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工人 老师 学生,三方拢一块了
  第440章 工人 老师 学生,三方拢一块了
  与此同时,李河、焦龙、孙红军、左琢几个人手拿大红塑料袋,喜气洋洋地往人群里发。
  “感谢大家捧场,今天我们修理厂高兴!都别客气啊,一人一把!”
  “哎哟,喜都有!”
  卖馒头的大妈乐了,接过往自己上衣兜里一塞。
  门口这头热热闹闹,屋里也不闲着。
  二楼的乒乓球案子早就铺好了旧报纸当桌布,上头摆着大盆红烧肉、炒粉条、炖豆腐、拍黄瓜、小咸菜……锅里还咕嘟咕嘟炖着大骨头汤,香味直往外窜。
  “来来来!北大的小同学,坐这边!”陆局热情的招呼小眼镜和郁夏上桌。
  这俩人第一次来修理厂,猛不丁看见这么多的好肉好酒好菜,人都局促了。
  站在旁边压根就不敢落座。
  “别客气,来这就是回自己家了。你看小张小林他们早就夹上菜儿了。”
  “是啊,吃饭不积极那思想有问题!”
  陈露阳一手一个招呼小眼镜和郁夏坐过来。
  “亏了当初留下这乒乓球案子了,要不然还真坐不下。”
  陈露阳瞧着一大桌子人,高兴的搓搓手。
  好!!
  太好了!!
  这日子就得人越多越红火,越热闹力量越大才好!
  虽然目前的形式只是双方合作,算不上添丁进口。
  但以后总会慢慢啊站起来的。
  瞧着二十来号人挤挤插插的围坐在乒乓球案子前,杯子里都倒上了酒,看着自己。
  陈露阳高兴的看向身边的张殿才,礼貌恭敬道:
  “张老师,如果不是你向学校提出,修理厂也不能成为学校的实验点。”
  “这第一杯酒您提一个?”
  张殿才也很高兴。
  “今天你陈主任是头功!要不是你把大家拢一块,这个实验点哪建的起来?”
  “我可不敢当。”陈露阳举起酒杯,神色谦虚,“要不是张老师愿意带头,咱们修理厂也没法从‘修车’变成‘搞实验’。”
  张殿才笑道:“你啊就别推辞了。”
  陈露阳乐道:“那行!我提一个。”
  “咱们今天正式挂牌,是开头,不是结尾!”
  陈露阳站起身,端着酒杯举了一下,“以后这地方不只是咱修车的地儿了,是北大搞科研的‘大后方’!”
  “今后不光有锤子钳子,还有图纸数据;不光修车,还要出成果。”
  “咱们这桌人,工人、老师、学生,三方拢一块了,这酒啊,我敬大家一杯!”
  他一仰脖,把杯里白酒一口干了。
  “干了!”
  屋子里一片热烈的应声,几十个杯子咣咣碰到一块,红脸的、笑着的、激动得眼圈发红的都有。
  一杯酒下肚,
  张殿才捏着酒杯,脸上泛着微红,笑呵呵地站了起来。
  “我也来敬一杯。”
  他这话一出,饭桌上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看向这位北大的张老师。
  张殿才笑着扫了一圈,语气里满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和亲切。
  “说实话,我今天真是挺高兴。”
  “一个是为我们课题组高兴,总算是把‘实验平台’这个事儿落了地。”
  “一个是为咱们修理厂高兴。能将一个小小的修理厂搭起咱北大的实验点,这不是一般人能干成的事儿。”
  “还有一个,是为我这些学生高兴。”
  他说到这,眼神扫过张楠、林启明几个人,说道:
  “我这帮学生,平时在学校书是没少念,可一到设备上手就蔫了,摸不准、看不透,老画些能看的图,画不出能用的图。”
  “你说我们教得不对吧,也不是。”
  “可要光靠黑板和图纸,他们这辈子都摸不出一台真设备的筋骨”
  “这要不是小陈跑前跑后,把这条路牵起来,我们这些学生哪有机会摸到真正的设备,看到真正的工艺?”
  说到这,
  张殿才顿了顿,抬起杯子,语气也真诚了几分:
  “这些孩子车间下的少,很多事不懂,少不了大家抽空帮着带一带、甚至收拾点烂摊子。
  “我心里其实挺过意不去的……”
  “大家伙活儿本来就多,咱这些学生往里一扎堆,不是添乱嘛。”
  “但这帮孩子是肯学的!”
