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李义府:把头版给我空出来
  第217章 李义府:把头版给我空出来
  李世民拿着马鞭,这里走走,那里看看的。
  眼中很是满意。
  “看的出来,这些房子都是经过加固修缮的。”
  李世民道:“太子说过,百姓的生活追求并不高,有个休息安居的地方,每日能有饭吃就好了。”
  “我的子民很淳朴,但总有奸臣贼子,要残害我的子民,让他们过得水深火热。”
  上官仪等年轻官员点头不语。
  陛下说这话的时候,听着就行了。
  “嘿嘿!”
  一个憨憨的男子,拎着两只鸡,满脸傻笑的从远处跑来,经过李世民他们也不打个招呼。
  额。
  李世民一愣,他有点印象。
  “傻憨!”
  里正黑着脸,见到陛下叫一声的。
  傻憨回头咧嘴一笑,飞快的跑了。
  “这傻憨,气死人,又在犯浑。”
  里正无奈的说道。
  “他叫傻憨?”
  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陛下,他本名叫王安,小的时候受了风寒,伤了脑袋,后来他家里人都去世了,就剩他一个人。”
  里正说道:“平时村里人帮衬着点,也能让他活下去。”
  “原来如此啊。”李世民道:“他手里的鸡是哪里来的?”
  “应该是他家里养的那两只。”
  “哦?”
  李世民神色一动,道:“去他家里看看。”
  “是!”
  七拐八拐的,来到一处比较破陋的小院子前。
  李世民推开形同虚设,几乎快要散架的门栏,走了进去,打量了一番。
  院子很是杂乱差,但也看得出来,是养过家畜的,只不过这会儿没有任何家畜的影子。
  “他家里就只有两只鸡?”
  “应该是了,好像是能下蛋的母鸡。”里正道:“村里照应着,没人欺负他,欺负他不是断子绝孙的缺德嘛。”
  “有鸡下蛋,算是有点微薄收入,也饿不死他。”
  “可他刚才拿去是……。”
  李世民有点说不出来的滋味,刚才傻憨拿去的两只母鸡,就是用来盛待他的啊。
  推门进去,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上官仪急忙在李世民身边扇了扇。
  但这气味哪是扇就能扇去的。
  看了几眼,李世民退出院子,走在路上,道:“上官仪,你觉得如何帮衬他?”
  “陛下,臣以为还是不帮的好。”
  上官仪道。
  “为何?”李世民诧异。
  里正这时候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我听说过怀璧其罪的道理。”
  “傻憨现在日子能过,但他好起来后,免不了会有人眼红的。”
  “毕竟他脑子有问题,能守得住什么?”
  李世民皱眉,沉吟不语。
  上官仪道:“里正说的不错,陛下恩典,能让王安焕然一新,但知足常乐是福啊。”
  李世民微微有些摇头。
  他也想明白其中的道理。
  要是插手干预,只怕好事变坏事。
  “陛下放心,臣会办好的。”上官仪看出李世民的犹疑,开口说道。
  “嗯。”
  李世民点头。
  这时天色不早,各家各户都在生火做饭,銮驾到了,李靖也到了。
  “陛下走的这么快。”
  “也不等等老臣。”
  李靖笑道。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不,你是刚好赶上百家饭了。”
  李世民道:“李君羡,銮驾队伍你去安排好。”
  “另外把肉食瓜果都拿出来,给村民们分一分。”
  “是!”
  李世民说完后,打趣道:“药师啊,今晚咱们可就在王家村休息咯。”
  “不会不习惯吧?”
  “陛下,你这话说的老臣多金贵不成?”李靖道:“天子都能住,我又为什么不可以?”
  “当年,以天为被地为床的时候,还少了啊。”
  “哈哈!”
  李世民也是回想起当年,也是一大趣事啊,他朗声大笑,“你这匹夫,今晚跟我睡。”
  “咱们抵足而眠。”
  李靖摇头,“陛下,还是算了吧。”
  “我睡眠浅,半夜会惊醒的。”
  “我怕你会嫌弃我的。”
  李世民:“???”
  “你在诽谤天子,造谣生事。”
  “我没有,陛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你在说我打雷。”
  “我一字都没提。”
  “放屁,你个老东西,就是在说。”
  “陛下还是抱着美人睡。”
  “我没带嫔妃。”
  “那就一个人睡……。”
  村头空地上,各家各户都把椅子板凳搬出来了,其实都还不够。
  李世民与李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眼前的一切。
  “陛下看到这些很高兴吧?”李靖说道。
  “高兴。”
  李世民说道:“太子叫我出来走走是对的。”
  “我感受到百姓对我的拥戴,百姓们对我很是热情。”
  “他们不惜将家中仅有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我。”
  “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我敢说汉文帝都没有这样被百姓对待过。”
  李靖嘴角一抽,上官仪等人默不作声。
  往脸上贴金,还要踩一脚汉文帝。
  谁不知道李世民以汉文帝为榜样的。
  “哎,早知道,该把阎立本给带上的。”李世民有点唏嘘道:“如此场景,真是值得铭刻流传啊。”
  “陛下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吗?”李靖道。
  “怎么说?”
