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春节喧嚣
  第461章 春节喧嚣
  越过漫天飘舞的雪,在历经将近四个小时的飞行后。
  飞机来到南柠缓缓降落。
  于赵学静而言。
  这还是她第一次来到这个位于南疆的自治区,除了听过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外,对这个地方她可以说是没有一丁点的了解。
  之所以答应下来这份差事,首当其中就是她压根买不到回家的车票。
  春节期间车票本来就极其难买。
  今年更甚之。
  全国范围的大规模雪灾导致交通受阻,客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纷纷晚点取消,当看到羊城火车站滞留数十万返乡人群的新闻时。
  吓得赵学静眼睛都发直。
  再一个。
  就是丰厚的酬劳。
  将五千块加班奖金拿到手中的时候,赵学静乐得反复点了好几遍,陪老板回家几天就能挣到一个多月的工资,这笔买卖相当得来。
  当然她肯定不承认对老板家里也很好奇就是了!
  穿过拥挤的人群。
  赵学静险些一头撞到李洛后背上。
  “怎么了?”
  妹子不解地抓住行李箱。
  “下雪。”
  站在航站楼外,李洛眯着眼睛看向从天空飘落的点点雪。
  “啊?”
  赵学静表示不解。
  “没事。”
  李洛懒得解释在桂地下雪是多么稀奇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城市范围内,他掏出手机找到号码拨出去。
  经过一番赵学静完全听不懂的交流后。
  众人来到停车场。
  在脏兮兮的面包车前停下脚步。
  看着眼前的车辆,赵学静险些没反应过来,自从跟着李洛走出办公室后,迎来送往的都是各种商务车辆,舒适度全都没得说。
  没想到。
  居然还有坐面包车的一天。
  “你?”
  随着几人停下脚步,面包车驾驶位探出个寸头,并且迟疑地看向他们。
  “深哥。”
  李洛扯下口罩,向自家堂哥露出灿烂的笑容。
  “丢!!!”
  车门推开,跃下个身手矫健的青年男子,先是兴奋地快步走过来,可看到他身上精致的外套又局促地搓了搓双手。
  “哈哈哈。”
  李洛倒是不客气,上手就嘭嘭来了个拥抱:“不认识我了还是怎么样?”
  自家堂哥。
  关系当然差不到哪里。
  大家都是在一个院子玩耍长大。
  农村当然会有家长里短,同一个锅嚼饭吃也会有磕磕碰碰,可由于李洛爷爷是教书先生的缘故,家里还是维持着应有的和气。
  此次回家。
  就让对方过来接一下。
  毕竟不是商务出行,有那么一辆面包车就不错了,哪里会像之前那样迎来送往。
  笑着挠了挠头,李深兴奋地往他后背用力拍打几下。
  当兵出来后。
  听说自家堂弟当上大明星。
  他还觉得是天方夜谭,确实是长得帅没错,但明星这两个字听起来都觉得遥远,直到在电视机上面看到李洛的身影才接受这个事实。
  “我助理,他们是我公司的同事。”
  在李洛介绍下,李深连忙和站在后面三个人握手。
  还真别小瞧五菱面包车,装好行李箱再坐上四个人依旧是那么稳当。
  随着车钥匙拧动。
  引擎轰鸣。
  从空调口吐出的热风让大家舒了一口气。
  解开外套扣子,李洛茫然地看向自己堂哥:“你刚才就这么一直在这里冷着?”
  “我也刚到没多久。”
  李深扶住方向盘,摇头笑道:“再说开着在这里烧油干什么,你们肚子饿不饿,我在车上买点吃的,我们抓紧时间回去吧?”
  “希望能在晚饭前赶到家!”
  “啊?”
  李洛发出疑问。
  “天气不好。”
  李深的一句话,为接下来的路程做出最简单直接的描述。
  确实是天气不好。
  以往春节期间有时候冷有时候热,热的时候甚至是艳阳高照,穿着短袖短裤都能晒得冒出细汗,可再冷,也极少像现在这样。
  雪飘舞,又有雨丝绵绵。
  在市区还没什么。
  来到国道上。
  愣是把赵学静给晃了个头昏脑涨。
  湿冷的空气不断往车内钻,暖气尽管可以将它抵挡住,但是轮胎只能在湿滑的道路上拼命挣扎。
  不仅晃,还接连堵车。
  天气极为寒冷并且还下着小雨,所带来的就是接连不断的大小车祸,一个个着急回家的旅客无助地蜷缩在路边任凭寒风呼啸吹拂。
  坑坑洼洼的路面,成功将赵学静摇晕。
  她在路边吐得稀里哗啦后。
  才沉沉睡去。
  这一趟行程,颇有那么些人在囧途的意思!