  “所以这杯酒,我敬各位师傅。”
  “还请大家多担待、多照顾,把他们当徒弟一样带一带。做错了就骂,但也别骂的太狠。”
  陆局闻言立马站起身,笑得一脸热情:“张老师您这话就见外了!学生愿意学,我们就愿意教!”
  张国强跟着站起来,举着杯子乐呵呵道:“我们修了一辈子车,还从没教过北大的学生。”
  “这辈子头一回,咱也光荣一把!”
  谭松仁也举杯站起来:“张老师,这话该我们说才对!”
  “您把学生送到我们这儿,是信得过我们!我们肯定也不能掉链子!”
  刘康文笑着点头:“对!功夫都是一遍一遍练出来的,慢点没关系,只要肯学,我们有的是耐心。”
  修理厂的几位老师傅纷纷应声,仿佛打包票一样的跟张殿才保证。
  听的林启鸣、张楠一干学生眼泪汪汪的。
  别看平时张殿才对他们又吵吵又骂的,
  但是心里是真的有他们。
  陈露阳也笑着打圆场:“张老师放心,您就妥妥把心放回到肚子里吧。”
  “您别看我们这些工人师傅一个个都平常话不多,可在车间,带徒弟的那是有一套的。”
  “那在我们省机械厂里,这几位师傅手底下徒弟没有一百也有几十,那教学经验是相当丰富!”
  “别的他们不会,拧螺丝和教学生那是嘎嘎的。”
  “绝对让咱师兄们学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白来、不白跑!”
  “好!!”张殿才激动的举起酒杯。
  “干杯!”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桌上人说着车间趣事、实验尴尬,北大的、厂里的,老的、小的,越聊越投缘。
  有人一口一个“张老师”,也有人一口一个“张师傅”。
  就在一群人高高兴兴的喝酒吃饭的时候,一楼的电话响了。
  李河赶紧起身,飞奔下楼去接电话。
  几分钟后,李河兴高采烈的飞奔上楼,高兴喊道:
  “建造厂那边来了电话,第一批常规件做出来了!”
  我草!!
  陈露阳激动的愣了一下。
  “这双喜临门么不是!”
  张楠也举着筷子在半空,激动的声音都有点抖:“做出来了??”
  刘康文高兴道:“早上咱们还提起这茬呢,没想到盼什么来什么!”
  陆局激动的搓搓手。
  <iframe class=“game-frame“ scrolling=“false“ src=“https:///game/gameads.html?count=5&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iframe>
  “赶紧的赶紧的!”
  “红军、焦龙、老左,你们几个把后院那条推车拉出来!走,我们去建造厂取件!”
  “我也去!”张楠套上外套,火急火燎地就要往外走。
  “那图纸我盯了这么久,我得第一时间看看效果咋样!”
  一伙人吆喝着从饭桌上起身,连汤都没顾得上喝完。
  这当不当正不正的点,突然冒出个这么个事儿,给张殿才弄的还挺尴尬。
  他要跟着去吧,不是那么回事。
  他要不是不跟着去吧,也不是那么回事。
  就在他尴尬的时候,陈露阳的声音响起来了。
  “张老师,他们去他们的,咱们喝咱们的!”
  “今天难得的好日子,咱们好好高兴高兴,多喝点!”
  孙红军也在旁边劝道:“就是!他们去他们的,咱们喝咱们的。”
  丫丫呸的,
  他累死累活做了这么大一桌子饭菜,必须给我吃完才能走!
  那张殿才可就不客气了。
  “好!咱们在这等他们回来。”
  郁夏和小眼镜见张殿才愿意留在这,都轻轻吐了一口气,跟着道:
  “张老师我们陪您一起等~”
  ……
  饭桌上大家继续热热闹闹地聊着,话题一茬接一茬。
  唠了不知道有多久,终于!
  外头响起一阵脚步声。
  “回来了回来了!”
  “零件到了!”
  陈露阳“嚯”地一下站起来,凳子都差点被带倒。
  张殿才也立马放下酒杯,笑着擦了擦嘴。
  “走,咱下楼看看!”
  修理厂门口,一辆推车正咕噜噜地滚进院子。
  陆局、焦龙、李河、张楠、左琢几个人一边喘气一边兴奋地揭开上头盖的麻布。
  “没缺边少角,全活!”
