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雨歇偶遇
第768章 雨歇偶遇
“我是日月银行正阳门支行的行长高时明。”高时明扶着车顶,以一种极不舒服的姿势将身子前倾出车门,将腰牌递给临检的直上卫总旗官。“我又不进宫,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吗?”
“高公公,您老海涵。”那总旗接过高时明的腰牌,仔细打量了一番。“规矩就这样儿,任谁从这儿过都得露脸检查。劳您下来一下,我得再看看您车里边儿。”
“啧!”高时明就是不想下车弄脏鞋底才这样露脸的。“我上回坐轿子来,也没说要我下来啊。”
“可能是您上回坐的轿子太小了吧。”那总旗将腰牌还给高时明,笑着说。
“哟呵!”高时明气笑了。“你这话说的。”他半抢过腰牌揣进怀里,反手指了指车子:“这车里就我一个人,有什么好看的?”
“就是没别的也得先下来。来,我扶您下来。”那总旗伸出手,顺势凑近了些,接着往后边儿的门房撇了一下脑袋。“高公公,真不是我有意要为难您,要搁别的时候,我往里瞅一眼就放您进去了。可今天西厂那边儿派了人过来驻站监督,我们非得照章办事不可。求您别为难我们,成吗?”
“哎呀,行吧。”高时明顿时蔫儿巴了,他叹了一口气,扶着那总旗的手膀子下来了。
啪嗒。
高时明已经很注意了,但踩到地上的那一刻,他干净的鞋底还是被雨水濡湿的泥尘给弄脏了。
那总旗撩开车帘,探头进去,装模作样地看了一遍,大声说:“没问题了!可以放行。”
“你要不要再搜搜我的身啊?”高时明忍不住揶揄一句。
“嘿嘿,我们这儿这倒是不必。”那总旗伸出手,又把高时明给托了回去。
“放行!”那总旗转过身,大幅度地挥了一下手。
几个兵丁应声移开交叉的长矛,让出一条通路,滚滚车轮才又碾着东安门前的湿泥继续前进。
暴雨刚停,黑云未散。街道上往来的人车不多,更谈不上堵塞,可是载着高时明车子,还是在拐弯北上之后不久,被迎面而来队伍给堵停了。
“怎么又停车了?东上北门还要检查吗?”高时明颇有些不快的声音从门帘后面传了出来。
“东家。对面来了一乘抬舆,把整条路都占了。”车夫说。
“抬舆?什么人,这么大的排”高时明撩开帘子,侧身一看,还没说完的话瞬间堵在了喉咙里。
高时明心思急转、脸色数变,也不像先前那样扭扭捏捏的了。他一个跳跃下车,直接踩在积水的石板路上,飞也似的朝着那架只顶了一张油布的抬舆跑去了。“别挡路,快把车子移到墙边儿上去。”跑远之前,他还不忘给车夫撂下一句。
“站了!”高时明一步一个水地疾跑着,可他还没跑到抬舆近前,就被前导的护卫给堵住了。“什么人?”
“不必拦,让他过来。”正坐在抬舆上的王安在高时明现身的那一刻,就认出了这位出身自司礼监的老人。
“是。”前导的几个护卫连忙让开一条通路,让高时明过去。
高时明喘了几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快步走到高高的抬舆下,撩开前襟,直接跪了下来。“奴婢高时明叩见老祖宗。”
“高公公。别来无恙啊。”王安就这么俯视着高时明,完全没有要落地的意思。
“久疏问候,还望老祖宗海涵!”高时明深深地揖了下去,只差一点就要把帽子顶地面上了。
“高公公不必多礼,”王安的声音和他的坐姿一样,都是四平八稳的。“快起来吧。”
“谢老祖宗。”高时明站起身,前襟已经湿了一大片,但好在皇城内的主路都铺了石板,他的衣服上也就没沾上什么泥。
“高公公如今在正阳门当差,可还顺心?”王安微笑道。
“托皇上恩佑,老祖宗挂怀。一切顺心。”高时明心跳得很快,声音也有些发颤。
“那就好。”王安接着寒暄:“高公公今天进城,还是去总行?”
