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楚云飞踟蹰不前?常瑞元:借胆气与他!总攻打响!(大章!)
  第381章 楚云飞踟蹰不前?常瑞元:借胆气与他!总攻打响!(大章!)
  转眼间。
  又是七天的时间。
  晋北、前敌总指挥部。
  方立功等一众作战参谋们面面相觑。
  小声讨论着战场情况。
  “目前各部队已经到达了指定位置,黄焕然已经数次来电催促.”
  罗卫国想不明白:“可钧座却迟迟没有下达作战命令,这是为何?”
  不远处。
  楚云飞已经保持呆坐在作战地图前十分钟。
  没有和任何人交流。
  这次沉思的时间比之前还要久很多很多。
  罗卫国、张大云、赵鹏程等人均是将目光看向了方立功。
  方立功作为他们当中最了解楚云飞的人。
  此时也是一头雾水。
  他一脸苦笑,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解释道:“我现在也搞不清楚状况。”
  随后转头看向了楚云飞的副官赵鹏程:“鹏程,你们去前线之后,钧座有什么奇怪表现吗?”
  赵鹏程认真回忆了一番。
  一周之前他们确实去了前沿指挥部呆了几天。
  这几天楚云飞除了拉着钱伯均下象棋之外。
  基本上也就是去一线视察。
  和基层指挥员、战士们见见面。
  提振一下士气。
  一切如常。
  这么想来的话。
  确实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没什么奇怪的地方啊。”
  赵鹏程挠了挠头。
  张大云转换一下思路,而后接着问道:“那有没有什么对当下不满意的地方呢?”
  赵鹏程认真思索了一下,而后回答道:“楚长官似乎对我们的作战兵力以及弹药、炮弹储备数量不太满意,认为如果日军在二线部署重兵并且反击的话,很有可能会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重兵?”
  方立功眉头紧皱:“难不成是担心日军的骑兵和装甲部队?”
  “一年前,正太路会战。”
  “日军的骑兵和装甲部队曾遭到过重创(战报视角)”
  “日军若是有意补充的话,确实有可能会给我军造成不小的威胁。”
  罗卫国点了点头:“日军防线外松而内紧,一旦我军全力突破敌军防线,很有可能和日军的二线预备队迎头撞上。”
  “若是日军的步兵部队、骑兵部队,那还好说。”
  “可若是装甲部队,事情可就难办了。”
  张大云接过了话茬:“我军在野战之中的反装甲作战训练并不算优秀、反装甲武器也只能够依赖直射火炮,很有可能会因此给作战部队造成不小的伤亡。”
  几人正说话间。
  周卫国在一名于正豪(军官训练团,和林译等人同时补充进队伍)这位作战参谋的带领之下走进了前总指挥部。
  “报告、周卫国奉命赶到。”
  听到声音之后的楚云飞换上了一副笑脸。
  回头对着周卫国招了招手:“来来来。”
  “是!”
  周卫国快步走近。
  楚云飞则是迅速指了指大同城北的方向:“大同南、怀仁及周边地区很适合我军大部队展开,但同样的也适合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发挥。”
  “即便是那寥寥无几的装甲力量,对于我军现阶段的步兵团而言,也是极大的考验。”
  “我担心日军会在大同北至丰镇、天镇一线聚集骑兵和装甲力量,一旦我军全力猛攻受挫,他们便有可能趁势发起反攻。”
  “你亲自带队,前往这一片地区侦查,确认是否有敌军主力活动迹象。”
  周卫国点了点头:“是!”
