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好事将近和缺血性中风
  第477章 好事将近和缺血性中风
  今年的国庆节,正好赶上是周日。
  所以。
  假期就比平时多一天,有了四天的休息时间。
  王援朝和赵雅丽早就约好了,在这期间到鲁省去一趟。
  见一见她的家人。
  两个人的感情,并没有因为王援朝去上戏读大学而变淡,相反,现在已经属于如胶似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程度了。
  而王家对于赵雅丽也非常的满意。
  特别是冉小梅,很喜欢这个性格好、落落大方、知书达理的姑娘。
  恨不得今年年底就让对方彻底成为自己的儿媳妇。
  听说两个年轻人的计划后,便举双手赞同。
  “孟德,你那里有鲁省的粮票么?或者全国的粮票也行。”
  晚上。
  吃饭的时候,冉小梅冲着大儿子问道。
  自家二儿子准备跟着准儿媳妇回鲁省,这一趟连路上的时间,要四天时间呢。
  现在这个年代,在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各种票证。
  如果是在本地还好,每个月有定期的定量,省一省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但如果是跨省市地区的话,那就非常非常的麻烦了。
  每个省市都各自发行自己的粮票,甚至每个县的粮票也都不同,且互相不通用。
  这时候,不管是出差还是探亲,或者其他原因离开原籍,就只能兑换全国粮票带着了。
  否则,到了别的地方寸步难行,连饭都没得吃。
  而全国粮票又属于稀少的资源。
  数量少,用途大。
  除了单位可以申请以外,个人基本上申请不下来。
  不少人有特殊需求,都会拿着本地粮票去黑市找私人兑换全国粮票。
  这一次。
  王援朝和赵雅丽两个人因私去鲁省。
  单位和学校倒是能开介绍信,但想要兑换足够的全国粮票,确实不容易。
  因此,冉小梅便想起了大儿子。
  他们家之前虽然有不少的票证,但那些大部分都是京城市里使用的。
  想要在鲁省用,除了鲁省本地的票证以外,那就得是全国通用的票证了。
  “妈,您放心,票证我都准备好了。
  鲁省的票证不好找,但全国的粮票,我找到了一百多斤的数量。”
  王孟德笑着说道。
  以他的人脉和关系,其实别说一百斤的全国粮票,就是一千斤,那也是小意思,当天就能拿到手。
  至于为什么不给更多的,也是有一定的考虑。
  毕竟这一次弟弟过去,是去女方家里看看的。
  一百斤的全国粮票,估摸着两个人最多个几斤,剩下的,多数还是留在赵雅丽家。
  百十来斤的数量,在普通人家的眼里,已经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拿了这些,以后两家结亲,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可要是再多的话,比如几百斤的粮票,甚至是上千斤的粮票,就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人心可都是贪婪的,也是最不可考验的。
  “嗯,一百来斤的全国粮票已经够用了。”
  听了大儿子的话,冉小梅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
  “到时候再让他们带点好东西过去,面子上也好看,正好家里还有不少,我晚上收拾收拾,后天一早他们赶火车。”
  王孟德家永远不缺少那些紧俏的物资。
  在别人看来,可能过年时候都不一定能买的到的物品,在他们家,却是随处可见。
  橱柜里,条柜的抽屉里,都装的满满的。
  王孟德定期从单位那边往家里拿。
  有时候家里堆不下了,只能送给何胜男娘家和田各庄那边。
  “嗯,如果有缺的,您告诉我,我明天再往家里拿。”
  “嗨,家里好东西多着呢,你先暂时别拿了,要不然放坏了,多可惜呀。”
  冉小梅连忙劝阻道。
  前几天,家里的几个水果就放坏了。
  就算是王孟德告诉她,部分腐烂的水果,整个都不能吃,但她依旧不听,把坏掉的挖掉,看着完好的自己吃了。
  最后不出所料的闹肚子了。
  所以,她现在看着家里堆着的好东西,就隐隐有些发愁。
  正好这一次儿子去女方家里,便准备让他们两个人多带一些过去。
