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权力的交接
  第304章 权力的交接
  苏武接管镇海市后的第4个小时。
  镇海市,以及海岸线边缘,被苏武命名为临海的大型附属避难所。
  彻底变成了两座繁忙的大型工地。
  运抵镇海市避难所的快速水泥生产线,成功安装完成并开始进入生产状态。
  第一批生产出来的水泥,被首先运往避难所1号出口位置。
  然后在两艘潜艇的护航下,几十台事先潜入海水中的水下机器人,使用特制的充气皮囊,将1号出口外的海水排空。
  正式开工建造第1条通往海岸的海底通道。
  这条海底通道,宽度达到20米,可以允许6条铁轨并行铺设。
  高度为12米,分为上下3层。
  最终可容纳的总轨道数为18条。
  也就是总共能让18辆列车同时在通道中穿行。
  考虑到整个镇海市避难所,拥有7个可以建造这种海底通道的出口位置。
  等到后期,所有海底通道全部建设完毕。
  再按照每条轨道平均2到3分钟,出发一辆列车的频率。
  这些通道完全足以让7000辆地铁列车,全部同时在里面行驶。
  “按照水下探测器,勘探到的海底通道铺设路线。”
  “从镇海市到临海避难所的实际路程,在117公里左右。”
  “以地铁列车75公里每小时的平均速度,全程约要1.5小时。”
  “严格控制的话。”
  “实际上,6条半,甚至6条海底通道,就能满足地铁列车的使用需要。”
  “节省下来的空间,可以再改造成海底公路。”
  “让镇海市那边原有的军用和民用车辆,也能发挥运输作用。”
  7条超过上百公里的海底通道。
  哪怕放到末世前,也是堪称史诗级别的超大型工程。
  也就是苏武,拥有快速水泥这种近乎作弊一般的材料。
  才能在如今末世环境下,快速地将其建造出来。
  不过尽管如此,他前后仍然需要耗费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对于一座处在覆灭边缘的城市来说。
  这个时间,还是过于漫长了一点。
  充满了冒险和赌博的成分。
  为此。
  苏武同时还选择了在位于陆地的临海避难所这边,也同步启动建造,进行双向施工。
  将海底通道最终的竣工时间,压缩到7天以内。
  “临海避难所这边。”
  “需要建造负责接引的地下港口车站,以及将近半程,50多公里的海底通道。”
  “由于建造所需的各种设备和原材料。”
  “都得从农家小院那里调用。”
  “所以还需要再搭建起四座垂直起降机场,以及规划出一片能够让青空级运输无人机大规模起降的广场。”
  虽然说,临海避难所离镇海市更近。
  但考虑到那边海面上极度恶劣的环境。
  综合起来,反而从农家小院那里,跨越近千公里的距离运输物资过来,更加的稳定可靠。
  只是这样一来,前期就特别需要依靠空中运输。
  必须建造一定规模的配套机场和指挥塔台。
  而除了这些以外。
  一旦海底通道建造完成,开始运行。
  以那恐怖的运输能力。
  最高峰时期,也只容纳过数十万人居住的临海避难所。
  大概率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被撑爆。
  因此还必须提前做好分流的计划。
  在临海避难所的周围,甚至是从那里返回江河市过程中,途经的宽江流域一带。
  重新启用一大批当初被废弃掉的附属避难所,作为临时的安置点。
  零零碎碎地将每一个能够想到的角落,都尽量完善起来。
  苏武忽然发现。
  他似乎已经把手中所有能够动用的机动力量,都投入到了这一场注定规模庞大的迁徙之中。
  其中动员和牵扯到的人数。
  也早已超过了半个亿。
  “动员规模巨大没有问题。”
  “关键是一切都要快。”
  “只有动作足够快。”
  “才能真正的拿到吞并镇海市的好处。”
  “不然被灾难追上的话。”
  “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接管镇海市的第5个小时。
  又有十架双翼直升机,冒着风雪。
  满载着物资,从农家小院起飞。
  这一次。
  它们携带了昂贵的垂直起降设备,以及部分的蜘蛛机器人和建筑物资。
  以用来在临海避难所建造机场。
  为后面的六代战机,大规模地过去运输物资做铺垫。
  第6个小时。
  第1批收到命令,返回农家小院的商队列车。
  在交付完从东洲各处采购回来的物资之后。
  又装载上蜘蛛机器人,以及各种施工工具和避难所的维生设备。
  出发前往临海避难所。
  它们将负责唤醒临海周边的废弃避难所,将其重新打造为适合人类居住的场所。
