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时代变了!
  第325章 时代变了!
  堂屋之中,欢声笑语。
  端坐的林道,伸手示意“请茶~”
  这边沈万三与身旁一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端起了茶碗品茶。
  “久闻张道长大名。”
  “今日得见,我之幸也。”
  难得听闻林道如此称赞旁人,他对李二凤都没这么好的态度。
  “明王过誉了。”老道士明显年纪很大了,却依旧是精神抖擞。
  他放下茶碗,捋须而笑“得闻明王高举义旗,驱逐鞑虏光复中土,老道恨不能投入明王麾下,奋勇杀敌。”
  “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林道颔首赞同“有心才是最重要的。”
  “即使不上战场,道长也可为天下苍生出力。”
  “我意组建一个,统管全天下修行者流派的合作会~”
  林道干脆直言“想请道长,负责此事。”
  这东西,其实历朝历代都是有的。
  像是佛门的管理者,被称为大僧正。
  道家的管理者,则是称为道魁等等。
  区别就是,各家的管各家。
  这边林道的意思,是将全天下的各种流派,都给集中到这个合作会来。
  一旁的沈万三,也是出言附和“师父,明王是为了天下百姓。”
  他还自号三山道士,是这次引荐的介绍人。
  身边的老道士曾经传道于他,称一声师父并不为过。
  沈万三这次带师父过来,也是林道主动向他提的要求。
  “明王。”
  老道士略显不解“弥勒教,明教,白莲教也入合作会?”
  他活了这么多年,自是知晓现如今掀起天下动荡的,正是这几个流派。
  而面前的明王,更是这些流派名义上的共主。
  这些流派也纳入统一管理的话,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方外之人,本当以修行为主。”
  林道斟酌用词“不过修行者,也是有国籍的~”
  “如今胡虏肆虐,天下各地百姓们民不聊生。”
  “为了赶走胡虏,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所有人都要为此出力。”
  “修行之人,也是在中土修行,自当为中土出力。”
  “这可不是一句,方外之人不掺世俗之事,能免除责任的。”
  老道士颔首点头,对此表示赞同“正当如此。”
  对他的表态,林道表示满意“我的意思,就是建立各流派的合作会,从而调动各流派的力量,一起投入反元大业之中。”
  “张道长。”
  “这件事情,只有你的威望能办到。”
  林道不缺物资,但是他需要人的支持。
  现在还不是发鸡蛋教最受欢迎的时代,各地流派众多,在民众之中有着极强的影响力。
  北伐的时候,能够提供极大的助力。
  “越是贫穷,越是混乱的时候,教派能影响到的人,也就越多。”
  林道的经验丰富,对这些事情非常了解。
  “我们需要更多人的支持。”
  “尤其是在北伐的时候。”
  这边林道神色诚恳的开口“张道长,为了天下苍生能尽早摆脱蒙元的压榨,还请襄助于我。”
  这边张道长起身见礼“贫道愿意。”
  林道再问“道长有何所需,尽管直言。”
  “弥勒教,明教,白莲教诸教派~”
  “他们我来负责。”林道很是干脆“我以明王的名义安排。”
  张道长提及这些流派,自是因为现在反元造反的主力就是他们,人家都是有兵马的。
  若是有人不从,那自然就是违背了明王的命令。
  如此,自是有理由动兵扫平。
  “既如此。”
  张道长满意颔首“那其他的教派,就方便了。”
  这边林道好奇询问“佛门也方便?要不要我派兵帮忙?”
  “哈哈~~~”
  张道长大笑“佛门?”
  “不是贫道瞧不起他们,只要朝中无人支持,他们比谁都老实。”
  历朝历代之中,佛门一向都是走高端路线。
  唐朝的时候,甚至爬上了公主女皇的榻上。
  甚至于,还能忽悠的皇帝多次卖身,为佛门筹集善款享用。
  许多人以为佛门难以制衡,是因为其信众太多。
  不能说错,只能说是不太全面。
  制衡佛门的难点,主要在于他们头上有人。
  此时林道给张道长一颗定心丸,至少红巾军之中,有他这位明王压着,没人会给张道长带个话说情~
  “既如此。”
  张道长起身“老道这就去办事。”
  离去之前,林道问出了自己早就想问的事儿。
  “某曾听闻,道长名号众多。”
  “敢问道长真名~”
  这边张道长,陷入了沉思“老道活了快一百年了,父母所取之名,却是从未敢忘。”
  “老道名唤张君宝。”
  送张君宝师徒离去后,林道并未歇息,依旧是忙碌着处置军政事务。
  他之所以长时间盘桓苏杭一带,就是为了尽可能的消除,江南地方士绅势力。
  明朝可是被这帮江南的士绅们,给坑到灭国的。
  林道很清楚,这些江南士绅们的破坏力。
  趁着开国之战,军力最盛,统治力最强的时候,尽可能的打压,消灭他们。
  第一步,就是尽可能的杀。
  这一步进展顺利,每次攻破江南各地的时候,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清理,剩下的漏网之鱼已经不多了。
  第二步,则是清除他们的生存土壤。
  最重要的,就是取消土地兼并,这是士绅们的根基。
  接着就是整顿商路,重定商税。
  尤其是强力打击走私。
  这些江南士绅们搞走私的本事,林道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最后,就是从各地征兵,将百姓们的血性重新养出来。
  而不是一心只想走读书人的路线。
  现有留下的沈万三,薛家等商贾巨富。
  林道会暂时用他们,可以后会将其家族拆分,送去世界各地。
  宗族抱团的势力,也是需要拆分瓦解。
  现如今,第二步就进行的非常困难。
  面对红巾军没收田地的举措,各地反抗极为激烈。
  “这是我们家的田!”
