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我们这里,稳如泰山!
  第152章 我们这里,稳如泰山!
  江水翻涌,波涛激荡,声如洪雷。
  历经千万载岁月,浩荡大江依旧澎湃汹涌,奔腾入海。
  数以百计的大小船只,于江中艰难逆流而上。
  甲板上,拿着手机的林道在自拍。
  望着手机屏幕上,自己那伟岸的形象,林道放声而笑“越看越像是要发光。”
  “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说是我的道德底线太高了。”
  忙忙碌碌来回奔波,只为这个时代遭受无穷苦难的百姓们,能够过上好日子。
  他若是没有道德,凭借着财富科技与金手指,拉起队伍劫掠四方,或者投身大明体系之中厮混,都能如鱼得水,潇洒畅快。
  弄到好东西回现代世界发卖,在现代世界里做个游艇美人,周游世界的快乐富豪。
  异世界中,则是舒舒服服的当老爷,享受人上人的快乐与舒坦。
  这样的生活方式~~~跟邪修差不多。
  收起手机,林道依旧在笑“整天穿越来穿越去的,都快给我整成神经病了。”
  他心底之中,一直有声音在劝慰他。
  ‘何必这么辛苦,别人过的好坏与你何干?’
  ‘有着穿越的能力,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岂不是更好。’
  ‘就算是不做邪修,做个富家翁也挺好。’
  ‘奴仆如云,美人环绕,山珍海味,豪车华宅的生活,是所有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凭什么你要为别人做那么多事,有那时间精力,去多多的打桩岂不是更好。’
  站在甲板上的林道,目光扫向岸边。
  成群结队的男女,拖拽着长长的绳索,奋力拉拽船只前行。
  老人背来了水桶,孩子端来了干粮。
  男女老幼齐上阵,在这逆风逆流的时刻,用自己的肩膀拖拽着林道的船队前行。
  这不是征发而来的徭役,是得知消息的沿江百姓,自发前来拖船。
  用上船来献上地方特产的老者的话来说就是。
  “大帅恩德,犹如再生父母。”
  “我等无以为报,只能出些力气。”
  “大帅去解救湖广受苦受难的百姓,我等只能做这些力所能及之事。”
  迈步上前来到船舷旁。
  望着不远处岸边的无数百姓,林道缓了口气。
  “或许,就是为了这些背负苦难却依旧淳朴的人,能过的更好。”
  江畔逐渐骚动起来。
  “是大帅~”
  “大帅在看我等~~”
  “大帅~万胜~~~”
  无数人向着林道的方向行礼,感谢大帅赋予他们新生。
  千年以降,就从未见过对百姓这么好的。
  此起彼伏,发自内心的欢呼声,让人心潮澎湃。
  船上的军士们,也是一个个的昂首挺胸,呼吸加速。
  恨不得现在就能飞到战场上,为大帅扫清一切敌人。
  民心,军心。
  在经历了林道提供的诸多帮助后,以最为朴实的方式给予回报。
  “既如此。”
  林道缓了口气“那就继续!”
  九江府,地处长江咽喉之地。
  扼守长江与鄱阳湖。
  西进可直趋武昌,东行可抵安庆金陵。
  南下入鄱阳湖可掌控江西,是真正的战略要地。
  朱仙镇惨败于李自成之手的左良玉,拥兵二十万之众驻扎于此。
  面对皇帝接二连三的催促圣旨,他充耳不闻,只一味索要粮饷。
  朱仙镇大战之后,他左良玉就算是看明白这世道了。
  什么都是假的,唯有兵马钱粮才是真的。
  只要有兵马钱粮在手,圣旨?
  一张纸而已!
  他的打算,是等着张献忠跟武昌守军火并,两败俱伤之后再去捡便宜。
  未曾想,东边的林贼,竟然主动杀了过来。
  “兰谷。”
  见着副将马士秀归来,左良玉急忙询问“如何,那林道可愿退兵?”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左良玉深知养寇自重的门道。
  他不愿与林道火并,就派遣心腹大将马士秀去跟林道谈判。
  条件就是,待到自己夺回武昌府后,可以将九江府乃至于整个江西,都送给林道。
  “左帅。”
  马士秀忿忿不平“林贼可恶!”
  “不同意退兵不说,还说我军是贼军,祸害百姓,当诛之。”
  四周众将,顿时哗然。
  众人都是纷纷叫嚷着,要去干那林贼。
  唯有左良玉,沉默不语。
  待到喧嚣声渐歇,左良玉方才开口“这林贼,不简单。”
  “短时间内横扫江南之地,甚至还北上击灭了建奴大军。”
  “建奴有多难打,你们是知道的。”
  左良玉出自宁远卫,多年前就跟建奴打过仗。
  自是明白,建奴有多难打。
  林贼能击败建奴,岂不是比建奴还厉害。
  面对强敌,左良玉本能的有些畏惧。
  早期是惧怕建奴,朱仙镇后是惧怕李自成,现在则是忧心林道。
  这大明天下,怎么尽出这等豪杰人物!
