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变成黄跑跑的黄台吉
  建虏这个反应,大出李尊祖预料。
  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建虏遇袭后不是组织反击,而是立刻逃窜。
  这却是他不知道建虏在三战三败之后,完全成了惊弓之鸟,他们找不到任何办法应对明军的火器。
  极为现实的黄台吉,更是在逃亡时吩咐部下:一旦遇到明军火器新军袭击,就靠着身下马快尽快脱离。
  即使他带着的妇孺有自己和部下的妻子儿女,在听到明军的火器声音后,他们仍旧毫不犹豫逃跑,把这些人扔在原地。
  李尊祖一时不察,竟然被真正的建虏逃出大半,留下来的大多是妇孺,以及保护他们的汉兵。
  这些汉兵在建虏逃跑之后,并无抵抗意志。被明军射杀了一些反抗的人之后,开始跪地投降。
  更有一个人大喊道:
  “是大明的军队吗?”
  “我是李延庚,李永芳的长子。”
  “现为锦衣卫千户!”
  李尊祖听得惊讶,没想到李永芳这个大汉奸的长子,竟然会是锦衣卫的人。
  虽然他对此还有怀疑,但是见李延庚表明了身份也没有被周边的人围攻,觉得这些人应该是真投降。
  当即命堂弟李应祖,前去羁押降人。
  没一会儿,李延庚便被绑了过来,李尊祖看着他的锦衣卫腰牌,惊讶道:
  “看着还像真的。”
  “没想到李永芳的长子,竟然成了锦衣卫。”
  李延庚急切地道:
  “将军有没有信鸽,我有重要消息传回去。”
  “我的身份自有密文印证,将军无需怀疑。”
  李尊祖当然是有信鸽的,可以向宁远伯国、安东都护府传消息。
  不过他所在的地方距离两地已有一千多里,信鸽归巢的成功率并不高,只有一半左右。
  每次传递信息都要同时释放几组,他携带的信鸽根本传递不了几次消息。
  这样珍贵的消息传递渠道,李尊祖当然是不会随便用的,他说道:
  “有什么重要的消息,需要用信鸽传递?”
  “且说给本将军听听,待本将军判断。”
  李延庚知道李尊祖迟早知道,也顾不得保密,说道:
  “黄台吉就藏在刚刚逃跑的建虏里,他的妻子儿女,还有一些被留下来。”
  “其中一位侧福晋来自科尔沁部,她是宸妃的妹妹。”
  这个消息,让李尊祖大为惊讶。
  因为他没有想到,竟然能确认黄台吉的消息。
  想到黄台吉身上的万户侯悬赏,李尊祖抓着李延庚的肩膀,追问道:
  “确定吗?”
  “你在先前在里面见到过黄台吉?”
  李延庚道:
  “虽然没有亲见,但是二福晋身边,有几个人经常消失不见。”
  “不是黄台吉的话,谁能让她如此关心?”
  李尊祖这下确定了,一边命人召集众将,一边拿着黄台吉的悬赏纸牌,询问李延庚道:
  “认识这个吗?”
  “如果黄台吉乔装打扮,你能不能认出来?”
  李延庚肯定地道:
  “纸牌上的戎装像就是我提供的,黄台吉狩猎时我曾见过。”
  “只要看到他出现,一定能认出来。”
  这下李尊祖也顾不得怀疑李延庚的身份了,亲手为他松绑,道歉道:
  “刚才多有得罪,险些误会了兄台。”
  “兄台愿不愿和我一起备马,前去追捕黄台吉。”
  李延庚当然愿意,因为他也知道黄台吉万户侯的悬赏。而且还提供消息道:
  “我父亲后妻的父亲,就在刚才逃跑的队伍里。”
  “他是阿巴泰,在扬古利死后被印上了百字牌,射杀他有可能获得男爵爵位。”
  这个关系颇有些绕,李尊祖想了一下,才明白李延庚说的是李永芳的岳丈、他应该称为外公的阿巴泰。
  只不过李延庚不愿意承认这个关系,只说阿巴泰是他父亲后妻的父亲。
  这也可以说是一条大鱼,更能确认刚才逃跑的建虏就是两黄旗。
  因为阿巴泰现在就是镶黄旗固山额真,在豪格死后实际统领这一旗。
  ——
  心中兴奋的李尊祖,一边拉着李延庚继续询问,一边向汇聚过来的将领说明,欲图追赶黄台吉。
  他的堂叔李抱忠和李元忠、堂弟李得龙等人,得知前面逃跑的人有黄台吉,顿时磨拳擦掌,想要追赶过去——
  一个万户侯的赏赐,绝对没有人无所谓。
  李家鼎盛的时候,也不过宁远伯爵位。
  李尊祖正想带着三叔祖一起去,让他辨认建虏的高层。却不料扫视一圈,都没有发现李如桢的身影。
  想起先前的事情,急忙道:
  “三叔祖呢?”
