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麻疹疫情来袭
  第144章 手表和进保健组
  中医研究院。
  实验室里。
  当看到面前的乳酪色疏松体,跟后世麻疹疫苗描述的颜色和形状都对得上后。
  王孟德心头开心不已。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世界上首剂麻疹疫苗了。
  原历史上,首剂麻疹疫苗,是在63年,被一位大漂亮国的医学家研发出来的,而国内要到65年,麻疹疫苗才会被研发出来。
  现在,自己提前了好几年,研制出了疫苗。
  不仅提早的解决了麻疹这个疾病的预防问题,还不小心拿到了一个世界第一。
  “制作的方法,是不是每一步,都详细的记录了下来?”
  看了一会儿,王孟德便开口问道。
  “师兄,您放心,从实验开始,我们每一次都有详细的记录,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有留存。”
  一旁,黄四忠黝黑的脸上,也满是兴奋之情。
  他代表着几个人,轻声说道。
  这两个月,作为这个团队里,最熟悉‘试管和试剂’操作的人,这次的实验研究,全程他都有参与。
  一边指导其他人,一边按照王孟德的吩咐,进行试验操作。
  短短一段时间,让他的信心就恢复过来了。
  同时,再加上刻苦的学习,他觉得,自己现在的水平,比刚毕业时,高了好几个档次。
  就算是以前学校里的老师,也不一定能强过现在的自己。
  “很好,我现在就跟鲁院长汇报,你们在这继续做试验,研究新的麻疹疫苗。
  毕竟,这个疫苗,效果有多少,还需要经过临床试验才能确定下来,万一效果不佳,咱们也能有备选的疫苗。”
  王孟德点了点,然后吩咐道。
  其实他知道,按照他的方法和实验步骤,研制出来的麻疹疫苗,肯定效果非常好,但他不能明说。
  而且也想多锻炼一下这几个人,以后的疫苗研制工作,还多着呢。
  “是,师兄。”
  八个师弟师妹异口同声的兴奋道。
  院长办公室。
  鲁院长坐在办公桌后边,蒲老和王孟德坐在侧面的沙发上。
  当听到,麻疹疫苗研制出来了,可以进行临床试验之后,他惊讶的看着两个人。
  本来,两个月前,王孟德说出要带着几个年轻人一起,研制疫苗的时候,他心里是很不赞同的。
  就带着这些连半吊子都算不上的几个年轻的外行人,就算王孟德是个天才,也多半会铩羽而归。
  一开始他跟蒲老一样,尽力的劝说过。
  后来见王孟德坚持,便和蒲老商量了一下,先答应了下来。
  给了一间实验室,以及不少的研究材料。
  同时,他还私下里联系了京城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相关领导,准备等过完年之后,两家单位联合一起进行研制疫苗。
  没想到,这还没到过年,刚刚过去两个月时间,疫苗居然就研制成功了。
  虽然是还没有进行临床试验过效果的疫苗。
  但这也非常的让人震惊了。
  也就是眼前这位天才以往取得的成果太惊人了,才让他半信半疑,这要是换了其他人,早就被他劈头盖脸的训斥为造假了。
  “王孟德同志,你确定麻疹疫苗研制成功了?”
  鲁院长不放心的又问道。
  “院长,我确定,样本就在实验室里,可以马上进行临床试验。”
  王孟德语气坚定的说道。
  “好,既然样本都出来了,那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了,等会儿我让人去实验室取样本。”
  鲁院长选择了相信他,毕竟这个年轻人在这两年多里,做出了太多的神奇事情。
  当然,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他准备拿到样本之后,全部送到上级那里,然后建议上级一边进行临床试验,一边分一部分样本,给其他的生物制品研究所或相关研究院,进行研究分析。
  想到这里,他神色一动,又问道:“王孟德同志,你们研制疫苗的过程,记录相关方法和步骤了吧,这个也给我一份。”
  “院长,这些都有记录,等我回去,抄录一份给您送来。”
  王孟德答应道。
  他也猜到了鲁院长要研究记录的目的。
  反正现在这个时代,这些东西,都是属于集体所有的。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再过十几天,就要过年了。
  这天。
  王孟德给田各庄爷爷奶奶那里送了一些物资之后,他马不停蹄,赶在中午前,来到了王府井大街上。
  看了看天色,感觉到肚子也饿得厉害,便先找了一家饭馆,准备先填饱肚子。
  这家叫做为民饭店的饭馆,是一家公私合营的饭店。
  进了店里,找了个没人的桌子旁坐下,服务员手里拿着一个本子和笔,懒洋洋的慢慢走了过来,随口问道:“吃什么?”
