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托马斯布克:会贏的!(月初求月票
  第670章 托马斯·布克:会贏的!(月初求月票)
  “失控的火箭也能开回来??小梦牛逼!!”
  “许老板也牛逼!!”
  “我就知道,许老板的项目,怎么可能失败?!”
  “我第一次直观地感觉到,人工智慧居然这么厉害!简直化腐朽为神奇!”
  ……
  网友们终於回过神来,在直播间里疯狂夸讚小梦和许梦。
  但航天相关的从业者们却明白:
  这不只是许梦和小梦的功劳。
  对这枚火箭进行改造的火箭工程师,同样功不可没!
  传统的火箭发动机,虽然也能控制发动机喷口角度和燃料注入量,对推力的角度和大小进行调节,但不可能做到如此精细、迅捷的变化。
  必然是工程师们对火箭发动机——以及整个姿態平衡系统做了全面適配和改造,才能支持小梦进行这种妙到毫巔的细腻操作!
  不然就算小梦实时计算能力再强,筑梦的超级伺服器延迟再低,没有接入埠和姿態数据回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是很可惜:筑梦的直播再怎么清晰,也只是给大家看一下火箭的造型。
  不可能把镜头懟到火箭里面,给全世界观眾看看火箭里面的构造。
  更不可能公开展示工程师们对火箭做了哪些改造。
  即使现在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个拥有小梦这样实力的人工智慧,这些改造的细节和思路,也仍旧需要严格保密。
  为了確保这一点,最近一周所有跟许梦说过话的工程师,在结尾都会加几句话,叮嘱他注意保密。
  ——整个项目团队里,所有人都习惯了守口如瓶、坚守保密原则,唯独许梦例外。
  更难搞的是:万一他的真不小心泄露秘密,也没人能拿他怎么样。
  別说惩罚了,连批评教育都不会有。
  於是大家都忍不住一遍遍叮嘱他……
  ……
  观礼台处,看著火箭彻底安静下来,一辆辆摆渡车载著工程师们直奔成功回收的火箭,大家才终於回过神来。
  激动、兴奋和劫后余生的感觉同时涌上心头。
  欢呼的声音终於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引导他们进入观礼台工作人员,也重新现身:
  “第一次火箭发射和回收工作已经完成,大家可以稍事休息。”
  她抬手示意观礼台侧面:“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零食和饮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取。”
  “想要回酒店休息也可以,摆渡车隨时待命。”
  “第二次发射將在两个小时后开始,大家不要错过时间。”
  完成介绍后,她就笑著退开,把空间让给这些受邀的观眾。
  大傢伙现在正是激动的时候,哪有心情回酒店休息?
  有人端著望远镜,眺望远处的工作人员围著回收的火箭忙忙碌碌。
  有人取一杯饮料,边喝边操作著手机发自拍炫耀。
  有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激动地聊个不停。
  记者们盘著腿席地而坐,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就开始写稿。
  他们必须抓紧时间,趁著现在全网討论的热度最高峰,获取儘可能多的流量与关注。
  ——
  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加利福尼亚。
  边缘工业航天业务总部的一间办公室里,边缘工业创始人托马斯·布克和一眾高层表情严肃地看著直播。
  和网友们的不同之处在於:
  他们的面前有两个直播窗口。
  一个来自於筑梦的官方直播,另一个则来自於他们自己的光学和雷达遥感卫星。
  边缘工业的卫星通讯网络,虽然还未达到托马斯“3万颗卫星覆盖全球”的雄心壮志,却已经几乎可以监控全球。
  从许梦宣布自己要发射卫星开始,他们就调动大量卫星去寻找筑梦的火箭发射场。
  许梦这边因为赶时间,发射场修建搞得声势浩大,並没有多少隱藏的意思。
  给受邀玩家发邀请函和机票的时候,更是完全明牌。
  托马斯·布克自然做出了针对性的调整——
  从三天前起,就有一整组卫星接力监控,確保每时每刻都有至少六颗具备10厘米解析度的遥感卫星从不同角度观察发射场,力求不错过任何一点细节。
  今天正式发射开始前,更是亲身到场,和技术团队一起观看实时直播。
  筑梦的人工智慧將已经失控的火箭重新恢復平衡、顺利回收,让他们也十分惊讶。
  他们已经儘可能高估小梦能起到的作用,可事到临头,小梦的表现还是让他们感到吃惊。
  ——他们都没有想到,夏国的火箭研发团队,居然为了让人工智慧发挥最大潜力,对火箭进行了数位化改造!