  从上午十点出发,搭乘着一行人的面包车在历经接近八个小时的长途奔涉,总算安全抵达此行目的地。
  来到此时。
  赵学静迷迷糊糊从沉睡中醒过来。
  擦掉窗户的雾气,她茫然地看向外面绿意盎然的青山,这可是在北方难能看到的景象。
  眼珠骨碌往下移动。
  妹子浑身瞬间绷紧,被眼前的画面吓得惊呼出声。
  面包车从群山之中呼啸绕行,轮胎卷起的些许泥浆飞溅到路旁稀稀拉拉的树木上,再往外就是落差足足有二三十米的山涧。
  涧中溪水流淌。
  在一颗颗巨石上撞击出白色浪朵朵。
  稍有不慎。
  车辆就会一头扎下去。
  如此恐怖的一幕,吓得赵学静浑身鸡皮疙瘩都泛起。
  “怎么了?”
  坐在副驾驶的李洛回过头看到她那副模样,忍不住轻笑道:“桂地多山,习惯了就好,我小时候都是开着摩托车到处乱窜的。”
  “小小时候???”
  赵学静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小时候和摩托车这两个词汇是怎么能组合到一起的。
  就在这时。
  单手扶住方向盘的李深略微放慢车速。
  只见路口处窜出一辆破破烂烂的摩托车,赵学静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穿着背心、短裤,脚踩人字拖的小孩驾驶着摩托车从面包车旁边呼啸冲过。
  扬起一连串的泥浆过后,转瞬间就消失在视野范围内。
  别说赵学静了。
  两个安保人员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随着车速减慢。
  几分钟之后,李洛眼中总算出现那个熟悉的小山村,只不过他很快便懵比地眨巴双眼。
  喇叭让他堂哥按得卟卟作响。
  这声音回荡在群山之间,提醒着早早出来等候的大伙们该办事了!
  “放炮!!!”
  看着面包车出现,村支书兴奋得将大手一挥。
  旁边几个人深吸香烟,将猩红的烟头凑向高高挂起的鞭炮。
  导火索刺啦点燃。
  下一刻。
  鞭炮噼里啪啦的轰鸣响彻整个乡村。
  青烟袅袅升起,红纸碎屑飞溅得到处都是,听到这个动静,正在路边田地中磕爪子烤火的人群瞬间躁动,大呼小叫着往路边涌去。
  这黑压压、乱糟糟的一幕。
  看得李洛目瞪口呆,出现在眼前的少说有上千号人!
  人是一回事。
  村口处田地上还停着密密麻麻的车辆。
  摩托车、汽车兼而有之。
  那些穿得精神抖擞的帽子叔叔们正在勉力维持现场秩序,红色的横幅高高挂起,大笔书写着:《欢迎著名影视演员李洛先生返乡》等字样。
  看得李洛一阵面红耳赤。
  这还不止。
  锣鼓咚咚锵响,舞狮跟着鞭炮腾跃。
  行政夹克们从田边的大棚里快步走出,笑容满面地迎向缓缓驶来的面包车。
  桂地的人。
  其实没什么追星的习惯。
  但架不住自家出了个全国知名的大明星,出去都是值得吹嘘的事情,唯一的遗憾就是李洛自从上学后,几年时间就没回过一次老家。
  现在听到他回来过年,哪有不过来凑热闹的道理。
  别说村里。
  就连镇上、县上都不少人跑来看稀奇。
  行政夹克们出现也不奇怪。
  别说县里、市里,整个桂地都没几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
  在举行什么大型庆典活动的时候,要是能把李洛邀请到位,那是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更别提这是个财神爷。
  漏漏手指缝都能让不少人吃香喝辣。
  面包车总算稳稳停下,等到李洛满脸笑容地出现在大家伙眼中的时候,现场瞬间乱成一锅粥,帽子叔叔们连忙组织防线阻挡激动涌上前的人群。
  这沸腾的场面。
  将冬天的寒气直接驱散。
  李洛胡乱地对着四周挥手,引发一阵兴奋的欢呼。
  两个安保人员迅速下车护在老板身边,现在这个情况可不是开玩笑的,激动起来的时候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握手的还好说。
