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新闻总司,办报纸有门槛了
  第211章 新闻总司,办报纸有门槛了
  李承乾不太好判断其中的缘故。
  但山东世家翻旧账,这就不该了。
  黔驴技穷,也不能拿以前的事,来压江南报一头。
  “李义府,你觉得山东报纸,为何突然刊登这样的文章?”
  李承乾问道。
  “殿下,臣找人问过,这文章是一个书生写的。”
  李义府斟酌言语,道:“只有一份报纸刊登,说明山东报纸,只是想让他们出丑。”
  “表明江南士族怎么也比不过五姓七望……。”
  “事情闹大了的话,他们也能把人丢出来,撇清关系。”
  “显然,现在事情闹大了,有点难以收拾。”
  李承乾闭眸养神,道:“就这么简单?”
  李义府在琢磨太子的想法,显然这个说法,让太子是不满意的。
  “还有一个可能。”
  李治与李恪看了过去,李义府道:“殿下督办贪腐一案,江南报的指摘,确实是戳到他们的痛处。”
  “另外,他们害怕引火上身。”
  “所以才会出此下策,对人不对事,好转移视线。”
  “臣的分析不知有没有错,还请殿下恕罪。”
  李承乾指节敲打着扶手,没有睁眼,继续问道:“你觉得最终会怎么解决?”
  “臣以为会闹到御前。”
  李承乾突然睁开眼,坐起身来,看着李义府,道:“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
  让李义府猝不及防,怎么会让自己来办?
  但他突然明白,这是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严厉管控,审查报纸内容,不听话的封禁。”
  李义府正色道。
  闻言,李承乾不由轻笑一声,“行了,下去吧。”
  “是!”
  等到李义府离开,李治忍不住问道,“哥哥,你这是……?”
  李承乾伸了个懒腰,淡淡道:“是该解决报纸的争斗了。”
  “天天骂来骂去,整的长安乌烟瘴气,算什么事?”
  “外邦人员看到,还以为我们大唐就知道骂娘。”
  李治一脸好奇,“哥哥,这怎么解决?”
  “难道把他们都封禁了?”
  “岂不是会引起他们的抱怨不满,到时候矛头对哥哥来了。”
  “哈哈!”李承乾大笑,“你到时候就知道了。”
  ……
  大朝议。
  李承乾端坐在软垫上。
  不出意料,长安报纸闹出的动静,拿到大朝议上来说了。
  崔敦礼,卢承庆直接对宋国公萧瑀等江南官员开炮。
  萧瑀也不相让,当场反击。
  两边吵得很是热闹。
  “陛下。”
  “文贤两报,大肆攻讦五姓七望,诽谤五姓七望的声望,导致百姓产生误会。”
  “臣恳请封禁文贤两报……!”
  崔敦礼喊道。
  “陛下,山东报纸其报道内容,离经叛道,对圣天子不敬,对皇太子冒犯……。”
  陆敦信寸步不让,马上展开犀利的反击。
  李世民的心情本来就不好,听说长安报纸的内容后,就更不好了。
  现在他们吵得,更是让他心烦意乱。
  要不是大唐帝国报,插入报道了贪腐处理的事情,并且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还要求画像挂在家里。
  他早就忍不住爆发了。
  “陛下,臣以为报纸是该好好的管管了。”
  “最近这段时间,他们闹的不可开交,什么文章都刊登,误导百姓,诱导百姓对立。”
  于志宁起身说道。
  “于尚书,山东报纸,可没有你说的那种行为,明明是文贤报才是祸害。”
  “这话就可笑了,文贤两报,是后于帝国报发行的,之前好好的,相安无事,偏生山东报纸出来后,就与文贤报针锋相对。”
  陆敦信道:“这就是山东报纸引起的争端。”
  “他们自视甚高,以为只有他们会教化,难道文贤两报就不是在教化了?”
  “江南那一亩三分地,也敢谈教化?滑天下之大稽。”
  “……”
  房玄龄敲了敲桌案,沉声道:“够了。”
  “君前失仪,你们是大不敬的行为,想要吃罪?”
  双方看不顺眼,冷哼一声,拱手退下。
  “陛下,于尚书说的不错,报纸是该拿出个章程来,结束这混乱不堪的局面。”
  房玄龄道:“报纸是传播信息,宣传教化,用以启发民智的。”
  “却沦为他们互相攻讦私斗之物,这背离了报纸初衷。”
  长孙无忌的脸,从始至终都是绿的。
  高士廉更是阴沉的可怕。
  他又一次遭到背刺。
  山东报纸玩这一出,根本就没跟他通过气。
  然后把他拿出来再鞭打一次,把陛下跟太子的颜面,又给践踏了。
  他真不知道山东世家是怎么想的?
  就这么想试探陛下的底线吗?