  这种服务态度,要搁在前世,饭店早就关门了。
  但在这个时代,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甚至,这种态度都算是好的了,有的店里的服务人员,看着不顺眼,还会无缘无故的打骂人。
  导致现在很多店里的墙壁上,都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禁止无故打骂顾客”。
  因为现在所有的商店、饭店等等,都是国家的,服务人员都是光荣的工人劳动阶级,店里赚多少钱,和他们都没有多少关系。
  “来一份回锅肉,再来两个二和面馒头,两个窝窝头。”
  王孟德看着墙上挂着的小黑板上,居然写有回锅肉,便开口说道。
  “一共五毛钱,三两肉票。”
  随手写了几个字,那个服务员面无表情的说道。
  王孟德急忙从兜里掏出五毛钱和肉票,递给了他。
  回锅肉是四毛一盘,两个二和面馒头和两个窝窝头正好是一毛钱。
  此时,京城的大小饭庄和饭店,去吃饭都还不用粮票,因为属于新成立的国营‘饮食公司’管理,就算是粮油短缺,仍然能敞开供应。
  一直等到59年底的时候,情况才会发生变化。
  京城周边的一些城市,如津门、保定、石jia庄等城市,当时因为粮油茶蛋肉短缺,大小饭店都开始实行就餐收粮票的制度。
  再加上当地的居民口粮标准低、副食品类极度短缺。
  许多居民便集中涌入了京城,专程觅食就餐。
  一时间,京城大小饭店、餐馆的门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排长龙现象。
  可谓是人流云集、彻夜不散。
  从晚上开始排第二天的早餐,清晨吃完早餐,也不回去,又接着排起了午餐队,中午吃完了之后,继续排晚饭的队。循环往复,很多都是一家人轮番上阵去排队。
  同时,京城市的本地居民,发现主食尚不收粮票,也开始加入了队列。
  这种状况,很快就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不仅消耗大量的粮油,且局面混乱,‘政治影响’太坏。
  于是,京城市经过研究,并报请‘院里’批准,自60年7月30日零时起,京城市管辖的大小饭庄饭店,一律凭票供应。
  仅保留十八家高档餐馆,不收取粮票,但菜的价格非常昂贵。
  而且,到这十八家高档餐馆用餐,还需要提前一天进行预约才行,每天的预约名额还有限。
  等了一会儿,他的饭菜就做好了。
  这时候,可没有服务人员帮他端。
  王孟德起身来到窗口,端着自己的饭菜重新回到了饭桌旁。
  满满一大盘的回锅肉里,大部分都是肉,目测最少也有四两左右,再加上洋葱等配菜,看着就有食欲。
  拿起筷子,一手抓着二两五左右一个的二和面馒头,就大口吃了起来。
  二十分钟后,面前的盘子,已经空空如也,四个馒头和窝窝头,也都全部吃完了。
  舒服的打了一个饱嗝,他起身出了门,来到了旁边不远处的王府井百货商店里。
  55年九月份开业的王府井百货商店,是王府井大街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百货零售店,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
  王孟德直接上了三楼,熟门熟路的来到了卖手表的柜台旁。
  旁边,不少人正透过玻璃,仔细的盯着柜台里摆放着的各种各样的手表。
  这些手表,大部分都是国外的品牌,只有一种‘沪上’牌,是国内的品牌。
  1958年7月,沪上推出了一款名为a581(机芯型号)的自制量产腕表,这是国内生产的第一个手表品牌。
  58年一共生产出了13600块左右,目前的售价为60元人民币一块,等到再过一段时间,这款手表的价格,就要涨到120块钱了。
  而且从59年的九月份开始,还需要一张手表票才能买的到。
