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定向科举
  第253章 定向科举
  戴着口罩的唐军,向着浸水的草地,撒着成袋的石灰粉。
  稍远些看过去,风吹粉起,入目所见白茫茫一片。
  “治标不能治本,可总比没有好。”
  戴着口罩的林道,目光遥望逐渐退水的泽国之地。
  “玄武门已经对掏过了,现在突厥也被打平了。”
  “新的传送门还没出现。也就是说,做的还不够。”
  仰头望天,天蓝云白,天色是真的漂亮。
  因抓获颉利之功,得封郡公的程知节跑了过来“道长,石灰粉用完了。”
  他嫌弃口罩太闷,直接是扯了块布,半包着鼻孔系于脑后,形象上类似于窃贼。
  “用完就算了。”
  林道收回目光“尽人事即可。”
  “若真是爆发大疫,我也没办法。”
  天气炎热,发了洪水,还有那么多的人与牲畜的沉淀。
  爆发大疫的前提条件全都具备。
  面对这种环境,哪怕是林道,也只能是意思意思拉倒。
  “走吧。”
  林道上车“短时间内,别来这边。”
  善后的唐军,纷纷聚集起来,骑上各自的自行车,向着阴山而去。
  阴山脚下,一座采阴山之石而起的崭新城池,拔地而起。
  数以万计的突厥俘虏,日夜不停的在这里干活修建。
  大批唐军,呈梅状环绕四周安营扎寨。
  来到城门处,见着一队戴着毡帽的牧民,手里捧着羊羔,奶酒,金银器皿等物,牵着骏马在魏征的引领下入城。
  停下车,林道招呼不远处面如寒霜,微扬下巴盯着这些牧民的李靖。
  李靖翻身下马,小跑着过来,笑靥如。
  “道长,回来了~”
  “嗯。”
  林道示意那些牧民“这又是哪个部落的?”
  “北边铁勒诸部之一。”李靖应声“叫什么名字~绕口,难记。”
  没办法,草原上各式各样的大小部落,实在是太多了。
  甚至是草原人自己,都不见得能全都认清楚。
  “这是今天第二队的。”
  李靖笑声解释“听说有许多西突厥所辖的部落,也都赶过来。”
  林道摆摆手,驾车直入城门。
  城门洞上,刻着一行手书大字。
  ‘受降城’!
  颉利可汗的覆灭,给整个草原带去了惊天动地的影响。
  现在的环境,与百年前阿史那家族覆灭柔然汗国差不多。
  消息传出,哪怕是远在漠北,金山,白山黑水的部落,都是着急的派遣使者来觐见。
  十万控弦之士一战尽没。
  外带着好多个部落,包括大小可汗的王庭一起被打灭。
  这在草原上看来,就是毁天灭地的大事。
  对于常年生活在求生环境中的各个部落来说,现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觐见草原上新的可汗,献上自己的忠诚。
  千百年来,草原上都是这个规矩。
  林道驾车入城,沿途到处都是工地。
  虽说有他提供的铁制工具,还有大量俘虏没日没夜的干活,可修建一座城哪有那么容易。
  监工的唐军,在各处来回巡视。
  谁敢偷懒,当场处置。
  林道扫了一眼,继续前行,来到了城内唯一一座修好的建筑。
  李二凤的临时行宫。
  在外等候接见的部落使者们,见着没有牛马拖拽能自己动的铁皮车,一个个惊为天人。
  口中念念有词,不断的行大礼。
  林道下车,扫了一眼就走入行宫。
  一路上的唐军都是恭敬行礼。
  吃林道的用林道的,最基本的感激之情肯定是有的。
  李二凤正在处理公文。
  长孙无忌与房杜,从长安城送来的各种公文,需要皇帝亲自处理的那种。
  见着林道过来,李二凤当即放下手中工作,起身笑脸相迎。
  “子厚兄回来了,辛苦~辛苦~”
  自玄武门争霸战后,李二凤见着林道,向来都是笑容满面。
  这不是感激林道推自己上位,而是敬畏林道的通天手段。
  至少在拥有克制步战车办法之前,李二凤一直都会笑容依旧,犹如春风拂面。
  他拥有着做一位优秀皇帝,所必备的先决条件。
  那就是脸皮足够厚。
  该拉下脸面的时候,从不含糊。
  历史上玄武门之后,为了作秀,李二凤甚至能痛哭着吸李渊的乃。
  毫无疑问,这是成为明君的先决条件之一。
  “那么多的部落来投诚。”
  坐下之后,林道也在笑“就没想过,做个草原部落的共主,当个天可汗?”
  他说的轻松,笑容亲切,犹如村口大爷之间的闲聊。
  李二凤顿时心头一紧。
  这些时日以来的追捧与吹嘘带来的飘飘然,瞬间破碎。
  “不可。”
  他干脆摇头“我是汉家皇帝,岂能做什么天可汗。”
  天可汗看似威风,可说到底也不过是羁縻罢了。
  中土强势的时候,草原自然臣服。
  可一旦等到中土混乱,草原立马就会翻脸。
  这种事情,历史书上记载的太多了。
  “这座城,叫受降城。”
  林道点了一句,旋即转移话题“五姓七望为首的世家门阀,在胡虏面前万分恭敬,可在你面前却是傲娇的不得了,你可知为何?”