  火箭製造是一项十分精细的工作,任何改动都可能牵一髮而动全身。
  一个搞不好,就可能“优化”变“劣化”,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就托马斯·布克对夏国航天工业的了解,那里的工程师们极其厌恶风险和失败,研发和改造火箭一直讲求循序渐进。
  现在突然变得这么激进,一口气对火箭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改造,著实让他们大吃一惊。
  办公室里面面相覷半晌后,才有人不確定地说:
  “因为虚擬世界的模擬测试和许梦无上限的资金后盾,让他们放开了手脚吗?”
  没有人回应他。
  但沉默就是一种默认。
  托马斯·布克面无表情。
  这当然是一个坏消息,但暂时还能承受。
  反正边缘工业也被政府的要求,不能承接来自夏国的卫星发射业务。
  就算筑梦可回收火箭发射成功,也不会直接影响边缘工业的火箭业务营收。
  最多就是影响一下边缘工业的股价。
  但反正现在股价已经跌到没眼看了,再跌也就那样。
  真正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是这枚火箭送到太空的东西——
  筑梦的通讯卫星!
  在另一个直播窗口中,筑梦的火箭整流罩层层分离,一颗颗通讯卫星有序脱离火箭,进入轨道。
  坏消息。
  托马斯·布克和工程师团队眉头紧皱。
  许梦果然霸道,说550km,就550km!
  丝毫没有因为商议失败就改变轨道高度。
  更霸道的地方在於:
  许梦很可能完全没把国际法放在眼里!
  依据《外层空间条约》,发射卫星之前需要向联合国备案,並且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轨道和频率资源,並且要遵循“先申报先使用”原则。
  可550km高度的轨道,边缘工业已经申请了其中4.2万条!
  靠著先发优势,他们几乎將最好的轨道资源全部占领。
  如果筑梦只发射一两颗卫星,那確实可以避开已经被占领的轨道。
  可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
  在他们的卫星监测中,筑梦的火箭简直像蒲公英一样往外散卫星。
  几秒功夫就撒出去十多颗了!
  等好不容易结束后,他们仔细一数,这一枚火箭居然送上来足足36颗卫星!
  36颗不算可怕。
  可怕的是:今天筑梦要发射六枚火箭!
  如果都是这种规格、並且全部成功,那就是216颗卫星!
  虽然比起边缘工业现在一万多颗卫星还不算什么,但这可是一天的发射量!
  如今可回收火箭的技术验证也几乎完成。
  以夏国那离谱的工业產能……筑梦一个月能发射多少颗卫星?
  几百?
  还是上千?
  托马斯·布克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这么多卫星扔上近地轨道,怎么可能避开边缘工业已经占领的4.2万条轨道?
  如果不作出应对,到时候必然会產生大规模“轨道重叠”,甚至“意外撞车”!
  甚至都不用等以后。
  今天的216颗卫星轨道是不是真的安全,托马斯·布克都不太確定。
  许梦这个一天蒸发掉米国网际网路巨头千亿资產的恐怖分子,真的会把联合国和国际法放在眼里吗?
  托马斯·布克十分怀疑!
  还有……
  “把卫星的高清照片放出来。”托马斯·布克说道。
  立刻有人回应:“正在处理!马上就好!”
  很快,会议室的85寸屏幕上,一张超清卫星图片从上到下一点点加载出来。
  为了追求儘可能的清晰,这张原始图片体积极大,用了近一分钟才加载完毕。
  看著显示器上的照片,托马斯·布克有点不太適应。
  ——在他家里和加州的总部,都已经升级成全息显示。
  配合触觉操控手套,更是可以隨意调整角度和大小,用起来体验非常好。
  只是航天这块的业务保密性要求更高,只能放弃筑梦的设备,保留传统做法。
  托马斯·布克摇摇头,拋开这些零碎的想法。
  和三个技术主管走上前去,仔仔细细地打量著这个银白色的卫星,观察它的每一个细节。
  看完之后,切换下一张照片,再看其他的角度。
  如此来来回回看了七八张,托马斯·布克才终於开口:
  “所以……这就是很正常的通讯卫星,没有机械臂、大剪刀,也没有电磁炮、高能雷射之类的东西,对吧?”
  “应该没有。”
  “至少看上去没有。”
  “就是没有!”
