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对岸的旧人(二合一)
  第646章 对岸的旧人(二合一)
  所谓的帝前会武,其本意就是想要宋长明十年一回,露个面,正一正帝王之威,警示九州。
  至於其他,则都是次要的。
  另外,这帝前会武按照年龄分了组,以百岁为界,同年龄阶层,同时代的武人之间才做对手。
  如此,也就能让宋长明见到既有不足百岁的年轻天骄翘楚,又有各地的武道宗师级强者。
  一番酒水尽兴后,眾人便移步殿外。
  这场会武,则是在高天之上展开,多少有些类似当年云州所进行云中斗的模式。
  而本身这帝前会武的主意也是云王提出的。
  甚至云王当初的提案,还想將这场会武整的更为盛大隆重一些,但宋长明看著那一项项繁杂的章程仪式只觉头大,让云王打消了这一念头。
  改成了氛围相对轻鬆一些的酒宴模式,而会武差不多就照著云中斗来进行即可。
  很快,高天之上,一场场比试较量隨之展开。
  相比较於那些相对熟悉的老牌宗师之间的对决,宋长明实际上更乐意见到一些能让他眼前一亮的后起之秀。
  他们更代表了人族欣欣向荣的未来,且他们身上有无限的可能。
  说不得,他们之中就能诞生出又一大人族的顶樑柱,比肩他和当年的渊帝,推动九州人族迈向新的高峰。
  宋长明是乐於见得这样的顶级人才诞生,这会让他有种吾道不孤之感。
  所谓高处不胜寒,天下无敌久了,便会觉得世间一切都不过如此,了无生趣。
  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他现在就连坐下来一同论道者都寻不著了。
  宋长明留意到了宋依言。
  这个宋平安的小女儿,如今没记错的话,也有七十岁了吧。
  没想到今日她也能闯到他的跟前展示武艺了。
  一晃,不由觉得时间过得真快。
  事实上这个年龄,在最年轻的百岁组也並不太占优,甚至算得上是参加帝前会武中最年轻的武人了。
  但这也显得宋依言了不得,如此年轻便有如此实力,引得不少观战的权贵对其称讚连连。
  “云州,宋依言对局淼州公孙晓柔,云州宋依言胜!”
  宋长明见之,微微一笑。
  “看来我不在的时候,这丫头也没少下苦功。”
  “依言妹妹当真厉害,姐姐不如你。”公孙晓柔收剑,人如其名,语气温温柔柔的说道,看上去也是输的心服口服。
  公孙氏是淼州的长生氏族,她也是从淼州一路杀出来的,自身的本事自然不会差。
  且她年长宋依言二十岁有余,却仍比不过,这足以证明宋依言的实力。
  “姐姐也厉害,妹妹只是侥倖.”见对方这么温柔,宋依言也是客气的回了一礼。
  而后她的一双眼睛就亮闪闪的看向殿前,身著九龙帝袍,威武不凡的宋长明。
  见宋长明面上带笑,神情讚许,她便也就笑开了。
  她参加帝前会武的一大目的,就是想要向宋长明证明她的武道成果。
  如今,得偿所愿。
  见了宋依言,宋长明又留意到另一人。
  “这是何人?”