  “买三个女士样式的‘沪上’牌手表。”
  王孟德挤进人群,冲着售货员大声的说道。
  不大声不行,周围人声鼎沸,声音小了,别人可听不见。
  听说他要买三个手表,售货员和周围的人都惊了,等看清他的长相后,售货员脸色变幻了一下,然后大声的说道:
  “这位同志,不好意思,‘沪上’牌女款手表,暂时只有一个了。”
  这要是别人说买三个手表,她绝对会以为是投机倒把分子,然后叫来保卫人员,把他按住。
  至于眼前的这位,长得这么俊,肯定不会是坏人。
  “只有一个了呀。”
  王孟德有些失望的说道。
  然后他二话不说,把这最后一块手表先买了下来。
  交了钱,在见识了头顶上‘飞票夹’的景象之后,拿着这款女士手表,他挤出人群,在一个工作人员的指点下,找到了经理办公室。
  敲门进去后,见到了百货大楼的齐经理。
  这位也是他曾经的病患之一。
  “哎呀,王大夫,您来了。”
  齐经理看到是他,连忙热情的站起身来,握了握手,请他坐下后,又麻利的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齐经理,我来买手表,正好也顺便来看看伱恢复的怎么样了。”
  王孟德笑着说道。
  “哈哈,王大夫,我现在已经全部恢复了,这几个月,一点事情都没有。
  对了,您手表买到了么?”
  齐经理也是人精,知道他肯定是有其他的事情,于是主动问道。
  “我本来打算买三个‘沪上’牌女款手表,可惜柜台上只有一个,已经被我买了。”
  “啊?王大夫,您怎么要买这么多?”
  “呵呵,我媳妇怀孕了,再加上我妈和丈母娘长期带孩子做家务,他们三个人最近都比较辛苦,想买一块手表,送给她们。”
  王孟德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啊。”
  齐经理心里长出了一口气,一开始听说对方买三块手表,他还有些紧张,下意识的以为是准备投机倒把。
  不过转念一想,眼前这位可是能在广安门坐诊的大夫,肯定看不上这三瓜两枣的利润。
  想到这里,他笑了笑:“王大夫,这不是巧了么,昨晚上刚来一批货,正好有‘沪上’牌的手表,只是还没来得及摆在柜台。
  您先坐着喝点茶水,我出去一趟。”
  说着他匆忙走了出去。
  没过多久,等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两个盒子,身后还跟着一个工作人员。
  “王大夫,这是两块女款手表,您就不用跑到柜台了,直接把钱交给她就行,等下她会把发票给您送回来。”
  齐经理笑着把手中的盒子递到了他的面前。
  “谢谢齐经理,太感谢了。”
  王孟德大喜道,然后从兜里把钱掏出来,数了十二张,递给了他身后的工作人员。
  下午,回到家里。
  何胜男看样子是刚睡醒,正靠在床头,微眯着眼,打着哈欠。
  她现在怀了四个多月,肚子已经显得很大了,动作也开始有些笨拙。
  “胜男,睡醒了呀。”
  “嗯,孟德,你回来了,爷爷奶奶他们还好吧。”
  “爷爷奶奶他们暂时没啥事。”
  提起爷爷奶奶,王孟德强笑着说道。
  其实他撒谎了,现在的农村情况,可并不好。
  每一个人,饿得双眼都发绿,看啥都想上去啃一口,有些人,已经开始在外边刨树根了。
  要不是他隔三差五的送点物资回去,再加上王孟维在沙河肉联厂上班,王京徽和王田氏两个人绝对熬不过这个冬天。
  “对了,胜男,我给你准备了一个礼物。”
  王孟德转移话题道。
  然后从袄的兜里,掏出一个盒子,塞到了她的手里。
  “哇,居然是手表。”
  何胜男惊喜的捂着嘴说道。
  第二天。
  王孟德刚到办公室里,就被蒲老叫了过去。
  “孟德,好消息,经过‘院长’批准,你现在成了保健组的一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