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阶段性胜利,奖励结算
  第172章 阶段性胜利,奖励结算
  绿林,不过就是土匪的一种美名而已。
  于学忠倒是不介意,对方能跨越战火前来支援自己,总不能在这上面挑人家理吧。
  况且自己还是奉军出身,大帅张作霖是靠当马匪起家。
  真要是论起来,谁也不比谁高上一等。
  于学忠:“电报里说不了太多,我现在给你详细介绍下形势。”
  张冲双手抱拳:“愿闻其详!”
  于学忠指向作战地图,不大的永城县,被日军围的密不透风。
  “目前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日军第三师团!”
  张冲皱眉:“第三师团.好像有点耳熟”
  于学忠拿出一沓资料:“第三师团是甲种作战单位,战斗力极其强悍,淞沪抗战时,首批登陆上海的部队,作战风格以勇猛著称还擅长使用化学武器!”
  张冲有些诧异:“化学武器?”
  于学忠点了点头,表情沉闷。
  张冲挠了挠头:“我记得还有一个师团?”
  于学忠继续说:“剩下的就是日军第九师团,也是甲种作战单位,若论战斗力,比第三师团要强。”
  “据总参谋部传下来的情报,该师团主要兵员来自日本北陆地区,战斗时极其团结,组织性很高!”
  “这些信息,在实战中已经印证了,只高不低”
  张冲心中暗道不妙。
  于学忠笑了笑,打消了他的顾虑:“第九师团已于前天回撤半数兵力,据可靠情报,大致方向是去往安徽西南部。”
  “目前只有一个支队仍留在永城一带。”
  张冲松了口气:“长官,上峰支援你们的武器,我让弟兄们都带进城了,眼下刚打通道路,想要全都搬运过来还得等几个小时。”
  于学忠点了点头:“兄弟仗义!”
  张冲咧嘴一笑:“于长官,外面还在打仗,兄弟我就先撤了,等打赢了鬼子,我请您好好喝两盅!”
  他性子直的很,从云南到河南,这一路走来遇到了不少国军将领。
  那些中央军嫡系将领牛气哄哄,趾高气扬,一个旅长的架子,比他这个师长的架子还要大。
  动不动就拿黄埔出身炫耀,瞧不起他这个“绿林”出身的地方军师长。
  反倒像于学忠这种,他就很喜欢。
  随着第六十军加入战斗,永城防线暂时稳固。
  ——————
  4月27日,9:23分。
  王奉一脚踩在废墟上,嗅了嗅空气中残留的硝烟味。
  赵方远跟在身旁,小声汇报战况:“砀山一战,我军牺牲士兵5432人,重伤致残人数多达3432人.”
  “剩下的伤兵,经过急救治疗后,再恢复一阵,仍能继续参加战斗。”
  王奉垂着头,心中很不是滋味。
  打仗一定会死人,自古以来都有慈不掌兵的道理。
  但可当医疗兵抬着那些没了四肢,却还在喊杀的小伙子从眼前经过时,难免会为之动容。
  王奉:“把牺牲弟兄就地厚葬,之后把名册保存好。”
  赵方远应了一声。
  王奉:“给张自忠发电报,命令五纵预备队火速向砀山转移!”
  砀山战役持续一周,直接打没了四分之一的兵力。
  再不补充一些,下场战斗可就有些吃力了。
  部队改编之后,每个纵队有两千预备兵力,和一线部队接受相同的军事训练,素质比某些中央军嫡系还要强。
  五纵前面有薛岳的豫东兵团顶着,暂时和第十四师团碰不上面。
  拆东墙补西墙是个昏招,但救急不救缓,先拿过来用再说。
  赵方远:“是!”
  “至于歼敌情况,此战我军预估毙敌8323名,俘虏士兵232人,缴获弹药四十余万发,步枪3212支.”
  王奉:“这种程度的攻坚战,战损比小于一,算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了!”