  执行力非常高,转身就要离开。
  “慢。”
  楚云飞接着说到:“卫国,本来我是没打算让突击团参与到本次的作战之中,但各步兵团的侦查排截至到目前为止,尚未成功渗透敌军后方,无法确认敌军具体部署。”
  突击团此前的北同蒲路会战伤亡惨重。
  现如今尚未来得及恢复元气。
  原本八百多号人的编制,现如今仅有三百号人。
  在重武器日益增多的现阶段。
  突击团这种精锐轻武器攻击群承担的责任也将会越来越小。
  楚云飞也开始琢磨着。
  是否需要将周卫国所部改建成真正意义上的非常规部队。
  即类似雪豹之中的精锐特工队。
  打造现代特种部队的雏形。
  摸索特种部队的作战模式,也算是为以后积累相应的宝贵经验。
  然而。
  各步兵团的侦察排、乃至侦察连精锐归精锐。
  但实质上渗透能力要差上很多。
  真遇到想用人的时候。
  还是需要把周卫国和突击团叫来。
  难以取舍。
  周卫国点了点头。
  他自然能够理解楚云飞的无奈。
  “山城方面是否能够进一步的提供情报支持呢?”
  楚云飞摇了摇头:“一旦出了关外,军统的眼睛基本上也就没有多少的作用了。”
  “我军踟蹰不前,着急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焕然兄和十四集团军方面已经催促数次,统帅部方面恐怕也要承担不小的压力。”
  “但这次作战,关乎整个战区前景,这么多的兵力一旦出现差池,往后再无核实反攻机会。”
  周卫国眉头微皱。
  他很快便领悟了楚云飞的意思。
  同时也明白现如今晋北这八九万主力部队的处境。
  进。
  担忧敌军会在二线部署强有力的反击力量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而如果不打,固守现有阵地。
  等到日军新建部队组建完成,被动的就成了他们。
  现在正是进退两难的时候。
  周卫国后脚一靠,挺了挺胸膛敬礼表态道:“请长官放心,我突击团一定完成本次的侦察任务。”
  “嗯,去吧。”
  周卫国走后。
  楚云飞接着安排道:“立功兄,将我军的顾虑传达给统帅部,电报发给侍从一处林蔚林主任。”
  “另外将炮阵地向前推进五公里,看看日军的动向。”
  “是!”
  方立功闻言立即转身离开前往机要室草拟电报。
  发给林蔚,自然也是因为楚云飞认为林蔚能够理解自己的顾虑。
  直接发到统帅部的话。
  楚云飞担心那群高级指挥官即便是拥有相应的分辨能力。
  也无法准确判断出战场局势。
  最为关键的是,他们不一定期待楚云飞打胜仗。
  但常瑞元除外。
  很快。
  山城方面。
  侍从一处就收到了来自晋北前总指的电报。
  林蔚扫了一眼电报内容之后。
  便知道楚云飞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第一时间迈步找到了常瑞元,并且向其汇报了情况。
  常瑞元确实错误的判断这是楚云飞在向他这个校长求援。
  他宛如训斥自己不成器的孩子一般说道:“晋北反攻之前,也没和我这个校长商量商量。”
  “仗打成这个样子,现在知道着急了。”
  虽然态度不算好,但总归没有骂出什么难听的话。
  常瑞元也仅仅只是稍微有点生气,仅此而已。
  林蔚站立在其身旁不远。
  见常瑞元不说话之后,随后才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云飞年少成名、进行会战之前难免考虑不周。”
  “企图携龙城光复大势,反攻晋北,奠定华北反攻之胜局。”
  “现如今,从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以及十四集团军近半个月的回报情况来看。”
  “整个晋北长城一线的主力部队,眼下已经是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只不过,我们无法确认敌军是否真的在大同以北地区部署了装甲部队,亦或者是部署了相应的骑兵部队。”
  常瑞元背负双手,来回踱步。
  双方的硬实力。
  若是从纸面数据来看的话。
  晋北一线的主力部队在重武器装备方面。
  甚至还要优于日军。
  轻武器方面,因为装备的美械等缘故,轻武器火力也要比小鬼子要强一些。
  支援武器方面更是吊打。
  日军有的,八十八集有。
  并且还装备了大量的迫击炮等曲射支援武器。
  这方面,则是全方位的吊打。
  但步兵部队不是没有弱点。
  倘若日军真的在大同以北集结了大量的装甲部队、骑兵部队。
  甚至在精锐部队的伴随之下展开进攻的话。
  很容易撕坏楚云飞的战线。
  南昌会战的时候,国军可是吃过冈村宁次的大亏。
  除了南昌城之外,南昌周边的战略要地基本上都是冈村宁次的装甲突击战术拿下来的!
