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第309章 补齐八卦
  第309章 补齐八卦
  姜澄被沈奶奶拉走的一瞬间,她就知道这是有大八卦要听。
  姜澄回头看了沈确一眼,口型道:“你先睡。”
  沈确:“……”
  看来他也要学会说八卦了。
  沈确无奈起身回房间,媳妇的话得听啊!
  另一边姜澄去到沈奶奶的卧室,两人眼神一对,信号连接成功,瓜子吃上,八卦聊起。
  “我跟你说…..”
  开始了。
  姜澄吃瓜子的速度都慢了,眼睛不眨的听着。
  “何丹被抓起来了。”
  “啥?咋回事?”
  姜澄瓜子放下,身子往前凑了一点。
  沈奶奶撇着嘴,啧啧两声道:“高考前,何丹的妹妹何莹不是来了吗,咱都没当回事,住了一个多月,咱还都说林家这次大方了,一个亲戚让住这么时间。”
  “原来啊,人家有自己的小算盘,那个何莹脑子好,是何丹特意喊来的,想让何莹替考!”
  替考?
  姜澄嘴巴都张圆了,以前都是在小说中看见。
  “失败了?”
  沈奶奶点头道:“被林娇娇给捅出来的,而且我那天听见林娇娇和何莹说话,那意思是让何莹写自己的名字参加考试。”
  “通知书到的那天,何丹那个显摆,结果通知书上的名字是何莹的,给她气死了,当场就打起来了!”
  “这一打,才知道原来何莹替考不是第一次了,之前何丹在原单位的工作就是何莹替考考来的。”
  姜澄听的恍然大悟。
  怪不得呢….原著上说何丹原先有一份好工作,可她为了林诚远卖掉。
  当时她觉得何丹会这么恋爱脑?
  现在看来,何丹怕是不能胜任那份工作,不得不卖掉吧。
  一切都合理了许多。
  “这还不算完,那个何莹是家里的老二,脑子好就是不受父母喜欢,她不止给何丹考过工作,还给她大姐也考过工作。”
  姜澄听的直皱眉,不明白的道:“何莹就没想过自己有一份工作,有一份收入。”
  沈奶奶也是啧啧称奇的道:“没有,就那么听话,也是个….傻不愣登的孩子。”
  “不过这次也不知道林娇娇怎么说服她的,反正高考是她自己考上了,去市里念师范大学。”
  “何丹替考闹的挺大,为了抓典型,她被抓进去了,还不知道咋判呢。”
  姜澄听的一片唏嘘。
  一老一少又说了好久的话,这段时间的八卦算是都补上了。
  当姜澄回去的时候,已经晚上十一点多。
  她蹑手蹑脚的爬上床,还未躺下,就被沈确抱在怀里。
  “才回来….”
  委委屈屈的声调,让姜澄顺从的靠的更近,手指调皮的向下滑动着。
  “才回来也不晚,是不是?”
  回答她的是更热烈的回应。
  小别胜新欢,欢欢洗洗,洗洗欢欢,反反复复,一夜天明。
  *
  第二天早,姜澄难得起来的有点晚。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会腰疼了,原来是姿势的问题。
  “醒了?洗脸不?”
  沈确端着洗脸水进来,姜澄媚眼含笑的瞥了他的下身一眼。
  这人腿不酸吗?
  “咳咳——等晚上的。”沈确一句话,让姜澄噗呲一声笑出来,娇嗔的道:“想的美!”
  姜澄起床,沈确耳根略有红温的嘀咕着:想的本来就很美。
  两人收拾好后,去了堂屋。
  现在住的房子三面有屋,姜澄和沈确住在正屋,沈星自己住在西厢,沈月和沈奶奶住在东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
  早饭吃的豆浆油条,还有京市的焦圈儿等特色。
  姜澄用油条蘸了蘸豆浆道:“吃完饭,你带着沈星沈月去看看学校,户口的事情已经办好了,户口本就在那个柜子里,学校我也提前打过招呼,去办手续就行。”
  “好,放心。”
  沈确继续道:“办完了,我就带着姑婆他们在附近熟悉熟悉,你忙你的,不用惦记我们。”
  “我才不惦记,你办事我放心。”
  姜澄又喂了沈确一口甜,沈确甜滋滋的喝下了。
  沈奶奶三人已经完全习惯了两人的相处模式——大忽悠和她的大傻子。
  饭后,几个人分开行动。
  姜澄去了京市大学,找到李春香几人。
  李春香学习的是金融,简月娥是经管,赵成德是外交,孙建东是计算机。
  姜澄带着四个人在京市大学转了一圈,顺便提前拜访了几个人的老师。
  走完一圈后,四个人只有一个想法:京市大学算是被姜澄整明白了。
  其实提前来的不只是李春香几人,总有眼光超前的人想到,他们是第一届学生,没有任何学长干活,总不能什么活都让老师们干吧。
  所以提前来的学生,基本上都和未来的老师或者领导混了一个脸熟。
  开学前几天,一个以姜澄为首的临时学生会团队,初步搭建成功。
  至于为什么以姜澄为首,原因很简单,她能找来钱。
  迎新的横幅,牌子,甚至接学生的车子,都是姜澄找来厂子,厂子免费赞助的。
  有钱的是大爷,这句话在哪里都是如此。
  而且姜澄做的还不仅仅如此,她能揽事,但不多事儿。
  说白了,难题交给她,但具体执行都分发下去,不抢任何人的功劳。
  几天过去,沈星和沈月已经成功办完手续,准备在三月一日开学了。
  沈确在开学前,带着沈奶奶三人在京市转了好几圈,沈奶奶更是凭借自身的八卦能力,成功打入家附近的老太太圈儿。
  二月二十七这一天,京市大学正式开学。
  姜澄在京市大学,分派任务,统领全场。
  先来的学生被分成多少个小队,前去火车站,汽车站接人。
  一切都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当校长下来检查时都惊讶了。
  “老李,咱们哪来的大巴车?”
  李副校长捋着不存在的胡子道:“姜澄找来的。”
  “这多少钱,还有这些条幅,弄这么多干什么,意思意思就行,我们还处在艰难的阶段,不要铺张浪费……”
  校长正准备长篇大论。
  “校长,这些都是姜澄自己拉来的赞助,厂家免费提供的。”
  校长说话的声音戛然而止。
  免费?
  “不错,不错,这才是我们京市大学该有的模样吗!”
  李校长: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