“是。”高时明主动解释道:“今天早上,奴婢应汪部堂的邀请,前往户部会同汪部堂、沈府尹商议税收改票相关事宜。事后,虽然写了一道呈文,但奴婢担心只靠行文说不明白,所以还是决定来总行仔细汇报一下。”
“嗯”王安点点头,问道:“呈文还带在身上吗?”
“当然!”高时明顺杆上爬,立刻从怀里掏出那道呈文,躬身踮脚上递到王安的膝前。“请老祖宗拨冗过目。”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高时明掏出呈文的时候,也把那道涉及关停月港条陈也给顺了出来,挂在胸前。
王安一时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俯身接过呈文。
呈文被糨糊封着,王安提着封口轻轻地抖了两下,待呈文下落触底,他便直接把封口撕开扔掉了。
王安伸出两根手指,捻出呈文,和信封一起捏在手里。
呈文不长,但把该说的事情都说清楚了。王安面无表情地看完呈文,将之塞回信封,递还给高时明,并问:“高公公,我刚才看你怀里还有个信封,那上面又写了什么?”
“回老祖宗.”高时明以恭敬的姿态接过呈文,提着心,字斟句酌地说:“那上面写的,是奴婢的一些浅见,正想要带去总行同李局副商议一番。”
“浅见?”王安接着问:“什么事情的啊?”
听见这个问题,高时明浑身上下的汗毛都竖起来了。他的体温急速升高,心脏仿佛贴着耳膜在跳:“回老祖宗.奴婢以为”高时明轻咬舌尖,镇定心神,缓慢但清晰地说:“月港不闭,津口无利。若想要靠着天津海贸增补国用,则必须关停月港,一口通商。”
王安看高时明的眼神有些变了。“能给我看看吗?”
高时明心里一紧,患得患失地把那道已经塞回去了的条陈给掏了出来:“粗浅之见,还望老祖宗指教一二。”
王安没搭腔,还是像先前那样接过信封,撕开封口,捻出信件,快速翻阅。
“这些事情.”王安合上信件,却没有立刻将之塞回去。“都是你自己想的?”
高时明垂着头,压住所有情绪,也不偷瞄王安的神情,就回了一个字:“是。”
“嗯!不愧是内书堂的掌司,真有见地。”王安赞许地点点头,直接将那道条陈揣进了怀里。“这样。你也别去总行了,跟着我去见皇上吧。”
“见皇上!现在?”高时明剧烈一颤,各种情绪瞬间涌了上来。
“不愿意吗?”王安笑了笑。
“不啊,不是”高时明激动过头,简直要昏过去了。他大喘了几口气,调集全部精力稳住心神,随后撩开前襟,再一次跪了下来:“谢老祖宗抬举!”
“好了。起来跟我走吧。”王安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朝身边一个随侍的宦官说:“你跑一趟,去乾清门,叫史总管给他准备一套干净的衣服。”
“是。”那宦官颇有些羡慕地看了高时明一眼,随后离开队伍,快步跑走了。
————————
王安那张老脸就像一份万用的通关文牒。他高高地坐在抬舆上,半个字也没说,就带着高时明还有前导后卫的整个队伍,通过了戒备森严的东安门。
队伍大摇大摆地经过内阁,随后穿过会极门、皇极门,以及三大殿。
隆.隆.轰!
抬舆在乾清门前落定的时候,天边似乎又响起了滚滚的雷声。
高时明打了战栗,浑身上下的血液仿佛在逆流。他颤巍巍地望着走下抬舆的王安,整张脸上看不见任何血色。
“你不必紧张。主子很宽和的。”王安笑着拍了拍高时明的肩膀,“有什么说什么就是了。”
“是”高时明本能地应了一声,依然六神无主。
“史总管。”王安转头走上乾清门,望向迎出来的史辅明,“给高公公换穿的衣服都备好了吗?”
