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抗疫和许家的如意算盘
  第245章 抗疫和许家的如意算盘
  1963年1月20日。
  星期天。
  前天刚过完小年,现在距离过春节,只有几天的时间。
  傍晚。
  天色已经黑了,王孟德才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到南锣鼓巷。
  到了家里,冉小梅一脸关心的问道:“孟德,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今天一大早,她就让儿子带着年货,回田各庄了。
  本来按照以往的经验,下午就能回来了。
  没想到,这次居然这么晚,天都已经黑透了,刚才她看了一下手表,发现都快到八点来钟了。
  “吃饭了没有,炉子上还给你热着饭呢。”
  “妈,我吃过了,不用麻烦了。”
  王孟德进了屋,把手中的包裹放下,然后解释道:
  “今天我到了爷爷家,本来是想着吃完中午饭,就回来的。
  谁知道沙河公社那边,有不少孩子都感染了流脑,就连田各庄,都有两个被传染了。
  我只好留在那边,给这些感染的孩子看病,一直等到六点来钟,才暂时结束。”
  早上,他到了田各庄,就被生产队队长找上了门。
  等给村子里的两个患者开了药,又用针灸和推拿手段治疗了之后。
  紧接着,公社的领导,也到了老王家,软磨硬泡,让他去公社的卫生院里,指导当地的大夫治疗流感疾病。
  盛情难却,没办法之下,王孟德也只好去了卫生院。
  到了医院里,他就被卫生院里的医护人员给包围了,
  一整天下来,他一边给流脑患者治疗,一边给众人讲解。
  要不是天色已晚,医院里已经没有患者了,大家都还不想让他回来呢。
  “那边情况怎么样?不是说疫苗已经研制出来了,也开始给孩子们接种了么?”
  冉小梅不解的问道。
  一个多月前,在王孟德的指导下,京城基因研究所,终于攻克了流脑疫苗。
  当时,流脑疫情非常的紧急,不仅是京城蔓延开了,就连周边的一些城市,也逐渐的发现了一些病例。
  甚至都传到了鲁省。
  疫苗研制出来了,但因为没有做临床试验的时间,不知道有没有效果或者副作用。
  于是,京城基因研究所的所有职工,在研究所领导的带领下,率先给自家孩子进行了接种。
  用自家孩子做试验,在这个年代,算是普遍现象了。
  当然,这些人里,只有王孟德知道,这款疫苗,已经在前世经受住了几十年的考验,是一款非常安全的疫苗。
  要不然,他才下不去决心,先给自家孩子注射接种呢。
  等几十个孩子都接种之后,没有发现异样,上级也果断的下达了指令,开始生产疫苗。
  接着,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
  “妈,疫苗是研制出来了,但是生产需要时间,还有这么多人需要接种,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能完成的。
  沙河公社那边情况还算好的,他们卫生院和各个生产队的卫生室,都收到了流脑防治手册。
  发现有病例,直接按照上边的内容进行治疗和处理就行了。”
  王孟德耐心的说道。
  不说全国了,就是京城市,就有四五百万人口,这么多的人,想要全部接种疫苗,那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也幸好这个年代农村的人,出行频率不高,很多村子,可能好几天,都不一定有一个人出远门。
  这也方便了开展防治措施。
  不然,如果像是前世那种人口流动频繁,那可就麻烦了。
  “流脑这个病,目前还是防治为主,疫苗的话,是长期的措施,短期也有一些作用。”
  一旁,王浩接腔道:
  “对了,孟德,你们研究院和儿童医院,以及卫生防疫站一起出版的流脑防治手册,真是个好东西。
  我们医院也收到了,里边对于流脑的防治内容,非常的全面,也很有效果。
  特别是里边的一些辨证论治,完全是涵盖了流脑病情发展的各个阶段,还给出了详细的药物治疗方案。
  不仅如此,里边甚至还有针灸、穴位的贴敷治疗和艾灸,以及推拿等方式辅助治疗。”
  虽然这本流脑防治手册,以及出版了好些天了,但提起这个,王浩就又忍不住夸赞了一通。
  实在是里边的内容太全面了。
  基本上所有的流脑病情发展,都包括在内了。
  稍微懂一些的医护人员,就可以按照上边的内容给病患进行治疗。
  当然,相关预防知识,就稍微提了一下,因为这些知识,医护人员早就具备了。
