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第736章 有和没有是不一样的
  第736章 有和没有是不一样的
  江夏离开工厂的时候,工厂还在发货。
  现在工厂的订单很多,除了侯爷那边,还有几个主动找上门的客户。
  这两天江夏接到好几个电话都是说要订货,有些人甚至是外省的,他们来本市出差,买了薯片、薯条吃,觉得很好吃,然后根据包装上的地址和电话联系上的。
  有人没空过来,直接问了账号,打款过来,让她发货。
  江夏选了几个和侯爷销售的区域没有重迭的经销商约谈。
  并且和侯爷确认过,他暂时没人脉也没精力打开那边的市场。
  一个人终究是精力有限,能力也有限,现在网络和交通都不发达,他已经做得很好了。
  侯爷打开的市场,江夏肯定是让他做总经销商的。
  没有侯爷,没有食品厂的今天。
  他们一直合作愉快。
  接下来江夏很忙,忙着约见新的客户,忙着拍广告。
  江夏开车和麦老一起回家,下午还要过来见新客户。
  麦老笑着和孙女道:“你这工厂管理得不错,规章制度很完善。”
  就不像是没经验的。
  他本来还担心孙女没开厂的经验,过来看看,没想到很好,所有管理都很完善。
  他都找不到能给意见的地方。
  江夏笑了笑:“向同行取过经。”
  麦老知道江夏在穗交会上帮好几家食品厂做翻译销售,他笑道:“是该向同行多取经,成功的经验不一定相似,但是失败的经验大多都相似。”
  “是。”
  麦老又说了几个他自己的失败经验。
  这几十年他做生意也是有亏有赚的,甚至吃过大亏。
  江夏听得很认真。
  麦老说完又问江夏旁边那块空地是打算扩建食品厂,还是建制衣厂。
  江夏:“扩建食品厂,制衣厂我打算去穗城找地方建。”
  穗城在未来有许多个大型服装城,还有轻纺城,更适合服装业的发展。
  这边有一间制衣厂就够了。
  麦老点头:“穗城那边确实更合适,更方便。”
  企业发展,选址也很重要。
  “工厂可以提早建起来,不够钱,爷爷这边有,我……”
  江夏忙道:“够的。”
  麦老:“夏夏,别和爷爷客气。”
  江夏笑道:“真的够啊!不够我肯定不会客气啊!爷爷你且看着我自己一步步走下去,看我靠自己能走多远,等你发现我走不动了,爬不起来了,你再出手也不迟。我想看看自己有没有遗传到你的经商头脑,想看看靠自己能走多远。我要试试超越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先别急着帮我,你可是我的底牌!”
  麦老被江夏这一番话安抚得通体舒畅。
  他急于为儿孙做点什么,总觉得亏欠了他们。
  可是儿孙出息,有上进心,他也是乐见其成的。
  “好,那爷爷就做你坚强的后盾。我家夏夏将来一定比爷爷更出息。”
  麦老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孙女赶上了大好时代,赶上了一个机遇最多的时代。
  百业待兴,风口浪尖之上,猪都会飞!
  反而是三胞胎长大后,各行各业都发展起来,机遇肯定没现在多,到了他们那年代是开拓创新时代。
  开拓创新都是要资本的。
  既然儿子,孙子,孙女都不需要他帮助,麦老决定为曾孙铺路。
  有资本放在那里,用不用是一回事,有没有又是另一回事。
  有能力有资本,和有能力没资本是完全不一样的。
  祖孙二人一路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家了。
  江夏将车开进车库,扶麦老下车。
  周母笑着喊他们吃饭。
  江夏洗干净手帮忙搬饭,这时一个人走了进来。
  “亲家,亲家母,在家吗?”
  江夏从厨房的窗户看出去。
  是田采的大嫂,提着一篮子鸡蛋,一条猪肉还有一袋咸干生上门。
  她看见江夏立马道:
  “小夏,我是阿的大嫂。”
  田采的大嫂,江夏自然见过,她笑着打了声招呼,然后问道:“亲家大嫂,我大嫂不在家吗?”
  周母也走了出来,“亲家大嫂,怎么来了?阿不在家?”
  田采的大嫂忙道:“不是,我不知道阿在不在家,我没去那边,我是来找小夏的。”
  周母:“……”
  找江夏干啥?准没好事!
  但人都来了,不好赶走,周母只好道:“找小夏?那进来吧?吃饭了吗?”
  “还没呢!你们是准备做饭吗?那正好!我买了猪肉过来,做了吃!”
  周母:“已经做好饭菜了,一起吃个饭吧!”
  江夏多拿一副碗筷。
  田采大嫂拿着猪肉进厨房:“把这猪肉做了!这新鲜着呢,大肥猪,看这膘多厚!做红烧肉可香了!我挑最厚的买的!我来做。给小夏做个红烧肉。”
  周母拦住她,拉她进屋:“菜够了,真不用,咱们先吃饭吧!下次再做。”
  江夏也道:“亲家大嫂先吃饭吧,不然菜凉了。”
  田采大嫂只好将东西放下,跟她们进屋。
  进屋后,她和周父打了声快招呼,然后又热情的问麦老:“这位老先生就是我家夏夏的爷爷吧?”
  麦老笑着点了点头:“你好。”
  周父招呼她:“亲家大嫂坐着吃饭吧!”
  田采大嫂看向饭桌上的菜,眼都直了。
  连周舟和周莹和她打招呼都没应。
  六个菜里有五个肉菜!
  清蒸鲈鱼、白灼虾、鲍鱼焖鸡、白切鸭、辣椒炒牛肉,杂锦海鲜白菜煲,连青菜都有海鲜煨汤来煮,盘盘都是硬菜!
  因为麦老年纪大,饭菜都是以清淡做法为主。
  江夏将一碗鲫鱼豆腐汤放到她面前:“亲家大嫂喝汤。”
  这边的人讲究饭前汤,饭后果。
  田采大嫂:“还有汤啊?”
  她家过年都没这么丰盛!
  周母应了声:“趁热喝,鱼汤凉了就腥。”
  田采大嫂也没客气,喝了一口鲜甜的鱼汤赞道:“还是嫂子煮的汤好喝。”
  江夏还要喂奶,汤好,奶水才好。所以这汤周母煎了三条七八两的海鲫鱼煮的,汤色奶白奶白的,当然好喝。
  田采大嫂迅速喝完一碗,又盛了一碗。
  她不打算吃饭,这顿就吃菜喝汤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