“备好了。”史辅明指了指右梢间,随后看了一眼被王安派来传话的宦官,“不过,这小子支支吾吾地没把事情说清楚。我也就没有进去通报主子。”
“老祖宗,我.”那宦官一凛,下意识地想要解释。
王安抬手止住了那宦官,对史辅明说:“我没跟他说清楚,他自然没法跟你说清楚。我待会儿自己进去告诉主子吧。”说罢,王安又回头看向高时明,并向他招手。“高公公,你先去那边儿换衣服吧。湿漉漉的没法面圣。”
“是”高时明这才僵硬地迈开步子,走上乾清门。
王安收回视线,来到史辅明的跟前,张开双臂:“来吧。”
史辅明也不跟王安客气。他轻笑两声,抖开袖子便在王安的身上摸索了起来。“那人谁啊?怎么以前没见过他。”
“高时明,”王安说,“此前他一直在内书堂当差,最近调去银行了。”
“哦。我说呢,”史辅明按住王安的胳肢窝,然后一路往下直摸到胯。“难怪您这么晚才回来,原来还去了一趟银行。”
“没有。”王安摇摇头,毫不避讳地说,“我去了东厂,是在路上碰见他的。他在外边儿的支行当差。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像是正阳门支行。对!就是正阳门支行,他补了惠进皋的缺。”
“您去了东厂?”史辅明对高时明的兴趣一下子少了大半。他贴到王安耳边,小声问:“是为那个事?”
王安颔首,“内阁闹成这个样子,已经不能再拖了。”
“哦”史辅明望着那乘逐渐远去的抬舆和护卫,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好了,您进去吧。”
“没好,还有靴子。”王安往下指了指。“你还没摸我的靴子呢。”
“哎哟。这么死板干什么。您又不是外人.”
“啧!”王安轻瞪了史辅明一眼,催促道:“赶紧。”
“是,是。”史辅明无奈地蹲了下去,从脚尖到脚踝把王安的靴子摸了个遍。“好了。没别的了吧?”
“没了.”王安伸手搭了史辅明一把,把他从地上拉起来。“对了,那丫头收拾干净了吗?”
“不知道,还没问,不过热水送进去也有一阵儿,再慢也应该快了。”史辅明嘿嘿一笑,又凑近说:“听说。您撞破了主子的好事儿?”
“你以为我想啊?”王安眉头一皱。“还不是让那事儿给闹的。嘿,我以为你转性了呢,怎么还这么碎嘴啊?”
“我我也就顺着您的话这么一说。”史辅明脖子一缩,讪讪道:“得了,您当我没说过,行了吧。”
“哼。”王安白了他一眼,头也不回地朝着半掩的朱漆大门去了。
王安快步来到南书房,正要跪下,皇帝的声音就从上面拦了过来:“行了。回来了就坐着吧。”
“是。”王安应了一声,却径直走到了御案边上,掏出那份条陈,躬身捧递了上去。“主子,这里有份东西。奴婢觉得有必要敬呈御览。”
他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几个秉笔太监全都竖起了耳朵。
朱常洛放下朱笔,先斜着身子看了一眼王安的脸色,随后才从他的手里抓过那道条陈,缓缓展开。
朱常洛的眼里闪出一抹转瞬即逝异色,不过很快,这抹异色就被原有的平静所取代了:“你还回了一趟司礼监?”
“回主子,奴婢只去了东厂,是在回来的路上碰见了他。”王安答道。
“他?”朱常洛放下条陈,轻轻地点了点,“你说的这个他,是写这份东西的高时明?”
“高时明”这三个字仿佛拧成了一根绳子,直将魏朝的心给提了起来。
“是。”王安言简意赅地解释道:“奴婢南下回宫,他北上银行,就这么碰上了。”
“碰上.”朱常洛嘀咕道:“这么巧?”
“是。今天上午,汪部堂叫他去户部商议税收改票的事。他去总行主要就是为了说这个。条陈只是附带的。”王安并不觉得高时明能提前知道他的行程,即便魏朝现在就坐在南书房里。
“汪应蛟”朱常洛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探身取过一本已经批了的奏疏,展开一看。“呵。这老头儿还挺忙啊。”
(本章完)
“我是日月银行正阳门支行的行长高时明。”高时明扶着车顶,以一种极不舒服的姿势将身子前倾出车门,将腰牌递给临检的直上卫总旗官。“我又不进宫,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吗?”
