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大师兄
  第764章 ,大师兄
  杨小乐在屋里琢磨了一会便去睡觉了。
  翌日清晨,去日料店、养殖场以及东林社巡视一圈,连带着黄昕彤那边也去悄悄看了看,确定没什么问题他这才悄悄的离开。
  悄悄坐上了飞往港岛的飞机。
  中午时分,杨小乐下了飞机。
  随后便直奔公司大厦。
  可惜,来到地方以后,黄秋静和有容都不在,黄昕彤还在鬼子那边。
  “露西!”
  杨小乐找不到人,便找到黄秋静之前的总经理秘书,现任的副总经理。
  对方自然也是认识他。
  赶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杨先生!”
  这可是真正幕后的大老板啊!
  杨小乐走了进去,问道:“黄总和总去哪里了?电话也没打通!”
  直接坐在了旋转椅子上。
  露西只能站在旁边。
  “黄总经理去了荷兰!总去了意大利!”
  说完,赶忙问道:“杨先生,您要不要喝点什么,我让人给你弄!”
  杨小乐摇了摇头:“不用了,他们去那里干什么?”
  好家伙,公司越来越大,两个女人现在是满世界飞,这都第几次来没碰到人了!
  “黄总去荷兰,去完成对daf汽车的收购事宜包括其他的事情!总的行程我不是很清楚。”
  听到这话,杨小乐在那里琢磨着。
  daf?
  什么汽车?
  便好奇的问了一句:“daf是什么公司?”
  露西见状慢慢解释着:“daf是一家荷兰汽车制造商。生产的产品有商用车和私家车,这次daf是出售其私家车项目。”
  “哦,现在公司汽车方面现在什么情况?你知道吗?”
  这几次过来都是待了没多久就走了,公司他只知道一些大概的情况,具体的还真的不清楚。
  听到这话,露西便问道:“您要听细节吗?如果是细节的话我去拿资料。”
  “不用了,就说个大概就行了。”
  “那好!汽车方面的话,我们一共收购了三家公司,法拉利,汽车联盟,这次的daf之前就已经达成了意向,这次就是去签约的。”
  “汽车联盟?又是什么公司?”
  外国那些看起来很有名的汽车品牌,来回被收购是非常频繁的事情。
  哪怕是法拉利,玛莎拉蒂这些牌子。
  露西闻言便介绍了一下这个公司。
  杨小乐在那里听着。
  当听到这家汽车联盟公司,涵盖了德国汽车工业能够提供的所有乘用车领域,从摩托车到豪华轿车。
  这个消息让他眼睛一亮。
  这可是太好了,自己一直要的不就是这个吗?
  在听到汽车联盟是一开始是由四家汽车公司合并在一起的时候,他愣了一下。
  随后问道:“他们的车标是什么?”
  这让他想到了一家公司。
  奥迪!
  他记得奥迪这个牌子是八十年代奥迪再次被卖了以后才有的。
  “哦,他们公司的品牌是四个连接在一起的圆环!”
  听到露西这样介绍,杨小乐笑了出来。
  还真没想到是奥迪。
  汽车公司,其实他知道能买到,毕竟交易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没想到能买到这家公司。
  他要的不是品牌,而是这个公司的工业体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乘用车,就差货车之类的。
  随后安静的听着。
  只不过这家公司现在是在德国,没办法搬迁到港岛。
  相比法拉利这个赛车品牌,他更看重奥迪。
  就是因为它能生产全系列的乘用车。
  这个实在是太重要了。
  “黄总现在将营收的15%作为研发费用。同时也收购了几家发动机厂和离合器研究所。……”
  杨小乐安静的听着。
  15%,这个占比看着不高,但是已经非常的高了。
  老牌的跨国汽车公司,研发费用都是占据营收5%左右。
  这不比半导体行业,动辄百分之三四十,甚至一半,汽车研发成本没那么高的占比。
  他的要求不高,短期只要能达到收支平衡就行了。
  反正,总的来说,还算是很满意的。
  随后问道:“那公司其他方面现在是什么状态?”
