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四面合围破局东北
  第908章 四面合围破局东北
  陆云逸带着众人返回顺安城,
  回到县衙正堂,他坐在椅上,微微闭目,似在思索要事。
  脱鲁忽察儿与王兴邦对视一眼,
  脱鲁忽察儿终究按捺不住,开口问道:
  “将军,我们与李成桂不是已然谈妥?
  为何还要继续部署方略?难道您担心他会反悔?”
  陆云逸缓缓睁开双眼,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
  “有些人,向来不见棺材不落泪。
  李成桂虽答应了条件,但本将看得出来,他心中仍有不甘。”
  王兴邦听后,眉头骤然一皱:
  “将军,若李成桂真的反悔,与我们开战,
  那咱们.要打到什么程度?
  万一万一将他的嫡系精锐全灭了,
  他在朝廷无法立足,那这笔钱.谁来给啊?”
  脱鲁忽察儿听闻王兴邦的话,
  眼睛瞬间瞪大,脸上满是愕然,嘴巴微微张开。
  半晌才回过神来,惊声说道:
  “对啊!要是把李成桂的嫡系精锐都灭了,
  他没了独揽大权的本钱,那五十万两银子谁来付?”
  陆云逸原本靠在椅背上,
  听到这话,也猛地皱起眉头,形成一个“川”字。
  正堂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怪异,
  原本的轻松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压抑。
  陆云逸沉声道:
  “此事确实棘手,
  但咱们也不能因担心收不到钱就畏首畏尾。
  李成桂此人野心勃勃,
  若不给他点厉害瞧瞧,他不会真心与我们合作。”
  脱鲁忽察儿挠了挠头:
  “将军,既不能把他打得太惨,
  又得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这尺度可不好把握啊。”
  “咱们此次出兵,目的本就不是与高丽决裂,
  而是为了促成商贸往来,
  同时震慑那些不安分的人,将他们打疼就行。”
  “打疼?”脱鲁忽察儿眉头一挑,脸上满是不解。
  陆云逸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打疼,
  咱们不必与他们展开大规模会战,也不必追求全歼。
  只要他们败了,就随他们去,
  这样一来,既能让他们吃点苦头,又不会伤及其根本。
  五十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啊,
  为了这笔钱,咱们多费些心思也是应当的。”
  王兴邦当即点头称是:
  “将军此计甚妙!这样一来,这笔钱他无论如何都得给了。”
  陆云逸收起笑容,沉声说道:
  “此事就这么定了,
  传令下去,
  让将士们做好准备,密切关注高丽大军的动向。
  一旦发现敌踪,立即汇报,参谋部做好战前准备。”
  “是!”
  两日后,天色阴沉得可怕,
  厚重的云层沉甸甸地压在顺安城上空。
  狂风呼啸着席卷而过,吹得城中旗帜猎猎作响,街边杂物也被卷得四处飞舞。
  前军斥候统领秦元芳行色匆匆,
  一路快马加鞭,径直冲进顺安城县衙,大步流星地踏入正堂。
  陆云逸原本坐在案前,
  正悠然端着一杯热茶,轻轻吹着杯口的热气,
  茶香在屋内缓缓弥漫。
  不得不说,高丽的清茶确实不错。
  听到急促的脚步声,
  陆云逸抬起头,见是秦元芳,脸色瞬间凝重起来:
  “何事?”
  秦元芳高声禀报:
  “将军!在顺安城的西北、正北、东北三个方向,都发现了敌军踪迹!
  三部兵力总计将近两万,
  从斥候探查的情况来看,全是精兵,前军甚至是全副甲胄的军卒!”
  陆云逸眼神瞬间变得锐利:
  “详细情况如何?是哪支部队?”
  “将军,从旗帜和装备判断,应该是西北道的边军。
  西北方向的敌军行动较慢,似乎准备扎营休整,
  其中以步卒为主,
  看样子是想堵住我军向西北回返的道路。
  正北方向的敌军沿着官道行进,队列整齐,
  还携带了一些攻城器械,不过规模不算大。
  而东北方向的敌军,行进速度极快,
  且不断有斥候向四周散开,
  我部与他们纠缠了几次,
  能看出这些人骑术精湛,而且其中有不少女真人。”
  陆云逸微微眯起眼睛,屋内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周围的亲卫们都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静静站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陆云逸。
  片刻后,陆云逸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道:
  “传我军令,立刻召开军事会议,所有将领到县衙正堂议事!”
  “是!”
  亲卫们齐声应道,随后迅速转身,小跑着去传达命令。
  不一会儿,脱鲁忽察儿、阿扎失里、王兴邦等一众将领匆匆赶到正堂。
  他们个个神色凝重,刚一进门,就纷纷开口询问:
  “将军,发生何事了?”
  “可是高丽军有了异动?”