  要是往自家老板身上拍,往他头上薅。
  每人薅一下。
  能把他弄成光头。
  这种情况不一定会发生,但是必须得预防。
  等到赵学静下车的时候,老板和安保人员已经被淹到人群中间,看样子正在和家人拥抱,接下来还要跟那些行政夹克们握手问好。
  咽下口水。
  她还是使劲挤进去。
  在一片纷乱当中,人群沿着村道缓缓往里移动,道路两旁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桌子,家家户户的厨房中炊烟袅袅,俨然就是流水席场面。
  早在回家之前,李洛就跟家里人商量好了。
  反正让村里都安排起来,杀鸡宰鸭、扣肉米酒管够,大家伙该吃吃该喝喝。
  钱不了多少,可场面足够热闹。
  完事能念一声好就行。
  接下来各种各样的合影让李洛脸都笑僵,足足来上大半个小时的合照才在自家晒谷坪的主桌坐下。
  随着一声吆喝。
  各类菜肴如流水般端上桌。
  来到这里。
  又让赵学静瞪大双眼。
  桂地的人不讲究穿、不在乎什么面子工程,但是在吃方面却一点不含糊。
  当地的土鸡、土鸭、清水鱼满满当当端上桌。
  这一桌子菜。
  只有一两道是绿色的。
  主打就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李洛端着一大杯米酒站起身,对着院子中十几桌人说了几句客套话,极为敞亮地喝了个干干净净,当即引得喝彩声雷动。
  在这个动静下。
  笼罩在暮色中的小村庄迎来从未有过的热闹时刻。
  家家户户酒肉飘香。
  笑谈声不断回荡在群山之间。
  “别吃。”
  注意到赵学静好奇地看向一盘油光发亮且黑乎乎、香喷喷的肉,李洛连忙提醒一句。
  他却夹起一段肠子放进自己嘴中,香糯地咀嚼起来。
  眨巴双眼。
  赵学静很识趣地夹向自己认识的食物。
  主桌人员众多。
  除了李洛的老爸和爷爷外,剩下的就是各方面头头,村里、镇上、县里的人都有,绝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但这个时候也只能笑脸相迎。
  家里人都在当地生活,该相互给面子的时候就不能含糊。
  再一个。
  来者都是客。
  别人大老远跑来村里面迎接自己。
  该招待就得招待。
  快速吃了些菜垫吧肚子,李洛便迎来敬酒潮,一杯接着一杯自酿米酒接连下肚。
  在这期间。
  各种各样隐晦又或者直白的请求不断响起。
  宣传口的头头表示春节期间县里面组织庆祝活动,想要邀请他过去担任嘉宾,这种事情当然是满口答应。
  教育口的也没闲着。
  热情地邀请李洛回母校看看。
  略微思索。
  李洛也没推辞。
  他既然回来就做好了相应准备,给外面的人捐款捐得挺欢实,回到老家却一毛不拔,这样怎么也说不过去,容易被人戳脊梁骨。
  但是有些事情李洛压根就不搭腔。
  在这个交通极不便利,又没有什么特色的地方弄什么影视城,这些家伙还真能想得出来。
  捐钱可以。
  投资他想都不带想的。
  前者是割肉,后者是源源不断输血。
  傻子才接招。
  该软的软、该硬的硬,反正自己事情做到位就行,什么都答应下来真就让别人当成大肥猪来宰了!
  也不能怪这些头头情急。
  难得逮到大阔佬返乡,这个时候就是手快有、手慢无。
  看到人的时候。
  就必须得抓住机会。
  要不然李洛过完年抹脚跑路,谁知道他猴年马月再回来一趟。
  不过情急归情急,各部门的头头还是维持住吃相,毕竟李洛再怎么也是全国知名的公众人物,在国际上拿过大奖的导演。
  真要是逼急眼了,说不给面子就不给面子。
  谁也拿他没辙。
  打了无数个太极过后,喝得面红耳赤的李洛在那些头头们遗憾的目光中哐当一下趴到桌子上假装醉过去。
  等到喧嚣散尽。
  李洛麻利地从床上爬起,当他来到院子的时候,大家伙齐刷刷将目光落到他身上。
  “阿公.”
