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我又回来了
  第321章 我又回来了
  红巾军大举东进。
  犹如秋风扫落叶,横扫了镇江,棍州,苏州等地。
  不是元军不抵抗,蒙兀人与色目人也知道红巾军不留俘,所以抵抗的十分坚决。
  奈何,江浙行省的元军主力,之前都被调动去了集庆城,还全都葬送在了那儿。
  其余各地守备力量极弱,压根挡不住红巾军的突击。
  各地都是一战而下。
  尤其是在棍州,林道坐下吃个午饭的功夫,出身扬州的千总顾成,带着本部兵马就将棍州给打了下来。
  等林道吃好饭,直接就能入城了。
  红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扫荡江浙行省,最终抵达了杭州城外。
  “杭州城。”
  望着眼前的城池,林道也是笑。
  “我又回来了。”
  上次离开杭州城的时候,虽说走的洒脱,可说到底还是被逼走的。
  这次他带着数万大军而来,倒是要看看,城内的那些家伙,还有没有这个本事!
  杭州城毕竟是名城,百年前还是南宋的国都。
  林道下令,各部做好攻城的准备。
  然后~
  “明王,城门开了~”
  “明王,杭州献城了~”
  大批城内文武,带着众多蒙兀人与色目人的首级,出城向林道献城。
  这一幕,宛如百年之前的重演。
  那时候的杭州城,是向元军投降。
  现如今,杭州是向红巾军投降。
  唯一相同的一点,就是杭州城都是投降了的。
  “多招些兵吧。”
  林道叹了口气“带着江浙的男儿们去打仗,唤醒他们的热血。”
  “别整日里只知道之乎者也,吟诗作赋。”
  “嗯,别在城里招兵。”
  汤和带队先行入城,控制了整座城池之后,林道方才领着大军与诸将入城。
  那些献城的文武们,从头到尾一直都傻跪在那儿,膝盖都磨的肉疼。
  策马而过的林道,只是扫了他们一眼,就不再关注。
  之前红巾军每破一城,都会清理当地原有的朝廷力量。
  官府上下一扫而空,由军中退役军士与幕府招募而来的文人们,一起构建新的各级衙门。
  这次杭州城的投降,衙门里的蒙兀人与色目人,都被直接清理掉了。
  倒是这下投降的汉官们,有些麻烦。
  将行营设置在了杭州府衙,林道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李善长“那些投城之人,当如何处置?”
  “明王。”
  李善长捋须而笑“此事易尔。”
  “只需安排来自大都的信件,就可将这些人按上谋反的罪名,全都一网打尽。”
  “若是想省事些,莫须有也行。”
  这话说的,林道也是被逗笑了。
  “莫须有~你可真是个大聪明。”
  李善长之所以如此热心,那是因为他招募了许多的文书。
  这些人需要位置安置。
  元廷这些投降的若是不能处置掉,哪里来的位置安置他们。
  这方面的竞争,其实挺激烈的。
  军中夜校出来的人,要占据大半的位置。
  剩下为数不多的位置,还要跟施耐庵等人所招募的人手去竞争。
  李善长只能是尽可能的表现自己。
  笑过之后,林道只说了一句话。
  “毕竟是献城投降的。”
  献城投降,反倒是被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待到消息传来,以后无论是打到那儿,都将面临死斗的局面。
  林道自己是不在乎。
  可他却是不愿,见着红巾军的将士们折损太多。
  这边李善长,很快就明白了明王的意思。
  他认真想了想,再度献计。
  “明王,可由属下设宴,招待这些人。”
  “酒宴之上,属下暗示他们当主动些,别让明王为难~”
  林道眯眼“嗯?”
  这边李善长当即改口“莫要让属下难做。”
  李善长的能力,的确是非常出色,政务处理方面做的很好。
  像是重整户籍,理清商路,整顿市场,乃至于没收田地重新分田等等,都是做的得心应手。
  而且还有脑子,经常献策。
  其实刘伯温的许多功劳,都是后人挪用李善长的。
  “若是聪明人,自当主动辞官。”
  “若是明王能许他们保留财产,那就更好了。”
  这边林道干脆闭眼“嗯?”
  李善长再度进言“当然,属下也会暗示他们,至少得交出一半以上的家产来襄助大军,尤其是田亩必须全交。”
  林道敲着手指“能办到吗?若是他们不愿意怎么办?”
  “能办到!”李善长自信应诺“若是有人不愿,可安排他们去往与敌军交界之地任职。”
  “这些人都是贪生怕死之辈,为了活命能献出杭州城,自然也会为了活命而不敢冒险。”
  “嗯~”
  林道睁开了眼睛“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领命~~~”
  待到李善长离去,林道又唤来了罗贯中。
  “依之前旧例,把城池内外的城狐社鼠们都给清理干净。”
  “各地县城也不能放过。”
  罗贯中学到了师傅的精髓,下手挺狠的,干这活正合适。
  之后唤来的是一众武将们。
  “常遇春。”
  “末将在!”