“高公公,您老海涵。”那总旗接过高时明的腰牌,仔细打量了一番。“规矩就这样儿,任谁从这儿过都得露脸检查。劳您下来一下,我得再看看您车里边儿。”
“啧!”高时明就是不想下车弄脏鞋底才这样露脸的。“我上回坐轿子来,也没说要我下来啊。”
“可能是您上回坐的轿子太小了吧。”那总旗将腰牌还给高时明,笑着说。
“哟呵!”高时明气笑了。“你这话说的。”他半抢过腰牌揣进怀里,反手指了指车子:“这车里就我一个人,有什么好看的?”
“就是没别的也得先下来。来,我扶您下来。”那总旗伸出手,顺势凑近了些,接着往后边儿的门房撇了一下脑袋。“高公公,真不是我有意要为难您,要搁别的时候,我往里瞅一眼就放您进去了。可今天西厂那边儿派了人过来驻站监督,我们非得照章办事不可。求您别为难我们,成吗?”
“哎呀,行吧。”高时明顿时蔫儿巴了,他叹了一口气,扶着那总旗的手膀子下来了。
啪嗒。
高时明已经很注意了,但踩到地上的那一刻,他干净的鞋底还是被雨水濡湿的泥尘给弄脏了。
那总旗撩开车帘,探头进去,装模作样地看了一遍,大声说:“没问题了!可以放行。”
“你要不要再搜搜我的身啊?”高时明忍不住揶揄一句。
“嘿嘿,我们这儿这倒是不必。”那总旗伸出手,又把高时明给托了回去。
“放行!”那总旗转过身,大幅度地挥了一下手。
几个兵丁应声移开交叉的长矛,让出一条通路,滚滚车轮才又碾着东安门前的湿泥继续前进。
暴雨刚停,黑云未散。街道上往来的人车不多,更谈不上堵塞,可是载着高时明车子,还是在拐弯北上之后不久,被迎面而来队伍给堵停了。
“怎么又停车了?东上北门还要检查吗?”高时明颇有些不快的声音从门帘后面传了出来。
“东家。对面来了一乘抬舆,把整条路都占了。”车夫说。
“抬舆?什么人,这么大的排”高时明撩开帘子,侧身一看,还没说完的话瞬间堵在了喉咙里。
高时明心思急转、脸色数变,也不像先前那样扭扭捏捏的了。他一个跳跃下车,直接踩在积水的石板路上,飞也似的朝着那架只顶了一张油布的抬舆跑去了。“别挡路,快把车子移到墙边儿上去。”跑远之前,他还不忘给车夫撂下一句。
“站了!”高时明一步一个水地疾跑着,可他还没跑到抬舆近前,就被前导的护卫给堵住了。“什么人?”
“不必拦,让他过来。”正坐在抬舆上的王安在高时明现身的那一刻,就认出了这位出身自司礼监的老人。
“是。”前导的几个护卫连忙让开一条通路,让高时明过去。
高时明喘了几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快步走到高高的抬舆下,撩开前襟,直接跪了下来。“奴婢高时明叩见老祖宗。”
“高公公。别来无恙啊。”王安就这么俯视着高时明,完全没有要落地的意思。
“久疏问候,还望老祖宗海涵!”高时明深深地揖了下去,只差一点就要把帽子顶地面上了。
“高公公不必多礼,”王安的声音和他的坐姿一样,都是四平八稳的。“快起来吧。”
“谢老祖宗。”高时明站起身,前襟已经湿了一大片,但好在皇城内的主路都铺了石板,他的衣服上也就没沾上什么泥。
“高公公如今在正阳门当差,可还顺心?”王安微笑道。
“托皇上恩佑,老祖宗挂怀。一切顺心。”高时明心跳得很快,声音也有些发颤。
“那就好。”王安接着寒暄:“高公公今天进城,还是去总行?”