  乐呵一笑,李洛麻利地打着招呼。
  人还挺齐。
  大家都围着碳火堆磕瓜子聊天,一个个精神头都挺足。
  他们都在聊着今天发生的事情,就没见过那么多头头上门做客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些压抑不住兴奋的心情。
  看到李洛出现。
  伯、叔、婶等人慌忙想要站起身。
  毕竟几年不见。
  现如今身份大不相同,感到熟悉的同时还有着极为陌生的紧张感。
  “坐坐坐。”
  李洛连忙摇头,拉过椅子挤到他们中间坐下。
  “你是怎么想的?”
  咕嘟咕嘟冒了几下水烟筒,李洛爷爷喷出一股绵长的烟雾。
  老爷子说话。
  大家伙迅速安静下来。
  “嗯。”
  接过水烟筒,李洛给自己也咕嘟了一大口,感受着土炮带来的辛辣:“没什么好想的,从镇上修条路到村里就行,让大家伙出行方便些。”
  “再给小学、初中、高中各自捐一栋教学楼。”
  交通跟教育都是惠及大众的事情,也能最大程度买回来好名声。
  在这两方面搭把手就行。
  至于别的事情。
  李洛犯不着往自己身上揽。
  轻飘飘的几句话,让现场悄悄响起几声吞咽口水的动静。
  听起来轻巧。
  可这里没有几百万搞不定。
  斜对面的大伯娘咽下唾沫,她不动声色地踢了踢大伯的脚,后者嘴巴喃喃,继续闷头抽烟。
  “挺好的。”
  爷爷点头,紧了紧身上的外套:“有压力吗?”
  “没有。”
  李洛笑着塞了一撮烟丝到烟嘴上。
  “嗯。”
  略微犹豫,他爷爷还是开口说道:“那你能不能再拿五十万出来翻修老宅子,房子已经有些年月,多来些客人也没地方住。”
  李洛老家就是寻常的乡村院落。
  四四方方的结构。
  厨房、偏屋。
  正屋。
  这些都是平房,就算在村里都谈不上是拔尖的存在。
  这次李洛带着三个人回来,还得家里人紧急腾出两个房间,要不然都住不下。
  李洛爸妈互相看了一眼。
  都没说话。
  这些年李洛陆陆续续打了不少钱回家。
  不过都让两人存起。
  演员这个职业听起来实在悬乎,现在挣到不代表以后也能挣到,就算存个老婆本也好,虽然李洛挣的钱越来越多,可始终没动用过。
  也从来没跟老爷子透露过手头上已经存了几百万。
  现在这五十万。
  两人也懒得说些什么。
  反正自己这个儿子向来是有主见的,让他自己决定就好。
  “一百万吧!”
  李洛点燃烟丝,吸得水烟筒咕嘟作响:“盖好点,住得也舒服些。”
  达则兼济亲人。
  自己在京城住四合院,玩马场,却让家里人住平房。
  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反正在修楼铺路的情况下,也不怕乡里乡亲的指指点点,只会满口夸赞自己有本事。
  听到一百万,叔伯等人眼睛瞬间发亮。
  脸上的笑容来得更加浓烈。
  “行。”
  李洛爷爷接过水烟筒,目光炯炯有神地环视一圈:“既然阿洛愿意掏这笔钱盖房子,我这个当老的就厚着脸皮替你们答应下来。”
  “今后谁也不准找李洛借钱,更加不能让他安排工作。”
  “他有他的压力。”
  “要知足。”
  水烟筒重重磕在地面,他沉声说道:“更加要自食其力,都听明白了没有!”
  要钱是假,替李洛抹掉后顾之忧才是真。
  有这一席话在前。
  谁也不能再觊觎他什么东西。
  老爷子算是用这笔钱帮李洛将一些麻烦事给敲断掉,自家人都不允许沾染他的事情,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就更加不好意思开口。
  “哎。”
  “知道了爸!”
