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模拟训练(4000字)
  第71章 模拟训练(4000字)
  旧货市场苟四季的小店铺内。
  “四季哥,我初步筛选出了一批应聘人员,你过目。”
  李承显递给苟四季一份文件,用颇为轻松的语气说道。
  这段时间可把李承显忙坏了。
  按照苟四季的要求,招募店员。
  在打了一个多月广告的报纸上,登上了招聘店员的广告。
  一下子就在引爆了人才市场上的情绪。
  在申城别家老资格、老资历店员都只能拿到200~300一个月的时候。
  苟四季在gl之家的广告上就直接标明320块招募一个实习期的店员。
  这在市场上简直就是一个炸裂性的效果。
  在报纸上打招聘广告的远不止苟四季一家公司。
  其它在报纸上打广告的公司虽然也能获得不错的宣传效果,但是远远没有达到出圈的程度。
  苟四季的招聘能够引起破圈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苟四季在报纸上就已经说明了一旦进入公司实习,待遇一个月320块起。
  其它公司在报纸上的招聘广告,薪资待遇一行往往会标一个待遇面谈的字样。
  毕竟普通员工的话可不会在报纸上招聘,人才市场上一捞一大把,不需要在报纸上这个冤枉钱。
  能在报纸上招聘的岗位都是有一定稀缺性、有一定专业性的岗位。
  市场对于人才的待遇,往往是拿不准的。企业想占便宜,用较低的成本去招聘员工。员工也想提升自己的待遇,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模糊性。
  因为在模糊的市场里,对于强势的一方才是最有利的。
  而在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中,企业往往就是强势的一方。在招聘的过程中用模糊性,往往更加有利于企业压低员工成本。
  而且待遇上察觉到占了便宜的员工也不会吐露自己的待遇,闷声发大财可以说是国人的本性了。
  这也就造成了市场上,很少人知道,自己的劳动力在市场上到底值多少钱。
  就算是有一些开明一些的公司,会给待遇划定一个范围,也是给一个市场上偏低的价格,再给一个市场偏高的价格。
  当然最后,员工能够谈成的结果往往是公司给的最低价。
  所以苟四季在广告上打出来的招聘信息简直是一种颠覆性的存在。
  国内从来没有一家公司敢明目张胆的给出一个明确的薪资。
  而且这个入职薪资在申城绝对算得上是申城最高的水平。
  在报纸上的消息一出,就直接在申城引起了轰动效应。
  人们纷纷谈论gl公司是一家什么公司,就小小的一个店员,就小小的一个技术含量不算高的技术员,就直接是320块的起薪。
  简直突破了申城人的认知上限,这个起薪,在申城,在1987年,就已经是一个企业的小领导都拿不到的工资待遇了。
  不知道的人,听到这个起薪,还以为是在招聘领导呢。
  在招聘的当天,店里的电话就被来咨询的电话给打爆了。
  李承显哪里见过这个阵仗,在请示了苟四季以后,连忙给电话进行了扩容。
  王坤也被迫加入到了接电话的队伍里。
  甚至是苟四季也得一心多用,在打代码之余也来帮忙。
  在经历了一周的折磨后,李承显精挑细选,终于是得到了这份45人的名单。
  “质量都不错。”
  苟四季接过李承显手中的报告,翻看了起来。
  “对,在进行了外貌、性格的初步筛选之后,人数还是非常的多。不得已,我只好再提高要求,对经验和学历都进行了筛选。”
  李承显也很满意这一份招聘结果。
  这一批的人员,不少都是从其它店铺、其它单位跳槽过来的,他们在之前的单位里面本来就是业务骨干,可以说只要熟悉一下环境,就能立刻发挥出作用来。
  “确实是我没想到的。”
  苟四季点点头。
  “我本来以为我们能招聘的人学历都不会很高,我甚至已经做好的接受小学文凭的打算了,结果最差的都是初中毕业,而且初中毕业的都是拥有一定经验的人。中专和高中毕业的人占到了一半以上,甚至有一个大学生。”
  苟四季有些感叹。
  这确实出乎了苟四季的意料。
  在这个时代,在1987年,初中毕业可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学历了,稀有程度堪比后世的大学生。要知道后世那个网上人均985的年代,其实本科生在同龄人的占比也就是25%。