  一来给家里减负,二来也让女方家的亲朋好友看一看自家的实力,三来也让未来的亲家既有了实惠又有了面子。
  吃完饭。
  锅碗瓢盆交给大儿媳妇,冉小梅拿着两个口袋,开始从橱柜和抽屉里往里边装东西。
  一边装还一边小声的念叨着:
  “罐头带上,水果的和肉的,每样来两个。”
  说着她就数了十瓶装进去。
  “这是麦乳精,四瓶差不多了。”
  “这种饼干能放的久一些,不过有些占地方,只能装两斤了。”
  “白、红和冰,每样来两包,这个放的时间长,大人和孩子都会喜欢。”
  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
  冉小梅已经把其中的一个口袋给装满了。
  另一个口袋,也装了一大半。
  王孟德在旁边看得咋舌,同时也替弟弟担忧。
  这么沉,到时候拎着肯定受罪。
  第二天。
  王孟德从单位下班回到。
  到了家里,正好看到王援朝一脸苦瓜样,还不停的跟冉小梅解释。
  他这是看到两个口袋装的满满的,拎了一下,发现每一个口袋,都有四五十斤重。
  这一路上,到了鲁省,肯定都是他一个人扛着。
  至于赵雅丽,两个人的一些生活用品和换洗的衣服等等,还全靠她呢。
  想到到时候自己肩膀上扛着两个沉重的口袋,他就有些不寒而栗。
  刚才好说歹说,母亲就是不同意。
  这时候看到哥哥进来了,顿时觉得大救星到了,赶紧投来了求救的目光。
  可惜王孟德知道母亲冉小梅的脾气,丝毫不顾及弟弟的‘死活’。
  他从兜里掏出一沓票证,然后说道:
  “妈,这是一百一十五斤的全国粮票,还有一张鲁省通用的缝纫机票,到时候让他们一起带回去吧。”
  今天他把后勤的唐主任叫到了办公室里。
  然后让对方给他拿了一百多斤的全国粮票。
  对于单位后勤仓库里的所有物资和物品,王孟德完全有权利去处置。
  他的吩咐,可是比鲁院长说话还好使。
  而且拿了之后,谁也不会去追究用来干啥。
  因为上级部门的领导,不止一次在来到中医研究院视察的时候,说出过一句话。
  那就是外边病患捐赠的物资,完全是冲着王孟德来的,按理应该都属于他。
  只要是需要,都可以任取,谁都不能过问。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同时,还透露了一个消息,这也是上边领导的意思。
  因此。
  唐主任想都没想,就直接答应了下来。
  临走前,他无意间听到王孟德念叨鲁省两个人,便起了心思。
  然后在送全国粮票的时候,还在里边夹了一张鲁省全省通用的缝纫机票。
  对于这种有眼力劲的下属,王孟德非常的满意。
  正好可以当成礼物,让王援朝送给赵雅丽的家人。
  现在是七十年代初期。
  可能京城市里的像三转一响这种大件比较多。
  比如南锣鼓巷那边的四合院里,住着二十来户人家。
  光自行车,就有十多辆辆,这还是刨除王孟德家的几辆。
  缝纫机也有好几户人家买了,收音机倒是不多,毕竟这种听响的玩意儿,有一个,就能一堆人凑在一起听着。
  而手表,则是小年轻买的多。
  特别是刚结婚,或者准备结婚的小两口,都会攒一些工业券,买一块戴在手上。
  但在农村地区。
  这些三转一响的好东西,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拥有的。
  像一些平原地区,一个村落,数百户人家,可能就只有一辆自行车,甚至是一辆都没有。
  至于缝纫机和收音机以及手表,也基本上看不到。
  王援朝如果带着一张缝纫机票到鲁省赵雅丽家里去,肯定会引起轰动。
  “居然还有一张缝纫机票,儿子,还是你本事大。”
  冉小梅喜滋滋的接过全国粮票和缝纫机票说道。
  她也知道,赵雅丽家是农村地区的。
  以后要是成为她的儿媳妇,因为娘家离得远,可能就没那么多的照顾到了。
  再加上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姑娘,未来几十年都要在老王家生活,生儿育女,确实该补偿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
  王孟德和王卫国两个人,把他们送到了火车站。
  等回来的路上。
  大街上,遇到了一波又一波庆祝的人群。
  今年不是大庆,再加上这些年又取消了阅兵。
  就只有民众自发性的进行一些庆祝活动。
  “哥,您这几天不去参加官方的一些活动了吗?”
