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荀子
  儒家是有文武之分。
  比如说韩非,他自己就是前者的代表。
  可在武艺上,执掌太阿的伏念难道还能与盖聂卫庄这等超一流剑客对决不成?
  还有那颜路和子房,也是高手?
  现在的子房可是连弄玉都打不过。就是跟他妹妹红莲比起来,估摸也只能险胜,是毫无疑问的他们流沙的战力地板。
  不曾想十多年后,居然也成高手了?
  齐鲁三杰呀,这名头可是不小!
  儒家这地方这么锻炼人?那怎么自己还是一个弱鸡?
  “子房?你不会是隐藏实力了吧?”
  韩非狐疑的看着张良。
  张良苦笑摇头,“韩兄,这个……真没有!”
  “这个可以有。”
  “……”
  张良很无语。
  自从自己的身影出现在了天幕中,就从原先流沙的一个“小透明”飞升了。
  现在流沙有很多话题都是围绕他展开的。张良脸皮薄,还真是有些无法适应。
  韩非忽然叹了口气,道:“咱们流沙的熟面孔,十多年后还存在的真的不多了。”
  但张良的出现无疑是给了韩非一个希望。除了卫庄的流沙,还有其它的可能。
  比方说,儒家。
  【儒家内部,这会儿双方已经落座。
  一开始还是在商业互吹,但突然李斯话锋一转,意有所指道:“以桑海小圣贤庄这样的气派,儒家今日在天下人心中的威望,又岂只是读书人这三个字而已?”】
  “就知道不只是拜访,李斯这么快就图穷匕见了?”
  “图穷匕见?这是个什么成语?没听说过,有典故吗?”
  “有啊,荆轲刺秦。”
  荆轲:“……”
  嬴政:“……”
  “呃……还他喵的真是图穷匕见→_→”
  “这个…还真是新鲜出炉不久的典故。”
  韩非咋舌。
  而且用到此处恰到好处,表明李斯来者不善。
  荆轲有些乐呵。
  死不死的无所谓,反正现在还活着。
  而且人早晚会死,但能被以这样的方式记忆,也不错了。他非但不伤心还很高兴。与儿子天明一样,是十足的乐天派。
  【此时儒家的气氛已经变得很微妙了。就连bgm也变成了那种阴险诡异的风格。
  “儒家教导弟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皇帝陛下一直以天下为重,因此陛下虽远在咸阳心中却也甚为挂念。”
  此话一出,双方的脸色各不相同。
  星魂阴恻恻的笑了一下。
  张良隐藏的很好,只是隐晦的看了李斯一眼。颜路则眉头微皱,脸色有些晦暗。】
  “他妈的,老子听不懂。”
  “虽然听不懂,但感觉李斯说的不是好话。”
  “读书人说话真的讨厌,不能干脆些吗?”
  “那个叫星魂的小孩儿什么来路,如果是天明,肯定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
  “李斯这是在敲打儒家呢。”
  “想起来了,之前李斯跟嬴政汇报的时候,就暗戳戳的把儒家与苍龙七宿联系起来,将儒家往叛逆份子的墨家掺和。”
  “这个李斯也是儒家出来,现在却要反过来陷害儒家。”
  “可关键是,人家李斯这也不是陷害啊。”
  只要张良还在,儒家就脱不了干系。
  况且,当时前去墨家的又不是只有一个张良。儒家其实有不少人是支持墨家的。
  只不过那些都是大众脸,没给单独的镜头,也没有名字介绍,也就凸显了张良。
  【李斯冷笑了一下,敲打之后却又很快转移了话题,“今日登门却是为了了结一个心愿。”
  “哦?”
  伏念捧哏道。
  “拜见一位故人。”
  “大人说的这位故人,应该就是……”
  “正是荀卿。”】
  “荀卿?谁呀?”
  “放眼儒家,还能有谁?可不就是那位。”
  “⊙⊙!荀子。”
  “这个李斯当初好像就是荀子的徒弟。”
  韩非大喜,“老师居然还活着。”
  天幕与现在时间上相差有将近二十年,可老师荀子现在就已经是头发白了。所以韩非真没想到那时候老师还健在。
  但他自己可能英年早逝了。
  (っ╭╮)っ
  【那是一片竹林,青翠欲滴十分惹眼,有风吹过,沙沙作响。而在竹林深处,有一间竹屋,李斯等人站在门口等待着那儿。】
  “这个荀子好大的派头,让这么多人等着。”
  “连楚南公那个白胡子老头儿都来了。”
  “还有阴阳家的星魂。”
  这么多大人物,却被拒之门外,只在门外等着。但却没有一个人表面上不耐烦。
  【但他们等来的却是一个七八岁的孩童。
  “师祖闭关潜心研究先贤典籍,各位请回吧。”
  “哦,不见吗?”
  李斯谈不上失望,他对此似乎是早有所预料。】
  “怎么感觉荀子很不待见他这个发达了的徒弟。”
  “难道是不喜欢他为秦国卖命?”
  “不至于吧,堂堂荀子不应该这么肤浅。”
  “那是为了什么?”
  “谁知道ㄟ(▔,▔)ㄏ”
  “一个帝国一人之下的相国大人,却被他的老师这么嫌弃,肯定有原因啊!”
  卫庄看向韩非,嘴角轻微掀起,“你觉得呢?”
  “卫庄兄,你很在意吗?”韩非反问。
  因为在观赏天幕的时候,卫庄其实很少开口。除非真的是遇到了他很在意的事情。
  卫庄没有回答,而韩非继续道:
  “老师一共就收了我和李斯两个徒弟。”
  “能被老师收徒,自然不存在讨厌之说。虽然我这个师弟没有我讨老师欢喜,但也不至于如此兴师动众的拜访老师还无动于衷。”
  韩非挠挠头,“可能是之后发生了什么吧?”
  秦国征伐天下,期间肯定造下了很多杀戮,而齐鲁之地的齐国也未必能够幸免。
  “或许是因为秦国的杀戮太重让老师不喜吧。”
  韩非如此猜测。
  儒家虽然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儒家本身对过度的杀戮是很反感的。
  “有道理,但还是觉得理由不够充分。”
  张良想了想道。
  “卫庄兄觉得呢?”
  卫庄忽然诡异的笑了,“既然你老师最喜欢你这个徒弟,为什么不可能是因为你?”
  流沙众人一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