  赵方远有些惋惜:“战斗进行到后半夜,第十六师团各联队集中突围,若是加以围堵,或许能歼灭更多的日本鬼子”
  王奉笑了笑:“加以围堵?”
  “难不成打下砀山之后,就可以宣告胜利了?”
  赵方远叹息一声。
  道理他都明白,但始终觉得有些亏了。
  若是将第十六师团围困在砀山城中后,稳扎稳打,一步步蚕食,耗上个月旬,兴许能成建制的歼灭一整支师团。
  王奉摩挲了下缴获来的指挥刀,扭头看向赵方远:“我也觉得可惜,但从战略角度上讲,现在的战局才是最理想状态。”
  “第十六师团损失惨重,师团长被俘,军心崩溃,已无力再参加后续战斗。”
  “我们不仅收复了砀山县城,恢复徐州至商丘的铁路交通,兵力损失也在可控范围内,随时可以投入到第二场战斗中。”
  赵方远点了点头:“长官言之有理!”
  王奉此言确实不错。
  眼下刚解决完第十六师团,两支关东军混成旅团便已兵临城下。
  据李宗仁传来的消息,在得知砀山失守后,第五师团也有向陇海线转移的趋势。
  新的大战,很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爆发。
  王奉:“通知各部队尽快休整,另外你再去联系下第五战区,询问各部队何时西撤,尽早协调好时间。”
  赵方远啪的一下立正,敬了个礼:“是!”
  说罢,便转身匆匆离去。
  荒凉的废墟上,只剩下王奉一人和身旁的几名卫兵。
  趁着无事,他赶忙将意识沉浸到系统面板上。
  砀山战役歼敌不多,但战略意义极其重要,加之又俘虏了师团长中岛今朝吾。
  因此被判定为了【史诗大捷】。
  王奉意识落在【国策树】上,几个高亮待解锁选项映入眼帘。
  【晋东南理工学院】
  【目前我们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但一直缺乏工程师和工业设计师,建设一所大学,以确保不断增长的工业中总是有最好的人可以填补任何新职位。】
  【可触发决议:触发基础学科强化计划】
  【基础学科强化】
  【效果:学生培养速度+10%,留学归国教授+30人】
  ——————
  【可触发决议:建设精密仪器实验室】
  【效果:电子工业研究速度+20%,解锁真空管技术。】
  【触发条件:完成「机械工程系」建设。】
  ——————
  【可触发决议:建设太行山科研基地】
  【效果:山区防御工事建造速度+30%,解锁「地下实验室」,解锁精神「太行脊梁」】
  【太行脊梁】
  【效果:稳定度+15%,工厂受轰炸损失-30%,触发「铀矿勘探」事件链,原子能研究进度+15%】
  一连串的文字,看的王奉眼缭乱。
  “怎么这么多?”
  一个国策,可以解锁三个决议。
  最吸引的他,当属【基础学科强化计划】和【建设太行山科研基地】。
  学生培养速度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言。
  当下最紧缺的就是高级工程师,若是按照正常培养方案,第一批毕业生参加工作,至少要等到三年后了。
  他能等得起,战争的形势却等不了。
  虽然在第五战区打了几场胜仗,日本陆军颜面扫地,在日本国内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但依旧未能触及其根本。
  一届内阁倒台,再换上来一届就好了。
  只要天皇没变,军国主义思想仍控制着日本社会,新一届内阁依旧会将侵华政策贯彻到底。
  兴许还会更加疯狂。
  而【建设太行山科研基地】,这条决议简直就是为当下量身打造的。
  尤其是精神「太行脊梁」。
  守备军拥有如此多的自产武器,已经引起了日本陆军参谋部的警觉。
  据后方来报。
  四月份以来,长治上空频繁出现日军轰炸机编队,还时不时投下两颗炸弹。
  很显然,工业区已经暴露了。
  防空火炮还未正式生产,空军建设刚刚起步,光凭几挺防空机枪,根本抵挡不住战略轰炸。
  一筹莫展之际,这条当真解了他燃眉之急。
  王奉摩拳擦掌,在废墟上缓慢踱步,意识跳转到另外一项国策上。
  【重工业优先计划】
  【重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防军事力量,全球战争的阴霾仍在加重,我们不应当满足于当下的成就,建立更加完善的重工业体系,将会直接增强我们的军事实力。】
  【效果:坦克/火炮生产速度+10%,钢材消耗-10%】
  【解锁工业精神「煤钢复合体」】
  【煤钢复合体】
  【效果:触发「大炼钢铁政策」产量+15%,触发「大规模勘探铁矿」事件链条,留学归国地质专家+20人】
  “不错不错!”
