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噁心,最大未知数
  第513章 噁心,最大未知数
  柏林的寒风依旧凌厉。
  电影宫外,灯箱上那幅《1939》的海报被风卷得猎猎作响,映著广场上的冷白光,显得格外醒目。
  路过的观眾与记者都忍不住停下脚步,低声议论:
  “吴的评委和场刊特场,其余人根本进不去,我们也只能等闭幕式了。”
  “可惜啊,我真的很想看看这部二战影片……这几年有关二战的电影越来越少。”
  “听说日本那边也送了一部二战片。”
  “得了吧,你没看介绍吗?我听看过的人说,太变態了。”
  “.”
  议论声在人群里蔓延。
  就在这时,电影宫厚重的玻璃门被推开,吴宸领著张益、李敢走出。
  三人都裹著厚厚的外套,脸色却透著难以掩饰的嫌恶。
  “太变態了,这电影”
  张益皱著眉,语气里满是厌恶。
  李敢直接摇头:“噁心!这特么拍的是什么啊”
  他们原本是想看看日本这二战影片究竟是怎么样的,竟然还敢拍二战,只是没看简介的几人顿时给噁心坏了。
  影片竟然是说因战爭失去四肢的须永只能像一条“毛毛虫”一般生活著,只能像一条“毛毛虫”一样活著,而妻子时子在照顾过程中逐渐心理扭曲,甚至被叔叔覬覦
  大段赤裸的情节.
  “所以影片叫《毛毛虫》.”
  吴宸摇了摇头,尼玛,这也就是日本人能拍出来的三观剧情,离谱至极,全片x戏份多的离谱。
  “妈的,我刚才专门查了下导演简介,四大情色导演之一,怪不得。”张益还在忍不住嘟囔。
  几人顺著风走回酒店。
  酒店里的暖气开得很足。
  吴宸靠在沙发上,接通了刘伊菲的电话,还不忘吐槽著今天看的影片。
  电话那头,刘亦菲皱著鼻子,几乎带著点气鼓鼓的语气:“下次这么噁心的內容,你就別跟我说了,我光听著都浑身起鸡皮疙瘩。”
  吴宸笑了笑:“不分享一下,心里过意不去啊。”
  “哼,那今天的新年祝福延后发放.”
  不过掛电话前,刘伊菲还是叮嘱了几句,把新年的祝福一股脑儿全说完。
  她声音温柔,带著点撒娇的意味,让冰冷的柏林夜晚瞬间添了几分暖意。
  农历新年,总是离不开家人团圆与祝福。
  吴宸接到了不少电话,国內的同学朋友、同行导演,甚至还有一些不常联繫的人,都发来简讯拜年。
  让他意外的是,总局和电影局的领导,也在此时亲自给三大剧组打去了电话。
  中国电影报的报导更是直接写道: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培民、电影局副局长张洪森,同时给张艺谋导演、吴宸导演、王泉安导演发去新春慰问,並送上『擒熊』的美好祝愿。”
  这份礼遇,在业內引起不小的震动。
  次日清晨,吴宸接到寧浩的电话。
  “局里这次太看重你们了吧,这待遇”
  “压力有点大。”
  “我也想有这份压力.”
  寧浩的声音里充满了羡慕。
  就在吴宸与寧浩结束通话的当晚,柏林市中心的报亭里,一摞摞最新出版的《screen international》被摆上架。
  在“金熊奖预测榜”一栏中,《蜂蜜》《口哨》被列为头號热门,《捉刀手》《团圆》《如何结束这个夏天》紧隨其后。
  而在榜单的末尾,却单独加了一行:
  “最大未知数:《1939》(中国)!”
  短短几个字,却格外醒目。评论里写著:
  “这部影片既是闭幕式影片,又入围主竞赛单元,创下柏林数十年来的罕见纪录。目,尚无人得以提前观影。
  它的真实水准,將在下周的评委专场上揭晓.”
  次日清晨,这份场刊预测便被国內媒体转引回国。
  门户网站首页飞快刷新:
  【海外媒体预测榜:《1939》成柏林“最大未知数”】
  【“最大未知数”究竟意味著期待,还是不確定?】
  《电影报》的文化版甚至配上了大幅评论:.
  “在大部分欧美影片分数明確的情况下,未被评分的中国影片《1939》,反而成了最受关注的焦点。未知,往往意味著期待。”
  其余媒体则更直白:“六十周年柏林,最大悬念在东方。”
  国內这边,舆论发酵得很快。
  “专场是不是要来了,评委会给什么样的反馈?”
  “好紧张啊,专场过后是不是就能知道结果了?”
  “想什么呢,要等闭幕式的颁奖典礼,不过肯定会有风声传出来。”
  柏林的气氛,在距离闭幕式愈近,愈发紧绷。
  2月19日,柏林的寒风依旧刺骨。
  电影宫外,依旧掛满了各国影片的海报,只是在人潮里,黑底红字的《1939》显得格外突出。
  这一天,场地並未对外开放,门口戒备森严。
  身著黑色大衣的评委们陆续进入,由德国电影新四杰领军人物之一的赫尔佐格领衔。
  场刊记者们也被允许携带工作证件进场,表情中带著一丝凝重与期待。
  吴宸和张益、李敢几人在场,陪同一块观看。
  “导演,我听媒体说,这个赫尔佐格50年不到的时间,拍了50部故事片和纪录片”
  张益小声和吴宸嘀咕著。
  这个產出相当於一年一部,绝对是顶级的高產导演。
  昏暗的放映厅里,灯光缓缓熄灭。
  银幕前一瞬的黑暗,仿佛让空气都凝固起来。
  评委们整齐地坐在前排,目光集中在即將亮起的银幕上,赫尔佐格眉头紧锁,在十余分钟后,忍不住闪过一丝惊嘆的神色,隨即和余楠开始交流起来。
  余楠也很积极的配合。
  场刊记者们迅速打开笔记本,却迟迟没有下笔。
  有人甚至忍不住抬头,用眼神去確认身边同僚的反应。
  却发现对方同样屏息凝神,不愿打扰这股压迫感。
  “这一镜到底?几乎没有痕跡。”
  “难以置信的拍法不是史诗级的战爭场面,但是代入感很强。”
  “无论奖项结果如何,它一定会被討论。”
  放映结束,吴宸等人和评委眾人一一握手后,专场才算彻底结束。
  “导演,你觉得结果怎么样.”
  张益看著评委和场刊记者离场窃窃私语,忍不住问道。
  “我怎么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