  “从之前的情报之中看的话,日军驻蒙军作战序列确实有过这样的作战部队、包括他们的前身,作为察哈尔兵团之时,就有过相应的精锐混成旅团。
  日寇也将其称之为小师团。
  整体编制,根据情报获悉。
  大约六千多号人。
  但却在编制上面设置了一个两大队制的步兵联队。
  旅团下辖两个战车大队,战车大队装备的是八九式坦克、九四式装甲车。
  可在正太路会战遭到我军重创之后。
  就再也没有在华北地区使用过了。”
  常瑞元笑了笑,顺着林蔚的话就接着说了一句:“这么看来的话,云飞这个臭小子不是考虑不周,他是考虑太周到了。”
  他将手中的电报拍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拄着手中的手杖来回踱步。
  片刻之后。
  他拿起了办公桌上的电话:“让雨农过来一趟。”
  没多久。
  大约十五分钟之后。
  戴雨农匆忙站在了常瑞元的身前:“校长。”
  “戴科长、我们有任何的情报指出,日军在二线集结了作战部队妄图反扑吗?”
  戴雨农愣了一下:“校长是问赣北前线还是晋北前线?”
  “自然是晋北前线。”
  戴雨农如实的摇了摇头:“没有,我们没有收到任何的情报表明日军尚有余力进行反扑。”
  常瑞元已经不再看向他。
  却也没让戴雨农离开。
  “从敌我态势来看,日军实际颇为被动,不管我们是中路突破,亦或者是两翼包抄,日军都会应接不暇,我们的兵力、装备都占据绝对的优势。”
  “也不知道云飞的顾虑从何而来。”
  常瑞元在得到戴雨农的答复之后.
  再度转变了态度。
  林蔚对此也是习以为常:“云飞此时也是指挥着整个战区的主力部队,既然云飞有顾虑,委员长不妨借胆气与他。”
  常瑞元冷哼一声:“就怕他要的不是胆气。”
  林蔚默不作声。
  见常瑞元没有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才小声道:“委员长,可二战区那边不同九战区,那边兵力本就薄弱、得到的支持相较于九战区少了很多。”
  九战区堪称举国之力。
  二战区即便是有楚云飞搞援助,但比起九战区而言,还是嫩了一些。
  虽然现如今的二战区重武器数量已经达到了整个国军总数的二分之一。
  可那是楚云飞自己争取的。
  跟你常瑞元没什么关系。
  常瑞元主要投入的还是自己的嫡系中央军。
  站在一旁的戴雨农并非不知兵。
  不过此时的他像是个聋子和哑巴一般。
  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是努力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
  虽然他知道。
  从现如今的角度来看的话。
  没有任何的证据指向日军在二线部署了装甲和骑兵部队。
  甚至日军在九战区的频繁动作,侧面印证华北方面军不太可能被分配到太多的资源。
  他们军统不是吃干饭,种种迹象表明暴日已经是强弩之末。
  他们的经济已经接近崩溃!
  可万一呢?
  楚云飞料事如神的名号。
  几乎所有的作战将领都清楚。
  更何况、其本人骄傲无比,甚至可以说是张狂的程度。
  若是没有八成以上的把握、楚云飞岂会按兵不动?
  至于林蔚、林主任这样的高级幕僚。
  显然在军事指挥这方面要优于自己。
  林主任都秉持谨慎态度。
  那就更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常瑞元沉默片刻,似乎是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将那批原定交付九战区的美国援助加快速度送往二战区。”
  “既然他楚云飞需要的是胆气,那就再给他发上一封电报,要求他放手一搏,万一作战失利、指挥失当,我亦不会对其严惩。”
  这批原定交付给九战区的美国援助。
  之前常瑞元交办的时候。
  林蔚就有所怀疑。
  认为是其他人想要截获一批本属于楚云飞的援助物资。
  而后用于九战区的作战之中。
  现在看来。
  这个人不是何应钦、也不是陈辞修,更不是薛岳。
  正是眼前的这位委员长
  委员长对于此次长沙会战,似乎比他预想之中的还要看重许多。
  林蔚在心中翻了个白眼。严惩?