  也就是说,只要拿到了本科文凭就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三的同龄人。
  中专更是了不得,毕业保分配。后世无数人羡慕的事业编制,无数人渴望的国企单位,中专一毕业就已经拥有。
  而且后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80年代,在穷困的乡镇县,成绩最好的那一批人都是不会考大学的,反而是考中专。
  原因也很简单,就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多人想的都是尽早地出社会,减轻家庭的压力。
  苟四季其实对于能招到初中毕业的并不算太惊讶,最让苟四季吃惊的是有编制的人居然都愿意来自己这里。
  这个时代还是非常的流行铁饭碗之说的,这一辈的人大多说端上铁饭碗,金山银山都不换。
  “我也是挺感到意外的,但是确实又是情理之中。”
  李承显自己就是中专毕业,对于苟四季的惊讶也感到了理解。
  但是李承显知道自己是怎么从铁饭碗来到苟四季这里的工作,这一段经历也让李承显明白铁饭碗也不是这么好端的。
  铁饭碗稳定,在逢年过节都会给员工分发福利,在工作了一定的年限之后,甚至会有单位分房的机会。
  但是,铁饭碗薪资待遇低呀,特别是一些效益不好的单位。单位分房没有背景没有资历是想都别想,逢年过节的福利也是这种衰减,甚至有一些单位会因为亏损,克扣员工本就不多的工资。
  李承显就是因为自己家里是农村的,迫切的希望改善家人的生活,所以才会辞掉铁饭碗的工作,来到申城寻找机会。
  自己都出来工作了,结果拿的那点死工资还承担不起接家人来城里的开销,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其它从铁饭碗出来的人,大多其实也是李承显一样的心态。
  自己辛辛苦苦在学校学习,结果得到的收入却不能和在路边卖茶叶蛋的相比。
  卖茶叶蛋的在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都能赚上百块钱,结果自己在单位里面看着体面,一个月到手36块。
  在80年代,如果铁饭碗的效益不好,没有额外的生活补贴,工作绩效的话,一个基层人员一个月的工资就是36块。
  这个数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变化,民间甚至流传着“36块万岁”的说法来赞美劳动人民。
  而且这36块也不是全能拿到手的,很有可能还会受到摊派,强制以国库券的形式,代替一部分工资发下来。
  如果待遇多的铁饭碗单位占比多还好说,但是在80年代,效益好的单位其实是少数,亏损的单位反而是占据了多数。
  在拿着36块工资的时候,看着外面人的收入,特别是苟四季开出的起薪320块的工资,哪里能不心动。
  那可是10倍的工资呀。
  如果当初自己看到这个工资也会心动吧。
  现在有中专学历的人加入、甚至有大学学历的人加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你去郊区租一间房,我们这里的地方小,新店也没有装修好,要一个地方用来培训这些新人。”
  苟四季放下了手中的这一个报告。
  这些人在简历里看起来不错,也过了李承显的眼,起码保证了最基础的素质。
  但终究是时间太短,就这些纸面资料是看不出哪个人更有培养潜力的。
  就像是那个唯一的大学生,难道就一定比中专毕业的人更加有前途吗?
  苟四季认为是否定的。
  只能说,他曾经努力过。
  将来怎么样?还得看经过培训后,这些人适不适应这样子的工作。
  毕竟这里面有一些人是从铁饭碗出来的,铁饭碗和自己招聘的这一份工作可是截然不同的两者性质。
  自己这“gl之家”要的是服务业的人,哪怕是在店后负责组装和维修的技术人员其实也有服务的性质。
  “行,我们怎么培训?”
  李承显答应了下来,这些都是以前他们已经商量好的,没什么可犹豫的。
  “我们怎么培训?”
  李承显问道。
  “像他一样吗?”
