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李世民:我在乎黄金?我在乎的是态度
  第205章 李世民:我在乎黄金?我在乎的是态度
  长安,东宫。
  李承乾手里把玩着两个银元。
  一个是李世民的头像,一个是他的。
  这是阎立本设计,李淳风督造的银元样品。
  怎么说呢?
  李承乾敢打赌,绝对没有他人能仿造出来的。
  虽说头像不是栩栩如生,但也是有着划时代的技术含量在内。
  正面是头像,背面是大唐日月龙旗。
  叮叮叮!
  李承乾将两枚银元互相碰撞,发出悦耳的声响来。
  “不错。”
  他道:“李道长,这个铸造不是难事吧?”
  李淳风道:“有了母板之后,铸造起来,并不费事。”
  “只不过想要大量铸造的话,需要另外设立工坊。”
  “毕竟天工坊那边,还肩负着其他试验。”
  李承乾点了点头,抛着手里的银元,突然丢给李治,差点没接住。
  李治讨好的赔笑,也在端详银元,李恪靠了过去。
  两人一看,眼睛就是一突,对视一眼,都看到眼中的惊讶。
  单看这品相,他们俩就知道,陛下那一关,绝对过了。
  “这事到时候再论。”
  “你们送去御前吧。”
  “是!”
  两人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来报。
  齐王李佑从吐蕃给太子送来礼物。
  “这小子……!”
  李承乾有点哑然失笑。
  权万纪被他先斩后奏送回来,李世民还发了一通火,准备再派人去的。
  李承乾却是压下来了,暂时不再派人,任由李佑在吐蕃做事。
  后来一些传闻也传到长安来了。
  不过并不太被人相信。
  齐王怎么会是那样的人呢?
  十几个大箱子送来,李佑还写了封信。
  李恪上前打开箱子,全部都是金灿灿的黄金。
  李承乾看着信。
  “太子哥哥,你不知道,吐蕃太有钱了。”
  “简直是随处黄金,看的我眼缭乱。”
  “我都没有,所以我就把他们全部给融了。”
  “还有啊,修建吐蕃王宫,我说死了十万人,李敬玄说少了。”
  “那该是多少啊,百万吗?”
  “松赞干布说,那些不是人,是奴隶,死了就死了。”
  “我真的是怀疑,在长安接受的教育是不是有问题。”
  “我还是正常人吗?”
  “跟他们相比,我简直太善良仁慈了。”
  “所以,善良仁慈的我,看不顺眼他们,我要杀了他们,抢他们的金银财宝,霸占他们的女人。”
  “当然,我还设立了青楼,让那些奴隶交一丁点钱,就可以睡那些贵族女人。”
  “我是不是做的很好。”
  “我分了一半黄金给你,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有人弹劾我,你要帮我啊。”
  “往后还孝敬你。”
  “……”
  信里说了很多,李承乾没有快速略过,是一字一句的在看。
  可以看得出,李佑很想表达出自己在吐蕃的举措。
  同时也有些害怕。
  拿黄金来贿赂他,好让他以后不会受到责罚。
  “你们看看。”
  李承乾递给了李治与李恪,“再说说你们的看法。”
  他坐在一边品茶,思索着吐蕃的事情。
  良久后,两人才目瞪口呆的抬起头。
  “这……!”
  “传闻五郎在吐蕃无法无天,肆意妄为,是真的啊?”
  “他这样做,吐蕃局势出现变故怎么办?”
  李承乾笑道:“我给你们一人一箱,可不可以?”
  “额!”
  李恪一顿,李治眼神发光,“哥哥给我就要。”
  “五哥其实做的不错的。”
  “那些贵族是真的该杀。”
  李恪露出勉为其难之色,“给我,也不是不行。”
  “那你们怎么帮五郎说话?”李承乾好笑问道。
  “五哥杀的是那些不听话的贵族。”李治道:“做的没有错。”
  “变故也不怕,有驻军在。”李恪道:“五郎带去的是王化。”
  “他们不要王道,要霸道,怪不得五郎。”
  李承乾道:“稚奴,我说你写。”
  “是!”李治急忙坐好,提笔等候。
  “下不为例,金银财宝,全部送回长安,一点不准私藏。”
  李承乾道:“就这么写。”
  “完了?”
  李治愣愣的问道,他还没落笔就结束了。
  “还要说什么?”
  “不劝劝五哥?”
  “劝他干什么?”
  李承乾疑惑的问道。
  额!
  李治也不知道说什么。
  说让他收敛点。
  可这才收了人家的钱啊。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拿人手短?
  “三郎。”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把这箱子全部送去太极宫。”
  李治本来俯首急书的,听到这里大急,道:“哥哥,不是说好给我们一箱的?”