  一旁的云王顺著宋长明的视线看去。
  “此人姓顾,名清风,算是一朝间横空出世,成了这次会武的一大黑马。
  过往似是一落魄贵族之后,家不在此,另外,其是古武传人,掌鱼龙剑法,在同辈中算是十分出眾了。”云王讲述道。
  看得出,他对这个顾清风印象也是颇为深刻。
  毕竟此人当初在云州都城,凭藉手中一剑,曾將一眾当地的年轻天骄逐一击败。
  其中也包括了他华氏族里的年轻一辈。
  以至於,云州的两个百岁组晋升名额中,王权和世家里,那些过去耳熟能详的天骄们是一个都没能脱颖而出,全被顾清风和宋依言两人尽数挡了下来。
  “鱼龙剑法么,已经隱隱有了大成跡象,且也不过八十岁左右的年华,这份剑道资质,不错,不错。”宋长明点头道。
  以他如今的神魂强度,感知一扫,就能確认顾清风的真实年岁。
  至於对方所使的这套鱼龙剑法,他也有所耳闻,甚至一些古籍中对这套古武剑法就有相关的颇多记载描述。
  鱼龙剑放在上古时期,亦是人族中数一数二的惊世剑法,论名头比起当年的那太甲刀也不遑多让。
  更有甚者,据说此剑曾斩过作恶的真龙,当然具体真假就不得而知了,但不妨碍这套古剑法的名头之盛。
  “鱼龙剑的传人能够横空出世,於人族而言自是好事一件,至於其来歷,本身也就不再那么重要,有纯血人族的身份就够了。”云王说道。
  到了他们这个身份级別,不自觉就会站在全人族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只要此人正常成长起来,未来人族不出意外就会又多一个顶尖的强者镇守。
  而人族强者越是兴盛,那其他万族就不可能再冒出头来。
  哪怕有一日宋长明这位武帝突然消失不见,也不会影响人族继续统御九州大地。
  当年的古渊国之所以分崩离析,最主要的原因除了渊帝外,还有一大批人族强者跟隨渊帝深入大雾后,就再也没有归来。
  强者断代,青黄不接之下,人族这才丧失了当年的统治。
  故而,拥有足够多数量的顶级强者坐镇,对人族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
  “挺好。”宋长明也点点头,在他看来,这些古武法不被失传,就是好事。
  会武的过程中,所有的得胜者都会颇为振奋的看一眼宋长明这位武帝,想要从武帝的脸上看到对他的讚许。
  顾清风也不例外。
  在见到宋长明对他和煦的笑容之后,顾清风双拳不由紧握,他知道自己得到了想要的认可。
  隨后,顾清风见到宋长明对其招了招手。
  帝前会武几轮较量展示下来,这还是宋长明第一次对参选之人招手。
  顾清风见状,心中一动,当即落了下去。
  “再近些。”宋长明见顾清风还有些拘谨,不由淡笑道。
  他的这个武帝光环对于越是年轻的武人来说就越是耀眼,饶是刚刚对决上始终从容不迫的顾清风,眼下也是不自觉的收敛了许多锋芒。
  “是,陛下。”顾清风依言走近。
  “你的鱼龙剑离大成境已是不远,能在这个年岁剑道有此成就著实不易,放眼天下,同龄中能在剑道造诣上与你相近者,怕是都没几个了。”宋长明直接夸讚道。
  他从来都不是吝嗇夸讚之词的人,若能对这些杰出的后辈起到激励之用,他不介意多夸几句。
  顾清风谦逊的回应,面上却是藏不住的喜色。
  “接下来,你只需按部就班的继续修行即可,倒也並不需要我在剑道和修行上对你多做指点,你可有其他想要的奖赏,大可直言。”宋长明说道。
  顾清风闻言,像是打定了主意,直接向宋长明稽首行了大礼。
  “在下仰慕陛下许久,儿时便听闻陛下过去的大量光辉事跡,同时也敬佩不已,希望有朝一日能追上陛下的武道脚步。”
  “清风匆匆而来,还请陛下能给我一个跟隨常伴左右的机会。”
  “好小子,胆子不小,这般场合下竟然敢提这等要求。”一旁的岩王扬了扬眉头,上前一步,语气有些许不善的说道。
  这个要求过分么,若是对寻常武道宗师提出,虽有些唐突,但也都不算太过分。
  但顾清风是在大庭广眾之下,在帝前会武之际,向宋长明这个武帝提出这般要求,多少是有些冒犯了。
  毕竟宋长明这些年从未招收过弟子门生,顾清风这是想要开这个先例了。
  甚至因为宋长明武帝的身份,顾清风的这个要求,或许还有想要一步登天的嫌疑。
  若真如此,顾清风仰慕宋长明的心思,也就不是一片赤诚,而是掺杂了诸多心机和贪念。
  正是如此,宋长明周边簇拥著的眾王,乃至一些老一辈的权贵,看向顾清风的眼神都变了。
  开什么玩笑,他们中多少人爭来爭去,都想要將自己的人送到武帝身边去,结果都求而不得。
  又怎可能让顾清风这一个来歷不明的小子率先得了这份好处。
  “陛下.”
