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惊涛骇浪
  第681章 惊涛骇浪
  会场内忽然安静下来。
  落针可闻。
  宁昊开口之前,不管是他默默走上领奖台,还是宁昊呆愣出神,都没人当回事。
  台下还响起零星轻笑,给于鼓励。
  获得这样的大奖,不管当事人多激动都能让人理解。
  然而宁昊开口之后,骤然寂静无声。
  有点懵。
  台上的评审团成员呆住,颁奖的墨镜王一动不动,像是被施加了定身术。
  稍微反应过来,颁奖嘉宾和观众从错愕变的骚动,嗡嗡作响。
  记者区的记者们或兴奋或愤怒的站了起来。
  下方的徐光头锃亮的额头冒汗,不知道宁昊现在怎么样,反正他掌心汗湿了,不由自主用力握了握。
  徐光头想起来之前两人对的词,宁昊没按流程走,但是已经不重要了。
  这可是柏林电影节!
  脑海里闪过刚才的电影片段,黄沙里燃烧的油罐车,律师举着打火机照亮黑暗,鹰隼掠过血色残阳。
  恍惚间,徐光头仿佛听到了宁昊的嘶吼。
  有种!
  东大人向来讲究做人留一线,娱乐圈更是如此。
  徐光头自问要是他,恐怕没有宁昊的勇气。
  设想归设想,真干了,让人头皮发麻。
  台上的宁昊是什么感觉?
  大脑一片空白。
  柏林电影宫穹顶水晶吊灯的光斑投在宁昊后颈,像落着细碎的雪,带来一丝寒意。
  宁昊下意识用手指整理了西装不存在的褶皱,指尖微微发抖,
  紧张之余,又涌起一股兴奋。
  宁昊想到多年前拍摄的《疯狂的石头》,里面有句台词:“这里是公共厕所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似乎也可以用在柏林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是厕所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也可以是。
  又过了一秒。
  越来越多人反应过来,全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墨镜王下意识用粤语问宁昊:“你做咩?”
  语气不是愤怒,也不是震惊。
  更多是疑惑,或者说惊愕。
  有点没反应过来,没理解“我拒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我拒绝”?
  谁会拒绝好事。
  而且这可是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
  宁昊给墨镜王一个歉意的眼神,虽然对方依然带着墨镜,但宁昊能察觉到墨镜后懵逼的眼神。
  真走出这一步,宁昊反而有点爽。
  不会演戏的导演不是好演员。
  入戏了!
  宁昊从内袋掏出皱巴巴的演讲稿,展开时纸张簌簌作响,又解开西装扣子,露出衬衫领口,松了口气。
  才过了一秒,但宁昊觉得自己等了好一会。
  他想也许有人制止,可是没有。
  镁光灯在柏林电影宫穹顶交织成星海,宁昊望向台下黑压压的人群道:“感谢评委会对《无人区》的认可。”
  宁昊贴心使用英语发表演讲。
  获奖有演讲!
  拒绝也应该有!
  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在巴洛克风格的穹顶下显得格外清冽。
  骚动的人群又安静了下来。
  恢复了体面。
  大家都觉得刚才听错了。
  “但这座金熊不该属于我们,请允许我以创作者的身份婉拒。”
  观众席开始涌动细碎的声浪。
  人群又炸开了。
  这次可以确定以及肯定,眼前这个来自于东大的导演,拒绝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震惊!
  骇然!
  此刻没人笑话宁昊的口音,因为这并不好笑!
  墨镜王回过神,但又不知道该做什么,只能又问了一句:“宁昊你在做咩?”
  “王导,有些话我必须说。”宁昊逐渐上头,越紧张越冷静。
  “该死的!”
  艺术总监迪特·考斯里克终于反应过来了,脸色煞白:“快阻止他!切镜头,恰信号!快快!”
  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甚至都没想过发生过的事,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什么。
  宁昊英语磕磕巴巴格外粗糙,但还在输出。
  “对柏林电影节这样重要大奖,我始终抱有尊重。但事实一次次破灭了我的美好想象,有位先生告诉我只要我抨击沈三通,这位在我国在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导演,他可以给我大奖。”
  会场之内猛然皆惊!
  严重指控!
  不管观众席的涟漪,宁昊觉得重新掌握了身体,表演欲望驱动情绪,肆无忌惮挥洒着激情。
  戏瘾上来了。
  宁昊高高举起奖杯,艺术总监迪特·考斯里克从侧幕冲出来,领结歪到锁骨位置,急匆匆往台上跑。
  迪特·考斯里克此刻回想起来,有所明悟,宁昊早有预谋!
  得知自己获奖,不是激动,而是要闹事的紧张!
