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李副厂长的野望和安宫牛黄丸
  第272章 李副厂长的野望和安宫牛黄丸
  会议室里。
  当那个女士开口想要把脱毛膏这款产品给包圆后。
  她周围的另外几个人,脸色瞬间就变得不好起来。
  本来大家在来之前,已经提前商量好了,先统一和华国谈判,把价格压下去。
  最后再回去按商量好的比例进行分配。
  这样一来,也能少一些钱。
  谁知道,这还没开始谈判,就表现的迫不及待和吃独食的期望,这不是上杆子让人宰割嘛。
  不过虽然心里有气,他们为了顾全大局,也没有马上发作和表露出来,只是咳嗽了几声进行提醒。
  收到同伴的提醒之后,那个女士才恍然想起来,这是在谈判桌上。
  她有些不好意思,尴尬的笑了两声,然后便闭口不言。
  其实这也不怪她这么激动,实在是前段时间拿回去的脱毛膏,简直是太好用了。
  之前,她都是用剃须刀,不仅会受伤,如果不仔细还会留下黑乎乎的毛茬,容易扎到别人,体验极度的不好。
  而且,搁几天就要清理一次,费时又费力。
  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好东西,只需要简单的涂上去两次,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她试用了一下之后,发现这款脱毛膏产品,果然像介绍的那样方便好用。
  虽然华国代表说过,这款产品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隔一个月左右就要用一次。
  但也比刮胡刀方便多了。
  同时样品也经过实验室简单的检测过,还没有发现其他的副作用。
  看着对面气氛有些微妙。
  华国的代表,心里马上就明白过来,虽然不明白对面为什么对这款产品这么青睐,但也不打算深究。
  只要有外汇就行了,至于他们买回去到底用在什么地方,无关紧要。
  接下来,自然是一番舌剑唇枪的争论了,主要还是价格上谈不拢,不过在华国代表表示,自己这边现在已经提前生产出一部分产品后,欧美的那些家族成员,才不情愿的开始妥协起来。
  没办法,从华国这边提前生产出产品这一块来看,就说明他们已经提前做好准备了,笃定这款产品是他们一定要拿下的。
  就在他们你来我往的如同菜市场小商贩一样砍价时。
  下午七点半左右。
  京城红星轧钢厂,副厂长李怀德领着几个客人和厂里的领导,不紧不慢的走了过来。
  到了近前,王孟德还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酒味。
  看来今晚上这些人又没少喝呀。
  坐下后,李怀德习惯性的用眼朝着四周扫视了一下,重点看向那些小媳妇和大姑娘们。
  突然,他眼睛一眯,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多了起来。
  “王孟德同志,没想到在这里遇到您了。
  欢迎来红星轧钢厂,咱们今天看的电影是最新上映的。”
  李怀德站起身来,来到王孟德的跟前,主动伸出双手,然后笑着说道。
  “李厂长,您好。
  感谢红星轧钢厂组织放的电影,我们家的几个孩子都非常的开心。”
  王孟德也站起身来,跟他握了握手道。
  李副厂长的身后,那几个客人里,其中一个人冲着旁边的人疑惑的小声问道:
  “这人是谁呀,很年轻呀,李厂长居然这么重视他?”