  “太子先来过。”
  李靖的意思是,王家村之所以这么拥戴李世民,是因为李承乾先来过,为村民们解决了困难,铲除了祸害。
  他们才会有发自内心的行为。
  “是啊。”
  李世民明白。
  如果太子事先没来过,百姓也会热情。
  但这热情更多的怕是表面功夫,假装出来的。
  “陛下,时候差点不多了。”
  上官仪提醒道。
  “嗯!”
  李世民起身,走了过去。
  他请人吃饭,还要请村民喝酒。
  这酒,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享受到的。
  不过,在开席之前,李世民当着百姓的面,将自己的画像赐给了老王头。
  老王头一家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再三感谢李世民的恩典。
  这一切,都被随行的文吏悉数记载。
  史官对他颇有微词,有点抢他饭碗的意思。
  但这是太子派来的,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顺带着把他也给记下来。
  你记陛下与百姓,老夫全部带上。
  李世民很高兴,与百姓痛饮,与民同乐。
  一个不慎,就被灌倒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正好遇到全村百姓聚集在老王头家,朝着他的画像跪拜。
  李世民没有打搅,但翘起来的嘴角,怎么也掩饰不了他的喜意。
  “陛下要离开吗?”
  上官仪问道。
  “药师呢?”
  “卫国公还在酣睡。”
  “呵,就他那酒量,比我差远了。”
  李世民道:“下午銮驾先走,我嘛,微服过去。”
  太子喜欢微服。
  他也感受感受。
  “村民都给安排好了?”李世民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昨晚吃的东西,他估摸着村民家底都掏出来了。
  “派去购买东西的,上午差不多就到了。”
  “那就好。”
  中午时候,李世民请了全村人吃饭,又亲自给村民们发放东西,才在村民依依不舍下离开。
  “圣天子啊!”
  村民们无不热泪盈眶相送。
  昨天拿出来的东西,加倍还回来不说,还给每户留下了几贯钱。
  就连傻憨也得到圣天子的赏钱,家畜多了好几只不说,就连被褥也换了崭新的。
  那房屋也修补了一番。
  “老王头啊,圣天子恩德如天之厚。”
  里正说道:“往后你家,荣华富贵怕是指日可待了。”
  老王头摇头,道:“那都是圣天子与太子殿下给的恩情,时刻念着圣天子,为圣天子跪拜,日子过足就行了,怎敢奢求荣华富贵呢?”
  ……
  “快,飞马送回长安。”
  文吏把整理好的素材,吩咐道。
  “是!”
  文吏把人送走,就看到有人目光如刀看着他,连忙赔笑。
  这可惹不起。
  那是史官。
  但这史官不记陛下,对我写写画画的干什么?
  刚想过去讨教一番,史官却是冷哼一声,很是不屑的离开。
  “我没得罪他吧?”
  文吏有点傻眼。
  被史官惦记上,那还得了。
  要夭寿的啊。
  长安。
  天子出行,朝中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进行着。
  无大事发生。
  “殿下。”
  “陛下出行的素材送回来了。”
  长孙冲兴奋的领着人来,后者连忙将一叠文稿拿出来。
  “去,把李义府叫来。”
  “是!”
  李承乾一边看着素材文稿,眸中多是诧异。
  他是没想到,李世民会先去王家村的。
  而且还与百姓打的如此亲切。
  “好啊。”
  “这要是报道出去,圣天子之名,谁还敢嚼舌头的?”
  李义府匆匆赶来,李承乾也刚好看完。
  “李义府。”
  “你亲自操刀写这份稿子,我要最快的时间,见诸于报。”
  李承乾命令道。
  “是!”
  虽然还不知道写什么,但他接过文稿一看,就明白了。
  顿时整个人就激动的不能自已。
  为圣天子拟新闻稿。
  舍我李义府其谁?
  回去后,李义府连饭都不吃,坐在书案前,就绞尽脑汁的在想,该如何写好。
  不过,他还叫了其他文士,帮他出谋划策,润色文字。
  “快送东宫审校。”
  李义府双目通红,吩咐完后,道:“以新闻总司的名头,下文给其他报纸。”
  “头版必须空出来。”
  “谁要是敢不留,别怪我不客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