  陆云逸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说道:
  “刚收到消息,在顺安城的西北、正北、东北三个方向,
  都发现了李成桂的部队,
  兵力将近两万,且全是精兵。
  现在叫大家来,就是一起商讨应对之策。”
  “他还真敢来”
  脱鲁忽察儿喃喃自语,顷刻间周身散发出浓烈的杀气。
  众人听后,纷纷围到沙盘旁。
  沙盘上,顺安城的地形地貌清晰可见,
  周围山川、道路、河流都标注得十分详细。
  陆云逸手指轻轻划过沙盘上的线条,缓缓说道:
  “从目前情况来看,李成桂这是想把我们围起来。
  西北方向的敌军正在扎营休整,
  应该是在为后续行动做准备。
  正北方向的敌军沿官道行进,大概率是想切断我们与外界的联系,
  而东北方向的敌军行动迅速,还不断散开斥候,
  这很可能是他们的主力,想要直接对我们发动进攻。”
  脱鲁忽察儿皱着眉头,盯着沙盘说道:
  “将军,还有东南方的李成桂大军没算进来,这要是被四面合围,我们可就危险了。”
  王兴邦也点头附和:
  “将军,咱们得主动出击,至少先打垮其中一路敌军。”
  陆云逸轻轻点头:“先打东北方向的敌军!”
  “先打东北方向的敌军?”
  众人听后,脸上都露出疑惑的神情。
  阿扎失里抓了抓胡子,忍不住问道:
  “将军,那一路看起来可是三路敌军中最强的啊。”
  陆云逸手指着沙盘的东北方向,解释道:
  “东北方向的敌军行动迅速,还不断散开斥候,这说明他们急于求成,想尽快与我们决战。
  而且,他们作为主力,必然携带了大量粮草物资。
  如果我们能先击溃他们,不仅能打击李成桂部的士气,
  还能缴获大批物资,解决补给问题。
  再者,西北方向的敌军正在扎营休整,短时间内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
  正北方向的敌军沿官道行进,
  还带着攻城器械,速度较慢,我们也有足够时间应对。
  而且我们也未必要一直待在顺安城,只要我们离开,就能让他们自废大半武功。
  而东北方向的敌军一旦被击溃,
  其他两路必然心生畏惧,不敢轻易进攻,
  这样我们就能更容易的掌握战场主动权。”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
  陆云逸继续说道:
  “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身后的李成桂部同样值得警惕,
  所以本将决定,分兵两路。
  一路由本将率领,出城迎击东北方向的敌军,
  另一路由脱鲁忽察儿率领,在城中坚守,紧盯身后的李成桂部。”
  脱鲁忽察儿眼中闪过一丝失望,腮帮的肌肉微微鼓起,有些不甘。
  他几次想开口,最终还是低头领命。
  陆云逸的军令下达后,整个顺安城瞬间忙碌起来。
  将士们迅速整理装备、检查兵器、喂马备鞍;
  城中的工匠们也纷纷行动,为战马钉马蹄铁,修理损坏的军械。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又兴奋的气息。
  陆云逸身着一套崭新的黑甲,
  在光线下泛着深邃的乌光,
  外层再披上皮甲,更添了几分悍勇。
  他手持长枪,枪杆笔直粗壮,枪头闪烁着凛冽寒光;
  背上还背着一张大弓,弓弦紧绷,散发着强大的力量感。
  陆云逸缓缓走到阵前,
  目光坚定地扫视着眼前整装待发的将士。
  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满是渴望,还有对接下来战事的信心。
  陆云逸深吸一口气,从马袋中取出喇叭,大声说道:
  “兄弟们!此次出征,意义重大!
  大败敌人,我们就有钱修路了。
  到时候,路修好了,
  你们的家人都有活干,都能赚到都司的银两,都能过上好日子!”
  朵颜三卫的军卒们听后,眼中瞬间闪烁起兴奋的光。
  他们早就羡慕大宁城中百姓的生活了!
  这时,陆云逸高举双手,发出一声呐喊:
  “为家人而战!为胜利而战!”
  紧接着,整个队伍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喊:
  “为家人而战!为胜利而战!”
  士气瞬间攀升到顶峰,仿佛能冲破这冰冷的天气。
  不远处,王君平怔怔地看着广场上集结的军卒,
  只觉得一股凶悍气息扑面而来,让他难以承受。
  尤其是当将士们呐喊时,
  王君平甚至觉得自己的小腿肚子都在发抖。
  他不禁暗自思索,
  若高丽王室有这样的军卒,
  那李成桂这般叛军,还会是心腹大患吗?
  不等他想明白,
  陆云逸大手一挥,高声下令:
  “出城迎敌!”