  又暗骂了狗屎詹姆斯专员,黑人靠不住啊!
  以往宁昊这样没法完全控制的,是不可能给大奖的,都是慢慢培养忠诚度。
  都是狗屎旗国人。
  迪特·考斯里克绞尽脑汁如何收场,却见宁昊猛地一指,大声道:“就是这位,电影节的艺术总监,用金熊奖和我做幕后交易!”
  “我一开始不信,但事实如此!所以我必须拒绝!”
  会场再次一度哗然!
  迪特·考斯里克只觉得灯光无比刺眼,面色苍白,仿佛看到了自己职业生涯走到尽头。
  宁昊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扩散。
  他还在杀。
  “二十多年前《红高粱》在这里捧回金熊时,我的前辈张艺谋以为打开了新世界。”
  “可事实告诉我,西方只愿意给留着辫子的东大颁奖。《秋菊打官司》里的陕北袄,《三峡好人》中的拆迁废墟,这些当然真实,但就像莫演老师的高密乡,不该成为整个华夏文明的标本切片。”
  “三大电影节总爱给东大两种电影颁奖:要么是前现代的民俗奇观,要么是伤痕叙事。”
  “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只认莫演的魔幻现实主义,却无视王安忆笔下沸腾的都市。这不是艺术评判,是后殖民主义的审美霸权,你们在逼着我们扮演想象中的东大。”
  “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这个词出现,观众反应不大。
  但电影、文化相关从业者之中宛若炸弹。
  像一柄利剑刺穿穹顶。
  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碰翻了手边酒杯,琥珀色酒液顺着白色桌布蔓延。
  后排的法国影评人玛格丽特·拉康不由顿笔,停止在记事本上的写写画画,笔尖几乎戳破纸页。
  意大利导演南尼·莫莱蒂摘下眼镜反复擦拭。
  也有导演交换了彼此复杂的眼神。
  转播控制室里,五台监视器同时亮起红灯。
  全球二十七家电视台的直播信号出现剧烈波动,紧急掐断。
  “《无人区》这部电影充满黑色犯罪片风格,但我们拍电影不是为了满足西方对'神秘东方'的窥视欲,不是为了迎合愚昧的乡村、政治隐喻,带着所谓真实状态,描摹关于我们的刻板印象。”
  “我的摄影师在戈壁滩中暑,灯光师女儿出生都没离开片场。如果我们用血汗浇灌的作品,最终变成印证西方偏见的标本,那一切苦难就失去了尊严。”
  “这是我拒绝领奖的第二个原因。”
  某个角落突然响起掌声,旋即被更多嘘声淹没。
  声浪撞在镶金廊柱上碎成尖锐的耳鸣。
  会场乱了!
  台上,台下,全部乱了!
  记者的快门声响个不停抓拍宁昊离开瞬间。
  英国女演员手里的香槟杯突然倾斜,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吓的眼镜掉了下来,评审团里的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张着嘴,一时说不出话。
  说完几句话。
  宁昊不等人轰,他自己麻溜的走人。
  戏剧性时刻发生。
  在宁昊转身离场时,顺手把奖杯塞了迪特·考斯里克,冰凉的金属底座一把戳在对方怀里。
  有记者拍下了这个瞬间,宁昊虽是下台,但仰首挺胸,踏步往前。
  迪特·考斯里克往台上走,却低垂着头,眼中失神。
  年迈的颁奖嘉宾试图阻拦宁昊,却被对方轻轻拂开。
  画面里的三人对比鲜明,而金熊奖杯无关轻重!
  《无人区》剧组。
  黄博不语。
  李名神色复杂,明白了为何宁昊急着卖版权。
  余楠手指攥着披肩,关节发白.
  “你在摧毁自己的职业生涯!”
  贾章科猛地站起来,膝盖撞翻座椅发出巨响,眼中满是愤怒,恨不得吃了宁昊。
  “宁昊,你在做什么?”
  王权安也是质问。
  记者区也有国内记者冲过来,疯狂的呵斥谩骂。
  宁昊皱眉。
  大部分人更多是震惊,外国人没见如此激烈反应。
  看着贾章科等人激动的样子,宁昊突然释然的笑了笑。
  沈三通又赢了,赢麻了!