  呵呵!
  楚云飞还有指挥失当的时候吗?
  每一次指挥的战斗和作战计划。
  几乎是将所有能考虑到的东西全部都考虑到了。
  即便是出现突发情况,也能够迅速调整,并且找出最为有利打法。
  怎么可能指挥失当。
  这句话还不如不加。
  以林蔚对楚云飞的了解和接触的情况来看。
  加了这句体己话之后,大概率只会起到反效果。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林蔚提醒了一句:“委员长,依我之见,云飞的目的并非是催促我们尽快调拨物资,华北方面军屡遭挫败,此次亦是他们一雪前耻的良机。”
  “蔚文,你的意思是说敌军真有可能打着外松内紧的算盘?”
  常瑞元想不明白林蔚为什么还要坚持自己的观点。
  可这件事情本就说不通啊。
  如果日军真是这么部署的话。
  那么第十四集团军进攻屡屡受挫应当作何解释?
  难不成现如今的中央军主力的战斗力都已经差到这种地步了吗?
  郭寄峤所指挥的第十四集团军可是足足四万人。
  该有的装备可都是给补充的。
  在常瑞元的视角来看的话。
  “十四集团军就是兵力充足,还有重武器。
  打成这个样子。
  甚至楚云飞都派遣了重炮部队支援,若非日军主力拼死防守!
  日军的战斗力应当强横到什么程度?”
  林蔚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道:“委员长、日军本就擅长防御作战、只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需要主动进攻而已。”
  “职以为,迫切想要结束这场战争,并且取得战争胜利的不仅仅是我们,还有日本人。”
  常瑞元承认。
  林蔚其实说的是有道理的。
  日军战斗力本就强悍无比。
  训练有素的他们。
  在坚固防御工事的帮助下。
  抵抗他们主力部队的进攻不是没可能。
  南昌会战之时。
  罗卓英所部、以及七十四军反攻南浔线之时。
  日军不也是能够与其对抗,且寸土未失吗?
  常瑞元在林蔚的影响之下。
  内心开始倾向于林蔚的判断。
  幕僚基本上就扮演这样的角色。
  他们的脑袋就是要更好用一些,能力更强一些。
  不然还当什么智囊、当什么幕僚?
  可惜的是身边就林蔚一个能用的。
  刘斐已经被他派往了九战区。
  其他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是常瑞元的手下败将。
  顶天了听听他们的意见,但绝不会采纳。
  常瑞元下意识的开始倾向于楚云飞的说法。
  只是心中还是有个声音告诉他。
  中央军主力部队战斗力不可能这么弱!
  就如同常瑞元很难相信在他眼中。
  十四集团军那几乎倾尽全力的进攻。
  对付的居然仅仅只是日军的“诱饵”。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晋北大战还有什么前景可言?
  不如转入战略防御态势。
  依托现如今的有利地形,固守阵地,与日军展开对峙后.
  不行!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常瑞元脑袋转动的飞快。
  不过,他最终还是做出了有利于晋北大战的决定。
  那就是不干预,不指挥!
  “关于既定作战方针,统帅部不对其更改,亦不督促其进攻,让云飞自寻良机吧。”
  “是。”
  林蔚大喜过望,转身就要离开传令。
  看着脚步略显轻快的林蔚。
  一时间常瑞元有些怀疑自己的战略指挥水平是否退步.
  也就那么一秒钟而已。
  常瑞元再度恢复了之前的自信。
  在他看来。
  实际上楚云飞自己也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他虽然从未对楚云飞的承诺食言过。
  可现如今国民政府是个什么情况。
  楚云飞心里面是一清二楚。
  既然已经松口,那就需要楚云飞拿出相应的态度来。
  至少需要保持攻势、并且能够看到相应的战果才行!
  晋北-雁门关总前指挥部。
  “云公,统帅部来电。”方立功快步走到了楚云飞的面前,将手中的电报递了过去。
  刚才的他才刚刚复电二战区,确认军粮征收情况。
  楚云飞放下了手中的电报之后,转头询问了一句:“炮三十团已经向前推进了吧?”