  “怎么没有过来?”
  他的儿子李元忠道:
  “父亲刚才带了一队骑兵,追赶七叔去了。”
  “他说一定要把七叔带回来,洗刷李家的污名。”
  李尊祖气得直拍大腿,怪李如桢不听指挥,让自己少了一队兵力。
  但是李如桢这样做也是为了李家名声考虑,现在也不是责怪他的时候,李尊祖只能命令道:
  “五叔你带人看俘虏,六叔、龙弟随我一起追过去。”
  “这次一定要拿下黄台吉,没拿下他之前,所有人不许后退。”
  命令留守的兵马把弹药、粮食、马匹交给追赶的人,做好了一直追下去的准备。
  不过即使每个人都配上了双马,他们携带的物资也有点重。尤其是现在是大冬天,需要带着衣、被。
  李尊祖看着各人的物资几乎把马匹堆满了,这样做根本追不上已经跑出十数里的建虏。他毫不犹豫地把身上的铠甲扒下,将腰刀扔在一旁,大声向士兵道:
  “追赶的人弃甲,随我轻骑出击。”
  只是穿着衣、戴着狗皮帽子,带上必须的物资。然后背上火铳、缠着子弹带,一人双马向着建虏疾追。
  这样一个配置,明显是难以和建虏近战的。
  不过李尊祖却不担心这个,因为他把军中的线膛火铳,都集中了起来。
  如今他带着的三千人,有一千使用线膛火铳,有效射程远达四百米。
  这样一个射程,是建虏的弓箭远远无法企及的。
  只要建虏敢反击,李尊祖就能边打边撤,从容射杀他们。
  这是他先前和科尔沁部周旋,所发明的战术,模仿了蒙古人祖上横扫草原的曼古歹——
  当年,蒙古骑兵靠着这一战术,几乎横扫了整个大陆。
  现在,李尊祖则用火铳骑射,给他们同样的震撼。
  ——
  黄台吉很快就认识到这一战法的厉害,被李尊祖咬上的他们,根本无法脱身。
  但凡回身反击,就会被明军边打边撤射杀。
  闷头逃亡的话则不能有丝毫松懈,稍微落下来就是个死。
  为了让主力顺利逃跑,黄台吉只能不断分出人马,用他们的牺牲拖住明军。
  建虏这个时候也着实精锐,被分到送死任务的人没有丝毫犹豫,就用血肉之躯迎上明军。
  然而他们的牺牲除了拖延时间,并没有起到丝毫作用。
  最多消耗了一些弹药,消耗了明军一些体力。
  然而这远远不足以让李尊祖放弃,黄台吉心中愤恨的同时,对明军的火铳越来越是恐惧。
  因为他知道明军完全是仗着火器优势,才能在战力上碾压自己。
  想到科尔沁部的状况,黄台吉心中明白:
  『科尔沁部不能待,留在这里必死!』
  『漠北同样也不行,明军掌握了火铳骑射,完全能追过去。』
  『必须要逃得越远越好,西域才是我大金的应许之地!』
  对宁完我提出的在西域建西金已经完全赞成,黄台吉甚至还想要继续向西——
  他想要逃到明军去不了的地方,摆脱生死存亡的危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