,供给起义军所用……”
  “你做的不错!”
  陈胜打断了他的喋喋不休。
  “你这夫人我看着眼熟,可是阳城乡里的人?”
  “正是,阳城的陈氏女子。哦,倒是跟将军同姓。”
  老人又小心瞧了这位将军一眼,顿时心中明了。
  “呵呵,这是老夫的第五房妾室,颇有一些姿容,将军身边若是没有服侍的……”
  “呵!”陈胜突然笑了一声,“是同乡。郑公,我有些话要与这位同乡说一说……”
  老人连忙躬身,“老夫这就不打扰将军叙旧。”
  说着,他还想转身嘱托自己这妾室一声,但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便没有再言语。
  等那老者走出大堂。
  陈胜便快步来到女子身前,看着她脸上泪痕,眼中怒火,举起的手却怎么也放不下来了。
  “是你杀了我的父亲和兄长?”
  女子泪眼婆娑,声音却格外的冰冷。
  “他们要杀我,他们先要杀我!”
  “呵呵,是吗?”
  女子声音充满着悲戚与绝望。
  曾经爱恋之人,成了血仇之人。
  她只想现在手中有柄长剑,直刺过去。
  陈胜脸涨的通红,“你不知道当时情形,陈公他要杀我,你难道真想看到我死吗?”
  他紧紧按住女子肩头,眼中带着深深的疑问。
  啪!
  一声清晰的巴掌声响。
  女子悲戚声音响起。
  “你还我父亲来,你还我兄长来!你这个该死的!”
  陈胜一时间愣住了,看着面前的女子,他只觉得陌生。
  很快有兵卒从外面冲了过来。
  将那女子拉开来。
  “你杀了我吧,杀了我!”
  陈胜苦笑一声,然后长叹。
  “送郑公夫妇回去吧!”
  大殿中再次陷入安静。
  陈胜跌坐在地,久久失神。
  ……
  起义军自阳城起事,整合士卒后,一连攻克铚、酂、苦柘、谯。
  一面进军,一面不断补充兵员扩大队伍。
  等行进到了陈县的时候,已拥有兵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卒近五万人。
  期间不断有各种人加入其中。
  有各地的游侠,闲散之人,贫苦的农夫,还有各地对分田不满的富户。
  攻打陈县是因为这里是楚国最后的都城。
  起初起义时,大家并没有什么主见。
  人群中倒是有人提出不错的建议。
  这片地方是楚国故地,楚人对秦国深怀怨恨,正好可以打出打楚国的旗号,快速收拢人心。
  陈胜采纳了大家的意见,一路走来,果然顺畅。
  只有到了陈县时,此地郡守早有防备。
  好在城中郡丞是楚人,临阵返水,直接砍了督战郡守的头。
  守城的军卒大哗,郡尉被迫开了城门投降。
  起义军占据陈县后,士气大涨,已经有人撺掇着将军称王。
  陈胜很犹豫,这似乎和他的初衷有所背离。
  不过仍然让人去请陈县各乡三老和豪杰议事。
  吴广本是阳夏人,后来在故乡混不下去,便去了蕲县给人当佃户。
  前几年蕲县出了一场乱子,自己的田主被人给杀了,听到阳城外的乡里有个肥皂工室,便去了那里做工。
  他是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加入起义军的。
  自己当时还在加班,工室便被人围了起来。
  当时陈胜满脸是血,提着一把剑走到了工室里。
  只说了一句话。
  “把这里拆了!”
  自己工作便丢了。
  好在自己身子骨强壮,很快便在起义军中崭露了头角。
  加之与将军谈得来,便有了个都尉的名头。
  攻下陈县后,起义军暂时有了歇脚的地方。
  但吴广觉得这样下去不行。
  必须继续征伐才行,不然这队伍迟早得散。
  所以他便进言,说明了如今形势,希望陈胜称王。
  陈胜很犹豫,但由不得他犹豫。
  手下的人越来越多的加入进来,总得有个章程。
  “这咋又送走了?”
  身边的人名叫周章,是自己的部将。
  看到那老者哄新妇的场景,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别议论将军私事!”
  吴广提醒了一句。
  他对这件事略有耳闻,心中却是叹息一声。
  大丈夫何患无妻,非得跟个有夫之妇纠缠。
  您都杀了人家父亲和兄长了,还想着再续前缘?
  他看了一眼宫殿的方向,沉默了一会。
  “让手下请的三老和各方豪杰都到了吗?”
  “都在宫外候着了,你还别说,这里面还真有些名人?”
  吴广一愣,“什么名人?”
  “都尉听说过张耳、陈馀吗?”
  “当年信陵君门客的那位张耳?他不是外黄……哦,秦灭魏以后,他也做不成外黄县令了!”
  “正是,他们两人改换了姓名,便在这陈县做了里监门!这次围城,也是此二人说动了郡丞起事的!”
  吴广笑了起来,“正愁没有商议之人,这便来了!”
  说完,便命人召他们进殿劝一劝陈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