  “太子。”
  “报纸是你兴起的。”
  李世民语气充满不悦,道:“你觉得该如何?”闻声,众人看向太子。
  报纸是最先从东宫出来的,大唐帝国报向来报道的都极为正面。
  其实对许多官员来说,大唐帝国报是他们了解朝廷风向的一个渠道。
  颇受不少人喜欢。
  山东、江南两边的报纸,最开始也是一样,大家都喜闻乐见。
  后面双方火药味十足,变成纯粹泄愤骂战的工具。
  “孤也有所耳闻。”
  “确实乌烟瘴气,带坏风向,影响极其恶劣。”
  李承乾冷冷的说道:“既然他们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跟笔杆子。”
  “那么就让朝廷来管。”
  ~~
  “让他们明白,报纸不是百无禁忌,为所欲为。”
  闻言,众人顿时心头绷紧。
  萧瑀,陆敦信,崔敦礼,卢承庆等人也是神色微变。
  “殿下,这如何管?”
  魏征好奇的问道。
  “简单。”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陛下,我以为该成立一个管控报纸的新闻总司。”
  “该司的职责,审查报纸内容,管理报纸发行,维护新闻报道秩序,管控舆论导向,引导文化思想风气等。”
  “凡是要发行报纸的,皆应在新闻总司的领导管理下。”
  “他们必须在新闻总司登记注册,缴纳相应的保证金,取得经营发行报纸的许可证。”
  “不登记注册者视为违法报纸,不许出现在任何地方,一经查实,追究到底,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他大致提出来管控报纸的想法。
  这是在许久之前,他就准备好了的。
  报纸是不可能放任他狂野生长的。
  必须要有规矩有秩序的发展。
  还要在朝廷的管理控制下,才允许他们自有的生长。
  否则,让他们随便搞,到时候引起的后果,李承乾都能预料到有多可怕。
  之所以现在拿出来。
  就是先让那些人疯狂一番,见识到报纸的威力与作用。
  也是让他们放放血,砸钱办报纸的意思。
  本来时机,他是准备到双方打的你死我活的。
  谁知道,山东世家这么癫狂。
  只好现在就把管控的机构给拿出来了。
  群臣不由点头,这倒是一个法子。
  但山东、江南两家却是如临大敌。
  太子这一招,是打在他们七寸上了。
  现在他们报纸想怎么写,就能怎么发。
  突然来个管他们的机构,哪里还有现在自由?
  一时间,双方都有点后悔。
  怎么把事情闹大到这等地步。
  还能回去吗?
  崔敦礼与卢承庆对视一眼,肯定是回不去的。
  那么,这个新闻总司,他们必须要有人在。
  否则,让江南系坐上去,还有他们的好?
  “陛下以为如何?”李承乾问道。
  李世民顺着胡须,在脑海思索,片刻后,道:“太子的提议倒是不错。”
  “哼!”
  “就让朝廷来管,只不过,这新闻总司,以几品为好?”
  “还有,缴纳保证金多少合适?”
  李承乾从善如流,心有成竹,道:“从五品吧。”
  “保证金的话,十万贯!”
  李承乾说完就在冷眼旁观。
  喜欢办报纸的家族,大有人在。
  这一次要把你们管理起来不说,还要让你们掏一笔保证金出来。
  既然要管理报纸,让他们有所忌惮,那么保证金的门槛就不能低。
  十万贯,就是办报纸的门槛。
  交得起,愿意交的有几个?
  只要交了,十万贯打底,谁会愿意白白丢掉这笔钱呢?
  当然,如果有人不在乎,为了几句话就丢十万贯,还不怕牢狱之灾。
  李承乾表示,越多越好。
  就怕你们不来。
  “十万贯?”
  李世民眼睛一突,有点吃惊。
  百官也是错愕万分。
  不是吧殿下,一个报纸,就要交十万贯的保证金,当人家是冤大头啊。
  太夸张了吧。
  房玄龄差点也被李承乾给闪了腰。
  到底是管理报纸秩序,还是捞钱的啊?
  “那什么太子。”
  李世民微微有些犹豫地说道:“十万贯是不是少了点,二十万贯如何?”
  李承乾一呆,什么意思,你李世民还想吃更多?
  李世民看不到太子的反应,但群臣投来的诧异目光,让他有些小尴尬,微微咳嗽一声,道:“报纸毕竟不是小事。”
  “还是提高发行报纸的门槛才行,这样才能让报纸更好的发展嘛。”
  “我以为不能滥竽充数,宁缺毋滥了。”
  “再者,这是保证金,只要不犯错,钱不是还在的嘛。”
  李承乾只想说一句话,我的吃相已经够难看的。
  没想到你李世民的吃相更难看。
  十万贯不够。
  你想要二十万贯是吧?
  逮着那些世家大族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