  快到家的时候,王卫国好奇的问道。
  往常。
  每年的十月一日国庆节,王孟德都会忙的脚不沾地。
  虽然放假了,但有时候还需要去医院里坐镇,给一些值班的大夫们兜底。
  同时。
  官方不少庆祝活动,他也是需要到场。
  少的有一两场,多的甚至能有四五次,可以说比上班的日子还要忙碌。
  而今年,却没有听到哥哥说起安排来。
  “嗯,今年推了不少的庆祝活动,只有今天晚上参加一个就行了。
  明天去单位值班一天,剩下来的两天时间,我想着好好的休息休息,带着你几个侄子去乡下一趟。”
  王孟德解释了几句。
  国家的庆祝活动,这个没办法推脱,而像一些团体、地方部门的庆祝活动,他已经有拒绝的能力了。
  之前参加,那是想着多交朋友。
  现在嘛,他的地位已经提高到了不需要在意的程度。
  那些团体和地方部门不仅不会怪他,相反,以后还会继续跟他交好。
  早几年。
  京城就流传过一句话。
  和王孟德认识,就相当于多了一个保障,多了一条生命。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疾病,他都可以治疗,而且效果还都很好。
  至于那些暂时没有攻克的病症,经过他的手,多少也能缓解一些,有的还能多活几年。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这种事,都无法幸免。
  因此。
  谁都不愿意轻易得罪他。
  “嘿嘿,哥,我有一个同学,她的奶奶身体不太好,能请您给看看么?”
  这时,听说哥哥这个假期没多少事情,王卫国顿时就眼前一亮,连忙请求道。
  “同学?是不是女同学?”
  “哥,是我刚在大学里认识的一个同班同学,您能帮忙看一下么?
  她家里人也想挂您的号,但去了广安门好几次,一直没有挂到。”
  王卫国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道。
  要不是听说同学的奶奶最近身体状况极度的不好,都已经瘫痪在床了,他还不打算说呢。
  不过现在说出来后,倒是豁的出去了。
  “嗯,那明天我去单位值班,你让你那个同学的奶奶,到广安门医院找我。”
  王孟德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
  看来,这个弟弟也快要好事将近了。
  这种忙,他当然要助攻一下。
  同时,也算是跟对方家人见了个面,看一看人品和家庭情况如何。
  倒不是想着找一个富贵人家,主要还是人品比较重要。
  以后王家肯定要发达。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如果家里不和睦,对以后的家族团结可是非常不利的。
  这也是他愿意王援朝跟赵雅丽搞对象的原因之一。
  第二天。
  广安门医院,一间宽敞的诊室里。
  王卫国和钱同两个人说说笑笑,后边领着好几个人,一同走了进来。
  “哥,这是我的同学杨柳,以及她的家人。”
  “王大夫您好,我奶奶的病情,辛苦您这边给看一看。”
  杨柳脸上略带一些羞涩的表情,然后轻声的说道。
  她长得非常的标致,声音柔柔弱弱的,再加上骨架子小,让人看到就能激起男人的保护欲望。
  不过听口音,老家好似是东北那边的人。
  “你好。”
  王孟德跟杨柳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又冲着她身后的几个人吩咐道:
  “把老奶奶扶到椅子上来。”
  几分钟后。
  经过“望闻问切”,他心里已经有了数。
  眼前这个老奶奶得的不是别的病症,而是‘缺血性中风’,在西医上俗称脑梗。
  这个病在中医上被认为其病机与风、火、痰、瘀、虚等因素导致的气血逆乱、脑脉闭阻等有关。
  治疗通常以通络活血、化痰息风、扶正固本为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