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你让我好伤心
  第315章 你让我好伤心
  李世民没有当场决定,而是发回三司,再次重审调查。
  这一举动,顿时引来激烈的反对。
  太极宫,东宫。
  请求按照国法处死党仁弘的奏本,如雪一样送来。
  同时,山东系的报纸,痛心疾首的报道,为广州百姓鸣冤喊不平的。
  力度之大,真的是豁出去,要裹挟民意,逼迫李世民下旨处死党仁弘。
  江南系与剑南系,还有关陇系的报纸,倒是要温和得多,公平公正的报道,并没有过多的掺杂个人情绪,添油加醋的。
  但就是连篇累牍的报道,在长安掀起轩然大波。
  百姓义愤填膺就算了,那些学子们最是见不得这等藏污纳垢,一曝出来群情激涌,自发走上街头,聚众要为民请命,诛杀恶贼党仁弘。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都被党仁弘案给霸占了热点中心。
  这等扑面而来,令人窒息的压力,三省六部的公卿大臣们,也是三缄其口,根本不敢发表任何言论。
  “殿下。”
  “学子们在承天门外聚集,高喊正法党仁弘,维护朝廷律法威严,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狄仁杰小声说道。
  他跟在太子身边,其实有些事情,他有所猜测的。
  只是没想到,事情会闹的如此之大。
  读书人、百姓都参与了进来。
  这对两宫,尤其是对圣天子的威名,处置不好,就是一种隐形伤害。
  “没有过激行为吧?”
  李承乾反应很是平淡,他看着朝中大臣们递来的奏本,心里不由啧啧感慨。
  世家大族的能量与影响,彰显了出来。
  三成的在朝官员,上书请求。
  “没有。”
  狄仁杰道:“金吾卫维护秩序,不让他们冲撞承天门,他们也很理智,没有做出过激的行为来。”
  “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李承乾问道。
  “一直持续下去,只怕会越演越烈,更多的人会参与进来。”
  狄仁杰忧心的是这一点,按照正常的应对来说,金吾卫完全有能力将他们驱散,任由他们聚众,这未免有放纵之嫌。
  一旦让还没参与进来的人,看到有机可乘,肯定会加入其中,壮大聚众队伍的。
  “怀英,以你的才智,应该是看明白了吧?”李承乾随口问道。
  “学生不敢擅自揣测。”
  狄仁杰低头。
  “行了,你继续盯着就行。”
  “热闹嘛,越大越好。”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随手就把奏本丢在一边。
  闹吧。
  闹的越激烈越好。
  七月初。
  三司再次上报调查详情,依旧是以死罪论处。
  李世民以调查内容有些地方不实,让三司重新调查。
  当即,朝中官员再次上奏。
  李世民依旧不理会。
  与此同时,各地官员上奏,也向长安纷至沓来。
  “这才是世家大族的能力与影响啊。”
  李承乾看着眼前几处堆积如山的奏本,感叹的说道。
  地方官员的奏请,总算是经过时间发酵后,送到东宫来了。
  奏本先经东宫,再送到太极宫,这几乎已经成为朝廷惯例。
  不管再大的事情,都要先经东宫之手。
  他简单的看两本后,就让人送到尚书省去。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看到这几大箱的奏本,互相对视一眼,都感到头皮发麻。
  “赵国公,这未免也太过了吧。”
  房玄龄忍不住说了一句。
  长孙无忌气血上涌,这关他什么事情,又不是他指使的。
  但他身上的山东世家的标签,太根深蒂固了。
  不是想摆脱就能摆脱的。
  房玄龄这话,就是在点长孙无忌,你们闹得这么大,考虑过陛下的怒火吗?
  “梁国公,老夫不懂你在说什么。”
  房玄龄也不再言语,与长孙无忌各自交叉审阅奏本。
  看到内容,都是一阵沉默,简单的标了一下,就放在另外一边。
  这些奏本,最终还是要送到陛下那里去的。
  就不知道,陛下看到这么多奏请,会是怎样的反应。
  当这些奏本,送到两仪殿后,很快就接到陛下召见中枢大臣的旨意。
  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岑文本,马周等人悉数到场。
  “党仁弘是大唐的开国功臣,朕想留他一命也不行吗?”
  李世民悲痛的说道:“若是你们,我都会这样做的。”
  “陛下。”
  长孙无忌硬着头皮说道:“此事如今闹大,天下皆知,若是顾私情,对党仁弘网开一面,难以服众。”
  “不处死,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他觉得自己说的话很怪。
  闹成这样,还不是陛下让三司审理调查的嘛。
  你先兴师动众的,最后却突然念旧情,想对党仁弘开恩。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房玄龄道:“陛下,事已至此,不处置党仁弘,只怕国法何在,以后还如何以律治理天下,约束百官呢?”
