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火器专家:毕懋康!(加更求支持!!!)
  第39章 火器专家:毕懋康!(加更求支持!!!)
  虽然后世对于朱厚照的评价两极分化,但在朱慈烺看来,朱厚照绝对是一个聪明的皇帝。
  因为他知道最高的权利必须牢牢握在皇帝手中!
  只是可惜,他最后还是被人弄死了。
  而弄死朱厚照的人,大概率就是文官集团。
  毕竟一个掌握军队最高指挥权的皇帝实在是太可怕了,文官们接受不了这样的皇帝。
  他们害怕这样的皇帝!
  仔细想想,从朱厚照至今,已经一百二十年了。
  也就是说,大明皇帝已经失去了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一百二十年了.
  想想都觉得可怕!
  即便是现在的朱慈烺,真正可以掌握的军队,其实也就是那三千亲兵了。
  至于京营和前五军都督府的三万多兵马,说到底还是借着王先通和李国帧这两位拥有兵权的勋贵这才间接掌握了。
  朱慈烺并不怀疑他们的忠诚,毕竟他们眼下已经背叛了崇祯、背叛了整个勋贵集团,除了跟他这个太子爷混之外,压根没有第二条出路。
  总之无论如何,京营和前五军都督府的军权这他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兵部要是想从他手里夺兵权的话,那他不介意再多杀几个人。
  思绪回转,朱慈烺这才看向了王先通和李国帧。
  “等他们下次再来的时候,就大大方方的让他们去查,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若是提出什么要求,表面上也可以答应下来,事后告诉本宫一声就行了。”
  “当然!最终的命令还是以本宫的命令为主。”
  “相信本宫,再过一段时间,京营和五军都督府的军权就会彻底回归到本宫手中!”
  王先通和李国帧听到这话,神色皆是一惊。
  因为他们知道,太子爷恐怕马上又要搞事情了。
  虽然想要从文官手里彻底拿回京营和五军都督府的军权不是一件容易得事儿,但不知为何,他们就是觉得太子爷一定会成功!
  紧接着,两人同时拱手道:
  “臣遵命!”
  朱慈烺挥了挥手。
  “回去吧,早点休息。”
  “臣告退!”
  “臣告退!”
  再次拱手之后,王先通便和李国帧一起离开了。
  当然,回的还是京营和五军都督府.
  送走了李国帧和王先通,朱慈烺又看了会儿奏折,随后就准备洗漱一下休息了。
  算算时间,差不多也就是晚上的九点左右。
  不怪他睡这么早,完全是古代没有后世那么多的娱乐项目,想熬夜都没法熬。
  再加上这副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很多能让人‘开心’的事情也做不了,所以他也就只能早睡早起了。
  十分钟后,正当他快要入睡的时候,一阵脚步声突然从门口传了进来。
  与此同时,马宝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太子爷,您睡了吗?”
  朱慈烺刚闭上的眼睛又重新睁开了。
  “还没睡,进来吧!”
  咯吱。
  一声轻响,马宝推开门走了进来。
  “什么事?”
  朱慈烺有些好奇的问道。
  他知道这种时候如果没什么大事的话,马宝是不敢来打扰他的。
  马宝则是小声的回道:
  “太子爷,您之前不是让锦衣卫去找了很多人来吗?还说那些人到了之后第一时间就要来通知您。”“不管您在做什么,都.”
  马宝的话还没说完,朱慈烺却是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然后问道:
  “快说,谁来了?”
  马宝先是一愣,但很快还是回答道:
  “毕懋康!”
  毕懋康!
  听到这个名字,朱慈烺心中一乐。
  他倒是没有想到,第一个来的居然会是毕懋康!
  毕懋康,明末最有才能的火器专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研究出燧发枪的人!
  他在辞官之时,编写了一部《军器图说》献给崇祯,希望可以引起崇祯的重视,改良明朝的火器。
  毕懋康在《军器图说》这本书中首次介绍了燧发枪这种超越时代的武器。
  简单来说,就是将一般火铳用火绳点火的装置改进为用燧石作发火装置。
  这样就能克服火绳点火怕风雨的弱点,无论天气再怎么恶劣都不会对武器的使用造成影响。
  当士兵扣动扳机时,安置在扳机上的龙头和燧石摩擦生火,火星落入装药室中使火药燃烧,然后就会产生气体推力。
  这股推力会直接将弹丸射出,以此进行攻击!
  而且这种武器简化了发射手续、提高了武器射速。
  他的发明在历史上足以名垂青史!
  但可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得到崇祯的重视。
  朱慈烺之前也看过这本书,但是其中的一些技术连他自己也无法理解。
  拿去找兵仗局,兵仗局的工人们也是一脸懵逼,根本就造不出来。
  因为一些关键的技术点和零件实在是太含糊了。
  朱慈烺心中清楚,看来想要制造出燧发枪,只能找毕懋康本人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深知先进武器对于军队和国家的重要性,所以他造反成功之后,第一时间就想找到毕懋康。
  结果没想到他居然是第一个来的!
  不过话说回来,毕懋康的老家不是在安徽吗?
  怎么来的这么快?
  想到这里,朱慈烺又问道:
  “毕懋康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这么快?”
  马宝道:
  “据宣旨的锦衣卫说,是从天津来的,毕懋康自从辞官之后就一直居住在天津,所以来的比较快。”
  朱慈烺恍然大悟。
  谁说老家在哪就要一直住哪的?
  北京距离天津也就一百来公里,三天怎么也够了。
  “快!快带我去见他!”
  朱慈烺说着,直接拖着鞋子就出门去了,连衣服也来不及穿。
  马宝看到朱慈烺这副样子,一边拿起袍子一边追了出去。
  “太子爷!衣服还没穿呢!”
  东宫的暖阁中,一个头发、胡子白的老人正坐在椅子上,一脸紧张的等待着。
  他就是毕懋康!
  说实话,当锦衣卫带着圣旨找到毕懋康的时候,毕懋康多少有点懵逼。
  因为他辞官都七八年了,实在想不到皇帝找他做什么。
  直到锦衣卫宣读了圣旨的内容,他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他之前编写的《军器图说》这本书。
  一瞬间,他就明白了此行的目的!
  皇上这是要改良火器啊!
  想明白了这点,他就马不停蹄的跟着锦衣卫进京了。
  只是本来以为要见的是皇帝,结果没想到居然是太子爷。
  毕懋康心中有很多疑惑,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将这些疑惑强压下去了。
  不多时,大门被人推开,一个身穿龙袍的少年就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之中。
  (ps:考证了很多资料,明朝的太子和亲王其实都可以穿龙袍,就是格式和皇帝的有些差异,不算僭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