  方立功点了点头:“是的,目前炮火已经能够覆盖至怀仁县日军阵地。”
  “不需要他们打怀仁,时机差不多已经成熟了,通知欧阳先鹏,让他们调转炮口对着朔县日军阵地猛轰。”
  “另外命令山炮兵三十一团第一营部署至岱岳车站,随时准备增援第一步兵团。”
  “飞虎攻击军直属的山炮营部署至井坪一线,协助第五步兵团发起对平鲁的进攻。”
  “命令第一步兵团扫清岱岳、金沙滩、尚希庄等残敌,确保对怀仁县城维持小规模攻势。”
  “第二、第三步兵团在三日内肃清朔县城内日伪军。”
  ps:岱岳车站在朔县以北、此时日军已经打完阻击,撤离至怀仁县城。
  “是!”
  攻击的命令下达。
  方立功很快动身返回:“长官,统帅部那边的态度有些耐人寻味。”
  “不像是委员长的风格。”
  楚云飞看到常瑞元作出的改变也是惊讶不已。
  竟然不想着指挥自己怎么打仗。
  常瑞元老老实实的当个泥塑也是好的!
  楚云飞怕就怕他瞎指挥。
  动他的补充兵员和作战物资。
  哪怕常瑞元不过问一句。
  他都有把握打赢这场晋北大战。
  该争取的都争取了,该准备的都准备了。
  总攻,自然也要拉开帷幕了!
  另一边。
  阳方口。
  飞虎攻击军指挥部。
  作为左翼集团的直接指挥官。
  钱伯均近一个月实际上都处于焦虑之中。
  不过。
  收到电报之后的他。
  此时的也是轻松了许多。
  “老边,看来和我之前的判断一样、”
  钱伯均一脸满足的将电报递给了一旁的边富成:“之前维持长久的小规模持续攻势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向山城方面争取更多的物资补给。”
  “实质上也是为了练兵。”
  “这些补充进来的作战兵员此前并未进行过相应的实战,经过最近一个月的轮战和进攻、算是基本上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实战训练。”
  “我们的战斗力,实际上已经进一步的得到了提升!”
  边富成看完了电报之后也是高兴不已:“等了这么久的时间。”
  “算是正式拉开总攻序幕了,我立即去作具体的作战安排,长官的打法和我们之前商定的第三套作战方案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钱伯均点了点头:“嗯,去传令吧!”
  楚云飞命令下达后的第四十五分钟。
  炮三十团炮兵阵地。
  欧阳先鹏兴奋不已。
  在他不远处。
  一个个战士们吃力的搬运着炮弹。
  准备进行射击前的最后准备。
  “各班就位~!”
  随着口令下达。
  各炮开始标定射击诸元。
  “注意,一号炮位、二号炮位,一发装填,放!”
  两颗炮弹出膛。
  划破天空之上!
  炮三十团现如今的炮击是在测算营测算之后进行的标地打击。
  其实也就是看着手上的作战地图上面的坐标打跑。
  再加上楚云飞的技能辅助。
  基本上不存在说什么打不准的情况。
  很快。
  炮三十团、测算营营部的电话声响起。
  “报告黄营长精准命中目标。”
  “很好!”
  黄永瑞微微一笑:“这说明我们之前的工作没有白做,通知团长,让他们放开了轰!”
  “是!”
  随着欧阳先鹏一声令下。
  一颗颗的105毫米炮弹迅速出膛。
  宛如一头头咆哮着的猛兽。
  铁雨正在落下。
  大地震颤不止。
  炮弹的爆炸声宛如雷鸣一般隆隆作响。
  硝烟很快弥漫阵地。
  气浪像无形的巨手,狠狠拍打着阵地上的一切。
  战壕边的沙袋被掀翻,木桩被炸得粉碎,碎片四处飞溅,发出尖锐的呼啸声。
  朔县前沿阵地之上的日军们甚至连示警的声音都传递不出太远。
  一门炮,一分钟六发。
  八门炮。
  一分钟足以打出去四十发以上的105毫米高爆弹。
  在楚云飞的炮火引导技能之下。
  炮击的密度非常高。
  日军外围阵地很快被撕扯的支离破碎。
  二团、三团两个团因为要共同行动的缘故。
  刘旺此时就站在孙鑫璞的身旁。
  比起孙鑫璞举起望远镜看向远处的爆炸。
  他则是老老实实的捂起了耳朵。
  五分钟之后。
  炮击停止。
  两人颇为默契的转头看向了一旁的电话。
  果不其然。
  一分钟不到的时间。
  叮铃铃的电话铃声响起。
  楚云飞的声音自话筒之中传来:“炮三十团汇报炮击效果很不错,你们应当能够看到吧?”