  李承显的眼睛瞟见了现在站住店铺门口说着“欢迎看一看、瞧一瞧”的大青蛙。
  王坤在店里面已经快一个月了。
  从不肯和客人交流,对什么人都仰着头,俯视对方。到现在的主动的在门口招揽生意,发生的变化简直是不可思议。
  就在一个月前,王坤可还是一个二代的做派。
  尽管现在王坤招揽生意、和客人讨价还价等手段还显得有些稚嫩,但这已经是非常的不可思议了。
  相信再有一两个月,王坤完全就可以自己一个人接管这家店铺了。
  不用苟四季和自己的铺助,这里也能经营得下去。
  “你想啥呢?”
  苟四季瞟了李承显一眼。
  “王坤这个家伙,我们了多大的精力在他身上,伱也是知道的。”
  苟四季谈起王坤这家伙,就有些牙痒痒。
  没办法,王坤这家伙连很多常识性的待人接物的技巧也不会。
  自己在这么忙的时候,还得照顾这个家伙。
  和王立军这个家伙的交易简直是亏本了。
  苟四季又瞟了一眼王坤。
  自己怎么也得在王立军这家伙的身上赚回来不成。
  “咝!!!”
  李承显倒吸了一口气。
  瞟向王坤这家伙的眼神充满了同情,也因苟四季的颠倒黑白刷新了自己的三观。
  苟四季虽然说是教导了王坤这家伙许多,但大多数都是在工作烦躁时,半戏弄半教导的方式教导的。
  与其说时苟四季在教导王坤,倒不如说是在借王坤娱乐放松自己的身心。
  而且就刚刚苟四季瞟向王坤的眼神了,分明又是在王坤的身上动起了什么歪心思。
  “确实,王坤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复现的。”
  李承显恢复正常的样子肯定了苟四季的话。。
  王坤这家伙简直是天时地利,王立军刚好就求到了苟四季身上,将王坤这家伙托付给了苟四季。
  但是这些新招的店员只是单纯的雇佣关系。
  甚至没有怎么相处,也没什么感情。
  如果就苟四季对待王坤这家伙的方式,恐怕店员就要都跑掉了。
  “那我们怎么培训?”
  李承显第二次问道。
  这次确是真心的求教。
  “我不是叫你到郊区租一套房子吗?在那一套房子里面模仿我设计的店面的内部布置,在里面做模拟演练。”
  苟四季讲起了自己想到的方法。
  “叫他们分成两帮,一帮演顾客,一帮当店员,模拟联系。”
  这个方法是后世常用的一种方法了。
  在重大的事情上,为了追求最好的效果,往往就需要提前演练。
  就像是春晚必须要彩排一样。
  苟四季要他们做到一出场就有相当完美的表现。
  这样才能在店铺的开张时显现出店铺的格调,给店铺奠定时尚、服务好的基调。
  “我大概明白了,就像是我们以前在店铺关门时,模拟店铺正常营业的情况,分析店铺有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李承显听到苟四季的这个办法,瞬间就反应了过来。
  这个类似方法其实李承显也用过。
  苟四季当初就是用这个方法教会了自己应该如何面对客户的刁难的。
  “那大概要培训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合格?”
  李承显又问道。
  所有的行动都是有一个目标的,这是苟四季教会自己的。
  没有目标的行动就基本不可能大步迈进,效率会非常的差。
  就像是一个人叫同伴往前走,却不告诉他到底要走到哪一样。
  “和我以前教你的时候差不多。”
  苟四季先沉思了一下。
  这个东西苟四季真的没有费太多的时间想过。
  “不过要具体一点。第一,我们要培训新员工明白所在岗位的工作流程,包括营业前、营业中、交接班注音事项、营业后。第二,我们要培训新员工明白所在岗位的尚位职责,让新员工明确清晰自己的岗位要求。第三,我们要培训新员工清楚所在岗位的服务流程及标准,保证让每一位顾客服务满意。”
  苟四季给出了具体得三点。
  感谢大家的支持,我回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