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第162章 潮起!
  第162章 潮起!
  改革开放后……
  华夏家电市场以日本、韩国、欧洲企业为主……
  90年以后,通过模仿、学习和跟随,华夏家电迎来第一个黄金十年,这个阶段的华夏【格瑞美】、【美玲】、【tlc】为代表的华夏本土品牌渐渐崭露头角……
  掌握核心技术,以【格瑞】为代表的空调品牌,甚至在这黄金十年里,迅速成长,一度达到与海外品牌分庭抗礼的地步。
  也是华夏电器里面,为数不多从低端品牌,成功转型中端品牌的企业……
  然而……
  如果细数从90年代至今,崛起的那些品牌背后的【资本】,你就会发现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都有一个大资本,在背后支撑着。
  这些大资本,有些是日资、有些是老美、有些看似华夏资本,但资本背后的投资人在背后的那一层关系网……
  则是来自华尔街!
  譬如【格瑞美空调】背后的资本。
  这家自90年开始崛起的企业背后的资本,除了是申城相关单位以外,还有一个名叫【盛高投资】的资本介入。
  【盛高投资】资本的幕后老板,名叫沈高盛出身于华夏,在90年代赴美留学,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往返于老美与华夏之间,做着一些商贸沟通之类的事情……
  这类事情的留学生很多,当时的华夏就有接近几千人。
  而沈高盛,无疑是最幸运的一个。
  命运的转折点在2004年……
  2004年,沈高盛得到了一笔2000万美元的投资,成立了【盛高资本】
  自那以后……
  以张磊为核心的【盛高资本】开始在整个华夏野蛮生长,
  从04年至今,【盛高资本】投资了华夏的方方面面,覆盖了生命健康、硬科技、消费与零售、碳中和、企业服务等领域。
  几乎,你能看到台面上的,从千禧年崛起的那些华夏本土品牌里,全部都有【盛高资本】的身影。
  短短的5年时间……
  曾经2000万美元的【盛高资本】,此时此刻已经变成了一个恐怖的庞然大物了!
  ……
  事实上,从90年代至今,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背后的资本,不止是【盛高资本】一个……
  仔细细数……
  【宝淘网】背后的资本结构更加复杂,有来自r本的【银森资本】,也有老美的【洪森资本】……
  【迅腾网】背后的资本来自南非,而南非背后的资本,则来自欧美集团,马迅腾个人仅对【迅腾科技】持股,仅7.7%。
  【搜度网】背后……
  ……
  三月三日。
  商务部。
  宋桂芳默默地看着华夏这些龙头企业背后的“资本脉络”。
  看完以后,默默地闭上了眼睛。
  秘书看到了宋桂芳脸上闪过一丝焦虑,迟疑片刻以后,默默地看着宋桂芳:“我们华夏鼓励外来投资,当然,对外资的审核也是比较严格,确保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嗯,可以掌控的范围内……这是上面领导层默许的,领导,你想太多了。”
  “希望是我想太多了。”
  宋桂芳将那些资料放在了桌上。
  紧接着,睁开眼睛。
  看了一眼桌上张扬的资料。
  ……………………………………
  3月4日。
  阳光明媚。
  郑国栋从睡梦中醒来。
  醒来吃完饭以后,就第一时间走进了办公室里。
  他看到了【海康便面】的销量数据。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海康方便面】的【老坛酸菜面】和【海康儿童方便面】总共卖出了2.3亿包。
  抛开成本以后,盈利接近2.5亿左右。
  创造了该品牌的历史了。
  看着销量数据,看着一个个正在建的厂房,看着无数忙碌的工人们……
  郑国栋心中却没有任何的兴奋感。
  过去的1年时间,华夏方便面市场的销量已经接近惊人的400亿包,占据着全球方便面市场的一半。
  【康师父】、【农新】、【五谷麦场】、【日新】等耳熟能详的方便面品牌,拿下了足足350多亿包的销量……
  其余的50多亿包,都是各种杂牌……
  而在这些杂牌里面……
  他们的【海康方便面】只占20分之一左右,依旧是,非常渺小的一部分。
  当然……
  这并不是让郑国栋焦虑的。
  最让郑国栋彻夜难眠的是……
  此时此刻!
  他已经负债接近10亿了。
  没有听错,尽管【海康方便面】在盈利,但整个【正阳国际食品】里的【正阳速递】这些年,却一直在亏钱。
  期初,建立【正阳速递】的时候,是想着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送方便面的时候顺带着送货的。
  但渐渐地,让【小麦商城】建立了以后,【正阳速递】送的货开始渐渐杂了起来。
  盘子越大,运输费用,人员费用,包括物料等各种费用,也越来越大。
  每个月的投入,从最初的几十万,到慢慢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最恐怖的一个月,投资了上亿……
  ……
  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负债越来越疯狂。
  是的!