  “你猴急什么,陛下那是大头,我们吃点小头就成了。”
  李承乾道:“等下次吧。”
  “好吧!”
  太极宫。
  李恪有些拘谨,这事他想着让李治来多好,偏生兄长要他来送。
  他其实知道李世民对他喜爱的。
  但有些时候,他能感受到父皇对他的喜爱,是有克制的喜爱。这让他许多时候患得患失。
  尤其在长留长安后,这种感觉越发明显。
  “拜见父皇!”
  “三郎来了啊。”
  李世民正在把玩银元样品,他对此是很开心的,心情也特别的好。
  他笑道:“今日不在太子那边?”
  “父皇,兄长叫我送东西过来。”
  “何物?”
  李恪没有说话,命人搬了进来,李世民没有起身,只是探了探身子大量。
  等到箱子打开,明晃晃的刺眼,他不由起身,疾步走去。
  “全部都是?”
  6=9+
  李世民问道。
  “全部都是。”
  “哪里来的?”
  李恪如是回答,也在观察父皇的反应。
  只见李世民脸色一阵急速变化,怒道:“混账玩意儿!”
  “他留下一半是想干什么?”
  “马上派人去,让他全部送回来。”
  李恪:“……”
  果然,太子跟父皇最像。
  这吃相,不敢说一模一样,但绝对是不相上下。
  “父皇不生气?”
  李恪问道。
  “我很生气,生气养了个白眼狼。”
  “他给太子送去,都不给我送来。”
  李世民不爽道:“我在乎这点黄金?”
  “我在乎的是他的态度。”
  他叫张阿难进来,道:“全部抬下去,入内库。”
  李恪砸了砸嘴巴,行吧,你不在乎,你要态度。
  但你入内库的心情,却很急迫。
  当然,他是心里吐槽,根本不敢说的。
  “太子是要插手,还是放纵五郎?”
  李世民问道。
  “兄长只是回了个一句话,没有说其他。”李恪道。
  “看来,是不闻不问啊。”
  李世民也猜到李承乾的想法。
  实际上,李世民并不太关心吐蕃的死活。
  尤其是听到修建吐蕃王宫,死了那么多不被当做人的奴隶。
  他更加不在乎了。
  齐王杀的是人,不是奴隶。
  这关什么事?
  “既然交给太子全权处置,我也不说什么。”
  “不过,下次记得把东西送来。”
  李世民说道:“最近国库支出的很多,庙算根本不够。”
  “国库捉襟见肘,内库也在吃紧。”
  “大唐到处都是需要钱啊。”
  李恪默默的听着,国库钱如流水,他在兄长身边,是听说了的。
  长孙无忌多次找太子诉苦。
  但内库有没有钱,他还是清楚的。
  这几年来,最肥的莫过于内库了。
  东宫一个月支出几十万贯,父皇也不过小有些意见而已。
  由此可见,几十万贯对内库来说,远不是伤筋动骨的地步,可能仅仅是冰山一角罢了。
  所以,这话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
  “银元的事,我准了。”
  “让太子开始操办,尽快发行。”
  李恪领了吩咐,回头就给李承乾传话。
  李承乾不由一笑。
  李世民的心理活动很好琢磨。
  他尝到了一种甜头。
  那就是不管如何搞钱,内库都占据大头,而且还不会惹的一身骚,坏了他英明的名声。
  李佑在吐蕃搞事搞钱。
  懂的送钱来,事后爆出来后,李世民怎么也会兜底的。
  雷声大雨点小的申饬贬谪一番,不仅能堵住悠悠之口,不寒有功之人的心,还能彰显一番他博大胸怀。
  好处他有了,名声也占了。
  何乐而不为呢?
  只要内库有钱,李世民就不会产生任何猜忌的想法。
  国库没钱能找他要。
  军队没钱,也会指望他的。
  威望,权力,财力在手。
  李世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而李承乾,也能在李世民这样放松的状态下,行事太子权力,就不会引得他的不满。
  东宫支出全走内库。
  也是一种暗示,东宫的钱财是靠内库供给的。
  相当于掐断这个支出,东宫有钱也撑不了多久。
  “三郎,银行的事情,你来担着如何?”
  李承乾说道。
  银元既然定下,那么就应该早早的推行起来。
  “我?”
  李恪有些迟疑,道:“我怕做不好。”
  “没什么做不好的。”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目前是长安先行,之后就要在各道设立分行。”
  “你无非就是多盯着点而已。”
  “不是什么难事?”
  李恪道:“既然如此,那臣弟就试一试。”
  “不要有心理负担,不懂的可以问我,也可以请教宋国公嘛。”
  李恪这时明白,兄长要他做的用意。
  目标是江南士族啊。
  不管他承不承认,江南士族的领头人是萧瑀,那么就与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李恪第一次做事,他萧瑀要是不支持,是没有道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