  “开一次恩,就有无数人抱着侥幸。”
  “党仁弘的行径,会在更多人身上发生。”
  在场的人都开口了。
  不说话也不行。
  李世民仰头闭目,失落的说道:“后日召开朝议,再决断吧。”
  “朕……。”他掩面垂头,心情很不好。
  魏征朗声道:“陛下是为功臣而伤心,还是为广州被残害的百姓而伤心?”
  “陛下,难道你已经老糊涂了吗?孰轻孰重都分不清了?”
  李世民痛声道:“我是老了。”
  “越发的怀念当年的那些人和物。”
  “如今要下旨处死跟随我的秦王府老人,大唐的开国功臣。”
  “我真的于心不忍。”
  “少一个,我就少一个能见到的人,我说过要善待功臣的,可没想到,竟然还是要面临处死功臣的时候。”
  “走吧,你们都下去吧。”
  魏征还想说什么,却被长孙无忌给拉住。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众人告退离开,李世民抬头,眼角还有泪痕。
  他刚才真的动情了。
  “去把党仁弘带来,朕要亲自问问他,到底是为什么。”
  “是!”
  没多久。
  党仁弘被押到两仪殿,见到李世民,噗通一声跪下。
  他苍老了许多,也不敢与李世民对视,低头匍匐在地上。
  “你好让我伤心啊。”李世民质问道:“朝廷难道没有给你该有的尊荣吗?”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你对得起我的信赖,对得起那些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吗?”
  “你怎么变成这样恶贯满盈了。”
  党仁弘痛哭喊道:“陛下,是我错了。”
  “我认罪,我认罚。”
  “我辜负了陛下的信赖,罪该万死。”
  他不断磕头,地板发出砰砰砰的脆响,脑门很快见红。
  李世民见到这一幕,眼神在一瞬间,闪过一丝不忍与犹豫。
  他其实完全可以不处死党仁弘的。
  但大唐现在需要党仁弘死。
  他对党仁弘的恶劣行径,很是愤怒,也可以念及旧情,免他一死。
  只是……。
  李世民看向那边排列的箱子里,对面的奏请,眼神就变得坚定起来。
  “我让你青史留名,在史册上留下记载,也算是对你的补偿。”
  “你的罪行本来就该死的。”
  李世民用手托着额头说道,党仁弘磕头的动作一顿,面色彷徨片刻,旋即痛哭出声。
  “把他带下去吧。”
  党仁弘是被架着出两仪殿的,他双目无神,完全走不动到。
  马周亲自等着他,把他送入大牢中。
  “御史大夫。”
  党仁弘突然清醒了一般,他趴在牢房栅栏上,喊道:“陛下是想用我的死,做什么吗?”
  马周回头,眼中闪过诧异之色。
  “我不知道。”马周摇头。
  他是真不知道,这个局面,陛下到底会怎么破。
  只是遵照旨意行事罢了。
  “哈哈。”
  “你不知道?”
  “那我明白了。”
  党仁弘仰头大笑,跪地朝着太极宫方向,大声喊道:“陛下,就让老臣为你做最后一件事吧。”
  “老臣辜负你的信赖。”
  “这一次,老臣只为赎罪!”
  马周走出大牢,仰头看着天上的烈日。
  他心情有些复杂难明。
  “党仁弘真是这么说的?”
  李世民提笔愣神,神色在一瞬间化为悲痛。
  墨迹落在奏本上,绽开墨迹。
  就如同他此刻的心一样,真的散了。
  ……
  七月二十六。
  党仁弘一案,历经七个多月,总算要落下帷幕了。
  李世民把朝廷正五品的官员,全部召到太极殿上,商议对党仁弘的处置。
  李承乾坐在下手,面对朝臣们汹汹的请奏,神色一片冰冷,静观其变,不为所动。
  李世民还在想争取,免除党仁弘的死罪,甚至动情的讲起,当年党仁弘一家的事迹。
  中枢大臣沉默了,但其他官员却依旧坚持,国法处置。
  “陛下今日为党仁弘徇私,枉顾国法,若是他日同样有功臣,犯下恶行,是不是也如这般优柔寡断,视国法与无物呢?”
  “天下人知道陛下治国徇私情,往后还如何治理天下,让天下人如何敬畏国法?”
  “天下人不敬畏国法,岂不是乱套了嘛?”
  “望陛下明鉴。”
  这官员的说法,顿时引起群臣的附和。
  李世民没有办法,只好痛心,道:“既如此,御史大夫。”
  “臣在。”
  马周面色沉重的应道。
  “由御史台拟定党仁弘的罪名,布告天下。”
  说完,李世民也不管群臣,疾步离开。
  李承乾起身,走到太极殿中央,重重的冷哼了一声,抬步快速离开。
  本来藏不住喜色的群臣,顿时神色一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