  “爸,针灸推拿和穴位的贴敷治疗,都是针对病情严重,后期会有后遗症患者的,用这些方法,可以起到舒筋活络、行气化滞的功效。”
  王孟德大概的解释了一句。
  其实上边用针灸等辅助治疗的方法,基本上都是他提出来要加进去的。
  刚开始,众人还有些不解,等在广安门医院、儿童医院、协和医院等好几个知名医院里,进行了试验之后。
  发现辅助治疗的效果非常好,能大大的减少后遗症的发作。
  然后,这些方法,就被一直认同,写了进去。
  “确实如此,我们医院接受的不少病患,用了针灸推拿之后,明显感觉到比不用的效果,要好得多。”
  王浩点了点头,认同的说道。
  简单的聊了一会儿,便各自回屋休息了。
  床上。
  何胜男挨着他躺下,小声的说道:
  “孟德,你说这次流脑疫情,要多久才能结束。”
  这两个多月以来,因为防控的原因,京城市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生活上,不仅出行时不时的受到限制,就连物资这块,也偶尔短缺的厉害。
  幸好每个月的粮食,都还能买的到。
  至于其他的日常用品和副食品,则是看运气了。
  有时候,几天都没办法过去买菜。
  “这个不好说,就看疫苗接种的情况了,如果顺利的话,再过两三个月,就差不多了。”
  王孟德小声的说道。
  只要京城市一部分人,特别是大部分儿童接种了疫苗,流脑疫情就基本上传染不起来了。
  到那时候,只需要把发现的病患隔离治疗,没有了传染源,疫情自然就结束了。
  “还要这么久呀!
  我担心以后疫情不结束,粮食会买不到。
  昨天,我听胡同里的马婶子说,粮站里的粮食,都快要没有了,现在外地的粮食,又调不进来。
  下个月,可能就买不到多少粮食了,也不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
  何胜男有些忧虑的说道。
  她现在别的不关心,只关心每个月家里的粮食够不够吃,几个孩子的营养能不能跟得上,一家老小能不能吃饱。
  “别听马婶子瞎说。
  京城的粮食绝对够,现在也不是前几年困难时期了。再说了,流脑疫情,和粮食调入关系并不大,所以,你就别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对了,以后遇到这种散播谣言的事情,千万别信,也别给别人说。”
  王孟德安慰道。
  京城粮食够不够,他最清楚了。
  除了六零年前后出现过一两次粮食危机以外,其他时候,作为首善之地,根本不会缺粮。
  “嗯,那我就放心了。”
  何胜男往他怀里挤了挤,然后长出了一口气说道。
  自家男人说的话,肯定是对的。
  既然以后能买到粮食,她心里就踏实多了。
  能填饱肚子就行了,至于副食品和其他的生活用品,有王孟德在,家里肯定也不会短缺。
  几天后。
  星期四,这天是大年三十。
  等王孟德到家的时候,家家户户都飘散出各种香味。
  “孟德,我给你倒点热水,快洗把脸,马上就要吃晚饭了。”
  看到他这么晚才回来,何胜男把锅铲子放了下来,麻利的在洗脸盆里倒了点热水。
  今天,她下午就早早的回来了,和冉小梅一起,忙碌的准备着年夜饭。
  而王孟德和王浩两个人,因为在医院里忙着,一直到五六点才回来。
  “呼~~~”
  用热水洗了一把脸,王孟德舒服的长出了一口气。
  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雪,外边还有不少的积雪没有化,导致天气越发的寒冷了。
  就算他身体强壮,再加上常年习武,长时间在外边,又顶着风骑自行车,就算是穿着厚袄,也被冻得不轻。
  缓了一会儿,喝了一杯热水,正好饭菜也准备好了。
  饭桌上,八个菜一个汤,鸡鱼肉蛋全都齐全,主食也全都是白面馒头。
  这个伙食,也就是王孟德家,和老许家,以及傻柱家,有这个条件了。
  至于其他住户,饭桌上能有两三种荤菜,就算是不错的了。
  毕竟最困难的时期才刚过去一年,市面上的物资想要恢复到57年的水平,最少还得再过两三年时间才行。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吃完后,几个孩子耐不住闲,也不嫌冷,就穿着厚厚的袄,跑了出去。
  而其他人,则开始包起了饺子。
  “娄晓娥,下午的时候,直接回娘家了。”
  一边擀着饺子皮,冉小梅一边聊着院里的八卦。
  “啊,她不在婆家过年呀,怎么今天回娘家?”