  每天睁开眼睛,就是10亿左右人民币的负债。
  “郑总,跟我赌吧!”
  “【正阳速递】绝对有未来……”
  “我们再撑一会,再撑一会!”
  “如果要真正意义上地,跟资本打擂台,我们就要首先成为资本!”
  “像我们这样的人,想从草根,一步步成为资本,我们除了赌一把,并且每一次都赌对以外,我们无路可走!”
  “这场金融危机,就是我们梭哈和赌最后一把的时候!”
  “金融危机结束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希望,上牌桌了!”“……”
  不知道是不是偶尔跟张扬聊天聊多了……
  张扬的“赌徒”心理,和那一丝发疯,逐渐感染到了郑国栋!
  妈的!
  郑国栋这么一个在县城里,最初每年营收只有百万来的小老板,居然信了张扬的鬼话,开始玩起了资本杠杆!
  他学着张扬的模样…
  将正在蓬勃发展的【正阳国际食品】给抵了,然后贷出来的钱,全部都用于做物流!
  他开始疯狂地卖【海康方便面】的品牌授权……
  全国各地,只要想建厂,只要给他钱,只要食品安全过关,他就授权该品牌……
  他开始到处借钱……
  各种能抵的东西全部抵了,甚至参加各种“投资”会议,几乎每天都会拉一拨人给自己投资……
  甚至,弄了一个“商城”,只要投资自己两年后,立马两倍返现……
  ……
  张扬是一个疯子。
  然后……
  他也变成了一个疯子!
  在他的投资下,【正阳速递】在这一年时间里,发展得格外迅速。
  全国共计2844个县级行政区,包括977个市辖区、397个县级市、1299个县、117个自治县……
  去年8月份,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着接近700个小县城,都有网点!
  1299个中小型县城,他居然能拿下700个……
  而今年三月份,全国中小县城内的网点,已经接近900个,马上就要破千了!
  ……
  然而……
  野蛮生长的背后……
  郑国栋感觉自己一度踏入了深渊。
  他几乎每天都在做噩梦,梦到自己负债累累,尸体被挂在了路灯上……
  早上9点钟。
  就在郑国栋看完资料以后,办公室的门开了。
  秘书脸色凝重的走过来,带着一份数据,给郑国栋说了一句话。
  “郑总,我们……资金链马上要断裂了!”
  “如果再不盈利的话,我们整个系统都要崩盘了!”
  “郑总……”
  “要不,干脆,我们卖掉【正阳速递】一些股份吧!”
  “……”
  秘书的话,在郑国栋耳畔不断地回荡着。
  “不能卖,现在在最关键时刻,绝对不能卖!”
  “可是,郑总,当初你借的那些钱,现在还还了……双倍还债啊,借了3个亿,现在得还6个亿……”
  “……”
  郑国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摇了摇头,示意让自己冷静一下。
  秘书看到郑国栋这个表情以后,最终点点头离开了办公室。
  等秘书离开以后……
  郑国栋苦涩地看着这么一份数据。
  【正阳速递】铺垫的网点,基本上都是中小型县城。
  中小型县城,虽然竞争压力没有这么大,有些县城,压根就没有快递点,甚至一些快递点在市里才有,但物流的耗资和运输成本却非常的高昂……
  每天的钞票都是哗啦啦地在烧着……
  他闭上了眼睛。
  这一次赌博,真的赌到山穷水尽了!
  不知道自己还要撑多久……
  你至少……
  要盈利一下吧!
  大概过了几分钟以后,他给张扬打了一个电话。
  张扬接到电话以后短暂沉默了一下,随后道:“再等等!”
  “张总,还要多久?”
  “再等一天时间!”
  “一天时间是没关系,但是一天时间以后,我们确定能有钱吗?我怎么感觉,我现在一脚站在地狱边缘,稍微哆嗦一下,我就完蛋了?”
  “冷静,一定要冷静,现在我们在最关键的时刻,这既是鬼门关,又是龙门,只要,熬过黎明前最后的黑暗,我们就成功了!”
  “张总,你告诉我,我们还有未来吗?”
  “有!”
  ………………………………
  3月4日这天。
  是郑国栋最难熬的一天。
  从一个小老板,负债十亿,拉足了资本杠杆的老板……
  将一切都赌在了【物流】上,在无数人看来,都是不理智的行为。
  甚至,他一度回忆起自己这些日子做的事情……
  他也觉得,自己很不理智!
  好像……
  发疯了一样。
  他等到了3月5日早上。
  彻夜失眠了一晚上……
  当他拖着沉重的情绪,走进办公室的时候……
  电话终于响了起来。
  他接了电话。
  “【家电下乡】出来了!”
  “国家对【物流】的补贴,也来了,农村,最高有百分之三十的物流补贴!”
  “……”
  “我们光伏产业的补贴,也下来了……”
  “……”
  “偏远地区,光伏组建的运输、享百分之百物流补贴!”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