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第422章 海上贸易的构想
  第422章 海上贸易的构想
  牛肉?
  苏尘面有惊讶。
  在唐朝的律法之中,是命令禁制私自屠杀耕牛的。
  是以,想要吃牛肉的话,渠道很少,且很难获取到。
  每当有耕牛老死,身体的部位就已经被预定了,普通百姓是见都见不到的。
  但是看李元昌带来的这块牛肉,却是紧实的很,想来是耕牛身上的好位置。
  “这块牛肉本王可是好不容易搞到手的,也算你凑了巧,不然的话,定然是无法品尝到如此美味。”
  李元昌一脸笑容的将已经切好的牛肉,放进了火锅之中,“戴大人不会不吃牛肉吧?”
  戴胄摇了摇头,“王爷准备了如此美食招待,下官感激不尽,怎会拒绝呢?”
  美食当前,怎么可以拒绝呢?
  而且。
  若真是拒绝的话,也会惹的李元昌不快。
  你不吃牛肉,是不是想要在陛下面前,参我一本啊?
  若是吃了……
  大家都是自己人,不仅享受了牛肉的美味,也不必因此生嫌。
  “来来来,让我尝尝。”
  苏尘笑盈盈地夹起了一块牛肉。
  味道么,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味,不过倒也是味蕾大开,比羊肉少了分膻腥味,多了几分紧实之感。
  “不错不错,要是有牛肚就更好了。”
  “那玩意儿有什么可吃的?”
  李元昌不以为然。
  牛肚,装着污秽之物的地方,怎么能和这种鲜美的肉质比较呢?
  “这你就不懂了。”
  苏尘笑了笑,解释道,“其实牛肚才是好东西,一层一层的,只要处理的干净,经过火锅这么一刷,在配上一小碟蘸料,那味道不仅鲜美异常,而且极有嚼劲。”
  “当然,牙口不好的,不建议食用。”
  “嘿,我怀疑你在点我。”
  李元昌呵呵一笑,拿起了酒杯,“来,共饮。”
  “共饮。”
  夜色渐深。
  李元昌和戴胄二人,也是晕乎乎的在下人的搀扶下离开了。
  今日一行,戴胄不但得到了一定的启发,更是品尝了牛肉的美味,加之苏尘与李元昌,并没有多少的架子,交谈起来异常的舒心。
  否则,按照戴胄的性子,定不可能会晕乎乎的离开太子居。
  翌日一早。
  苏尘便在一阵阵的催促声中起身,紧了紧身上的衣服,看向了外面。
  “王爷,苏禀公子来了。”
  “嘿,这家伙来的挺早啊。”
  苏尘打了个哈欠,来到了正堂,就见苏禀毫不客气的坐在那里吃着早餐。
  在看到苏尘后,方才笑着放下碗筷,招呼着苏尘入座。
  “咋感觉你才是太子居的主人呢?”
  “说笑了,说笑了。”
  苏禀摆了摆手,“听说你回来了,我就一早过来了。”
  苏禀又补了一句,“其实我昨天也过来了,只是感觉时机不对,在太子居外绕了一圈就回去了。”
  苏尘差异道:“昨晚你来了?”
  苏禀点点头。
  “是因为汉王和戴胄,所以没有进来?”
  “是啊。”
  苏禀也没有隐瞒,笑呵呵的说道,“我就是个商人,和他们坐在一起,总归是感觉有些许的别扭。”
  “所以在看到汉王和戴大人的马车后,便打道回府了。”
  苏尘会意的点点头。
  苏禀似是吃饱了,放下了碗筷,擦着嘴说道:“其实我前些日子就来了长安城,不过不巧的是,你去了湖州,我便离开了一段时间。”
  “这次来找你,其实还是因为生意的事情。”
  “生意?”
  苏尘沉吟道:“香皂的生意,已经满足不了你了?”
  苏禀笑道:“我就知道,我一来你就会猜出我的来意的,没错,我想再把生意做的大一点,但是一时间却没有多少的头绪,便想要请你帮我谋划谋划。”
  苏尘揉了揉脑袋,想要多整个别的行当做一做。
  “倒是有个一本万利的买卖,就怕你不敢做。”
  “哦?”
  苏禀双眸放光,“什么生意?”
  “海上贸易。”
  “海上贸易?”
  苏禀皱眉沉思。
  相对与陆上的丝绸之路而言,海面上的贸易,并不如丝路那么发达。
  首先,出海做生意就需要购买船只,寻常的船只根本无法经受住海上的风浪。
  所以必须要构置大船,足以抵挡住海上风浪,同时还需要招募一批水手,又或者是水性极好的人,如此才能够保证船只的平稳航行。
  其次,做海上生意一来一回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太久了,寻常人根本承受不住海上的长久孤独。
  不同于陆地上做生意,哪怕是他们不想做了,也可以轻易的打道回府,或者是去哪个烟巷柳之地,放松一些心情,以备更好的心态接触生意人。但是在海面上,除了海水就是海水的,他们想要放松一下,都没有机会。
  不仅对人的耐心是一种考验,对精神上的折磨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是以,江南等地的船坞发达,却也是在水路上做些生意,始终未曾离开过湖泊,进入汪洋之中。
  “为何会这么说?”