  何胜男手上的动作不停,好奇的问道。
  现在这个年代,这嫁出去的姑娘,哪有过年期间回娘家的。
  “这是跟许大茂吵架了,两个人今天吵得很厉害,许大茂还动手打了她。”
  提起许大茂,冉小梅有些不屑的说道。
  “两个人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吧!”
  王浩在一旁说道。
  “嗯,就是因为孩子,早上的时候,傻柱遇到了许大茂,又在他跟前炫耀自己很快有儿子了。
  还称呼他是不下蛋的老公鸡,以后肯定是绝户的命。
  两个人闹了好一会儿,然后许大茂心里气不过,回到家里,就开始指责娄晓娥不能生孩子。”
  冉小梅愤愤不平的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
  “按我看,娄晓娥根本不像是不能生的人,倒是许大茂,一直不愿意去检查。
  我觉得,大概率是他自己的问题,但他却倒打一耙。”
  在这院里,跟她一样想法的人大有人在,都在背后议论。
  可惜。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种事情,外人谁都插不上手。
  许家老宅。
  许婶子一边包着饺子,一边气呼呼的说道:
  “大茂,这谁家的媳妇,大年三十往娘家跑。
  她这分明是不想跟你过了,我看不如离了算了,凭咱家的条件,重新再找一个又不难。
  结婚这么多年了,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脾气还这么大,这是家里请了一个祖宗回来。”
  许大茂没有答应,而是转头看向了许富贵。
  在这个家里,最终拿主意,还是需要老许点头才行。
  “妇道人家知道什么,这婚暂时还不能离。”
  许富贵摇了摇头,直接说道:
  “咱们家大茂,当初和娄家姑娘结婚,就是看中了娄家的财力和关系。
  结婚了几年,大茂在轧钢厂,也没有升职成为领导,娄家的财产,也没有得到一点。
  如果现在离了,那不就是前功尽弃。”
  “那你说怎么办?
  咱们家大茂年龄可不小了,那王孟德也就比大茂大个两岁,现在都三个孩子了,还有那傻柱,再过几个月,也要有儿子了。”
  许婶子有些焦急的说道。
  他们家可是就只有大茂这一根独苗,老许家的传宗接代,全靠他了。
  这都二十六七岁了,结婚好几年了,还没有孩子。
  邻居们,在背后可是说什么的都有,那难听的话,让她憋了一肚子的火。
  “别着急,我这段时间,特意的打听了一下,据娄家以前的佣人透露,娄家最近有转移财产的迹象。
  这样,大茂,你回头哄一哄娄家的姑娘,让她回娘家吹吹风,把财产也转移一部分到这边来。”
  许富贵衣服智珠在握的说道。
  “爸,我听您的。”
  听了老许的话,许大茂一脸的兴奋。
  娄家在解放前可是巨富,公私合营后,每年又得了一大笔分红。
  随便漏一点出来,就够他一辈子销的了。
  到时候,得了钱财,就离婚,重新找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生几个儿子,气死傻柱。
  出了正月十五,这个年就算是过去了。
  这天下午。
  胡同口出现了一个陌生的漂亮姑娘。
  她跟路边的人打听了几句之后,便径直往95号院走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