  “杨先生,您想问的是哪方面问题?”
  听到露西的询问,杨小乐也是一阵头大,现在公司的估摸越来越大,涉及到的产业越来越多。
  他还真的无从问起。
  随后问道:“手机方面现在怎么说?”
  “手机、服务器以及基站都已经能进入批量生产状态,无线电的牌照已经下来了,预计两年内,就能开始出售!
  我们出技术,在日本和美国寻找半导体代加工厂!”
  “要这么久?”
  杨小乐皱着眉头。
  明年美国那边的手机也发明出来了。
  但是他记得,手机真正上市是在1983年,整整十年。
  想到这里也就感觉没那么久了。
  随后又听了一些其他的行业。
  至于代加工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个做不到垄断,毕竟手机的产业链也非常的全。
  他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技术升级。
  又询问了一些情况,他也就没有再去听了,公司大到一定地步,只有黄秋静这级别的人才清楚。
  甚至,很多她都只是掌握大方向,下面的人来执行。
  不过有容之前提到的52层地标建筑,也已经开始动工,预计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就能建成。
  “行吧,我知道了,人不在就算了。你忙你的吧!”
  随后站了起来。
  露西见状跟着将人送了出去,这才回来。
  这个过程引起了公司里的人注意,但是没人敢问。
  ……
  杨小乐离开公司,琢磨了一下还是准备先去科技城。
  这么长时间,科技城已经有一批物业已经建成,并且已经建成了青衣大桥。
  这座大桥建成以后,归政府管理,不收过桥费用。
  而好处就是对面能用用来盖楼的地皮,他买了接近一半。
  只不过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大了。
  除了山地,可用建筑的用地接近五百万平方,一半也接近了两百多万平方。
  这个项目是有容的建筑公司和黄秋静两家一起合资建设。
  光是地皮,就费了几十亿港元。
  这属于工业用地。
  差不多算是港岛有史以来,最大的面积出售。
  看着挺大的,其实在他感觉还是真没有多大,就这面积也就后世富士康工业区的面积。
  这地方是他发展科技用的。
  同时也是为了十几年以后,毛熊解体接收那些人才的地方。
  毕竟需要一个中转的地方。
  而且八十年代末,那边的开放程度还不是很高,很多科技类的产业没有一下开放。
  都是慢慢开放的。
  不止是这块地,剩下没买到地,后续也会慢慢购买。
  最终将整个占地十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岛都给买下来。
  ……
  车子开到大桥的地方,直接通行。
  来到小岛这边,到处都是工地,看上去有些千疮百孔的感觉。
  到处都是施工队的人。
  而最醒目的还是两栋十层的大楼,高不是很高,但是占地面积很大。
  旁边有一些三四层的厂区。
  此时科技城入住的企业没多少。
  第一个入驻的正是研究所。
  第二家边是有容父亲的电池厂,现在父已经从学校辞职,以荣誉教授的身份在学校。
  因为这边建立了一个电池厂,负责人自然是有容的父亲。
  电池研究所也已经搬到了这里。
  车子到达研究所被人拦了下来。
  杨小乐打通了电话以后,这才被人放行。
  车子停在了大楼前,便有人过来接他。
  “请问是杨先生吗?”
  是个年轻的女人。
  “嗯,是我!”
  “请跟我来,方所长和罗所长都在上面。”
  随后跟着对方上了楼。
  电梯直奔十楼。
  还是和之前一样,进入管理的非常严格。杨小乐自己有卡,直接刷卡进入。
  没一会就见到了罗进平和方同生。
  “罗老师,方老!”
  看着两人杨小乐笑着打了个招呼。
  罗进平一阵的高兴:“小乐,你真行啊!研究所你是压根就不管了啊!”