  不少人就欲进言,还想要严厉的斥责顾清风。
  事实上,能够晋级到帝前会武的人选中,大多家中老一辈都交代过,在武帝面前,什么可说,什么不可说。
  基本不可能头脑发热,在这种场合下,说些颇为忌讳的言论。
  毕竟稍有不慎,这说出的几句话,就有可能会牵连到身后家族的兴衰和安危。
  毕竟谁又能保证,这些人所说的话语,是不是背后家族之人授意的,其目的別有用心.
  宋长明却是抬手,让身边的人闭上了嘴。
  他观顾清风神色如常,並没有因为眾王的压迫而有所慌乱,略一想问道。
  “你说你自小便知晓我的事,九州顾姓少见的很,此前你不愿与人多说身世,如今可否与我说说?”
  顾清风点头,只道:“在下来自对岸,与陛下同出一地。”
  “哦!”宋长明目光一闪,心中一动,立时就对眼前这小子的来头有了几分猜测。
  “姓顾么,我且问你,可知顾文徽?”
  “是在下的曾祖。”顾清风抬起头,坦言道。
  “曾祖么”宋长明喃喃自语。
  如此,他的身世也就明了了。
  顾清风口中所说的对岸,指的自然是深渊对岸,也就是宋长明起始的地方,大莱国。
  而宋长明所问的顾文徽,正是当年推翻了大瀚朝,成立大莱国的开国皇帝。
  当年这位与宋长明相识於微末,却也有几分交情在,宋长明也见证了对方的登基称帝。
  这一晃眼,两百载岁月过去,宋长明也没想到对方的后人,有朝一日会再找到他。
  顾清风说他与宋长明同出一地,倒也没说错就是了。
  而顾清风从小听来的关於宋长明的事跡,也都是宋长明早年在大瀚,后到大莱所行之事。
  “你既是顾文徽的后人,那便是大莱的皇室子弟,不在你的皇宫中待著,怎的跑到了我这里?”宋长明继续问道。
  “清风自小沉迷武道,对帝王之事兴趣缺缺,也幸得几分武道资质,登顶了大莱武界,后借著剑崖南无极前辈的路数,来到深渊对岸的九州。
  一次偶然机遇,被师傅相中,习得鱼龙剑.”
  顾清风娓娓道来,自己的武道路。
  宋长明越听越觉得这小子简直又是一个拿了主角剧本的傢伙。
  这前八十年的人生,当真是精彩繽纷。
  机遇,气运,天赋,出身,形象,皆是上上之选。
  本身能够从大莱一路成长,最终只在八十岁的年华,最终站到他的跟前,这就已经是巨大的成功了。
  宋长明自从巫神魄踏入第四道神阶后,感知之敏锐,就连对方是否说谎,情绪波动都能探得一清二楚。
  他清楚,这顾清风没有半句假话,甚至他也清楚,这小子对他的情感看似內敛,但颇为狂热。
  敬仰之情可比在场绝大多数人都要热烈许多。
  按照顾清风所说,他之所以毅然决然的捨弃帝王家,走上武道路,便都是因宋长明而起。
  当年的事,编写成册,宋长明在大莱无论是民间,还是武界,乃至皇宫中的史书里,都有不少记载。
  顾清风走宋长明走过的路,成为大莱武界的第一人。
  而后为了先天之境,来到九州,於今日才算是得偿所愿见著了『活著的』宋长明,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追星成功了。
  另一边,宋依言瞧见殿前气氛不太对劲,不免担心起顾清风来,赶忙飞落靠近。
  “陛,陛下,他只是心中激动,头脑一时发热,若是说错了话,还望您开恩.”宋依言为顾清风求情道。
  不过她也知晓,此地不是宋府大院,她不能对宋长明攀亲情,套近乎,求情的话还算有分寸。
  经过这一年多的相处,她实际上也了解顾清风颇多。
  知晓顾清风是一个颇为纯粹的人,对权势钱財皆无兴趣,只一心向武。
  也正是如此,他对宋长明这位人族古今第一强者的仰慕同样也极为纯粹,没有什么心机和城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