  三位主管先后回答他。
  托马斯·布克终於长舒一口气。
  许梦一直很喜欢乱来。
  所以他真的很担心,许梦会不会不计成本,搞出来一堆“卫星杀手”之类的东西,在近地轨道追杀他们的卫星……
  好在没有。
  不过很快,他又谨慎地说:“你们给所有筑梦发射的卫星都拍照归档、一一检查,要確保全是正常的卫星,没有藏著什么奇怪的东西。”
  “明白。”
  会议室里几个工程师同时点头回应。
  托马斯·布克这才放下心来。
  既然许梦没有拿出什么规格外的东西,大家技术上没有代差,那托马斯就有信心和筑梦斗这一场!
  边缘工业毕竟有先发优势。
  不论道义还是规模,对比刚刚起步的筑梦都遥遥领先。
  要是这还不敢斗,那也別想什么移民火星、星辰大海的计划了!
  倒是一个叫法尔肯的技术主管,被许梦几个月追上他们几年的进度衝击到,脑子有点乱,忍不住问:
  “筑梦不会主动让卫星解体,用太空垃圾袭击我们的卫星,造成大规模连锁灾难吧?”
  这想法让其他人也有点被嚇到:
  “不会吧……”
  “这种做法,会被全世界谴责,他应该不会这么疯。”
  ……
  会议桌前,一个个工程师都大摇其头。
  托马斯也连连摇头:“不至於。”
  “倒不是许梦不敢——我很怀疑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的。”
  “但近地轨道一旦布满太空垃圾,就要等待几个月甚至几年才会坠入大气层、重新净空。”
  “许梦没有那个耐心等待。”
  “只要没被激怒到失去理智,他就不会那样做。”
  托马斯的理由成功说服了他们。
  ——在许梦的掌舵下,所有筑梦参与的项目都跟插上翅膀一样狂奔,一刻都停不下来。
  这样的人,哪里有耐心等上几年?
  法尔肯点点头,放下这个担忧。
  “那就这样,你们先跟踪筑梦的发射情况,我去联繫国家航天局官员,试试能不能搞到筑梦的轨道备案信息。”
  托马斯·布克乾脆利落地转身走向会议室出口。
  但在离开之前,他又转过身来,对著会议室里的技术骨干们说:
  “诸位,这將是一次持续数年的长期竞爭!”
  “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但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筑梦强在信息技术,而不是航天科技,人工智慧可以让他们走一些捷径,暂时赶上我们。”
  “可走捷径也会產生遗漏,导致他们的基础並不牢靠,这些问题迟早会暴露出来。”
  “最后的胜利,一定属於我们!”
  说完这些,他满怀自信地大步离开会议室。
  会议室里思维相对单纯的工程师们,被这番话鼓舞到,一个个都更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而托马斯·布克,一直到进入自己的独立办公室,才收起脸上的笑容,面色严峻地拿出手机。
  他需要国家航天局的支持。
  ——
  2个小时后,在观礼台人群的欢呼声中,第二枚火箭再次起飞。
  这次比第一次更加顺利,都没轮到小梦出场,火箭就自行完成回收和卫星释放。
  4小时后,第三枚火箭发射。
  这次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硬体故障,出问题的时候距离地面已经不足20米,哪怕小梦立刻介入也没能挽回。
  火箭还是倾倒在地,炸成一团火球。
  小梦很不开心。
  网友和观眾们非常揪心。
  但许梦心態平和。
  ——炸一枚火箭的钱,[返老还童]项目几分钟就赚回来了,实在很难有什么心理波动。
  这次意外后,后面的发射就顺利很多——
  第四次全程都很顺利。
  第五次出现故障,但由小梦接手“开”回地面。
  第六次,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
  熬了足足12个小时,哪怕中间有很多时间休息,参与者们还是倍感疲惫。
  但即使如此,观礼台前的玩家也没有任何一个提前离场。
  大家都静静地站在那里,看著最后一枚火箭冉冉升起。
  发动机喷射出的炽烈火焰,在夜色中更加的恢宏壮观,令人移不开视线。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还有更加壮观的画面在等著他们——
  指挥中心里,许梦的面前悬浮著一颗地球的全息影像。
  在地球周围,还有180个银色的亮点。
  那是已经入轨的卫星。
  外界所有人都没意识到一件事——
  这180颗卫星,並没有完全启动。
  许梦要等待最后36颗卫星入轨,再同时启动它们!
  (本章完)