  而也是这个时候。
  镇海市出现了一场持续五六秒的六级地震。
  导致一条刚刚开始建造的海底通道,以及几座工厂那里,发生了几起不大不小的事故。
  虽然实际造成的损失不大。
  却让所有的知情者心中,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因为它预示着,追随着分支气旋移动轨迹的强大地质灾难,已经将它的触手触及到了镇海市这里。
  从这一刻开始。
  整个镇海市,将真正进入毁灭的倒计时状态。
  3月30日。
  苏武接手镇海市的第3天。
  在距离镇海市避难所2公里外的一处海沟中。
  突然开始涌出了大量的气泡。
  海沟内的水温也迅速上升,达到了足以让人烫伤的程度。
  这代表着,地底炽热的岩浆,已经与那里的海水有了直接的接触。
  危险进一步升级。
  镇海市避难所。
  联合指挥大厅。
  一群聚集在这里的镇海市高层,每个人的脸上神情都不太好看。
  他们沉默地看着大厅中央,显示的施工进度图。
  不少人心急如焚,却又对此无可奈何。
  “进度最快的那条海底通道,还需要至少97个小时的时间才能贯通。”
  “我们未必能再坚持那么久。”
  “当初知道消息的时候,就应该立刻动身离开这里才对。”
  有人有些后悔,不应该舍不得手头的那点权力和资源。
  没有赶在地表环境彻底恶化以前,就离开镇海市。
  可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
  被低温冻结的海平面上方。
  超过17级的飓风,以及随时可能如暴雨般砸下的致命冰棱。
  彻底杜绝了他们此时从空中和冰面上离开的可能。
  甚至就算想搭乘潜艇离开,也不行。
  因为所有的潜艇,都被苏武的人工智能接管。
  正在参与海底通道的建设。
  他们已经没有权限去插手。
  “不用太过悲观。”
  “我们避难所的主体结构还算坚固。”
  “就算下边喷射出了岩浆。”
  “一时半会儿,也不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眼看着大厅里的气氛不对,平宇瀚不得不站出来进行安抚。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
  “大家这段时间,最好尽量待在安全屋附近。”
  “等到海底通道能够通行后再出来。”
  安全屋是镇海市避难所内部,一处封闭的生活区。
  它的外围采用了厚达10米的合金金属制成。
  内部拥有独立而完善的各种生活系统。
  足以保证数千人在里面生活长达数年的时间。
  在最初的设计中。
  安全屋是被当作最后的堡垒和避难所看待。
  用于充当镇海市管理层的退路。
  只是,可能就连设计师也没有想到。
  安全屋有一天还需要直面9级以上的地震,以及无穷无尽的岩浆的侵蚀。
  根本无法起到真正庇护的作用。
  而不管镇海市的权贵们心中如何焦虑。
  冰层下的海底。
  以机器人为主的工程队,依然在不紧不慢地建造着海底通道。
  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4月4号。
  事情终究没有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在所有知情者忐忑不安的等待中。
  第1条海底通道顺利建成。
  当通道中,最后一块快速水泥外墙凝固成型。
  地面上的铁轨,将临海避难所与镇海市成功连接以后。
  得到消息,早早地率队等待在1号车站附近的平宇瀚。
  登上了第一列地铁列车。
  成为了首批的乘客。
  伴随着列车缓缓启动。
  坐在1号车厢中的平宇瀚,感受着身下轻微的晃动。
  心中难得地安稳了下来。
  再怎么位高权重,表面上不动声色。
  他终究还是一个普通人。
  也会惧怕死亡。
  如今能够远离危险,自然会生出一丝放松。
  转过头,看向地铁列车的窗外。
  通过车厢内柔和灯光的映照。
  能够清晰地看到,外面是一层隔得极为接近的灰色墙壁。
  平宇瀚知道,在那墙壁的后边。
  还有着至少20艘以上由观光潜艇改造的水下潜水器。
  巡视着附近。
  肩负着维护通道和随时抢修的任务。
  这个时候。
  旁边的助理将一台平板电脑递了过来。
  朝他低声地说道。
  “来自江河市的通讯。”
  平宇瀚接过平板电脑,接通通讯。
  就见屏幕上浮现了一个年轻又熟悉的身影。
  那是名为苏武,统治着上亿人口,如今又将镇海市纳入管辖范围的年轻领袖。
  “怎么不等正式通车后,再搭乘列车?”