“是。”高时明主动解释道:“今天早上,奴婢应汪部堂的邀请,前往户部会同汪部堂、沈府尹商议税收改票相关事宜。事后,虽然写了一道呈文,但奴婢担心只靠行文说不明白,所以还是决定来总行仔细汇报一下。”
“嗯”王安点点头,问道:“呈文还带在身上吗?”
“当然!”高时明顺杆上爬,立刻从怀里掏出那道呈文,躬身踮脚上递到王安的膝前。“请老祖宗拨冗过目。”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高时明掏出呈文的时候,也把那道涉及关停月港条陈也给顺了出来,挂在胸前。
王安一时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俯身接过呈文。
呈文被糨糊封着,王安提着封口轻轻地抖了两下,待呈文下落触底,他便直接把封口撕开扔掉了。
王安伸出两根手指,捻出呈文,和信封一起捏在手里。
呈文不长,但把该说的事情都说清楚了。王安面无表情地看完呈文,将之塞回信封,递还给高时明,并问:“高公公,我刚才看你怀里还有个信封,那上面又写了什么?”
“回老祖宗.”高时明以恭敬的姿态接过呈文,提着心,字斟句酌地说:“那上面写的,是奴婢的一些浅见,正想要带去总行同李局副商议一番。”
“浅见?”王安接着问:“什么事情的啊?”
听见这个问题,高时明浑身上下的汗毛都竖起来了。他的体温急速升高,心脏仿佛贴着耳膜在跳:“回老祖宗.奴婢以为”高时明轻咬舌尖,镇定心神,缓慢但清晰地说:“月港不闭,津口无利。若想要靠着天津海贸增补国用,则必须关停月港,一口通商。”
王安看高时明的眼神有些变了。“能给我看看吗?”
高时明心里一紧,患得患失地把那道已经塞回去了的条陈给掏了出来:“粗浅之见,还望老祖宗指教一二。”
王安没搭腔,还是像先前那样接过信封,撕开封口,捻出信件,快速翻阅。
“这些事情.”王安合上信件,却没有立刻将之塞回去。“都是你自己想的?”
高时明垂着头,压住所有情绪,也不偷瞄王安的神情,就回了一个字:“是。”
“嗯!不愧是内书堂的掌司,真有见地。”王安赞许地点点头,直接将那道条陈揣进了怀里。“这样。你也别去总行了,跟着我去见皇上吧。”
“见皇上!现在?”高时明剧烈一颤,各种情绪瞬间涌了上来。
“不愿意吗?”王安笑了笑。
“不啊,不是”高时明激动过头,简直要昏过去了。他大喘了几口气,调集全部精力稳住心神,随后撩开前襟,再一次跪了下来:“谢老祖宗抬举!”
“好了。起来跟我走吧。”王安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朝身边一个随侍的宦官说:“你跑一趟,去乾清门,叫史总管给他准备一套干净的衣服。”
“是。”那宦官颇有些羡慕地看了高时明一眼,随后离开队伍,快步跑走了。
————————
王安那张老脸就像一份万用的通关文牒。他高高地坐在抬舆上,半个字也没说,就带着高时明还有前导后卫的整个队伍,通过了戒备森严的东安门。
队伍大摇大摆地经过内阁,随后穿过会极门、皇极门,以及三大殿。
隆.隆.轰!
抬舆在乾清门前落定的时候,天边似乎又响起了滚滚的雷声。
高时明打了战栗,浑身上下的血液仿佛在逆流。他颤巍巍地望着走下抬舆的王安,整张脸上看不见任何血色。
“你不必紧张。主子很宽和的。”王安笑着拍了拍高时明的肩膀,“有什么说什么就是了。”
“是”高时明本能地应了一声,依然六神无主。
“史总管。”王安转头走上乾清门,望向迎出来的史辅明,“给高公公换穿的衣服都备好了吗?”
