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第202章 你捅了陛下的肺管子
  第202章 你捅了陛下的肺管子
  西苑大门。
  当看到蒋庆之时,侍卫们苦着脸,其中一人过来,“伯爷,那些树不能再挖了!”
  “什么意思?”蒋庆之最近挖了不少树回家,正准备改造一番家中的环境。
  “您看。”侍卫指着里面,“昨日陛下看到那些坑洞,便问谁干的……”
  道爷竟然关注起了环境?
  侍卫见他神色不妥,陪笑道:“陛下得知是伯爷挖的……这可不是咱们兄弟说的,是内侍。不过陛下并未动怒。”
  “那就不挖了。”蒋庆之说道。
  侍卫赞道:“伯爷深明大义。”
  “明年开春再来。”
  侍卫差点一个踉跄。
  “明年……”
  西苑这边养着一群匠,只因嘉靖帝整日都在殿内修炼,或是处置朝政,故而外面的草树木也没人关注。时日长了,那些匠无所事事。
  道爷是个恩怨分明的人,你拿了我的钱,就得为我办事。只拿钱不办事,对不住,朕不惯你毛病,滚蛋!
  蒋庆之觉得自己是在做善事。
  想到明年春暖开,这里又将是姹紫嫣红一片,蒋庆之不禁乐了。
  “伯爷,是太子殿下。”前方内侍止步,避在道旁。
  太子被人簇拥着走来,见到蒋庆之后,笑道:“表叔这是来见父皇?”
  “嗯!”蒋庆之颔首,秦利说道:“长威伯,当留心礼节。”
  “住口!”太子喝住了秦利,看似维护蒋庆之,却把蒋某人的跋扈衬托的格外醒目。
  小子,段位提升了不少啊!
  蒋庆之自然不在乎这个,只是想到太子命不久矣,就难免纠结片刻。
  太子说道:“表叔可有闲暇?”
  这是一个邀请。
  蒋庆之摇头,“臣有事求见陛下。”
  太子笑容可掬,“如此,表叔自便。”
  看着蒋庆之的背影,太子笑容渐渐收敛,“他拒绝了。”
  “他拒绝了孤的好意!”太子眼中有怒色,“他宁可对老三老四和颜悦色,也不肯对孤给个笑脸。”
  秦利一怔,这才发现蒋庆之每次见到太子都是一副很古怪的表情。
  好像是怜悯,又好像是纠结惋惜。
  就是不笑。
  “殿下,长威伯如今威权渐重,不拘言笑也是有的。”有人劝道。
  而且太子和蒋庆之之间的气氛很尴尬,真要相对而坐,反而不知说些什么好。
  不如一别两宽。
  ……
  “呵呵!小崽子!”
  还没到无逸殿,蒋庆之正好见到裕王和景王斗鸡眼般的在对峙。
  “表叔。”
  二人行礼。
  “闹什么呢?”蒋庆之问道。
  景王指着裕王,“先前太子和咱们一起去求见父皇,太子暗自嘲讽我二人,我便反击,可三哥一言不发……坏人都让我做了,他却做好人。”
  裕王说道:“我能说什么?你有个宠妃的娘,我就一个人。我若是说多了,回头被克扣钱粮,你补我?”
  皇子在宫中的日子并非想象中的惬意,甚至不得宠的皇子境遇会很糟糕。
  景王一怔。“谁敢克扣你的钱粮?”
  “你这是何不食肉糜。”裕王摇摇头,冲着蒋庆之行礼,随即走了。
  景王反而有些讪讪的,“三哥不知被谁给欺负了,回头我帮他收拾人。”
  蒋庆之想到了历史上裕王困窘到需要行贿严世蕃,才能拿到本该发给自己的钱粮的事儿。
  这个小透明……可要帮一把?