  “父帅。”
  左梦庚上前两步“不是咱们要跟他打,是他主动打过来。”
  “再说了,就算是林贼在陆上厉害,可水上就不见得有什么本事。”
  “咱们船多人多,又处于上游,顺江而下可一战破之!”
  之前左良玉逃亡武昌府的时候,因为楚王拒绝提供粮饷,他就干脆将武昌府的所有船只都给裹挟一空。
  来到九江府,更是将江面上与鄱阳湖上的船,全都搜罗起来。
  此时他手中,足有千百条大小船只。
  别的不好说,单说整个大明的水师规模方面,也就郑芝龙比他强。
  “嗯。”
  左良玉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
  既然你陆上牛皮,那我就跟你在水上打!
  没了水师就没了后勤辎重,只能是退兵。
  他起身来到地图前仔细观察,片刻之后一巴掌拍在了地图上。
  “就在这打!”
  他拍的地方,叫做马当。
  马当,又名马当峡。
  北临长江,山形似马,因此得名。
  马当山与江中沙滩遥相对峙,成犄角之势。
  江中沙滩将长江江流一分为二。
  左水道狭窄,已经淤塞不通。
  右水道流经马当山下,为主要航道。
  此处为长江中游最狭窄处,宽不及二百丈。
  水流湍急,形势险要,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堑要隘。
  “大帅。”
  有前锋夜不收前来禀报“左良玉匪军水师,封锁马当峡,船只众多横江拦锁。”
  左良玉的水师,不但封锁了航道,甚至还江面上拉起铁链。
  这种情况下想要继续前行,难度极大。
  “马当山上,可有驻守?”
  林道对此并不在意,换做是他在对面,也会这么干。
  马当山并不高,也就一百多米的高度。
  可地势却是极为险峻,突出深入长江之中,易守难攻。
  夜不收再禀“观旗号,山上当有一司兵马驻守。”
  明军编制较为混乱,有的一司三五百人,也有一司七八百的。
  正常情况下,一个千总带着两个司,一司当为五百人。
  林道起身“想靠地利拦住我,你拦得住吗?”
  两天后,义乌温州台州等地新兵组成的一个营,在马当山下集结完毕。
  岸边的左军已经被击退,马当山成为孤岛。
  “弟兄们!”
  把总高声疾呼“我等倍受大帅恩遇!”
  “吃得饱,穿的暖,还能有酒肉吃喝!”
  “大帅给我等那么多的安家费,开出比山还高的军饷,且从未拖欠过!”
  “我等家眷,可得资粮盐布过上好日子,吃饱穿暖不用担心被卖掉换粮。”
  “你们摸着良心说,现在的日子过的好不好?”
  数百军士,齐声高呼。
  “好~~~”
  把总继续高呼“大帅养我等全家多日。”
  “现如今大帅坐船被堵在了这边。”
  “此时此刻,就是我等报效大帅恩义之时!”
  军士们再度高呼。
  “为大帅效死~~~”
  战前鼓动不能只喊口号,这样的话过于干燥。
  实际上的好处,也不能少。
  “大帅有令!”
  把总再喊“斩左部匪军首级者,赏银十两,记军功一转!”
  “若受伤至残,可退出军伍至各地府县任职。”
  “若是战死,家中有子者,子承父业,拿抚恤直到十六岁入军营。”
  “若无子嗣,可过继养子继承香火,待遇相同。”
  把总拔出了佩刀,高高举起。
  “诸位兄弟,报效大帅恩义,就在此刻!”
  数百红着眼睛的军士们,纷纷举起手中兵器高呼。
  “杀!”
  “杀!!”
  “杀!!!”
  杀声震天。
  不仅仅是马当山上的左军,就连江面上船队中的左军,也是心神俱颤。
  那些经年老兵,都能从喊声中听的出来。
  这是抱着必死之心来打仗的。
  全家的待遇都这么好,而且还没了后顾之忧,格赏又开的这么高。
  这些来自义乌台温等地的军士们,全都是红了眼。
  打仗而已。
  在家乡的时候年年械斗,没什么了不起!
  为大帅死战!
  马当山上的守军,神色惊恐。
  下面仰攻而上的兵马,竟然人人着甲!
  还都是铁甲!
  这是贼首老营的义子队吧,一个小小的山头而已,至于投入这么大的血本吗?
  江面一艘大船上,神色凝重的马士秀,向着左良玉行礼。
  “左帅,马当山恐是守不住了。”
  “若是贼军运炮上山,恐坏大事。”
  左良玉听了哈哈大笑“你也去看过,这马当山极为陡峭,人行上山都很是艰难,如何运炮上山?”
  “虎蹲炮那等小炮,运上去也无用。”
  “若是真正的重炮,根本就上不去。”
  “无需担忧~~~”
  “我们这里,稳如泰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