  须发皆白的老头,领着族人们手持刀兵弓箭,堵在田埂上叫嚷。
  “我等三代人的努力,辛辛苦苦攒下了这些田亩,凭什么被你们抢走?!”
  这边施耐庵,冷笑以对。
  “你们雷家是本地大户,你们的田是怎么来的,你们自己心里清楚。”
  “雷家三代人给蒙兀人当牛做马,包税收粮。”
  “巧取豪夺逼着农户交不上税款,就抢走人家的土地。”
  “你们家的几千亩良田,就是三代人努力抢来的!”
  他招呼四周众多围观的百姓们,大声疾呼“你们家祖上,也都是有田有地的!”
  “可你们家的田地,现如今都成了雷家的!”
  “现如今,明王为尔等做主,将你们家祖上被抢走的田地,通通还给你们!”
  “雷家现在,不愿意把你们各家的田地还给你们。”
  “你们自己说,该怎么办?!”
  四周百姓们,早已经通过布告与宣讲,得知明王重新分田之事。
  对于这些无立锥之地的百姓们来说,明王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现在红巾军带着他们来分田,雷家竟然不愿意?
  百姓们群情激奋,举起手中的锄头粪叉棍棒,大声嚷嚷着怒吼分田。
  “胡说~都是胡说八道~~”
  雷家族老,气的胡子都在颤抖“我们雷家,从未与蒙兀人有过来往~”
  “真是笑死人了。”
  施耐庵丝毫不给面子的大笑“你有两个孙女,都是给蒙兀人做妾。”
  “你们手中的刀枪弓箭,也都是从蒙兀人那儿弄到的。”
  “这个乡的税赋,也一直是你们家包揽。”
  “现在说跟蒙兀人没有来往?”
  “当我等都是傻子不成!”
  他缓了口气,怒吼出声“放下兵器,就地投降!”
  “否则,以蒙元兵马论处!”
  手持棍棒粪叉,顶多算是暴民,乱民。
  可拿着刀枪弓箭,那就是乱军了。
  若是有人穿戴甲胄,那就更有意思了,直接就是造反的叛军~
  群情激奋的百姓们身后,列阵的红巾军,在军官们的低吼声中,举盾持兵步步前行。
  虽然人数只有百人,可带来的压迫感,却是毁灭性的。
  正是因为有红巾军在,雷家这等地方大户豪强,方才畏惧百姓。
  否则,早就将带头闹事的打杀了。
  年年都有闹事的百姓,年年都杀。
  以往是他们的身后,站着元军。
  可现在,元军被灭了,百姓们的身后则是站着红巾军。
  “老头。”
  施耐庵大声招呼“时代变了!”
  百姓们呐喊着涌了上去,与雷家的族人子弟厮杀。
  往日里那些,八十岁了还要娶十八岁小妾,吃饭要吃鸡舌头的族老们,脑袋被锄头砸破,肚子被粪叉刺穿,身子倒在地上被泥脚践踏。
  曾经的耀武扬威与欺压凌辱,这一刻全都还了回去。
  待到头盔上系着红领巾的红巾军入场,这场一边倒的战事迅速结束。
  怒火已经被点燃的百姓们,呼喊着冲入了雷家的家宅之中。
  惨叫声,哀求声,哭泣声不绝于耳。
  甚至于,还有火焰与浓烟冒起。
  “这~~”
  一旁的刘伯温,于心不忍“太过了吧?”
  “有什么过的?”
  “你可知,这些人都是吃着血食长大的。”
  “他们既然享用了百姓们的血食,就该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
  施耐庵失望的看着他。
  “沿途所见,无数百姓之家的苦楚,未曾听你言语一声过。”
  “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
  元末的汉家百姓,日子过的是极为凄惨的。
  饿死人那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生病了只能硬抗。
  没日没夜的给类似雷家这样的大户干活,所得也难以温饱。
  甚至许多人家,一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可以穿。
  他们的苦,总得有人为他们发声!
  这边施耐庵,翻动手中的名册。
  “去隔壁乡,下一家是当地大户钱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