  一边说,一边进了办公室。
  有人送来泡好的茶水。
  几人坐下以后,杨小乐这才笑道:“我又不是专业的人,有你们在不就好了嘛!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其实他在这里还真的没多大用处。
  缺钱了找黄秋静和有容。
  这些人只需要烧钱研发,也有人会专门处理研究成果。
  压根就不用他。
  至于那些专利,现在越来越多,哪怕是他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重要专利是后世能用上的。
  只能让企业自己发展。
  罗进平无奈的摇了摇头:“我看你就是懒。”
  嘴里虽然抱怨,但是脸上的高兴劲头是一点也掩饰不住。
  任谁被人这么信任,都是非常高兴的。
  杨小乐笑了笑,看着两人笑道:“老师,方老,你们在这里还习惯吧?”
  方同生笑着点点头:“嗯,还行,我们这些人在哪里都一样,就是其他人还有些不习惯,虽然通了了大桥,但是距离之前的大厦有着十几公里,还是在小岛上,不过随着这边基础设施开始完善,总的来说还行,不会影响进度。”
  杨小乐闻言嗯了一声。
  这个他不奇怪。
  之前是在黄秋静那边的大厦里,现在这里已经可以分批入驻进来,肯定要先搬过来。
  否则以后设备越来越多,搬运安置是个大工程。
  而且很多设备是不可移动的。
  之前在最繁华的中环,现在来到了小岛上,对于这些科研人员来说肯定有些抱怨。
  十几公里在港岛已经算是非常远的路了。
  随后问道:“现在公司还好吧?我听说了,手机的上下游企业都已经找到代加工了?”
  方同生点点头:“对,基本上都能找到代加工。核心技术,除了现在市场上已经有的,其他核心技术我们都会和一些大公司合作,预计能吸收两三年内一百多家相关产业链企业……”
  杨小乐安静的听着。
  想要做到垄断是不可能的。
  港岛的地小,只能一些核心技术自己投资,还有许多需要和其他企业合作。
  不过这个他也无所谓。
  只要公司的技术研发不停,将来大有可为。
  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现在硅谷的各大半导体公司,很多都有黄秋静的投资,甚至有不少公司是控股。
  这个事情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黄秋静、有容,以及专门处理专利事情的团队。
  甚至面前的两位,以及有容的父亲都不知道这个事情。
  硅谷的很多科技公司,都已经成了科技城的技术库,一旦技术研发出来就会填充到公司的专利库里。
  这些公司将来都会以合作的方式在这建厂。
  这些公司,可不只是用在手机上了。
  可以涵盖到很多电子产品相关的产业。
  当然了,现在只有技术,还没有生产线,所以短时间没办法转换成商业成果。
  不过公司现在也不全是不赚钱,已经开始涉及到企业办公设备。
  例如分组交换机这些通讯设备。
  方同生说完,看着他笑道:“你之前跟我们说的东西,已经制造出来了,但是我感觉暂时没什么用处啊!”
  杨小乐闻言愣了一下。
  “什么东西?”
  方同生和罗进平两人相视了一眼,笑道:“你看了就知道了。”
  随后两人站了起来。
  带着他去了一间房间了。
  当杨小乐看着东西的时候,愣了一下。
  只见桌子上出现了一台crt显示器,前面你放着一个鼠标键盘。
  “个人电脑?”
  杨小乐扭头看着两人惊讶的问道。
  这个东西他之前弄手机的时候就已经提了一下。
  之前他没怎么在意,毕竟互联网时代还没到来,真正的互联网时代是八十年代,所以他也就没太在意。
  没想到还居然做出来了。
  主机箱很大,大小和商用打印机的一半左右。
  显示器也很像一个黑白电视机。
  来到电脑前,问道:“这个怎么用?”
  罗进平见状将电脑打开。
  等了好几分钟,电脑这才打开。
  杨小乐拿着鼠标在试了试。
  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些固定的连接图标。
  方同生见状说道:“这台电脑的操作系统alu是基于ti公司的74181芯片设计的,其rom控制存储器支持书写扩展,主存的存储字长为16比特,存储字数为128kb(可扩展为512kb)。
  其辅助存储硬盘是一个可移动的、大小为2.5mb的单碟式录音带盒。”
  说完,继续说道:“这台电脑我暂时想不到有什么太大的用处,除了可以连接一些办公设备,例如打印机之类的,就只剩下电脑和电脑之间的信息共享。
  毕竟它的处理能力还是有些差!”
