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都是为了国家大事
  第432章 都是为了国家大事
  成都。
  天气转冷,李神轨穿着袍子坐在府中院子里石榴树下的摇椅上,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韩陵路过,看见如此的李神轨,走了过去。
  “陈留王,最近怎么没有看见你去歌舞坊?”
  李神轨看了一眼韩陵,微微松了一口气。
  “巴蜀形势混乱,本王忧国忧民,怎有心思去歌舞坊?”
  韩陵听完,摸了摸胡子,感叹道:
  “陈留王之心,实在让人感佩莫名。”
  “先生知道就好。”
  韩陵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那么真正的原因呢?”
  李神轨也不摇了,叹了一口气,道:
  “那帮獠女太磨人了,我有些受不住。”
  韩陵听完,脸上露出了笑容,却听得李神轨问道:
  “先生,我最近不想要儿女情长,有没有什么国家大事给我做?”
  韩陵皱了皱眉头,呢喃道:
  “国家大事?”
  如今的巴蜀之地,成都以及周围郡县发展的越发繁荣,江州的城墙堆的越来越高,其余各州各郡则越发混乱。
  巴蜀纳入版图之后,长安对成都以及周围的郡县实行的是休养生息之策。
  对内安抚南梁旧臣与故民,对外缓和与周围獠、羌、氐的关系。
  蜀郡本就富庶,乃是巴蜀地区最大的粮仓。成都所产之蜀锦,更是丝绸之路上的硬通货。
  只要平息了战乱,并能够维护秩序,使得百姓信服,成都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足以让其成为堪比建康、洛阳的大城。
  若将因战乱而损坏的汉时都江堰的灌溉体系完全修复,光是这蜀郡一郡之地,便能养近百万人。
  有了粮食和人口,各种产业也会发展起来。
  韩陵等人,也是如此做的。
  但与成都等地的繁荣不同,江州的硝烟味越来越重。
  自从梁军退走之后,王思政与王罴没有一日的停下,吸取了当日的战阵经验,将江州城的城墙堆得越来越高,城防建设的越来越完善,还吸收了巴蜀之地的水军,打造了十几艘大型的战船。
  韩陵曾派人去看过,好家伙,那模样,就差在脸上写几个大字了。
  来打我啊!
  上下将士,充满了对于军功的渴望。
  至于其他州郡,则十分混乱。关中入蜀的两万户百姓,与当地的蛮夷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斛律光带领的连弩军都上场了。
  情势越发混乱,关中并没有就此和缓的意思,而是加大了用兵的力度,试图夺回曾经因为战乱而陷入蛮夷手中的土地,并且重新掌控巴蜀之地盐、铁等各种重要的物资。
  情势若此,对于李神轨的话,韩陵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有些迟疑。
  派他去外面肯定是不行的,王思政等人的活他干不了,至于东方老他们的活,那更是干不了。
  至于成都,所有的事情都走入了正轨,不需要李神轨再添乱了。
  看着韩陵那犹犹豫豫的模样,李神轨等了许久,有些不耐烦了。
  “先生,让你找一件国家大事给我做,就这么为难么?”
  韩陵想了想,最终道:
  “陈留王,你懂茶么?”
  李神轨露出了笑容,冷哼了一声,道:
  “先生莫要小看人,我出身洛阳,什么茶没见过。说吧,如何?”
  “邛州至戎州之地,县城空废已有百年之久。战事结束后,大王打算迁百姓于此地,分田的同时,教授种茶制茶之道,兴茶业。我看了关中传来的方略,又看了汉中等地更新的制茶之术,深知此事若成,可广增财货,亦可制衡诸夷。”
  “这么重要?”
  李神轨来了精神,却听得韩陵问道:
  “大王知道如何管茶么?”
  “那还不简单!”李神轨嘴角微翘,挥了挥手,“让百姓种茶,我们再收茶卖出去!”
  “要是百姓因粮贵茶贱不愿种呢?”
  “粮怎么会比茶更贵呢?”
  “……”
  韩陵看了许久,道:
  “要不陈留王还是去歌舞坊吧!”
  便在此时,府外传来了一声禀告声。
  “陈留王、先生,我们抓到了一名从吐谷浑来的细作,他还带了一份书信,要送去梁国。”
  韩陵问道:
  “书信呢?”
  “这厮蛮横,我等抓捕时,被他给毁了。”
  “吐谷浑?”
  韩陵呢喃着这几个字,摸了摸胡子,看向了李神轨,道:
  “陈留王,国家大事来了。”
  李神轨一奇,道:
  “先生要我如何?”
  “挨打!”
  ……
  伏俟城!
  “可汗,你为何派遣使者去南梁?”
  吐谷浑雅仁质问着,夸吕的面色变得相当的难看。
  以前巴蜀在南梁的手中时,吐谷浑可以在北魏和南梁之间左右逢源。吐谷浑的使者下了岷山后,可以直接去成都,再乘船沿江而下,舒舒服服到建康。
  可如今,形势变了。
  吐谷浑的使者再去南梁,就得绕一大圈,翻山越岭前往广州,再转道前往江东。
  要不就得穿过敌占区,充满了风险。
  “梁帝夺回巴蜀之心甚切,梁军早晚还会伐蜀。”
  夸吕解释了这一句后,说出了自己的谋划。
  “一旦梁军攻蜀,我等笼络党项等羌部,再以阴平、武都两郡之氐人为援,合兵进攻,我吐谷浑可获得大利。为此,自是要早做准备。”
  吐谷浑雅仁没有想到,夸吕心中的谋划甚深。
  按照他的谋划,一旦势成,说不得到时候真的可以对关中造成大的威胁。
  “可如今人被抓了。”
  “李神轨不是没有找到那份书信么,有何可虑?”
  吐谷浑雅仁叹息道:
  “他是谁的义兄,可汗不知道么?”
  夸吕面色一变,有些琢磨不定。
  “他会如何?”
  吐谷浑雅仁苦笑了一声,道:
  “洮阳怕是保不住了。”
  ……
  长安。
  “诸位都知道了吧?”
  李爽看着坐在底下的一众人,面色深沉。
  “吐谷浑的使者到了成都,公然辱骂本王之义兄,还打伤了他。吐谷浑以下犯上,实乃悖逆人伦,大逆不道。”
  说着,李爽摸着自己的头,叹道:
  “本王不为兄雪耻,何以立足于世!”
  众人听了,早已按耐不住,磨刀霍霍了。
  “大王,发兵吧!”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