  他之前没有见过王孟德,以为是某个领导的公子过来玩呢。
  他旁边的那个人,明显是以前和王孟德打过照面,再加上长得这么俊,辨识度太高了,所以印象非常的深刻。
  “这是王孟德王大夫,广安门医院最厉害的大夫之一,擅长治疗疑难杂症,还是保健组的成员。
  他家住在附近的南锣鼓巷,估计是听说轧钢厂放电影,陪媳妇和孩子一起过来看电影呢。”
  “噢,原来是他呀,果然是名不虚传。”
  提起名字,再加上广安门医院以及擅长治疗疑难杂症这几个特点,有疑问的那个人,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他虽然没见过,但王孟德这个名字,可是如雷贯耳。
  这位可是这几年的风云人物,报纸上经常出现,还有各大单位也都会拿他当典型进行宣传。
  最主要的是,医术高明,活人无数。
  京城及周边爆发的好几次疫情,能快速的解决,他都起了决定性的主要作用。
  那边,李怀德和王孟德聊了几句后,便开口邀请道:
  “王孟德同志,您要不跟我坐在一起,这边的位置更好一些。”
  对于这位年轻人,他可是一直想着结交来着。
  除了多一个朋友多条路以外,也是有其他的考量。
  不说以后自己或者亲朋好友生病了,认识这种厉害的大夫,就相当于有了极大的保证。
  最主要的还是他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的‘宫廷帝皇丸’,就是这位研制出来的。
  而且据小道消息,王孟德身上还有不少从药厂里直接拿出来的残次品。
  虽说是残次品,但那也只是表面上有些瑕疵,根本不影响实际的效果。
  自从几年前,无意间得到几粒‘宫廷帝皇丸’之后,他就对这种神药心心念念。
  作为上万人的大厂实权领导,他身边可是不止刘岚一个情人。
  而男人过了四十岁之后,除了寥寥几个天赋异禀的人以外,大部分都会渐渐的垂下了头。
  他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最近两年,常年喝酒,又每天都操劳的厉害,所以就算时常吃一些补品,也感觉力不从心了。
  “呵呵,李厂长,我的家人和邻居都在这边,就不过去打扰您和您的客人了。”
  王孟德小声的拒绝道。
  “那行,有什么需要,您直接跟我说。”
  见他态度坚决,李怀德也就不在劝说,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交结。
  又客套了几句后,他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旁边,有住在南锣鼓巷,又在红星轧钢厂上班的邻居,看到王孟德和厂里的李副厂长谈笑风生,顿时就羡慕不已。
  特别是刘海中,要不是心里胆怯,他真的想冲上前来,借着王孟德的势,和李副厂长认识一番。
  不远处,秦淮茹面上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她一个漂亮的小媳妇在轧钢厂车间里上班,周边不少的男性,都对她虎视眈眈。
  甚至车间一霸郭大撇子,还找机会对她动手动脚。
  要不是她人比较机灵,又有易中海的情分在,说不定就被占完了便宜。
  这要是能通过王孟德的关系,和李副厂长搭上线,有这个实权人物在厂里当靠山,看哪个人还敢占她便宜。可惜的是,她这个邻居,和自己家的关系非常的不好。
  就在李怀德过来没多久,一直低头检查放映设备的许大茂,终于开始放起了电影。
  刚才的那一幕,他因为全神贯注的检查,并没有看到自家厂长和王孟德交流的场景。
  十点来钟,两部电影放完了。
  众人意犹未尽的慢慢的散去,大家都三两成群,一边往回走,一边讨论着电影里精彩的剧情。
  其中,孩子们最喜欢的就要数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了。
  他们时不时的学着电影里的台词,然后挥舞着也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木棍。
  此举很快就引起了家长们的喝骂。
  回到家中。
  丫丫已经睡着了,王元第和王元勋哥俩也困得快要睁不开眼睛了。
  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后,上了床,躺在自家男人的臂弯里,何胜男迷瞪着眼睛,小声的说道:
  “哎呀,刚才还没感觉,回到家里,暖和了之后,才发现腿都有些麻木了。”
  “那我起来给你揉一揉,别睡一觉明天起来腿肿了。”