  随着他一声令下,城门缓缓打开,
  战鼓声如雷鸣般响起,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
  陆云逸一马当先,率领大军如潮水般涌出城门。
  顺安城外,多亏新城卫千余军卒的清扫,
  城外二十里内的高丽斥候已被尽数清除。
  此刻,顺安城对高丽而言,就像一个黑暗牢笼,
  既不知里面发生了什么,也不知笼中的猛兽何时会冲出来。
  顺安城东北方向,三十里外,马蹄村。
  西北道宿州守将卢启东坐在马背上,
  遥遥望着西南方向,目光深邃。
  他是位年轻将领,面容英俊,眼神中透着一股锐利。
  卢启东十分崇拜大明的年轻将领,
  尤其是近几年陆云逸异军突起后,
  边境时常能听到他获胜的消息,心中早已对陆云逸充满敬意。
  此次得知要与陆云逸对阵,
  他既兴奋又紧张。
  他麾下有八千人,其中将近四千是骑兵,
  是整个西北道边镇的绝对精锐。
  此刻他们刚抵达马蹄村,出于稳妥,也为了不暴露行踪,
  卢启东没打算继续前进,而是命令各部安营扎寨,
  随后写信给李相,询问下一步计划,同时等待另外两路军卒汇合。
  可他刚安排好安营事宜,正想歇口气时,
  一名斥候匆匆赶来,脸色凝重到了极点:
  “将军,西南方的斥候接连折损,推测有敌军正从西南方向赶来!”
  话音刚落,又一名斥候奔来,再次禀报:
  “将军,西南方向确有大军前来!”
  卢启东眉头紧锁,脸上满是惊疑,他迅速对身旁的亲卫喝道:
  “快,召集众将到中军大帐!”
  亲卫领命,如飞一般奔向各处营帐。
  不一会儿,众将纷纷赶到中军大帐,个个风尘仆仆。
  卢启东站在地图前,脸色阴沉:
  “斥候来报,西南方向有大军前来。
  我们竟没发现任何探查的斥候!”
  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瞪大双眼,满脸不可思议:
  “将军,这怎么可能?
  我们一路行军极为小心,还特意绕了远路,他们怎么会知道我们在这!”
  另一名将领皱着眉头说道:
  “将军,会不会是军中有细作,把我们的行踪泄露给了陆云逸?”
  卢启东微微摇头,目光坚定地说道:
  “此时追究这些已无意义,
  如今敌军已至,我们必须迎战。
  传我军令,全军集合,准备迎敌!”
  众将领命离去,卢启东也走出大帐,翻身上马,来到营地中央。
  此时,营地中一片忙碌,
  军卒们迅速整理装备、牵马备鞍,气氛紧张又压抑。
  天色愈发阴沉,云层沉甸甸地压在大地上,
  狂风呼啸着席卷而过,吹得营地中的旗帜猎猎作响。
  扬起的雪尘在空中弥漫,
  让在场所有人的脸色都更加凝重。
  卢启东骑在高大战马上,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如鹰。他
  扫视着眼前忙碌的军卒,大声喊道:
  “兄弟们,女真人的军队来了!
  这是一场硬仗,
  但我们身为西北道边镇的精锐,绝不能退缩!
  都打起精神来,
  让女真人见识见识我们高丽军队的厉害!”
  卢启东没敢透露敌军是明军,
  他清楚,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士气必将崩溃。
  毕竟,大明那支军队的战绩太过辉煌,没人能无视。
  果然,营中军卒的士气瞬间高涨,呐喊声在狂风中回荡:
  “愿随将军杀敌!愿随将军杀敌!”
  这时,一名斥候匆匆跑到卢启东面前,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说:
  “将军,敌军距离我们已不足十里,且行军速度极快!”
  卢启东眼神一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好,来得正好!
  传我军令,骑兵在前,步卒在后,
  脱离马蹄村,主动出击!
  趁着敌军奔袭疲惫,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一声令下,营地中的骑兵迅速集结。
  他们身着厚重铁甲,手持锋利长刀,脸上透着坚定,
  骑卒们的脸上还带着几分倨傲,
  他们相信,凭着身上的精良甲胄,无论如何也不会输给女真人。
  步卒们紧跟其后,队列整齐,步伐坚定,
  颇有几分大明军卒的模样。
  卢启东看着眼前严阵以待的军队,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大手一挥,高声喊道:
  “出发!”
  大军如一条黑色巨龙,
  缓缓离开马蹄村,朝着西南方向疾驰而去。
  狂风在耳边呼啸,雪打在脸上生疼,
  但军卒们没有丝毫退缩,心中只有战斗的渴望。
  行军途中,卢启东不断派出斥候,密切关注敌军动向。
  不一会儿,一名斥候回报:
  “将军,敌军距离我们已不足五里,
  他们似乎也发现了我们,正在加速前进!”
  卢启东眼中闪过一丝忐忑,但很快便压了下去,大声说道:
  “好!全军加速,准备迎敌!”
  随着距离不断拉近,双方军队的身影逐渐清晰。
  卢启东远远望去,
  只见敌军旗帜飘扬,队伍整齐,不禁暗暗赞叹,
  “不愧是明军啊,果然精锐!”
  但他没有畏惧,反而更加坚定了战斗的决心。
  他知道,这一仗只要打赢,
  自己就能在高丽朝堂上一飞冲天,日后手握大权。
  卢启东转头对身旁的将领们说道:
  “今日一战,关乎我高丽的荣誉,大家务必全力以赴!”
  将领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着决然。
  当双方军队距离不足三里时,卢启东大手一挥,高声喊道:
  “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