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75:打算推波助澜的吴王,她们轻功这么差?
  第75章 75:打算推波助澜的吴王,她们轻功这么差?
  不久后。
  这一次的三方会谈,以吴王脸色难看的离去,许褚的可惜下结束。
  见吴王甩袖离去。
  阮素蓉二女,便也告退。
  “晦气。”
  在离开了军营后。
  吴王便径直回了府邸。
  脸色阴沉道:“这两个该死的女人,当真是在找死。”
  他明明,都看到许褚意动了。
  若非有阮素蓉插嘴。
  自己今晚。
  便能看到李长青那个贼人,在自己的折磨下痛不欲生,哀嚎着求饶的一幕,想想都让人心情舒畅。
  “他娘的。”
  “等本王成事后,第一个就拿你青鸢剑宗开刀。”吴王破口大骂了一句后,随即便陷入了沉思。
  喃喃道:“本王那大侄女,竟然给许褚封侯,这是怎么个意思?”
  难道
  她打算招揽许褚?
  一想到这。
  吴王顿时又回忆起了,当年那让他颜面尽失的一幕。
  脸色更加难看了起来。
  当年若不是他跑得快,怕是现在坟头草都三米高了。
  “这个该死的莽夫。”
  “他怎敢三番五次羞辱本王?”
  吴王越想越气,又是一脚,踹在了院中的青石板桌上。
  ‘砰’
  伴随着一声巨响。
  青石板桌当即四分五裂。
  吓得府中侍女惶恐的跪了下去,瑟瑟发抖,生怕被迁怒。
  “白莲教也都是些废物,当年杀不了他,现在也杀不了他,活该被他压得不敢冒头,变成苟活在阴暗中的老鼠。”
  当年的白莲教。
  可不似现在这般,隐藏在暗中不敢冒头。
  那个时候。
  白莲教教众遍布天下,不仅仅是大武,大魏,大离三朝。
  就连南越,蛮族之中都有他们的教众。
  可谓是强盛一时。
  饶是三朝面对白莲教,也得衡量一二,不敢随意动手。
  但在当年,白莲教刺杀姜玄未果后。
  便遭到了姜玄的疯狂报复。
  七百陷阵营的手中,不知沾染了多少白莲教教众的血。
  黑冰台十六都尉的凶名。
  也是白莲教用人命给送出来的。
  自那之后。
  大武朝中的白莲教,便一蹶不振,彻底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存在。
  “哼”
  吴王深吸口气。
  压下心中的怒火。
  冷哼一声,目露阴鸷道:“既然大侄女你打算招揽许褚,那本王便助你一臂之力,为你推波助澜。”
  同时。
  阮素蓉二女在离开军营后。
  却遇见了一个让她们,颇为意外之人,原锦衣卫镇抚使。
  黑冰台‘十六都尉’之一的李长青。
  “师妹小心。”
  看着不远处,立于树梢上遥遥看来的人影,阮素蓉眸子微凝。
  手中墨玉出鞘。
  霎时,如墨般的剑气。
  自阮素蓉周身显化,似带灵性,如一条蛟龙般在游离。
  “他来作何?”
  凌烟儿手中寒霜出鞘。
  寒意浸骨下。
  眸子中满是凝重的猜测道:“难道在北境那一位的谋划中,你我师姐妹也得死?”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阮素蓉颔首道:“毕竟你我也死了,才能让其更容易获得白莲教的信任。”
  说着。
  阮素蓉顿了顿。
  冷冷看向李长青道:“此人修为高深莫测,你我绝计不是对手,一会动起手来,若情况不对,师妹莫要犹豫,直接离开兴庆府,去长安寻大师姐。”
  凌烟儿闻言摇了摇脑袋。
  只稍稍上前半步,站在了阮素蓉一侧,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未开口。
  但其手中寒霜的剑意,却是越来越冷。
  见此。
  阮素蓉轻叹一声,却也没再说什么,而是紧紧攥住了手中之剑。
  不过就在二女剑拔弩张。
  视死如归,打算拼死一战之时。
  负手立于树梢上的李长青,却是朝着她们诡异一笑后。
  ‘唰!’
  其身形,便如鬼魅般。
  朝着远处掠去。
  “走了?”
  阮素蓉微微一怔。
  蹙着眉头有些惊疑道:“难道,他是想引我们去什么地方?”
  凌烟儿问道:“师姐,去不去?”
  “稳妥起见,还是不追的好。”阮素蓉犹豫了会,选择了不跟上去。
  若不知其身份。
  她们二话不说,便会直接追杀上去,誓要将其缉拿归案。
  但现在,她并不确定。
  北境那一位,究竟是想要她们死,还是在谋划其他什么。
  小心行事总归没错。
  “走吧,回锦衣卫。”见李长青身影越来越远,直至看不见后。
  阮素蓉这才收回了手中的墨玉。
  与凌烟儿一起离去。
  一炷香后。
  兴庆府外十里。
  察觉到二女未曾跟上后,一路狂奔的李长青终是停了下来。
  看了一眼空无一人的身后。
  李长青茫然道:“她们轻功这么差?”
  他虽一路狂奔。
  但阮素蓉,凌烟儿好歹也是青鸢剑宗真传,青鸢剑仙的弟子。
  不至于追不上自己吧?
  “啧”
  想着,李长青不由啧了一声。
  开始洋洋自得了起来:“看来我的轻功,又进步了不少。”
  不过在又等了半柱香世间,依旧没见二女追上来后,李长青傻眼了。
  懵逼道:“不是,她们怎么能不追来呢?”
  她们不追来。
  自己怎么将她们引至白莲教驻地?
  总不能直接将阳武镇,乃长安以北一地,白莲教老巢的消息告诉她们吧?
  “算了。”
  “既然没追来,这事便交给洛小北吧。”
  懵逼了一阵后,李长青这才摇了摇头,朝着大同府而去。
  ______
  与此同时。
  北境。
  拒蛮关。
  拒蛮关,虽说是个关隘。
  但其规模。
  与承武关也不相上下,关中子民,在姜玄来至后短短八年间。
  暴涨到了一百二十余万之数。
  举目望去,一片繁华的景象,难以想象此地八年前。
  是何等的荒凉,十室九空。
  镇北王府外。
  林玄儒与晋王世子武乾显,自王府中走出,满脸愁色。
  “先生。”
  武乾显回头看了一眼王府,走上前两步。
  朝着林玄儒低声问道:“你说镇北王,究竟是什么意思?”
  林玄儒闻言摇了摇头。
  并未开口。
  而是不停猜测着,镇北王对晋王造反一事,究竟保持了怎样的态度。
  不过思来想去。
  林玄儒发现,单凭今日这番对话,着实难以揣测。
  想罢。
  林玄儒看向武乾显,不由叹了口气道:“世子,咱们这一趟算是白来了。”
  今日份两更奉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