  听到这话,杨小乐眉毛一挑动。
  这不就是早期互联网的概念嘛!
  好家伙,方老头脑子里想的都是超级计算机的概念,看不上这种功能比较差的设备。
  随后问道:“这个是谁做出来的,成本是多少?”
  “这个机器是bbn科技公司曾经的一位研究员研究出来的,他以前一直在bbn科技公司的工作站,我们以前是大学同学,这台机器的成本是3456美元。因为这是研究所里的半成品,如果量产的话,应该能控制在800到900美元左右。”
  听到这话,杨小乐琢磨了一下笑道:“那行,你让他先继续研究,这机器我们这边用不上,但是美国那边的大学可能会用的上,而且,以后我们这里也要做一台大型的服务器,让科技城里的电脑都能调取里面的资料。当然了,需要给不同的级别设置不同的权限。”
  方同生听到这话,稍微思索了一下,眼睛一亮。
  “你是想做工作站?”
  “可以这么理解吧!”
  互联网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都是慢慢发展过来的。
  他记得实际上第一台个人电脑,好像就是明后年就发明出来了,虽然不算完全商业产品。
  因为那台机器当年就卖了几千台。
  最早打开个人电脑商业化的是苹果电脑,以及ibm电脑。
  但是意义是不一样的。
  随后说道:“个人电脑方面,让黄秋静拨款,继续研发,包括系统、软硬件等等,先定五千万美元。”
  听到这话,方同生倒吸了口气。
  这么多?
  比手机研发,也不遑多让啊!
  这又不是超级计算机,要不要这么多投入啊?
  随后将自己的考虑说了出去。
  杨小乐点点头:“方老,您说的对,这我有用,而且还有大用处,当然了,大型计算机以及服务器,我们以后也要参与研究。”
  个人电脑只是商业化的一种表现而已。
  而且很多东西第一个发明出来并且普及以后,不止是赚钱,还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例如手机和电脑。
  可惜,他不会编程,也不会系统,不然的话那就不得了。
  方老头闻言嗯了一声,随后说道:“那行吧!你是老板,对了,你让我们关注的触屏,我们已经买了一项专利。你要拿这个干什么?”
  “哦,触屏技术?这么快?”
  “嗯,电容触屏早就有了,电阻触屏是去年一位美国大学老师为了方便工作研发出来的,我们用了一万美元购买了专利使用权。只是这个商用的话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杨小乐点点头:“确实,不过这个东西以后会有大用处。研究不要暂停。”
  方老头闻言答应了下来。
  杨小乐又继续问了一些其他情况。
  作为半导体行业,他怎么可能不参与。
  研究所招人,着手硅外延反应炉和碳化硅外延炉等半导体设备的研发和制造,生产湿法法学工作台和小型cvd炉。同时研究光刻一套技术。
  这些专业的技术杨小乐不懂,也就简单的听一下。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的科技延伸技术,例如手机和电脑需要的显示设备等。
  几人聊了很久,杨小乐也大概知道了一些情况。
  总的来说按照他的想象中的发展。
  哪怕不等改开,后面随着厂房的建设,也会逐步形成商业化。
  聊的差不多了,他这才离开大厦。
  父的电池厂已经在这里建设,但是父并没有在这里。
  杨小乐也就离开了。
  直接开着车回到了自家别墅附近。
  此时他让奇怪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正跪在索爷的面前。
  这让杨小乐一阵的奇怪。
  当看到老头身上海峡那边的身份证,他的眉毛一挑。
  瞬间猜测到了对方的身份。
  很有可能是索爷的大徒弟。
  当年跟着光头一起离开,去了海峡那边的那人。
  也就是自己的大师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