  “现在的海底通道,可不太稳定。”
  苏武眼中带着关切。
  不管怎么说,平宇瀚现在依然还是镇海市的议长。
  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旦出事,影响必定会十分恶劣。
  “没有办法。”
  “大家都等急了。”
  “早点儿离开,也省得在这里担惊受怕。”
  平宇瀚声音平静缓和,又带着一丝放下重担后的放松。
  如同一位即将退休卸任的老人。
  “这样啊。”
  苏武有些了然。
  镇海市如今的情况,他自然也十分清楚。
  就在两个小时前。
  一次不算太激烈的地震中。
  甚至有一股岩浆,顺着裂开的地板,淹没了镇海市避难所中的一间种植室。
  导致了两名正在那里巡视的工作人员的伤亡。
  这种看得见的致命危险。
  以镇海市那帮人一贯养尊处优的性子,难免会感到坐立不安。
  “那我先暂时调遣一支机械军团,从水中过去。”
  “尽量保证你们这一趟车次的安全。”
  海底通道面临的危险。
  一个是地质不稳定活动带来的撕扯和挤压。
  另外一个,就是游荡的零星紫晶体,可能会因为感受到通道里活人的气息,主动进行破坏。
  有机械军团护航的话。
  情况会稍微好一些。
  只不过这样兴师动众,多少有点儿用力过猛的嫌疑。
  它们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出于表示苏武的重视。
  不可能作为常态。
  等到护送完平宇瀚这一趟列车,机械军团依然还会再度返回临海避难所。
  继续参与原本的建设工作。
  短暂的通话过后。
  平宇瀚继续转过头,看向窗外一成不变的灰色墙壁。
  有些心情复杂地叹了口气。
  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享受这种高规格的待遇。
  等到抵达江河市。
  他身上镇海市议长的光环,就会被剥夺。
  彻底成为对方管辖下的一个普通的富家翁。
  此后余生,或许在生活物质条件上不用忧虑。
  但也就仅此而已。
  “希望我的选择没有错吧。”
  “选择江河市,会比选择东洲首府更好一点——”
  平宇瀚乘坐的是第一列地铁列车。
  在他后边,还有其它源源不断的列车开始陆续出发。
  按照双方的默契。
  最开始的一批乘客,理所当然的是镇海市中层以上管理者及其亲属。
  这批人大约在3万人左右。
  同时为了保证他们最基本的体面,以及为他们提供更多携带行李的位置。
  每节车厢内的人数,限定为80人。
  仅有满额人数的五分之一。
  而在他们之后。
  是中层以下的官方管理人员,民间的富豪家庭等等。
  对于他们,就没有太过特别的优待。
  每个人都只能携带和普通人一样标准的随身行李。
  需要挤在足足有400人的车厢内。
  至于其它的财产。
  想要带走的话,就得缴纳95%的高额运输费用。
  并且,为了避免浪费前期宝贵的运力。
  体积和质量过重的普通物资,直接不允许带走。
  另外,正在避难所里维持秩序的武装士兵们的家属,正在工厂里生产关键物资的工人们的家属,也都会在这一批优先撤离的名单之中。
  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奖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