“备好了。”史辅明指了指右梢间,随后看了一眼被王安派来传话的宦官,“不过,这小子支支吾吾地没把事情说清楚。我也就没有进去通报主子。”
“老祖宗,我.”那宦官一凛,下意识地想要解释。
王安抬手止住了那宦官,对史辅明说:“我没跟他说清楚,他自然没法跟你说清楚。我待会儿自己进去告诉主子吧。”说罢,王安又回头看向高时明,并向他招手。“高公公,你先去那边儿换衣服吧。湿漉漉的没法面圣。”
“是”高时明这才僵硬地迈开步子,走上乾清门。
王安收回视线,来到史辅明的跟前,张开双臂:“来吧。”
史辅明也不跟王安客气。他轻笑两声,抖开袖子便在王安的身上摸索了起来。“那人谁啊?怎么以前没见过他。”
“高时明,”王安说,“此前他一直在内书堂当差,最近调去银行了。”
“哦。我说呢,”史辅明按住王安的胳肢窝,然后一路往下直摸到胯。“难怪您这么晚才回来,原来还去了一趟银行。”
“没有。”王安摇摇头,毫不避讳地说,“我去了东厂,是在路上碰见他的。他在外边儿的支行当差。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像是正阳门支行。对!就是正阳门支行,他补了惠进皋的缺。”
“您去了东厂?”史辅明对高时明的兴趣一下子少了大半。他贴到王安耳边,小声问:“是为那个事?”
王安颔首,“内阁闹成这个样子,已经不能再拖了。”
“哦”史辅明望着那乘逐渐远去的抬舆和护卫,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好了,您进去吧。”
“没好,还有靴子。”王安往下指了指。“你还没摸我的靴子呢。”
“哎哟。这么死板干什么。您又不是外人.”
“啧!”王安轻瞪了史辅明一眼,催促道:“赶紧。”
“是,是。”史辅明无奈地蹲了下去,从脚尖到脚踝把王安的靴子摸了个遍。“好了。没别的了吧?”
“没了.”王安伸手搭了史辅明一把,把他从地上拉起来。“对了,那丫头收拾干净了吗?”
“不知道,还没问,不过热水送进去也有一阵儿,再慢也应该快了。”史辅明嘿嘿一笑,又凑近说:“听说。您撞破了主子的好事儿?”
“你以为我想啊?”王安眉头一皱。“还不是让那事儿给闹的。嘿,我以为你转性了呢,怎么还这么碎嘴啊?”
“我我也就顺着您的话这么一说。”史辅明脖子一缩,讪讪道:“得了,您当我没说过,行了吧。”
“哼。”王安白了他一眼,头也不回地朝着半掩的朱漆大门去了。
王安快步来到南书房,正要跪下,皇帝的声音就从上面拦了过来:“行了。回来了就坐着吧。”
“是。”王安应了一声,却径直走到了御案边上,掏出那份条陈,躬身捧递了上去。“主子,这里有份东西。奴婢觉得有必要敬呈御览。”
他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几个秉笔太监全都竖起了耳朵。
朱常洛放下朱笔,先斜着身子看了一眼王安的脸色,随后才从他的手里抓过那道条陈,缓缓展开。
朱常洛的眼里闪出一抹转瞬即逝异色,不过很快,这抹异色就被原有的平静所取代了:“你还回了一趟司礼监?”
“回主子,奴婢只去了东厂,是在回来的路上碰见了他。”王安答道。
“他?”朱常洛放下条陈,轻轻地点了点,“你说的这个他,是写这份东西的高时明?”
“高时明”这三个字仿佛拧成了一根绳子,直将魏朝的心给提了起来。
“是。”王安言简意赅地解释道:“奴婢南下回宫,他北上银行,就这么碰上了。”
“碰上.”朱常洛嘀咕道:“这么巧?”
“是。今天上午,汪部堂叫他去户部商议税收改票的事。他去总行主要就是为了说这个。条陈只是附带的。”王安并不觉得高时明能提前知道他的行程,即便魏朝现在就坐在南书房里。
“汪应蛟”朱常洛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探身取过一本已经批了的奏疏,展开一看。“呵。这老头儿还挺忙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