  达利特领班为了维护日耳蛮种姓的神圣性,比日耳蛮更为激进。
  有些话,正常人不会有感觉,达利特领班会立刻歇斯底里。
  宁昊没理会他们,自顾自坐下。
  “耗子你这是要上天啊,颁奖礼先撤吧。”
  李名心里还有疑惑,但是都这样了,只能先跑。
  宁昊这是把柏林电影节的脸踩在了地上,以后恐怕会被国外电影节拉黑,甚至影响国内艺术导演。
  但,也就是这样。
  当下国内影视公司把电影拿到国外电影节参展,主要是为了国内票房服务,有拒绝金熊的名头,《无人区》热度肯定有了,甚至有些超。
  李名已经在思考如何炒作这件事了,把拖延多年的《无人区》炒热。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得主,国内有。
  拒奖的,宁昊却是第一个!
  迪特·考斯里克不得不亲自控场,宁昊递还的奖杯金属表面似乎还留着体温的余热。
  艺术总监一般不会走上台前,要给人评审团才是掌管一切的印象,才能维持电影节的逼格和公正、公开形象。
  比如主竞赛单元大奖让评审团颁发,一般人不了解的人,会误以为是评审团决定一切,不知道奖项真正的运作逻辑。
  哪怕出现问题,评审团和电影节也能切割。
  迪特·考斯里克抢过麦克风的动作太急,啸叫声让前排观众集体皱眉。
  然而他毫不在意,宁昊拒奖,在这样的场合,和外交场合拉泡大不遑多让。
  他勉强定了定心神,丝毫不提台面下的交易,抢占道德高地:“柏林电影节向来尊重、始终尊重艺术自由.”
  他的英语带着黏稠的柏林口音,额头在射灯下泛着油光。
  德语也不用了,用英语。
  德国观众不由皱眉,不少人根本不会英语,听不懂宁昊在说什么,只能通过互动,猜到一些内容。
  宁昊是东大人用英语也就算了,你迪特·考斯里克用什么英语,你给谁解释,向谁负责?
  柏林电影节不是德国的吗?
  迪特·考斯里克满脑子如何平息这个事:“但我们也必须指出,艺术不应被政治叙事绑架。我们不得不遗憾指出,宁昊先生误解了评委的专业性,同时,我们也要道歉,程序出了错误。”
  迪特·考斯里克见到《无人区》剧组在退场,渐渐地,冷静了下来。
  金熊奖必须颁发出去。
  决不能用柏林电影节给宁昊表演。
  随着他现场指挥,大银幕突然切换,导播手忙脚乱重新播放电影节宣传片。
  迪特·考斯里克紧急和评审团进行商议,说是商议,直接指定,给了罗马尼亚《孩子的姿势》这部电影。
  没用十分钟,重新开奖,会场恢复秩序。
  等到《孩子的姿势》剧组重新发表获奖感言,引发热烈鼓掌。
  同获最佳导演银熊奖和金熊奖。
  无上荣光!
  平息完风波,迪特·考斯里克松了口气,在后台用德语骂了句巴伐利亚俚语,但他知道还没完。
  颁奖典礼还未结束,柏林电影节官方声明出现在电影节官网:“.不认同将艺术讨论政治化的行为”
  公开声明中连续用了十七个“遗憾”,但是没提及具体事件。
  不过推特热搜已经爆炸。
  #金熊奖首次被拒#正在以每分钟两万条的速度攀升。
  这一届柏林电影节颁奖典礼之后,氛围颇为诡异。
  李名道:“咱们连夜走。”
  宁昊摇头:“走了,准备的庆功宴不浪费了吗?”
  徐光头惊了,宁昊你这么勇的吗?
  宁昊看了看大家:“咱有做亏心事吗,跑了才显得亏心。我们不仅不跑,还应该邀请国内的记者和同行一块把庆功宴吃了。”
  “史上第一个拒绝金熊奖。”
  宁昊一开始也想跑,但是拒绝领奖之后,改了主意。
  难不成还能把他们弄死?
  《无人区》剧组准备的午夜庆功宴,变成了招待会。
  “你们点了把野火,小心别烧着自己。”王晓帅也来吃吃喝喝,不忘冷笑警告:“国际上都在看我们笑话,推特浏览量多少你知道吗?”
  柏林电影节颁奖礼后,通常会放映金熊奖获奖影片或其他精选作品,也有获奖者与主创团队接受采访媒体发布会,再以电影节期间电影市场(efm)及论坛活动收尾。
  依然沿着以往的流程走,但因为宁昊拒绝领奖,气氛很微妙。
  宁昊道:“爱吃就吃,不吃滚。”
  贾章科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谁指使你?”
  宁昊皱眉:“柏林电影节都没声讨我,你操什么心?我只是想明白了,戈壁里有大漠孤烟的野蛮荒芜,但也有通信基站。”
  “我不想只是把镜头对准前者。”
  柏林进入深夜,东大却开始了新的一天。
  《大圣归来》的热映,再加上宁昊拒绝金熊奖,正在掀起前所未有的文化风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