  “是的长官,敌军阵地已经化作一片火海。”
  “那你们还在等什么,立即发起进攻。”
  “是!”孙鑫璞挂断了电话,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刘旺:“按照之前说的那样,你们主攻东边,剩下的佯攻任务交给我们。”
  “嗯。”
  朔县方向的总攻发起之后。
  一切进行的均颇为顺利。
  右翼集团指挥官黄百韬很快也收到了楚云飞的命令。
  正当黄百韬颇为兴奋认为楚云飞终于松口同意他们进攻灵丘县城之时。
  楚云飞却破天荒的要求他们继续保持对灵丘县城内日伪军的围困。
  转而进攻广灵.
  “真是奇怪,楚长官为什么会下达这样的作战命令,如果我们的主力进攻广灵的话,侧翼必然会受到混成第二旅团的威胁。”
  黄百韬很快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他转头看向一旁的张东凯:“难不成是想要以我军主力为诱饵,吸引日军出城野战?”
  张东凯没有说话,真是摊开了一旁的作战地图:“这么长时间的战斗我们已经清楚日军混成第二旅团的主力就在灵丘城内,数量在两千以上。”
  “敌军拥有着完善的防御体系和工事,想要攻克自然是没那么容易。”
  “楚长官既然下达这样的作战命令,想必应当由其他方面的考虑,刚才军座您所说的诱导敌军出城野战也不是不可能。”
  “职怀疑,楚长官认为现如今配属给我们的75毫米山炮并不足以完成这样的攻坚任务.我们与其被混成第二旅团这两千人牵制在这里,不如主动出击,向张家口方向继续进攻,亦或者是和十四集团军协同作战,进攻浑源县城。”
  黄百韬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不错,只是之前楚长官便不愿意我们轻易进攻.我还是想不明白,日军真的在二线部署了大量的反击力量吗?”
  张东凯疑惑不已:“他们的作战兵力究竟从何而来呢,我们四万万的民众尚且勉强维持如今的兵力规模,日本人.”
  “很有可能是新组建的特设师团。”
  “从他们的预备役之中抽调。”
  “不要忘了,日本国家的识字率达到了什么程度。”
  “他们拥有完善的军国民教育。”
  “甚至那些不适宜服兵役的民众拿起武器走上战场都足以对我们的士兵造成足够的威胁。”
  张东凯叹了口气:“真是可怕的对手,也是个足够疯狂的对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楚长官有所顾虑也是正常。”
  黄百韬摆了摆手,否认了这个说法:“依我对日本国的了解,即便是他们也无法再短短一年内完成四次征召。”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日本人就不是所谓的征召,而是强征了。”
  “我怀疑,这批部队很有可能日伪军混合部队、数量很多,但实际上战斗力并不强,亦或者是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部队,只是楚长官多虑了。”
  “现如今,我左翼集团已经发起了全面进攻,日军方面应当会有动作,从日军的动作之中我们就能够揣测到他们有可能的后手动作,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得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后发优势。”
  “东凯,给孙铭打去一通电话,让他带着十三团做好工事修筑、对灵丘县城内的主力进行监视。”
  黄百韬也是颇为自负的一名将领,此时的他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但临到末了。
  黄百韬还是犹豫了一下:“这样,我请示一下楚长官,请求先克浑源、再下广灵,若是可以的话,我亲自率领第十一并从第十二步兵团之中抽调两个营出来,并山炮部队北上进攻浑源!”
  “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