  “你总领各部人马,于江浙行省各处剿匪。”
  “各部领取千里眼与顺风耳,务必消灭各地匪患。”
  林道特意点名“尤其是浙东巨盗方国珍,务必剿灭!”
  常遇春当即行礼“领命!”
  城池内的祸患,主要源于官佐权宦,名仕巨富,以及担任打手的城狐社鼠们。
  而在广袤的城外,祸患来源则是各地的匪徒。
  盘踞湖中的胡匪,沿江打渔载人的江匪,拦路剪径的山贼,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收取村子保护费的土匪等等。
  小到一个人拿着把粪叉拦路抢劫,大到如方国珍这般啸聚万人之众的巨道。
  哪怕王朝稳定之时,各地都是遍地匪徒。
  若是王朝末世,那更是疯狂,堪称三里一贼,五里一盗。
  哪怕是在现代世界里,车匪路霸也是偶有出现。
  林道扫荡各地官府很简单,可剿匪却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还好有高科技的帮助,极大的提升了剿匪速度。
  “施耐庵。”
  林道嘱咐施耐庵“你跟着常遇春一起行动。”
  “清理登记各地田亩状况,重新厘定分田。”
  “再行于各村镇招募新兵,好生挑选性格淳朴之人,乡老里正大户之家子弟一个不要。”
  施耐庵也是迅速行礼。
  “领命!”
  林道继续安排“郑成功,你~~~”
  随着掌控区域的扩大,军队与政务机构的增多。
  哪怕是身为穿越者,也需要众多的帮手相助。
  毕竟只要是有心想要经营,就会有无数的事情要做。
  单靠个人的精力,累死了也做不完。
  庞大的文武集团,都是不可避免的。
  若是皇帝识人不明,又或者懒政,自然而然的就会导致从上到下的崩塌。
  将绝大部分的工作,都给分发了出去。
  林道这里难得轻松下来。
  老营留在了金陵城,他这里有了足够多的时间闭关。
  他奔走于多个时空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这边施耐庵回到分配的临时住所,收拾包裹就准备跟随大军出发。
  可却是有人自称老友,主动来拜见。
  “伯温兄?”
  施耐庵大为惊讶“你怎么来了?”
  这边刘伯温连声苦笑,长揖到底。
  “小弟有眼不识泰山,悔之晚矣~”
  “此次前来,乃是求兄长相助~”
  上次林道来杭州城的时候,曾经招揽过刘伯温。
  可当时的刘伯温,看不上还没爆发的红巾军,给拒绝了。
  当林道开着步战车,冲出杭州城的时候,刘伯温就已经开始后悔了。
  若是明王早说有这等神器在手,他也不至于拒绝投效得罪人。
  之后就是脱脱号称百万的大军被打崩的消息传来。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刘伯温整个人都麻了。
  他当时就明白过来,自己是看走眼了。
  也是想到了,以明王的强大,必然还会来杭州城。
  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现在的话,就是求施耐庵看在同年的份上,拉自己一把,从而有机会赶紧上船。
  “这~~~”
  施耐庵明显犹豫了。
  上次在杭州城内,那可是闹的很不愉快。
  若是就此将刘伯温推荐给明王,恐怕会遭到呵斥。
  刘伯温也是个聪明人,来之前就想过了许多。
  他干脆直言“施兄,小弟在杭州城内,也从邸报上得知,你与李善长皆为明王账下仲谋。”
  “弟愿为施兄麾下做事。”
  所谓文无第一,其实就是说的好听。
  文人之间的争斗之残酷,丝毫不亚于武将,甚至比武将还要残酷。
  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党争。
  刘伯温的话语很明显,我愿意先行投效于你,帮你对付那李善长。
  “好!”
  这边施耐庵当即颔首“既如此,那伯温兄就随我同去。”
  “去哪?”
  “为明王办事!”
  施耐庵带着刘伯温,跟着一路红巾军离开杭州城,一路来到了富阳附近。
  据说这里的匪患严重,一支红巾军千总部,奉命来这里剿匪。
  随军行动的施耐庵,带着刘伯温等人,策马来到了一座小石桥旁。
  见着桥旁附近有一酒肆,施耐庵招呼众人。
  “既至此处,且歇息一番。”
  众人纷纷应声下马,牵着马匹来到了酒肆外。
  安顿好了马匹,众人入酒肆招呼要喝酒吃肉。
  林道给的待遇很高,他们自是不缺喝酒吃肉的钱。
  这边寻了地方坐下的施耐庵,询问热情豪爽的女店家。
  “店家,此地是何处?”
  “诸位相公,此地名唤十字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