  蒋庆之刚生出念头,就觉得不妥。
  许多时候,逆境更能磨砺人。
  “对了。”景王想起了一件事儿,“母妃说,让表叔若是没事,便留心可有心仪的女子,若有便告知母妃,母妃出面去女方家说话。”
  这是要为蒋庆之做媒的意思。
  换个人能感激零涕,可蒋庆之想到卢珊儿那个傲娇女,什么心情都没了。
  那些贵女,我受用不起。
  他来自于后世,喜欢的也是那等平常的女子。至于屏幕上那些化着精致妆容的‘美女’,蒋庆之觉得不是自己的菜。
  他骨子里还是那个小市民,男人在外面无论经历了什么,是什么地位,回到家中,依旧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不着急。”蒋庆之依旧用这句话来搪塞。
  景王去见母妃,说了蒋庆之的回复。
  “不着急?马上十六了,这个年纪成婚正好。”卢靖妃突然蹙眉看着景王,“听闻你那边最近有人再闹?”
  景王冷笑道:“总有人想爬床。”
  “你没动刀子吧?”想到上次景王藏了一把刀子在被子里,差点吓疯那个爬床的宫女,卢靖妃就觉得自己命好苦,摊上这么个古怪性子的儿子。
  外面如今有些传言,说景王好男风……便是因为这个事儿。
  景王摇头,“表叔知道后说我蠢,我想了想,用刀子确实是蠢了些。此次我便弄了一条蛇。”
  半夜三更,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缓缓进了寝宫。
  “殿下!”她掀开被子,娇羞无限的扑上去……
  迎面而来的竟然是一条蛇。
  “出去!滚出去!”
  卢靖妃的咆哮声传不到无逸殿,但帝王的厉喝却能令臣子胆寒。
  “什么叫做钱粮不够?但凡少贪墨些,也不至于到了年底和朕哭穷!”
  嘉靖帝面色铁青,朱希忠说到:“陛下,要不拿下严查吧!”
  嘉靖帝却摇头,“拿下了此人倒是容易,可天下多少贪官污吏?一旦见到此人下场,此后所辖百姓遭遇天灾人祸,此辈为了自己的官帽,必然会选择隐瞒。朕不惜杀几个贪官,可却不忍见百姓因此受苦。”
  严嵩干咳一声,“陛下,要不令御史下去监督,户部那边臣记得还有些可挪用的钱粮,有御史盯着,想来会好些。”嘉靖帝挑眉,却突然摆摆手,“罢了。”
  他能说什么?
  难道说朝中不该为那些蠢货背锅?
  可终究开不了这个口。
  “朕此刻感受到了王荆公的艰难,也感受到了神宗的左右为难。”
  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动不行,动了也不行,最终还是安乐死。
  “陛下,长威伯求见。”
  蒋庆之进来,不等他行礼,嘉靖帝就抛出了这个问题。
  “说实话,王荆公一心革除弊端的决心臣很是佩服。不过牵制太多,且他性子刚强,少了变通,故而新政惨败。”
  “神宗呢?”嘉靖帝问道。
  “这个……”蒋庆之想了想,“帝王身处宫中,奈何!”
  “奈何!是啊!奈何,朕能奈何?!”嘉靖帝说道:“朕不能化身万千,故而只能坐视那些蟊贼横行。”
  把官吏比作是蟊贼,道爷果然尖刻。
  蒋庆之趁机提出了自己的来意,“陛下,臣以为,当许可俺答使者往来。”
  嗯?
  严嵩都为之一怔,心想蒋庆之莫名其妙提这个事儿作甚?
  嘉靖帝也是如此,神色转为平静。
  崔元却知晓嘉靖帝的脾气,最是执拗。这些年俺答的使者被杀了不少,突然有人说刀下留人,还哔哔个什么……此后别杀了。
  这不是给嘉靖帝上眼药吗?
  崔元心中一喜,义正辞严的道:“堂堂大明,岂可与蒙元余孽分主宾?”
  大明一直不肯承认俺答是蒙元的继承人,而且双方多年仇怨,俺答念念不忘重现蒙元盛世,入主中原。而嘉靖帝一直不忘彻底剿灭这个死对头……
  双方都端着架子,所以使者就成了炮灰。
  “什么主宾?”蒋庆之一脸懵逼。
  “使者往来,不是主宾是什么?分庭抗礼了!”崔元冷笑。
  老纨绔马上为兄弟送上助攻,“那些外藩使者来朝,难道也是分庭抗礼?记得前阵子来的什么……爪哇使者来朝,好像礼部上下待之如贵宾吧!”