  陈露阳匆匆的跑过去看。
  一只只零件还带着金属切削时留下的油痕,整整齐齐地码在车上,泛着一股新鲜的铁光。
  “真的是做出来了!”
  林启明瞪大眼,蹲下来用手仔细摸了摸其中一个喷嘴。
  “公差、结构、螺纹……和图纸一模一样!”张楠眼睛都发亮,激动得都快喘不上气。
  他兴奋的看着张殿才,胸膛起伏的厉害。
  “老师,我画的图纸,真的落地了!”
  张殿才拿起一个火塞壳体,先是端详着接口和螺纹环,随后摸了摸喷嘴底部加工接口的坡度,确认了下内槽的倒角和壁厚处理。
  “不错。”张殿才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学生:“做的真不错。”
  张楠猛一个深呼吸,眼神都带着一丝激动。
  “张叔,咱先装上看看!”
  陈露阳一转头,就看见张国强撸起袖子,从一辆待修的bj212边探出头来。
  “就差这只喷嘴了,今天正好试试!”
  张楠赶紧把工具递过去,张国强麻利地抹上黄油,试着拧进接口。
  这个黄油不是吃的奶油,而是一种工业润滑脂。
  因为颜色发黄、质地粘稠,所以行话里习惯叫它“黄油”。
  一圈,两圈,三圈。
  “咔哒!”
  精准入槽!
  “正好!”张国强眼睛一亮。
  “手感稳,接口紧,轴向没有一丝晃动!”
  “再把火塞拿来试试!”焦龙兴奋地吆喝。
  左琢赶紧从推车上拿下一只还带着机油味的万能火塞,小心递过去。
  张国强轻车熟路地装了上去,刚拧半圈,就听他笑起来:“行了,正合适!”
  “再来个橡胶垫片!”刘康文一边翻一边喊,“看看这密封行不行!”
  很快,一块通用橡胶垫片也被安进缝隙,拧紧之后,老车启动试压。
  “咕咚——哒哒哒——”发动机轻响几声后平稳运转。
  “没漏气!”
  张国强一边看着压力表一边点头,“密封性挺好!”
  ……一连串清脆的装配声此起彼伏,听得众人心中又兴奋又紧张。
  李河拿着登记本在旁边一件件的记录。
  每试成功一件,手指都要抖一下。
  眼见这些零件像拼积木一样安安稳稳地嵌进老车身上,修理厂的人们全都振奋了。
  “……真做出来自己能用的通用件了???”
  陈露阳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这些日子折腾来折腾去,从图纸到打样,从对接到加工……付出那么多努力,总算今天出成果了。
  可还没等众人高兴够,刘康文突然“哎哟”一声叫了出来:
  “诶?这喷嘴……怎么拧进去的时候有点歪?”
  “哪儿歪?”张国强凑过去看。
  “这台车的进油口有点问题。”刘康文皱着眉,拿起手电筒对准进油口一照。
  结果不看不知道,
  “嗬,这车以前换过发动机!”他啧了一声。
  “接口被人改过,里面打了胶圈不说,还歪着焊了一条缝,怪不得拧不进去。”
  张殿才靠了过来,拿着试装下来的喷嘴零件,左右比了比。
  “不是零件的问题。”他抬头肯定道。
  “这台老车,接口当年就焊歪了,原来就是斜的。”
  “你们这批喷嘴,是按标准接口和统一公差画的图纸,加工精度也不错。正常车装上肯定没问题。”
  “但问题在这儿,”
  他顿了顿,抬起头扫了一圈车间,“现实里的车,尤其咱们修理厂里这一批老家伙,哪个不是焊过、补过、换过型号?你别说严丝合缝,有的能装上就不错了。””
  眼见专家在身边,陈露阳哪里肯放过,赶紧问道:
  “张老师,您看我们下一步怎么弄好?”
  张殿才轻轻皱了皱眉:“其实我觉得,你下一步要考虑的,究竟是做‘通用件’,还是要做‘适配件’。”
  “第一批通用件造出来,这是好事。但这只是开头。”
  “要真想做到普及和推广,就得考虑兼容旧件的‘适配结构’。”
  “比如以后可以试做带柔性连接的喷嘴,比如多螺纹、多密封圈、可调角度那种设计,这样兼容面更大。”
  “或者干脆做两种规格:一种严标准的,一种浮动余量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