  “李洛你应该饿了吧,我给你弄碗粥醒醒酒。”
  白占那么大便宜。
  哪有不喜笑颜开的道理。
  这一个个人都感激地看向李洛,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谢意。
  小心思。
  是个人都会有。
  没什么好说的,有机会的时候人人都想过上更好的生活。
  上一笔小钱。
  让大家都能够开开心心的。
  对李洛而言,算得上非常划算的一笔销。
  难得的亲情陪伴让他彻底放下工作的压力和烦恼,拿出从京城带回来的礼物一个个分发出去,在大家感激的道谢和欢笑中享受起过年的团聚氛围。
  年三十。
  家家户户准备团圆饭。
  赵学静跟着一起杀鸡宰鸭,开心地感受着南方春节。
  茅台酒打开。
  大家伙齐齐欢坐一堂。
  “来来来。”
  李深弯下腰,神秘地说道:“给你们看个厉害的东西。”
  在所有人注视下。
  他唰地端起一大瓶雪碧。
  看到印刷着上面穿着喜庆衣服,拿着爆竹拱手做出祝贺模样的李洛,欢笑声几乎掀翻屋顶。
  时间的脚步迈过十二点。
  从李洛家院子中不断迸发出来的绚烂烟,让整个小山村都变得如梦似幻。
  第二点早上。
  赵学静换好崭新的衣服。
  刚打开房门,就看见红通通的大红包。
  “谢谢老板。”
  妹子喜笑颜开,白皙的脸蛋被红包映衬得如同桃般娇艳:“祝洛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新年发大财,事业蒸蒸日上。”
  “你也是。”
  将红包递出,李洛笑着说道:“祝小赵天天开心,早日找到个漂亮的女朋友。”
  “啊?”
  赵学静原地凌乱。
  “别啊~”
  将手里的背包塞到她怀中,李洛挥手转过身:“咱们该干活了!”
  赵学静好奇打开。
  瞳孔瞬间染上密密麻麻的红色。
  难得回来一趟,拜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沾亲带故的五百,村里的老人两百,非亲非故又给自己拜年问好的就一人五十,反正见者有份。
  以桂地的标准来说,绝对的高规格了!
  任谁都说不出一句抠搜。
  发红包。
  合影。
  忙碌了一个上午,李洛被县里面的车辆接去参加活动。
  迎来的更加是人山人海。
  参观母校。
  在县里的头头面前承诺捐建教学楼和修路,收获了一阵心满意足的热烈掌声。
  忙完大年初一。
  初二还没睡醒,就让市里的人给堵到家门口,被迫再次进入营业状态,这两天跑下来差点没把李洛的腿给溜细。
  再这样下去,只怕会没完没了。
  当天晚上。
  李洛果断收拾行李开溜。
  不舍地告别家人,带着父母准备的家乡小食继续踏上征程。
  今年的春节。
  显得尤为的热闹喧嚣。
  《长江七号》和《大灌篮》在电影市场上齐头并进,以极其火热的态势不断席卷票房。
  尽管增幅不如《长江七号》般凶猛。
  可《大灌篮》以目前的势头,票房破亿是迟早的事情。
  吴顿乐得红光满面。
  可与此同时。
  电影的联合制片方却有点笑不出来,在大年初三这一天,更多的照片在网上爆发出来。
  此次事件。
  搅得港圈如同一团乱麻。
  港圈人士有喜有忧,喜的是同生态竞争者,眼看着从对方身上掉落的影视、商业资源,能够让人笑掉大牙。
  忧虑的则是有远见的人士,本来港岛电影前景就不容乐观。
  现在这么一折腾。
  简直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此时给姐姐妹妹们拜完年的李洛彻底不再关注这件事情,他回京休息两天,并且参加完《大灌篮》破六千万票房的庆功宴过后就一头扎进剪辑室。
  捣鼓起《何以笙箫默》的剪辑工作。
  晃眼间来到元宵节。
  躲在剪辑室中的李洛茫然地看向林月,表示自己没太听懂她的意思。
  “啪!”
  林大经理拍打额头,哭笑不得地说道:“你是不是忘了自己还接了一部戏,赶紧收拾收拾,签证已经给你办好了,明天的飞机去北美。”
  “北美?”
  李洛咕嘟灌下一大口咖啡。
  “北美。”
  林月重重点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