  “还能为何。”
  提到这个,李二凤就上火“他们看准了我要面子。”
  五姓七望定天下家族排名,陇西李氏竟然只排到了第二等。
  这让李二凤极为愤怒。
  “他们如此肆无忌惮,除了有实力之外,还有就是掌握了话语权。”
  林道循循善诱“对付他们,第一条就是打破话语权。”
  李二凤当即行礼“请教~”
  “杨坚推行的科举,很有效果。”
  李二凤不解“若行科举,岂不是学识渊博的世家门阀子弟更具优势?”
  相比起速成的民间学子,从小就接受家族教育的世家子弟,明显在这种考试之中更具优势。
  “考试之外,还可以加面试。”
  “考的好,不见得面试就好。”
  林道继续给他出主意“而且可以定向科举。”
  “就像是这受降城,这里需要县令,县尉,县丞。”
  “直接发布针对这三个位置的招募,你觉得哪个世家子弟,愿意过来这里吃苦?”
  “就算他们真的愿意,直接面试的时候刷掉就是。”
  “考试由你亲自出题,面试也是你来面试。”
  “这么一来,科举出来的就是你的学生,天子门生。”
  “安排他们到天下各处州县,从小地方开始做起。”
  “只要数量足够多,话语权也就逐渐转移到了他们的手里。”
  “到了那个时候,不用你去推,这些人为了自己能继续往前走,必然会想尽办法的将世家门阀子弟拉下来。”
  李二凤认认真真的听着,魏征仔仔细细的记着。
  两人对视一眼,心头都是涌起一个念头。
  天上仙界,也是这么卷的吗?
  这边林道继续说。
  “拿下了话语权,切断了世家门阀遍布天下的关系网。”
  “接下来,就可以对他们本家动手了。”
  “直接拆分,一房一房的拆分出去。”
  “行南边种甘蔗,来北边放牧牛羊,去东边入海捕鱼,往西边行商。”
  “以大拆小,不停的拆分。”
  这边魏征,忍不住的开口询问“若是他们不肯呢?”
  林道笑了笑,目光看向李二凤。
  李二凤也在笑。
  魏征这边,很快回过神来。
  有大唐铁骑在!
  几十万的府兵威压之下,世家门阀就算是拉出数万仆役,数十万的附庸百姓又如何?
  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他们一起去死?
  尤其是在击灭突厥之后,李二凤的威望如日中天。
  若是真有世家门阀头铁,那反倒是好事。
  “子厚兄。”
  李二凤开口言语“我意在草原上设都护府,你看如何?”
  都护府主要的工作,是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
  说白了,还是羁縻的那一套。
  “直接设道。”林道回的干脆“不要羁縻,要实际控制,哪怕现在人口不足,也要先将名分定下来。”
  “挑选一批小部落,定点安置。”
  “让他们每年出徭役,在关键点修城,还有修建唐直道。”
  “你以后儿子多了,可以分两个来这边。”
  李二凤略作沉吟。
  “来投奔输诚的部落太多了,究竟是该选谁好?”
  “这有何难。”林道抬手指着案几上的扑克牌。
  “抽签。”
  “看命。”
  唐军终于南返。
  曾经属于突厥的草原地盘,被划分为了漠南东西,漠北东西四个道。
  相应的征召文书,快马送去了以五姓七望为首的世家门阀。
  不出意料的,生活舒坦的世家门阀子弟,无人愿意去往生活条件艰苦的漠南漠北为官。
  拒绝征召,这是汉魏以来士大夫们的传统。
  不但不会被指责,反倒是名望大涨,为世人所称赞,不慕权势。
  皇帝朝廷没得选,只能是继续征召。
  毕竟读书上学的就这些,不选他们就没人可选了。
  而这,就是世家门阀垄断权势的第一步,垄断知识。
  现在不一样了。
  在林道建议下,开始逐步推行义务教育的李唐,有了更多的选择。
  许多此次出征突厥,立下战功的府兵,得到了推荐的资格,推荐学子去漠南漠北道为官。
  回到长安城的李二凤,也是开启了第一次的定向科举。
  一次专门为了漠南漠北四道开启的科举。
  他亲自出题科举,之后亲自面试军户或百姓出身的考生。
  之后又是亲自任命他们,为漠南漠北四道的各级官佐。
  自此,一批与世家门阀完全没有关系的官佐,就此诞生。
  毫无疑问,被动了蛋糕的门阀世家对此非常警惕,他们与皇帝的争斗会愈发激烈。
  林道对此仅仅是表达了关注。
  在冯盎入朝觐见之后,他主动寻到了李二凤。
  “有没有兴趣,把杨广没办到的事儿给办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