  “那是朝贡。”崔元说道。
  朱希忠想说俺答使者求的也是通贡,但想想这等借口说出来丢人,便罢了。
  老朱的眼界还是狭窄了……蒋庆之说道:“俺答所部频繁侵袭九边,与此同时源源不断派出使者来给大明斩杀,我想问问崔驸马,俺答他是贱人吗?”
  自然不是!
  否则俺答何以成为一方霸主?
  “大明无所不有,俺答眼红。可无法攻破九边防御,便只好求通贡。”
  崔元看来长进不小。
  所谓通贡,就是变种的通商。在许多时候演变成为一种占便宜的行为。
  外藩使团一来就是上千人,一路免费好吃好喝供着,土包子般的四处游荡,最终还得赏赐对方贡献礼物的数倍,乃至于更多的东西。
  以至于到了后面,出使大明竟然成了外藩的一个肥差。
  蒋庆之说道:“那么为何不能呢?”
  崔岩看了嘉靖帝一眼,“汉贼不两立!”
  这是后出师表里的话。
  蒋庆之说道:“哪怕我等在此如何咒骂俺答,标榜大明如何如何,可依旧不能阻止俺答纵横草原,并对大明虎视眈眈。”
  崔元冷笑,“如此,更应当隔绝使者往来。”
  “论武力,大明与俺答谁更强大?”蒋庆之问道。
  崔元说道:“大明将士百万……”
  “老崔,别扯那些没用的,别让我看不起你。”蒋庆之甩出了小市民的激将法。
  “大明当下是差些意思。”崔元说道,“正因为如此,更应当隔绝往来,以免虚实被俺答知晓。”
  “可斩杀使者,隔绝俺答刺探大明虚实的同时,也遮住了大明获知俺答部实力的可能。”蒋庆之说道:“若是俺答决心南下,而大明却因此而一无所知。当烽烟从北方传到京师时,俺答的大军,恐怕早已接近京畿。”
  蒋庆之有些恼火这些人毫无战略眼光,“至于大明虚实,说实话,就九边官兵畏敌如虎的熊样,俺答何须打探?而大明却对俺答部的实情一无所知。”
  蒋庆之行礼,“陛下,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两军对峙时,谁能获知对手的实情,而又能遮蔽对手的视线,谁必胜。而当下的大明就如同一个瞎子……”
  历史上俺答大军直抵京畿,京师君臣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俺答部已经强大如此了吗?
  一群睁眼瞎啊!
  蒋庆之心中叹息。
  崔元说道,“长威伯这是危言耸听……”
  嘉靖帝默然片刻,“各自去吧!”
  道爷竟然不表态?
  蒋庆之说道:“陛下,此事……”
  “长威伯!”内侍上来,御史也在虎视眈眈,准备弹劾。
  嘉靖帝起身,竟然率先走了出去。
  崔元幸灾乐祸的道:“你捅了陛下的肺管子。”
  蒋庆之回身看着他,“阴阳人。”
  蒋庆之扬长而去。
  严嵩缓缓走来。
  “元辅方才为何一言不发?”崔元问道。
  “此事不在于道理,而在于谁能说服陛下。”严嵩缓缓说道。
  他要做的是顺从,是听话。
  陛下说啥我做啥。
  “蒋庆之此举何意?”崔元在琢磨。
  严嵩淡淡的道:“功勋从何处来?”
  他指指北方,“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封伯已然是顶点。可蒋庆之如今在朝中竖起大旗,就需要功勋来振作人心。功勋,从沙场上来。”
  崔元恍然大悟,“他这是想寻求与俺答开战的机会!顺势在朝堂立旗。”
  严嵩点头,“陛下那一关他过不去。”
  嘉靖帝好面子,执拗的一塌糊涂。
  “想在朝中立旗?”崔元冷笑,“那便把他的旗杆子给撇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