  王奉咧嘴一笑。
  新解锁的两项国策,都是应对着眼下的刚需。
  “有新勋章了?”
  除了【国策树】外,沉寂许久的勋章系统再次高亮,王奉挑了挑眉,操作意识点击进去。
  【铜墙铁壁】
  【拥有者:野战第七纵队,野战第八纵队】
  【您麾下的部队在防御阻击战中表现极佳,基层军官积累了大量作战经验,并以此为部队看家本领向下传授。】
  【效果:堑壕上限+5,修筑堑壕速度+25%】
  “七纵八纵?”
  王奉心中有些惊讶。
  算上最新获得的,目前在墙上悬挂的勋章只有三枚。
  其中两枚属于一纵,分别是【先登者】和【突破手】。
  “这下还真成了专业阻击部队.”王奉在心中打趣,“术业有专攻啊!”
  退出勋章界面后,他接着点开了陆军科技树。
  “这会儿解锁些什么.好像暂时都不太需要啊!”
  王奉心中犯了难。
  砀山战役结束后,陆军科技经验值再次来到了2k,但却没什么值得解锁的东西。
  “解锁步枪?”
  “不行不行!二四式还没全面列装,这么快更新装备,后勤体系只会越来越乱”
  “轻重机枪?”
  “刚列装不到一个月,就研发新型号.不妥不妥!”
  王奉挠了挠头,内心摇摆不定。
  最好的未必是最适合自己的,不能盲目的追求武器先进性,而忽略了实际情况。
  眼下对付日本陆军,产量才是最重要的,而非武器性能。
  “野战医院?”
  王奉留意到了辅助武器一栏。
  【野战医院2型】
  【通过设立战地医院病将医疗救助拓展至急需处,众多无谓的阵亡与永久伤残将得以避免】
  【所需经验:2.5k】
  王奉摩挲着下巴,略微思索了一会儿。
  守备军的野战急救体系,建立的还算比较容易,忻口战役末期,卫立煌将下属的第二野战医院,原封不动的送给了自己。
  此举或许是常凯申在背后暗中授意,也或许是真的出于好心,其中具体缘由他也未曾深究。
  喂到嘴边的肉,岂能有不吃的道理。
  野战医院划归到麾下后,他立刻以此为基础在各部队开枝散叶,组建新的野战分院。
  到目前为止,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了。
  但发展时期的问题也不少。
  首当其冲的就是极度缺乏药品和医疗耗材。
  这些东西国内无法生产,只能从国外高价购买。
  王奉最讨厌受制于人的感觉,有好几次交易,欧洲公司坐地起价,一个止血钳买到国内后,算上各种费用,价格是欧洲市场的五倍左右。
  太烧钱了!
  还不如自己生产。
  “解锁吧。”
  王奉心中打定了主意。
  陆军经验还差一点,暂时解锁不了新的作战学说。
  检查一圈后,确定没有遗漏,意识便退出了系统面板。
  这一场战役下来,也算是收获颇丰,战略意义和到手的好处一样不落。
  正巧这会儿,赵方远走来,递上一封电文:“长官,徐州方面回信了!”
  王奉诧异。
  动作这么迅速吗?
  赵方远:“北线战场日军加紧进攻,转移部队需要时间,第五战区恳请我部在此至少坚守一周,掩护大部队西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