  王孟德小心的掀开被子,然后坐在床上,轻轻的给她揉了起来。
  十几分钟后。
  “孟德,我感觉好多了,你也早点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去给我爷爷治病呢。”
  何胜男小声的说道。
  “嗯,这就睡,每天去给爷爷扎一次针,再让他继续吃一次我配的药,一个月后他就差不多能好利索了。
  只要以后注意别再酗酒,复发的概率就不大,你放心吧。”
  重新躺在床上,王孟德搂着她,轻声的说道。
  “哎,他这辈子,离不开酒呢,从年轻的时候,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那时候身体好,又常年习武,自然没有问题。
  但这几年年龄大了,还每天中午晚上两次酒,谁说都没用,不给喝酒就耍小孩子脾气,自己偷偷的藏酒喝。
  现在好了,一时没管住嘴,一次喝了大半斤,终于中风了。
  幸好有你及时的给他治疗,不然他这辈子,以后的日子就天天躺在床上下不了地了。”
  何胜男有些无奈的说道。
  何有余年轻时候,因为常年跑江湖,讲究的就是大碗喝酒。
  等在京城安定下来后,酒瘾已经成型了,一天不喝,浑身就难受,如同蚂蚁在身上咬一样。
  他今年已经快八十岁了,如果每天喝个一两五钱的,也不会有事。
  可他并不听劝,每顿多的要喝半斤,少的也得三两,家里的酒藏在那里都能被他翻出来。
  就算家里没下酒菜,他甚至可以拿着几个红色的干辣椒,一边吃一边喝酒。
  前几天的晚上,他偷偷的躲在被窝里喝了几口酒,然后就出事了。
  幸好何光耀起夜,发现他的状况,急忙让何胜文骑上自行车,把王孟德叫过去。
  因为救治的及时,扎了几次针吃了药,又给推拿按摩后,算是好了一大半。
  目前已经能勉强下地了,当然,半边身子依然麻木,脸还有些歪,说话也不太利索。
  经过这一次的惊吓,何有余已经下定了决心,等好了之后,一天最多二两酒,中午晚上每顿一两过过酒瘾就行了。
  他可不愿意在以后的日子里,时刻躺在床上,身不能动口不能言。
  第二天一大早。
  天还没亮,王孟德就起床了。
  简单的吃了早餐,然后穿戴整齐后,蹬上自行车,就往草厂胡同骑去。
  等到了老何家,天色才刚刚泛着白。
  “孟德来了,吃饭了没有?饭马上做好了,等下给你装一碗粥,再来两个馒头。”
  周小燕也早已经起床了,她正在客厅里做早饭。
  “妈,在家已经吃过了,我先去看看爷爷,等下还要去上班呢。”
  打了一声招呼,王孟德便往隔壁走去。
  进了屋里,就见何有余躺在一张单人床上,正伸着胳膊做着锻炼。
  “爷爷,感觉好些了没有?”
  “孟德,我感觉好多了,这边身子,也有一些知觉了。”
  何有余口齿有些不清的说道。
  “嗯,那我再给继续您扎针按摩。”
  说着,王孟德从挎包里掏出银针,消毒之后,便照着穴道扎了下去,然后开始或轻或重的按摩推拿起来。
  二十分钟后,收好银针,他又嘱咐道:
  “爷爷,我去上班了,等下您记得把药吃下去,这药再吃这一次就行了。”
  他给的药,就是鼎鼎有名的安宫牛黄丸了。
  而且还是他自己调配出来的。
  安宫牛黄丸最早是由清朝的吴鞠通研制出来的,后来写在了《温病条辩》上。
  但上边只写了配方和制法,却没写具体的调配剂量。
  不少后人根据《温病条辩》上的内容试制出了各种安宫牛黄丸,患者服用后,不仅病情没有得到缓解,甚至还产生了不良反应。
  一直到1870年,才由同仁堂的第十代掌门人乐平泉先生,通过对每一味药的剂量进行反复比对、反复调配。
  同时又翻阅了无数医案和药方后,才最终还原了安宫牛黄丸。
  而王孟德给何有余服用的安宫牛黄丸,则是他自己此前了一段时间调配研制出来的,实际的功效,比其他几家的要好一些。
  “我记着呢,孟德,没啥事,你就先去上班吧。”
  何有余看了他一眼,然后笑着说道。
  幸亏有这个孙女婿,他的病才有希望康复。
  中医研究院。
  蒲老办公室里,王孟德倒了两杯热茶,然后坐在对面,把刚才在路上产生的想法说了出来:
  “先生,我准备改良安宫牛黄丸的配方。”
  “你前段时间不是按照《温病条辩》里的药方,复原出来了么?而且效果也非常的好,怎么还要再进行改良?”
  蒲老奇怪的问道。
  自从这个弟子把这味药研制出来后,他在广安门坐诊的时候,也给一些病患开了几次这种药,效果可以说非常的理想。
  他有些不明白,也没听说有不良反应呀,怎么想起来要改良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