  “大唐境内的,与其他岛国,又或者远在汪洋彼岸的国家做生意的有多少?“
  “不多。”
  苏禀沉声道,“现在出海做生意的人,大多只是抵达吕宋,琉球等岛国罢了。”
  “甚至许多人,只会抵达倭国,便会在货物倾销一空后,转道回大唐了。”
  “更远一些的,却是没有听说过。”
  苏尘点点头,“距离大唐近一点的岛国,无非就是倭国琉球等国了。”
  “但是这些岛国的资源也就那么多,几个固定的大一点的商会,就会把他们的生意,全部吃下了。”
  “所以,要想做大做强,那就必须朝着更远处而去。”
  苏禀喝着茶,思索着苏尘的建议。
  朝着更远处的汪洋而去,这样的难度,压力,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住的。
  而且。
  谁也无法确定,在汪洋的那一边,有着足够大的市场,能够给他们带来足够多的利益!
  “海的那一边,真的有足够的市场?”
  “当然。”
  苏尘微微一笑道,“如若没有的话,我为何要让你出海呢?”
  “跟着裴明礼他们,做一做西域的生意不就好了么?”
  苏禀摇了摇头,“干不过裴明礼他们的。”
  裴明礼可是代表着户部,代表着大唐的,虽说他是当今国舅,但他要是跑去和裴明礼一起做生意,不说经营的货物,能否抢得过裴明礼,光是朝中的各种声音,就会让他和李承乾感觉道烦躁。
  所以,对于前往波斯等国的生意,他并没有多少的兴趣。
  但是出海,向海洋的更深处进发,却又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事儿。
  “其实你可以尝试一下。”
  苏尘笑着开口道,“想要开展新的生意,自然免不了试验的,成了就成了,不成了损失也不会太大。”
  “哦?”
  苏禀面有期待,“怎么尝试?”
  苏尘招呼着孙强,拿出了大唐的疆域图,苏尘抬手沿着沿海的州府画了一圈。
  “你从河东入海,一路南下,若是受不了海上的风浪,随时可以靠近登陆。”
  苏尘指着一些沿海的州府说道,“这些地方都有港口,你们需要什么补给,都可以在这些地方得到。”
  “若是你们能够扛得住,便可以继续南下,过琉球吕宋,达吉蔑婆罗洲。”
  苏禀的目光,随之落在了吉蔑和婆罗洲的位置。
  这两个地方,已经是大唐最南处的地域了,而且不在大唐的境内。
  若是走官道的话,至少要大半个月,到大唐最南方的岭南道的棠州,随后进入吉蔑的治下。
  苏尘继续道:“越过了吉蔑,婆罗洲,继续沿着海岸线走的话,便会抵达……”
  “抵达哪里?”
  “没有了啊。”
  苏尘指着地图说道,“地图上没了。”
  苏禀:“……”
  苏尘敲了敲脑袋,“容我想想,这里是什么地方。”
  “对了,是狮子国。”
  “狮子国?”
  苏禀面有疑惑,“很多狮子的国家?”
  苏尘笑着摇头道:“并不是很多狮子的国家,而是因为他们的发音,与狮子很像,在梵语中称之为僧伽罗,又称兰卡,所以被翻译过来后称之为狮子国。”
  苏禀若有所思,“原来是个信奉佛教的国家。”
  苏尘:“差不多吧。”
  “当你带着船只来到这里后,你就会发现,这里盛产各种奇珍宝石,若是运回大唐的话,定然是有价无市。”
  “那要是登陆补给呢?”
  “嗯……”
  苏尘沉吟许久,缓声道:“可能会碰到大象,也有可能会碰到一条沉睡的蛆。”
  苏禀:“???”
  碰到大象他能够理解,但是碰到一条沉睡的蛆??
  这是什么东西?
  “有危险?”
  “危险倒不是多么危险,主要是你会觉得……”
  恶心二字苏尘还没有说出口,就反应了过来,这个时候的天竺,应该叫身毒国,情况应该稍微好一点吧?
  也不对。
  王玄策借个兵都把他给灭了,好像也就那么一回事儿?
  苏尘挠了挠头,感觉这事儿,已经触及到了自己的知识盲区了。
  “怎么了?”
  “我对那里并不是很了解。”
  苏尘坦白道,“只记得汉书中有过相关的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也有称呼其天竺国的。”
  “没听说过。”
  “以后你就会听说了,左右不是什么强国,信佛的居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